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4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作者:回眸已半夏
释,主旨在于解释词义、音韵、语法、修辞等等,考验的还是学生的基本功。
训诂题在整个会试中占的比重不大,因为一般人都可以写的很准确。
但若是这一场掉链子,那却是会影响整个会试的排名评定。
而水利、兵制等都与往年考的问题大不相同,从去年万云参加会试那会儿开始,考题就不单单是‘水利制度需要用什么方法改进’,而是加了算学问题进去。
比如万云就跟黎锦说过,他会试那会儿直接就考了‘治水需要多少石头和泥土,才能防洪’。
这就得学生十分了解每年的降雨量、河床高度等才能作答。
黎锦写完训诂题,看到水利算经题,他早有准备,开始打草稿计算。
过了会儿,隔壁的仁兄似乎也做到这一题,黎锦甚至听到他叫喊:“完了。”
最近的题目也确实越来越刁钻了,但也更加落在实地,让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人不再有投机取巧的机会。
第三场考试是时策,答卷最后还有作赋和作诗,黎锦在诗词方面钻研不多,写完时策草稿后,先把诗作写好,再做誊写。
整整九天的春闱就以黎锦写完诗作作为结尾。
他走到家门口,小包子像小炮弹一样撞进他怀里,黎锦把书篮递给小茶,然后把小包子抱起来。
包子用手抓黎锦的耳朵,只摸到一手冰凉。
他直接整个人抱着爹爹的脖子,小脑袋瓜也蹭着爹爹,“包子给爹爹取暖。”
前两次黎锦回来都很累,又要为第二日的考试做准备,秦慕文没让包子缠着爹爹。
小包子都感觉自己这个小火炉不称职了。
黎锦抱着他回屋,秦慕文端着姜汤进来,“驱驱寒气。”
黎锦被两人的‘糖衣炮弹’砸中,挨个揉了揉脑袋。
其实秦慕文原本想要雇人给黎锦送披风,这样黎锦考完出来就能直接穿上。
但此次四千多考生,考场外无数人家都在等着给自家少爷送披风,经常找不到人。
有找人的时间,黎锦都能走回来了。
秦慕文转念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故此,他就留在家里给黎锦煮姜汤喝。
会试结束,三月中旬便会放榜,而今年的新科贡元(考中会试的举人)基本上全都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之后,那才可以称得上进士。
在黎锦这个朝代,只要参加了殿试,除非贡元犯下极大的错误,比如报名顶替等,一般情况陛下都会赐予其进士称号。
只是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为进士及第;二甲三十到四十人左右,是叫进士出身;其余全是三甲,称作同进士出身。
真考完了会试,黎锦心里反倒轻松不少,他感觉自己对名次都有些看淡。
像现在这样,每日去工部研究,给人答疑解惑,每日也都会有新的收获。
翌日,工部的同僚们见到黎锦出现,一个个都很是惊讶。
“先生,您怎么不多休息几天?”
“瞧这没眼色的,还不端凳子来。”
“我倒茶去。”
清水都吏司的员外郎大人原本正跟祝善商量什么,看到这一幕,他们也只是笑着,并不阻止。
员外郎知道他们工部的官员在外面都有多高傲,黎锦也是真的有本事,在学问上还不藏私,才能被其他人这么尊敬。
祝善瞧着好友,笑道:“你这员外郎都没这待遇。”
员外郎感慨:“再过几年,我指不定都得叫他一声大人啊。”
除了万云,黎锦没跟其他人说过自己不打算入仕,毕竟这话传出去陛下得如何做想?
黎锦虽然不在乎名誉,但他也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往死里作。
他是想做实事的,只是官场的来回应付不适合他。
黎锦在都水清吏司过得滋润,而翰林周光珍则在期待自己还能誊抄到黎锦的答卷。
只可惜事与愿违,分到他手里答卷再也没有人像黎锦写字那么出色了。
此时,答卷已经誊抄完一部分,评卷的考官们也开始为每份答卷作点评。
第137章
一般情况下,会试的评卷时间和乡试一样,都是十天到二十天之间。
黎锦参加的这场会试考生只有四千人,按理说评卷时间应该为十五天左右。
但这次算是恩科,礼部评卷后得把考中的答卷呈给皇帝过目,所以时间稍微能久一点。
黎锦现在心态平和,再也不像之前出成绩时候那么紧张。
二月底,临近放榜了,祝善见他依然日复一日的前往船坞,忍不住问他都不担心能不能中的问题么。
黎锦答道:“大概是因为考试的次数多了,所以才比以前都淡定一些。”
祝善:“……”考的次数多?
他没记错的话,黎锦每一场都是直接中第一,也就是说,他每一场只考了一次,这叫次数多?
祝善想起自己当年一直中不了举,才潜心钻研算经,倒是有了另一番收获。
他决定不跟‘考霸’谈论科举的事情,于是生硬的转了话题:“等过几日,工部、礼部、兵部有蹴鞠比赛,京城书院也参加,你体力不错,要不要参加去玩一下?”
黎锦想,他不在工部当值,也没在京城书院念书,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不过,倒是可以带着夫郎和孩子们去春游。他们家去年十一月来京城,天气寒冷,且不说包子和小山豹,就连秦慕文都没出过几趟门。
如今天气回暖,给俩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话,确实可以带出来玩耍。
三月初二,一大早,黎
恋耽美
释,主旨在于解释词义、音韵、语法、修辞等等,考验的还是学生的基本功。
训诂题在整个会试中占的比重不大,因为一般人都可以写的很准确。
但若是这一场掉链子,那却是会影响整个会试的排名评定。
而水利、兵制等都与往年考的问题大不相同,从去年万云参加会试那会儿开始,考题就不单单是‘水利制度需要用什么方法改进’,而是加了算学问题进去。
比如万云就跟黎锦说过,他会试那会儿直接就考了‘治水需要多少石头和泥土,才能防洪’。
这就得学生十分了解每年的降雨量、河床高度等才能作答。
黎锦写完训诂题,看到水利算经题,他早有准备,开始打草稿计算。
过了会儿,隔壁的仁兄似乎也做到这一题,黎锦甚至听到他叫喊:“完了。”
最近的题目也确实越来越刁钻了,但也更加落在实地,让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人不再有投机取巧的机会。
第三场考试是时策,答卷最后还有作赋和作诗,黎锦在诗词方面钻研不多,写完时策草稿后,先把诗作写好,再做誊写。
整整九天的春闱就以黎锦写完诗作作为结尾。
他走到家门口,小包子像小炮弹一样撞进他怀里,黎锦把书篮递给小茶,然后把小包子抱起来。
包子用手抓黎锦的耳朵,只摸到一手冰凉。
他直接整个人抱着爹爹的脖子,小脑袋瓜也蹭着爹爹,“包子给爹爹取暖。”
前两次黎锦回来都很累,又要为第二日的考试做准备,秦慕文没让包子缠着爹爹。
小包子都感觉自己这个小火炉不称职了。
黎锦抱着他回屋,秦慕文端着姜汤进来,“驱驱寒气。”
黎锦被两人的‘糖衣炮弹’砸中,挨个揉了揉脑袋。
其实秦慕文原本想要雇人给黎锦送披风,这样黎锦考完出来就能直接穿上。
但此次四千多考生,考场外无数人家都在等着给自家少爷送披风,经常找不到人。
有找人的时间,黎锦都能走回来了。
秦慕文转念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故此,他就留在家里给黎锦煮姜汤喝。
会试结束,三月中旬便会放榜,而今年的新科贡元(考中会试的举人)基本上全都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之后,那才可以称得上进士。
在黎锦这个朝代,只要参加了殿试,除非贡元犯下极大的错误,比如报名顶替等,一般情况陛下都会赐予其进士称号。
只是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为进士及第;二甲三十到四十人左右,是叫进士出身;其余全是三甲,称作同进士出身。
真考完了会试,黎锦心里反倒轻松不少,他感觉自己对名次都有些看淡。
像现在这样,每日去工部研究,给人答疑解惑,每日也都会有新的收获。
翌日,工部的同僚们见到黎锦出现,一个个都很是惊讶。
“先生,您怎么不多休息几天?”
“瞧这没眼色的,还不端凳子来。”
“我倒茶去。”
清水都吏司的员外郎大人原本正跟祝善商量什么,看到这一幕,他们也只是笑着,并不阻止。
员外郎知道他们工部的官员在外面都有多高傲,黎锦也是真的有本事,在学问上还不藏私,才能被其他人这么尊敬。
祝善瞧着好友,笑道:“你这员外郎都没这待遇。”
员外郎感慨:“再过几年,我指不定都得叫他一声大人啊。”
除了万云,黎锦没跟其他人说过自己不打算入仕,毕竟这话传出去陛下得如何做想?
黎锦虽然不在乎名誉,但他也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往死里作。
他是想做实事的,只是官场的来回应付不适合他。
黎锦在都水清吏司过得滋润,而翰林周光珍则在期待自己还能誊抄到黎锦的答卷。
只可惜事与愿违,分到他手里答卷再也没有人像黎锦写字那么出色了。
此时,答卷已经誊抄完一部分,评卷的考官们也开始为每份答卷作点评。
第137章
一般情况下,会试的评卷时间和乡试一样,都是十天到二十天之间。
黎锦参加的这场会试考生只有四千人,按理说评卷时间应该为十五天左右。
但这次算是恩科,礼部评卷后得把考中的答卷呈给皇帝过目,所以时间稍微能久一点。
黎锦现在心态平和,再也不像之前出成绩时候那么紧张。
二月底,临近放榜了,祝善见他依然日复一日的前往船坞,忍不住问他都不担心能不能中的问题么。
黎锦答道:“大概是因为考试的次数多了,所以才比以前都淡定一些。”
祝善:“……”考的次数多?
他没记错的话,黎锦每一场都是直接中第一,也就是说,他每一场只考了一次,这叫次数多?
祝善想起自己当年一直中不了举,才潜心钻研算经,倒是有了另一番收获。
他决定不跟‘考霸’谈论科举的事情,于是生硬的转了话题:“等过几日,工部、礼部、兵部有蹴鞠比赛,京城书院也参加,你体力不错,要不要参加去玩一下?”
黎锦想,他不在工部当值,也没在京城书院念书,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不过,倒是可以带着夫郎和孩子们去春游。他们家去年十一月来京城,天气寒冷,且不说包子和小山豹,就连秦慕文都没出过几趟门。
如今天气回暖,给俩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话,确实可以带出来玩耍。
三月初二,一大早,黎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