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修真)——骑鲸南去
身藏在废墟与神庙中的山民看得目瞪口呆。
魔修既惊且骇,不敢怠慢,拔剑驭气,挟万千杀机,朝台上少年杀去!
少年面对直刺而来的霜刃,微微歪头,挑起眉尖。
铮然一声,剑身相碰。
魔修睁大双眼,不敢置信。
少年竟是行快剑之人,剑飞如星,只留残影似雪,短短几瞬,二人剑刃已叮叮当当相碰十数下,撞得他手腕发麻。
快剑并不稀奇,然而,魔修在运转魔丹时,灵力难免溢出,而溢出的灵力,竟然皆被少年引渡化消,如水遇水,融入少年自己持握的双剑之中,使得他的剑既快又重,势如苍天欲倒,山岳欲摧。
魔修发现自己错估了对手实力,欲抽身退时,已然晚了。
我将剑法名为归墟,你可知晓为何?少年在他虚晃一招、融入黑雾,妄图就此逃脱后,追至雾前,轻巧一笑,是取万壑赴归墟之意啦。
与他轻松的话音不同,他出手的一剑绝艳凌厉,光层破开平地,直入云影,没入云衢,斩破黑雾。
在鲜血绽开时,少年甩去剑上血珠,收剑转身。
双剑合拢,并为一把模样普通的青剑,被他容于鞘中。
黑雾散去,地上空余头身分离的魔物尸体。
山民们雀跃而出,盛赞少年出英雄,又痛骂那魔修害人不浅,他们全然是被蒙蔽的,幸亏有小道长小神仙解救大家于水火之中。
少年坦坦荡荡地受过了赞美,才提醒他们:孩子呢?
山民们如梦初醒,冲到神庙之中,砸破锁头,把内中孩子救出。
他们早被吓得呆滞了,看着痛哭流涕、叫着心肝儿肉的一张张陌生的脸,木然不已。
庙祝早已被打得断了气,也无从指认孩子的归属,身上有些特殊胎记、标志的,被家人领了回去,没有的,就只能按大致的年纪辨认、各自认回家中。
至于有没有认错,大概只有天知道了。
少年站在庙边,嘴角含笑,冷眼相望。
年逾耳顺的村长颤颤巍巍走来,朝少年拜了一拜,口称多谢,谢少年为村中消除一灾,还说将来要在庙中立少年长生祠,日夜焚香。
在山民的千恩万谢中,少年留下名姓,扶着腰间剑下山。
背对村民时,他眼中闪过了一点愉快狡黠的邪光。
少年只用了一把火,将盘踞村落多年的神,在那个夜晚,从里到外,彻底杀死。
他脚步轻捷地行到半山腰,才想起来什么,叫了一声坏了,掉头奔回了藏孩子的地方。
那个被他打晕的孩子已经不在了,看脚印,是回了山上去。
但是一还在。
他乖乖用脚玩着被酥糖糖纸香气吸引来的蚂蚁,听到脚步声,便抬起头来,定定望着来人,心里欢喜得很,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好冷着一张脸。
少年替他松了绑,问:你在山中还有亲人吗?
一不说话。
少年自语:罢,有和没有也差不很多。你想回家吗?
一仍是不语。
少年脾气不坏,连番冷场,仍是能自顾自把话说下去:我听山下人说,山上定期献祭的是九岁的孩子。你今年九岁了?
一没有否认。
九岁啊。少年像是想起了什么,目光里带了几分忧悒,但很快又被无所谓的笑意取代。
他朝他伸出手来:你我倒是有缘。你愿意跟我走吗?
一谨慎地伸出指尖,轻轻点了点他掌心的纹路,才把食指交给他。
少年又笑了起来,一把把小孩拉起,背在身上。
一轮红日破峦而出,天地澄澄,似有镕金。
少年快步行走在山道上,放声高歌: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活脱脱一个又美又癫的小疯子。
不过,很快,少年就没了嚣张的气焰。
他坐在客栈桌边,和对面的一大眼瞪小眼。
你可有姓名?
一瞧着他。
你认不认字?
一还是瞧着他。
你是真的不会说话?不是被吓的?
小孩听得懂这句,轻轻啊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唱了一段庙祝教他们的祝神歌。
这一大段祝神赋,倒是词彩华章,可惜全无用处。
经过一番测试,少年确定,这孩子除了会吃喝坐卧之外,其他方面,于小兽无异,人情世故、笔墨文章,一概不通。
唔少年愁眉不展,怎么什么都不会啊。
一毫无愧色,并不知道自己给少年添了怎样的麻烦,却在看到他皱眉后不大开心了,越过桌子,伸手轻轻揉他的眉头。
笑起来,好看。
少年被他戳了额头,一时间哭笑不得,取了笔砚,蘸了青墨,略略一凝思,在纸上信笔落下铁钩银划、意气横飞的三字。
游红尘。
少年横咬笔身于口,含糊又兴致勃勃道:游红尘,恰与我名字相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孩子凑过来看他写的东西。
少年把上面的三个字指给他看:游、红、尘。从今日起,我做主给你取了这个名字,你喜欢吗?
孩子眨着眼睛,似懂非懂。
少年试探着叫他:小红尘。
孩子隐约明白了,指了指自己,挑起眉毛。
小红尘?
孩子努力发出了一个音节:嗯?
少年确定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喜笑颜开,摸摸他的脑袋,以示赞许。
小红尘把手从自己身上移开,指向了少年的胸口,戳了戳。
少年:作甚?
小红尘指指自己,又指指少年。
我叫少年明白了过来,略顿了顿,不自然地搔搔脸颊,又拿起写了游红尘三字的纸抖了抖,低咳一声,我风陵常伯宁。
游红尘的动,确是与常伯宁的静相对。
自此后的四年,二人朝夕相伴,孩子捧着一颗诚心,侍奉着他的神,每一天都过得像在朝圣。
游红尘起初学着村子里的孩子唤长辈的样子,叫少年爹亲,少年不肯,说把他喊老了,叫兄长就行。后来游红尘读了些书,开始叫少年义父。
少年确实做了父亲该做的一切事情,受这一声义父,也不算折煞。
他带他游遍天下,教他认字、习字、练剑、箜篌,还常带他去瓦舍看戏。
游红尘生平看的第一部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台上,梁山伯看出女扮男装的祝英台耳上有环痕,便问她为何。
祝英台解释,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梁山伯道: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游红尘一边给义父剥瓜子,一边问:义父,他为什么不敢看观音?
少年摇着小扇,答:因为他对祝英台有情。
游红尘问:有情,又为什么不敢看?我对义父也有情,我愿意天天看着义父。
少年哭笑不得,拿扇子敲他的脑袋:傻小子,你与我的情分怎能和这相提并论。
游红尘想想也是。
普天之下,游红尘不信佛,不信鬼,不信神,只信义父。
他想,梁山伯与祝英台,怕是也没有这样深厚的情谊。
到后来,游红尘与义父分离,被寒山寺老僧捡回佛堂,看到泥金塑彩的佛像时,他孤寂无依的心中只涌出阵阵不可遏制的厌恶。
任何彩漆金身之物,都会令他想起昔日山中经历。
他自己作为祭品、在山中被圈禁度日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但回想起来,只觉心惊欲呕。
他就这样一路避视着满堂佛像,直至走到一尊佛像前。
他看到了一只在檀香薄雾中,向前探出的佛手。
一声清越的佛铃恰在此时响起。
刹那间,他如遭雷击,眼前只见与义父初遇那日,他朝自己伸出手来,问自己愿不愿意同他走,而自己将食指放入他掌心,从此便一步踏入红尘。
游红尘仰视那只庄严的佛手,一时看得痴了。
老僧见他怔忡,唱喏一声,道:这是地藏菩萨,以悲愿力,救临堕者、已堕者出无间地狱。
游红尘肩膀颤抖,口不能言,垂下目光,不敢再看。
从此后,他在寒山寺中拜地藏最多,却鲜少敢正面看地藏一眼。
他自觉自己应该是有了一桩心事,不愿对人坦白,也不能对神佛明说,可那究竟是什么心情,他说不清楚。
如一的游移心思被封如故轻佻的声音打断:大师,在想什么?
如一回神,只见几人已入了水胜古城的城郭,正在一家客栈正堂内。看四周的珍珠帘、金丝屏,人比花娇的老板娘,以及空气中淡淡的女人香,便晓得此处是个风雅的销金窟。
一旁的海净已是面红耳赤,望着如一,吭吭哧哧的说不出一句囫囵话来。
封如故又问:这里如何?
如一神色却并无不妥,略点一点头,竟是赞许的样子。
楼梯上已有女子嘻嘻笑着指点着海净的小光头,海净面皮臊得通红,恨不得一头扎进地里去:小师叔咱们真的住在这里?佛祖会怪罪的
哎,这就不对了。封如故满嘴胡说八道,这分明是佛祖对你的考验,入风月之地,心仍如铁,对千娇百媚心如止水,你才能有成佛之基。
这一番说辞并不能叫海净安心,而一旁的罗浮春和桑落久也很不自在,齐齐盯着对方的鞋子看。
只有如一和封如故二人平静得很。
恋耽美
魔修既惊且骇,不敢怠慢,拔剑驭气,挟万千杀机,朝台上少年杀去!
少年面对直刺而来的霜刃,微微歪头,挑起眉尖。
铮然一声,剑身相碰。
魔修睁大双眼,不敢置信。
少年竟是行快剑之人,剑飞如星,只留残影似雪,短短几瞬,二人剑刃已叮叮当当相碰十数下,撞得他手腕发麻。
快剑并不稀奇,然而,魔修在运转魔丹时,灵力难免溢出,而溢出的灵力,竟然皆被少年引渡化消,如水遇水,融入少年自己持握的双剑之中,使得他的剑既快又重,势如苍天欲倒,山岳欲摧。
魔修发现自己错估了对手实力,欲抽身退时,已然晚了。
我将剑法名为归墟,你可知晓为何?少年在他虚晃一招、融入黑雾,妄图就此逃脱后,追至雾前,轻巧一笑,是取万壑赴归墟之意啦。
与他轻松的话音不同,他出手的一剑绝艳凌厉,光层破开平地,直入云影,没入云衢,斩破黑雾。
在鲜血绽开时,少年甩去剑上血珠,收剑转身。
双剑合拢,并为一把模样普通的青剑,被他容于鞘中。
黑雾散去,地上空余头身分离的魔物尸体。
山民们雀跃而出,盛赞少年出英雄,又痛骂那魔修害人不浅,他们全然是被蒙蔽的,幸亏有小道长小神仙解救大家于水火之中。
少年坦坦荡荡地受过了赞美,才提醒他们:孩子呢?
山民们如梦初醒,冲到神庙之中,砸破锁头,把内中孩子救出。
他们早被吓得呆滞了,看着痛哭流涕、叫着心肝儿肉的一张张陌生的脸,木然不已。
庙祝早已被打得断了气,也无从指认孩子的归属,身上有些特殊胎记、标志的,被家人领了回去,没有的,就只能按大致的年纪辨认、各自认回家中。
至于有没有认错,大概只有天知道了。
少年站在庙边,嘴角含笑,冷眼相望。
年逾耳顺的村长颤颤巍巍走来,朝少年拜了一拜,口称多谢,谢少年为村中消除一灾,还说将来要在庙中立少年长生祠,日夜焚香。
在山民的千恩万谢中,少年留下名姓,扶着腰间剑下山。
背对村民时,他眼中闪过了一点愉快狡黠的邪光。
少年只用了一把火,将盘踞村落多年的神,在那个夜晚,从里到外,彻底杀死。
他脚步轻捷地行到半山腰,才想起来什么,叫了一声坏了,掉头奔回了藏孩子的地方。
那个被他打晕的孩子已经不在了,看脚印,是回了山上去。
但是一还在。
他乖乖用脚玩着被酥糖糖纸香气吸引来的蚂蚁,听到脚步声,便抬起头来,定定望着来人,心里欢喜得很,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好冷着一张脸。
少年替他松了绑,问:你在山中还有亲人吗?
一不说话。
少年自语:罢,有和没有也差不很多。你想回家吗?
一仍是不语。
少年脾气不坏,连番冷场,仍是能自顾自把话说下去:我听山下人说,山上定期献祭的是九岁的孩子。你今年九岁了?
一没有否认。
九岁啊。少年像是想起了什么,目光里带了几分忧悒,但很快又被无所谓的笑意取代。
他朝他伸出手来:你我倒是有缘。你愿意跟我走吗?
一谨慎地伸出指尖,轻轻点了点他掌心的纹路,才把食指交给他。
少年又笑了起来,一把把小孩拉起,背在身上。
一轮红日破峦而出,天地澄澄,似有镕金。
少年快步行走在山道上,放声高歌: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活脱脱一个又美又癫的小疯子。
不过,很快,少年就没了嚣张的气焰。
他坐在客栈桌边,和对面的一大眼瞪小眼。
你可有姓名?
一瞧着他。
你认不认字?
一还是瞧着他。
你是真的不会说话?不是被吓的?
小孩听得懂这句,轻轻啊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唱了一段庙祝教他们的祝神歌。
这一大段祝神赋,倒是词彩华章,可惜全无用处。
经过一番测试,少年确定,这孩子除了会吃喝坐卧之外,其他方面,于小兽无异,人情世故、笔墨文章,一概不通。
唔少年愁眉不展,怎么什么都不会啊。
一毫无愧色,并不知道自己给少年添了怎样的麻烦,却在看到他皱眉后不大开心了,越过桌子,伸手轻轻揉他的眉头。
笑起来,好看。
少年被他戳了额头,一时间哭笑不得,取了笔砚,蘸了青墨,略略一凝思,在纸上信笔落下铁钩银划、意气横飞的三字。
游红尘。
少年横咬笔身于口,含糊又兴致勃勃道:游红尘,恰与我名字相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孩子凑过来看他写的东西。
少年把上面的三个字指给他看:游、红、尘。从今日起,我做主给你取了这个名字,你喜欢吗?
孩子眨着眼睛,似懂非懂。
少年试探着叫他:小红尘。
孩子隐约明白了,指了指自己,挑起眉毛。
小红尘?
孩子努力发出了一个音节:嗯?
少年确定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喜笑颜开,摸摸他的脑袋,以示赞许。
小红尘把手从自己身上移开,指向了少年的胸口,戳了戳。
少年:作甚?
小红尘指指自己,又指指少年。
我叫少年明白了过来,略顿了顿,不自然地搔搔脸颊,又拿起写了游红尘三字的纸抖了抖,低咳一声,我风陵常伯宁。
游红尘的动,确是与常伯宁的静相对。
自此后的四年,二人朝夕相伴,孩子捧着一颗诚心,侍奉着他的神,每一天都过得像在朝圣。
游红尘起初学着村子里的孩子唤长辈的样子,叫少年爹亲,少年不肯,说把他喊老了,叫兄长就行。后来游红尘读了些书,开始叫少年义父。
少年确实做了父亲该做的一切事情,受这一声义父,也不算折煞。
他带他游遍天下,教他认字、习字、练剑、箜篌,还常带他去瓦舍看戏。
游红尘生平看的第一部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台上,梁山伯看出女扮男装的祝英台耳上有环痕,便问她为何。
祝英台解释,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梁山伯道: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游红尘一边给义父剥瓜子,一边问:义父,他为什么不敢看观音?
少年摇着小扇,答:因为他对祝英台有情。
游红尘问:有情,又为什么不敢看?我对义父也有情,我愿意天天看着义父。
少年哭笑不得,拿扇子敲他的脑袋:傻小子,你与我的情分怎能和这相提并论。
游红尘想想也是。
普天之下,游红尘不信佛,不信鬼,不信神,只信义父。
他想,梁山伯与祝英台,怕是也没有这样深厚的情谊。
到后来,游红尘与义父分离,被寒山寺老僧捡回佛堂,看到泥金塑彩的佛像时,他孤寂无依的心中只涌出阵阵不可遏制的厌恶。
任何彩漆金身之物,都会令他想起昔日山中经历。
他自己作为祭品、在山中被圈禁度日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但回想起来,只觉心惊欲呕。
他就这样一路避视着满堂佛像,直至走到一尊佛像前。
他看到了一只在檀香薄雾中,向前探出的佛手。
一声清越的佛铃恰在此时响起。
刹那间,他如遭雷击,眼前只见与义父初遇那日,他朝自己伸出手来,问自己愿不愿意同他走,而自己将食指放入他掌心,从此便一步踏入红尘。
游红尘仰视那只庄严的佛手,一时看得痴了。
老僧见他怔忡,唱喏一声,道:这是地藏菩萨,以悲愿力,救临堕者、已堕者出无间地狱。
游红尘肩膀颤抖,口不能言,垂下目光,不敢再看。
从此后,他在寒山寺中拜地藏最多,却鲜少敢正面看地藏一眼。
他自觉自己应该是有了一桩心事,不愿对人坦白,也不能对神佛明说,可那究竟是什么心情,他说不清楚。
如一的游移心思被封如故轻佻的声音打断:大师,在想什么?
如一回神,只见几人已入了水胜古城的城郭,正在一家客栈正堂内。看四周的珍珠帘、金丝屏,人比花娇的老板娘,以及空气中淡淡的女人香,便晓得此处是个风雅的销金窟。
一旁的海净已是面红耳赤,望着如一,吭吭哧哧的说不出一句囫囵话来。
封如故又问:这里如何?
如一神色却并无不妥,略点一点头,竟是赞许的样子。
楼梯上已有女子嘻嘻笑着指点着海净的小光头,海净面皮臊得通红,恨不得一头扎进地里去:小师叔咱们真的住在这里?佛祖会怪罪的
哎,这就不对了。封如故满嘴胡说八道,这分明是佛祖对你的考验,入风月之地,心仍如铁,对千娇百媚心如止水,你才能有成佛之基。
这一番说辞并不能叫海净安心,而一旁的罗浮春和桑落久也很不自在,齐齐盯着对方的鞋子看。
只有如一和封如故二人平静得很。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