分卷阅读1
1994 作者:沈二藤
《1994》作者:沈二藤
文案
1994年,可真是个好年啊。
(一)
庄旈站在那儿,这是绿冬的夏日,他在绿冬重复播放过自己的生命,足足有十多年,十多年后的某个春潮带雨之际,他既没有犹豫也没有后悔的离开了绿冬。
尽管,他时常怀念绿冬,也怀念曾经在绿冬遇见的、让他幼小心脏悸动的友人。
绿冬是身处秦岭淮河以上,三面环山,一面环海的小乡镇,如今想来,叫“绿冬”,也并非是祖辈随意从摘取的二字绿冬的冬天全然不像个真正冬天该有的样子,甚至将其称之为春秋之时也并不为过。
庄旈始终站在那儿,不远不近的,站在两层楼高落地屋外的土道上,月色如海浪般缥缈起伏的映在黑墙白光上,谢兴荣蹲在中央,一架老旧生锈、呼吸沉重的放映机徐徐吐露着半迷糊半清晰的画面。
谢兴荣的身后,是从自家屋里搬出板凳和靠椅的街坊邻居,孩儿们坐不住,一个劲儿的上前围着谢兴荣,伸着手想触碰放映机先生,眼见着快要摸上着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了,便被一旁靠树站着抽烟的大人一声厉喝:“不要打扰谢先生放电影!你们再顽皮,明年谢先生可就不来了!”
这把孩儿们唬得一愣一愣的,蔫头蔫脑地退了下去,夜色沉沉,谁也摸不清谁的脸。
而庄旈的眼里,像是有一盏清晰的、明亮的。带着目的地的。光束。将那孱弱青年嘴角噙着的笑看得明白而深刻。
谢兴荣回过头来,朝着坐在边角的少年露出一个温柔如海浪的笑容。
那是年幼的庄旈。年仅14岁的庄旈。
这一年,是2008年。
庄旈是被赵陞的电话吵醒的。
或许是夏季将临,又或许是他即将返程绿冬,再或许,是他内心的某种隐藏多年的情愫喷涌而出,导致他这几日总是梦见绿冬往事。
他没有立刻接起电话,慢条斯理地起了床,拿起手机和床头的烟走到窗边,拨开窗帘,推开老旧的木框窗,木头衔接处发出“嘎吱”一声,外头的太阳正在坠落,余晖仍带着暖意,他点起一根烟,这才接了电话。
“刚起床?”赵陞是他的责编,某些程度上,也有他保姆的意味。
“嗯。”庄旈吐了一口烟,烟气从呼吸管道进入肺腑之中,睡醒时的眩晕感在此刻烟消云散。
“给你买好了明天去绿冬的火车票。”赵陞说着,“你那老家,怎么连个高铁、飞机场都没有。”
“落后呗。”庄旈心不在焉地回答:“您出个钱,建一个,我代表绿冬百姓感谢您。”
“得了。记得到那儿不是让你重温故乡情的。”
“知道。看首映,采访导演,给你写稿子。”
“什么叫给我”赵陞对庄旈说的话进行了一顿抨击,庄旈将手机搁在窗边,盯着即将落到地平线的太阳,几只落队的鸟从停靠在不远处的电线上,啄着羽毛,四处张望。
去年,电影界冉起了一颗星星,年岁不到四十,靠着一部处女作《绿冬》,拿下了众多奖项,而这部《绿冬》,也成为了众人所期待的宝藏,无论是谁,都想早一日窥其容貌。
庄旈将烟掐灭,见赵陞已经挂了电话,这才返身去收拾行李。
绿冬。绿冬。这像一个魔咒。和“谢兴荣”三个字捆绑在一起的让人无法抵御的魔咒。
这趟回绿冬,呆不了多少天,原先赵陞只给了三天的时候,庄旈好说歹说才要到了一周,想着做完工作之后,在绿冬停留几日。
总归是出于私心,如果谢兴荣还在绿冬呢?他还会记得多年以前那个缠着他看电影、讲电影的小少年吗?
想到这,庄旈忍不住自嘲般地笑了笑,怎么可能还记得呢?
直到火车汽笛鸣起,他才赶忙检了票,领着一只手提皮箱上了火车,车里头人不多,零零散散地坐着,庄旈照着票上的座位仔细找了过来,一个靠窗的坐位,一面窗,只开着上半部分的两个小分窗,他得探着脑袋才能同新鲜的气流交换呼吸。
车速缓慢而平稳,沿着绵延的铁路,哐当哐当进发着。
“你叫什么呀?”
“庄旈。”
“哪个旈?”
“方偏旁,写个流水的流,去掉三点水。”
“是个生僻字啊,你爸妈可真有文化。”
“说是‘旌旗悬挂的饰物’。”
“旌旗。”谢兴荣低着脑袋重复了一遍,眸子里透着些迷茫的神色,转而问道:“今天多大啦?”
“14。我十四了。”
“08年,14岁,1994年生的啊?”
“嗯嗯。”
“1994年,可真是个好年啊。”
1994年,可真是好年啊。这一句感叹,庄旈直到今日想起,都仿佛那场对话发生在昨夜,倘若当真发生在昨夜,他必然要拉住谢兴荣温热的手,抛弃一切杂乱的念想,丢掉所有不匹配的身份和事物,结结实实地赠送他一个炽热而真诚的亲吻,再不计较任何的后果。
2
说起来庄旈还要感谢绿冬的落后,2008年以前,庄旈从来没有接触过电影相关的讯息,只在午后听着乘凉老人家硕大的收音机里播放着咿咿呀呀又绵长的女声。
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位置,使绿冬被隔离了起来,如同困在孤岛上孤零零的鲛人,只得每日每夜对着无垠的大海和浪漫的海浪歌唱寂静与孤独。
谢兴荣跟着电影班子走,08年,那也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临海的小县城,这是个充满人情味儿的地方,街坊领居紧挨在一块儿,太阳东升西落也无法阻挡邻里人交换友谊。
大伙儿热热闹闹地迎接着这
恋耽美
《1994》作者:沈二藤
文案
1994年,可真是个好年啊。
(一)
庄旈站在那儿,这是绿冬的夏日,他在绿冬重复播放过自己的生命,足足有十多年,十多年后的某个春潮带雨之际,他既没有犹豫也没有后悔的离开了绿冬。
尽管,他时常怀念绿冬,也怀念曾经在绿冬遇见的、让他幼小心脏悸动的友人。
绿冬是身处秦岭淮河以上,三面环山,一面环海的小乡镇,如今想来,叫“绿冬”,也并非是祖辈随意从摘取的二字绿冬的冬天全然不像个真正冬天该有的样子,甚至将其称之为春秋之时也并不为过。
庄旈始终站在那儿,不远不近的,站在两层楼高落地屋外的土道上,月色如海浪般缥缈起伏的映在黑墙白光上,谢兴荣蹲在中央,一架老旧生锈、呼吸沉重的放映机徐徐吐露着半迷糊半清晰的画面。
谢兴荣的身后,是从自家屋里搬出板凳和靠椅的街坊邻居,孩儿们坐不住,一个劲儿的上前围着谢兴荣,伸着手想触碰放映机先生,眼见着快要摸上着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了,便被一旁靠树站着抽烟的大人一声厉喝:“不要打扰谢先生放电影!你们再顽皮,明年谢先生可就不来了!”
这把孩儿们唬得一愣一愣的,蔫头蔫脑地退了下去,夜色沉沉,谁也摸不清谁的脸。
而庄旈的眼里,像是有一盏清晰的、明亮的。带着目的地的。光束。将那孱弱青年嘴角噙着的笑看得明白而深刻。
谢兴荣回过头来,朝着坐在边角的少年露出一个温柔如海浪的笑容。
那是年幼的庄旈。年仅14岁的庄旈。
这一年,是2008年。
庄旈是被赵陞的电话吵醒的。
或许是夏季将临,又或许是他即将返程绿冬,再或许,是他内心的某种隐藏多年的情愫喷涌而出,导致他这几日总是梦见绿冬往事。
他没有立刻接起电话,慢条斯理地起了床,拿起手机和床头的烟走到窗边,拨开窗帘,推开老旧的木框窗,木头衔接处发出“嘎吱”一声,外头的太阳正在坠落,余晖仍带着暖意,他点起一根烟,这才接了电话。
“刚起床?”赵陞是他的责编,某些程度上,也有他保姆的意味。
“嗯。”庄旈吐了一口烟,烟气从呼吸管道进入肺腑之中,睡醒时的眩晕感在此刻烟消云散。
“给你买好了明天去绿冬的火车票。”赵陞说着,“你那老家,怎么连个高铁、飞机场都没有。”
“落后呗。”庄旈心不在焉地回答:“您出个钱,建一个,我代表绿冬百姓感谢您。”
“得了。记得到那儿不是让你重温故乡情的。”
“知道。看首映,采访导演,给你写稿子。”
“什么叫给我”赵陞对庄旈说的话进行了一顿抨击,庄旈将手机搁在窗边,盯着即将落到地平线的太阳,几只落队的鸟从停靠在不远处的电线上,啄着羽毛,四处张望。
去年,电影界冉起了一颗星星,年岁不到四十,靠着一部处女作《绿冬》,拿下了众多奖项,而这部《绿冬》,也成为了众人所期待的宝藏,无论是谁,都想早一日窥其容貌。
庄旈将烟掐灭,见赵陞已经挂了电话,这才返身去收拾行李。
绿冬。绿冬。这像一个魔咒。和“谢兴荣”三个字捆绑在一起的让人无法抵御的魔咒。
这趟回绿冬,呆不了多少天,原先赵陞只给了三天的时候,庄旈好说歹说才要到了一周,想着做完工作之后,在绿冬停留几日。
总归是出于私心,如果谢兴荣还在绿冬呢?他还会记得多年以前那个缠着他看电影、讲电影的小少年吗?
想到这,庄旈忍不住自嘲般地笑了笑,怎么可能还记得呢?
直到火车汽笛鸣起,他才赶忙检了票,领着一只手提皮箱上了火车,车里头人不多,零零散散地坐着,庄旈照着票上的座位仔细找了过来,一个靠窗的坐位,一面窗,只开着上半部分的两个小分窗,他得探着脑袋才能同新鲜的气流交换呼吸。
车速缓慢而平稳,沿着绵延的铁路,哐当哐当进发着。
“你叫什么呀?”
“庄旈。”
“哪个旈?”
“方偏旁,写个流水的流,去掉三点水。”
“是个生僻字啊,你爸妈可真有文化。”
“说是‘旌旗悬挂的饰物’。”
“旌旗。”谢兴荣低着脑袋重复了一遍,眸子里透着些迷茫的神色,转而问道:“今天多大啦?”
“14。我十四了。”
“08年,14岁,1994年生的啊?”
“嗯嗯。”
“1994年,可真是个好年啊。”
1994年,可真是好年啊。这一句感叹,庄旈直到今日想起,都仿佛那场对话发生在昨夜,倘若当真发生在昨夜,他必然要拉住谢兴荣温热的手,抛弃一切杂乱的念想,丢掉所有不匹配的身份和事物,结结实实地赠送他一个炽热而真诚的亲吻,再不计较任何的后果。
2
说起来庄旈还要感谢绿冬的落后,2008年以前,庄旈从来没有接触过电影相关的讯息,只在午后听着乘凉老人家硕大的收音机里播放着咿咿呀呀又绵长的女声。
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位置,使绿冬被隔离了起来,如同困在孤岛上孤零零的鲛人,只得每日每夜对着无垠的大海和浪漫的海浪歌唱寂静与孤独。
谢兴荣跟着电影班子走,08年,那也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临海的小县城,这是个充满人情味儿的地方,街坊领居紧挨在一块儿,太阳东升西落也无法阻挡邻里人交换友谊。
大伙儿热热闹闹地迎接着这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