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古典名著同人]大宋第一衙内 > [古典名著同人]大宋第一衙内
错误举报

>[古典名著同人]大宋第一衙内——素衣渡江(

    花荣皱皱眉,但也没空多顾及。
    而躲在柱子后面的老都管,眯着眼睛恨恨地想。
    一时新鲜罢了,早晚要断的。
    花荣,你早晚要被衙内抛弃的
    自从元宵节得到了公孙胜练出来的丹药,赵佶服之,只有一个感觉,浑身从里到外,感到轻松气爽。
    本来他的身体就是极好的,不管是出宫游乐,还是郊外打猎都不在话下,子女数量节节攀升,这些傲人的成绩没有好身体支撑是完不成的。
    但即使他底子这样好,平日很少有困乏的感觉,但是服下了公孙胜的丹药,仍然能感到药效,如虎添翼,每日精神奕奕,不仅是身体,连心里都感到很快乐,就算没有好事发生,仍旧是暖意融融,说不出来的美好。
    之前林灵素等人给他的丹药,效果根本无法与之比拟。
    只是嘴上说是仙丹云云,效果全靠想象,但公孙胜的丹药可不一样,用实际效用征服了他。
    随之,公孙胜的威望水涨船高。
    而备受冷落的林灵素觉得坐冷板凳没什么意思,主动请求归向,此时对他完全没兴趣的赵佶,想都没想,就将他打发了,并且把节省下来的开支都拨给了公孙胜。
    而王仔昔就不用说了,林灵素尚且是这个待遇,王仔昔这个霍乱的根源,下场更不必说。
    一出正月,赵佶就打算收拾他,毕竟之前还担心这王仔昔给出的魔君名单是真,但现在有了公孙真人给出的仙丹配方,赵佶自己服下证明了真实性。就已经可以证明王仔昔纯属欺君罔上,包藏祸心。
    就在此时,来报说王仔昔在狱中暴毙了,赵佶虽然觉得没亲手收拾他有点可惜,但也有好处,就是不用脏自己的手,自己死了也好。
    这两个红极一时的道士不是被驱逐,就是暴毙,其他道士的处境更不必说,真是公孙圣人一入朝,满宫道士无圣宠。
    这日,赵佶亲自来视察炼丹情况,见丹炉烧得通红,炼丹事业一片兴旺,十分满意。
    公孙胜闭目悠悠地叮嘱道:官家,仙丹只可一国之君服用,其他人的福气不足以消耗这味仙丹。
    朕都知道。赵佶觉得有点可惜,本来还想给自己的宝贝儿子郓王跟小病秧子荆王呢,但是公孙胜说这两人都没坐到皇帝的位置上,福气吃不得这丹药,只能作罢。
    没办法,父爱再浓厚,也不能害他们。
    提到这茬,赵佶忍不住问道那不知依道长所见,朕的这些孩子中间,谁以后可以吃这味仙丹呢?
    这顶算拐弯抹角的问谁有帝王之相。
    公孙胜缓缓睁开眼睛,呵呵笑道:贫道不敢议论储君之事。
    朕恕你无罪。赵佶道:朕的儿子们,你都见过了,你就说说你看到的吧。
    以贫道的浅见,太子有做皇帝的运,却无做皇帝的命。公孙胜道:如果官家因贫道的胡言乱语降罪,那么贫道也愿意为此付出代价,不管关入大牢,还是因此被打发回乡。
    朕已经恕你无罪了,怎么会如此对待道长。赵佶心道果然太子就是不行,和他想的一样,那谁有这个命呢?
    公孙胜笑道:官家,心中已有人选,何必再问贫道呢?
    赵佶道:朕想问,朕若是做出变动,会不会触怒上天,上天注定的事情,被朕变动,会不会招来灾祸。
    公孙胜便道:官家,天道只管人伦大是大非,细微小事,天道岂会理会。有些事,从人间看,是不得了的大事,但从上天看,不过是官家的家事罢了。
    赵佶一愣,确实有几分道理,上天岂会事无巨细的管理人间琐事,只是他没想到,连帝王更迭,都是小事,可是朝臣们并不认为这是家事,而是国事。
    国事即家事。在于官家是否有魄力。
    赵佶若有所思,对了,不知道长能否请来天兵天将?如果能的话,那真是一劳永逸了,什么辽宋都不在话下。
    能够调动天兵天将的人,在天上亦是大事。就像人间,能动用兵戈的又有几人?就是神仙,也不是每个都有这样的权利的。所以那些动辄说,能够调动天兵天将的人士,还请官家小心,一定是骗子。
    赵佶一愣,不过确实有道理,就算仙宫内,兵权亦是大事,恐怕只有玉帝有这个权利。
    唉,虽然知道是真的,但还是好失望。
    朕尊崇天道,上天就不能网开一面,助朕一臂之力吗?
    如果森林里有两个狼群在打架,官家会派兵帮助其中一方吗?虽然比喻不巧当,但天宫仙人看咱们就是这个样子的。公孙胜道:贫道就如同狼群中稍微有些慧根的,能到仙境内获得了一些点拨,但也仅此而已。
    赵佶叹息,仙人们真是冷酷啊,不过想想却也好理解,他又何尝会管猴群狼群的争霸,看来天兵天将是真的没法指望了。
    从公孙胜这里出来,心情有点低落,便去找牡丹仙子转世的崔念奴解解忧愁。
    牡丹仙子触怒了王母被贬下界做伎女受罚,赵佶是相信的,毕竟天上生活那么美好,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是下界到人间来,犯错了下来还比较合理。
    啊,林灵素这个骗子。
    唉,果然还是公孙胜更正确。
    如果天兵指不上的话,那么还得靠自己。
    春暖花开,又到了输送岁币的时候。
    根据之前的澶渊之盟规定,宋向辽每年输送绢20万匹,银10万两,后来过了四十年,辽国可能觉得通货膨胀了,又涨价了,变成每年绢30万匹,银20万两。
    不过自此之后,就没再涨过,一直到赵佶这里。
    按照规定,每年春季将岁币打包给辽国送过去。
    辽国跟金国掐架,正是用钱的时候,辽国驻汴梁的使节,一开春不干别的,就盯着岁币这事儿呢。
    其实这些岁币对宋来说,并不多,而且交了上百年保护费流程早就熟悉了,赵佶只需要向每年一样派人去辽国上京送钱就行了。
    但是今年又和往年不太一样,因为去年金国占领了辽国的位于渤海的东都,将五十四州划入了自己的腰包。
    之前不可以一试的庞然大物辽国,竟然丢了那么多的领土,赵佶不禁冒出点别的心思来,金国似乎很厉害,而辽国的日子则有点不妙,不像以前,如果不给岁币就发兵,辽国如今兵力都用在对付金国,假如这岁币拖延一下说不定也没事。
    能不给就不给,当然是最好的。
    辽国驻宋国使者窥见了赵佶的心思,催促立即起程。
    赵佶就有点不满了,催什么催,又没说不给,讨厌。
    王黼看出皇帝的心思,献策说,现在辽国疲于应付金国,恐怕无暇南下,不如这次送岁币时,派个能臣过去与他们商谈,将岁币减免一些。否则的话,咱们大宋也年经不好,只能压下一年的岁币,隔年再送了。
    言下之意,明年不送了,后年再送,至于后年能不能准时送达,那就自行体会吧。
    这有点趁火打劫意味啊,赵佶很喜欢,想想就很令人愉快。
    王黼又道:只是派人去谈罢了,如果辽国不同意也不耽误什么,如果同意了,那就再好不过了。
    蔡京却不同意,毕竟宋辽百年修好,没必要在辽国有困难的时候,趁机提出这样的要求,辽国只是暂时受挫,等调整好,灭掉女真人,大宋的苦日子也就来了。
    他正要出声反对,就听王黼继续提议,况且我大宋今日就有像郦食其、苏秦那样的说客。
    蔡京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个年轻人的脸来,打消了劝阻的念头。
    赵佶一喜,以为王黼要推荐人才,这人是谁,尽管说来。
    王黼笑道:原来天边,近在眼前,官家亦见识过此人的机敏于胆魄。说着,笑看高俅。
    赵佶脑海里立即浮现出高铭的面孔来。
    嗯如果是他,说不定真的能成。
    老虎的胡须拔不得,但现在这老虎受伤了,再派个好猎手,说不定真的能拔了。
    高俅嘴角抽动,就算官家在场,也止不住地失态了,对王黼道:我跟你有什么深仇大恨,你要这么害我儿子?
    挖你家祖坟了吗?你要把我儿子往火坑里推?
    辽国人那么好说话的吗?跑上门提这样的无理要求,被剁了,上哪儿说理去?
    王黼笑道:太尉莫气,只是这么一说。
    王黼,我告诉你,这仇我记下了!高俅瞪完王黼,对赵佶恳求道:官家,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他几次涉险,这条命都是从鬼门关捡回来的,还请官家不要派他出使辽国。况且他年纪尚轻,之前只是侥幸成功,恐怕不能担此大任。他年轻气盛,就怕一言不合,给国家招致灾祸,倒是王大人,能言善辩,城府深厚,临危不乱,可堪此大任。
    赵佶微笑摆手,高爱卿不要急,只是说说,高铭合不适合,从长计议。
    不过,有一说一,高铭真的很合适
    舍他其谁。
    此时,坐在皇城司内的高铭,鼻子一痒,侧身轻声打了个喷嚏。
    谁念叨我?
    第128章
    晚上, 高铭从皇城司回来,一进府门,就迎面碰到了老都管, 衙内,太尉,叫您过去一趟。说有重要的事情要跟您说。
    高铭点头,表示知道了就往书房走, 老都管跟在他身后, 高铭就觉得老都管的视线一直放在他身上,盯得他很不舒服, 他就蹙眉回身, 狐疑的看他。
    老都管见衙内发觉自己盯着他的步伐看, 忙上前给他抻了抻后衣襟,有些褶皱。
    高铭道:抻平褶皱这种事叫别人干就好了。老都管伺候他家许多年,岁数也不小, 没必要做种小事。
    老都管尴尬地一笑, 衙内的事,就是我的事。
    高铭从老都管的眼神中竟然品出了一些伤感的情绪,你是不是有什么事?难不成老人家年纪大,得了什么病症?
    老都管摇头, 有事的不是我, 而是衙内你啊, 没有。太尉还等您呢, 您去吧。
    看着衙内的背影,老都管恨得直揪衣裳, 他怎么就说不出劝解衙内的话呢,唉。
    高铭进入父亲的书房, 就见高俅表情凝重的坐在椅子上,他便担心地问道:怎么了,爹?
    看他爹这个表情的纠结程度,事情的严重程度不一般,难道他和花荣的事情被发现了?
    那便立即撒腿就跑,去慕容家或者燕青那里躲一躲。
    不过,他能跑得过曾经运动员的父亲吗?
    嗯,有点自信,他爹许久没锻炼了,应该问题不大。
    高俅喝了口茶润喉咙,张口就道:王黼那厮,不是东西,竟然跟官家提议叫你去送岁币。
    送岁币?
    如果光是输送岁币倒也罢了,可官家看辽国如今疲敝,想派使节跟辽国谈判减免岁币,辽国真是用钱的时候,不加征就不错了,岂能减免,痴人说梦,这是个完不成的委派。他竟然叫你去,没安好心!考虑在儿子面前,高俅身为父亲就不喷脏了,但心里对王黼的谩骂和诅咒,一刻都没停过。
    高铭一愣,不过,辽国现在忙着应付金国,就算大宋不给他们岁币,估计也没空发兵过来殴打。但是王黼也没开天眼,他并不知道辽国会灭亡,如果女真起兵只是昙花一现,等辽国灭了他们,反手过来狠抽当年落井下石的宋国,那画面不要太美。
    而赵佶竟然也同意王黼的提议,可见确实现在的领导班子有问题,缺乏长远眼光,想一出是一出。
    见儿子不说话,以为被吓到了,高俅安慰道:不过,我已经跟官家几番诉苦,叫他不要安排你出使辽国,官家有所动容,应该不会答应的。我叫你来,就是告诉你,如果官家试探你的想法,你千万不要答应,就算哭着抱住他腿,也要让官家打消这个念头。
    高铭默然,说真的,他还挺想借此机会去辽国看看,探探那边的底细,这未尝不是一个好机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坐在家里,无异于闭门造车。
    其实我
    高铭刚简单的说出了三个字,就见高俅猛地站了起来,蹭地蹿到他跟前,瞪圆了眼睛,不许其实!你敢踏出东京半步,我就打断你的腿!
    高俅内心有个不愿意面对的事实,那就是说不定儿子愿意答应出使。
    不管不管,总之他不管,就是不许这混账小子出去冒险。
    我还没什么都没说呢。
    那就不许说!高俅恨道:你真是嫌命长了!平时那地方都不是人待的,现在匪盗四起,你还敢踏足?再说了,你如何跟辽主说减免岁币一事?小心一刀砍下来,你就葬身异乡了。还是说,你有公孙胜那样的不死之身?
    那倒没有。高铭实事求是的说。
    那就不要动这个念头。高俅是真急了,目光中不光有严厉还有泪光,否则,爹、爹就
    您看您,怎么还激动上了。
    高俅瞪眼,表示他是说真的。
    高铭只好摆手,好的,好的,我也仅仅是个构思,既然您这么说了,我打消这个念头就是了。
    高俅见儿子这么说,才脸色稍缓,父子两人一起用了饭,席间又是反复叮嘱,才叫儿子下去。
    高铭回到自己的卧房,坐在桌前思考。
    父亲的话,这一次,他仍然是要当做耳旁风的,要是按照他的真实意愿,他不仅想去辽国,他还想去金国转悠转悠。
    这次出使机会,弥足珍贵。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他也的确有点担心,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出去旅个游还得担心车匪路霸呢,何况是去敌国。
    可问题摆在跟前,咬着牙也得去。
    否则最后整个国家翻车,他也没好下场。按照现在这个趋势,北宋灭亡,南渡之后的小朝廷一定会找各种替罪羊替皇帝的错误背锅,他就算到时候活着,也得被抓出来游街批斗,扣个奸臣的帽子,赐杯毒酒暴毙。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概就是这样悲壮的心态了吧。
    别看赵佶当着他爹的面,没有答应委派他去辽国。但根据他对赵佶的了解,他心里应该已经打定主意了,不出意外,最近几天就会召见他,忽悠他自愿为国献身。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