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嘉年——左篱(118)
郭嘉轻叹口气,正打算亲自开口,突有士兵来报,杨修求见。
修拜见二公子。杨修行完礼,起身才看到坐在曹丕对面的郭嘉,眼角微微一抽,显然是想起了什么不堪回首的回忆。不过,杨修毕竟并非常人,异常也仅是一瞬,随即已神色如常的向郭嘉问候道:原来郭祭酒也在二公子这里。修可是打扰了祭酒与二公子商谈什么事?
哈哈,德祖倒是没打扰嘉与二公子什么事,不过打没打扰其他的事,德祖应该比嘉清楚。把玩着手中的茶杯,郭嘉表情似笑非笑,似乎一切都笼在层层迷雾后,独眼底的一点旖旎任杨修看得真切。
气氛在沉默中逐渐尴尬起来,早已调整好表情的曹丕连忙出来打圆场:杨先生,不知来找丕,是有何事?
修是为司马议郎而来,到议郎帐中不见议郎,想到议郎定是在二公子帐中,便只得来叨扰二公子了。本来他还惋惜这场面只针对司马懿一人过于可惜,没想到司马懿竟正好在曹丕帐中,真是天助他也。
杨修转过身,从袖中拿出那颗桃子,对着司马懿高举过头顶。这动作让一贯翩翩公子的他显得有些滑稽,但他毫不介意,因为他知道此刻惹人笑柄的绝不会是他:
司马议郎救郭祭酒有功,修特奉主公命,送一颗桃子予司马议郎,以示赏赐。
噗。
出乎杨修意料的是,最先发难的不是受到折辱的司马懿,也不是曹丕,而是郭嘉。只见郭嘉压了又压才忍住笑意,起身走到杨修面前,一把拿过那个桃子:
所以,嘉的性命在主公眼中就值个桃子?
杨修一惊,显然没想到此事还会牵扯到郭嘉。现在郭嘉在立嗣之争中明显偏向曹植,又深受曹操器重,时机未成熟时,他还不宜与郭嘉太过交恶。可郭嘉说得顺理成章,即便他绞尽脑汁想将此事的关注点再移到曹操对曹丕与司马懿身上,也困难重重:郭祭酒,想必主公的意思是
主公什么意思,嘉自己去问他便是。郭嘉看向司马懿,晃了晃手中的桃子,这桃子嘉拿走了,仲达没有意见吧。没等司马懿回答,他已自顾自的替司马懿答了话,仲达肯定没有意见,毕竟以仲达和嘉的情谊,即便没有赏赐,也会奋不顾身来救嘉的吧。
司马懿深深一揖,将表情藏在垂下的阴影中。
那德祖,要不要一起与嘉向主公问个究竟?
郭祭酒,修还有要事要代主公通传三军,恕修不能相陪。
能让德祖将送桃子这件事摆在前面的事,可当真是要事。
在郭嘉有心刁难的情况下,杨修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是错的,索性闭嘴不言。等郭嘉离开后,又向曹丕一拜,匆匆退出大帐,全无来时的意气风发的模样。
看来,哀兵之策是起到效果了。等大帐中仅剩下曹丕与司马懿两人时,曹丕宠信抬起头,眉目含笑,哪还有面对郭嘉时那副委屈逞强的模样,仲达,丕的随机应变如何?
当郭嘉将那份帛笺放到他面前时,曹丕就知道一切都再无隐瞒的可能。好在对于郭嘉的性格,曹丕也算是了解,与其强硬的与他为敌,倒不如以柔克刚,做出副委屈的模样,反而可以让郭嘉有所犹豫。
更幸运的是,杨修来的恰到好处。司马懿道,郭嘉无论心中更倾向你还是曹植,在曹操做出最后定论之前,他都不会彻底倒向任何一方,而会尽量维持你与曹植的平衡。所以,他才会一改常态,主动替你我解围。
这就是郭嘉,一举一动,嬉笑怒骂,看上去率性随意,实则步步为营。被郭嘉针对上的杨修,实在是难以让他们记恨,只觉得太过可怜。
子桓,司马懿走到曹丕身边,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道,与郭嘉说得那些话,不全是哀兵之策吧。
没有人比司马懿看得更真切,现在身为长子的曹丕,多么哀痛于他大哥曹昂的死,又因此背负了多大的压力想要做好每一件事,得到曹操的认同。可或许正是因为压力太大,曹丕才屡屡无法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莫说是曹操的夸奖了,被曹操稍微慈爱些对待,都非经常事
有些的确不是。曹丕难得很爽快的承认了下来,丕知道,自己资质不高,聪慧比不上冲弟,武艺比不上彰弟,文采也比不上植弟,至于父亲,更是丕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这些事情丕一开始就很清楚
子桓
但若换个说法,那便是丕经验远胜冲弟,文采胜于彰弟,武艺胜于植弟,曹丕轻轻笑了起来,丕想过很多次,等天下太平之后,究竟怎样的人能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那个位置,不需要多聪明,也不需要多好的文采多么骁勇善战
所以啊,丕仍旧相信,自己是最适合的那个人。或许很多人,甚至是父亲都不明白,但没关系,丕会慢慢证明给他们看的。
自始自终,曹丕的声音都平静如水,但其中蕴藏的坚毅任谁都无法忽视。他的双眸熠熠生辉,唇边的笑容轻如浮萍却平白让人觉得带有千钧之力,与他敬仰的父亲竟有几分相似。这一刻,司马懿才真正意识到,当初那个因为曹昂去世哭的稀里哗啦的小孩子,已经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继承人,注定君临天下,担起苍生之责。
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毕竟,司马懿在挑选货物时,可从来没有失过手。
但是
子桓,不必将自己逼的那么紧。
哦?曹丕望向司马懿,他眉目仍旧含笑,却难掩其中凉薄,仲达今日这是怎么了,竟说这样的话。仲达在丕身上下了这么大的注,如果丕最后输了,仲达也会血本无归吧。所以,仲达难道不是除了丕之外,在这世上最希望丕赢的人吗?
闻言,司马懿猛是一怔,不是因为曹丕话中的冷意与嫌隙,而是因为曹丕现在的样子让他想起了一个人。
当初,每当郭嘉稍微对他温和一些时,他就会像现在的曹丕一样,毫不客气地反驳回去。因为他坚信,郭嘉这个人,本就似竹无心,除了对曹操外,其他人在他眼中,只有有用与无用之分。
可那时的自己在佯作无所谓的说出这些话时,心中也在渴盼,郭嘉能够反驳他的话。他之所以说得这么冷酷无情,只是因为如果最冷酷的话是由他说出来的,那么现实至少不会比他所认为的更加残酷。
可此时,他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的,是郭嘉当初的感受。他们之间,算计是有、利用是有,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世间残酷本就是如此。可人非草木,怎能无心?纵使一开始是为趋利而来,时间一久,利益的丝线总会交织在一起变成复杂到连他自己也无法理清的感情。
他希望曹丕得到天下,但如果可以,可以不必用如此残酷的方式。
于是,他轻叹口气,试着像当初郭嘉哄他时那样,将手搭到曹丕的头顶,轻轻揉了起来,以期能起到几分安慰的作用。
发冠乱了。
一会儿懿帮你重束。
哦。
第135章 第135章
正如诸葛亮预料的那样,鲁肃的到来让原本踌躇两端的孙权迅速下定了决心,集中兵力猛攻驻防于后方的曹军。这次为彻底剿灭刘备势力,近乎所有兵力都随曹操南下,余下的将领及兵马,相比起雄赳气昂,占尽天时人和的江东军,实是以卵击石,覆灭不过顷刻。
荆州北部几郡是曹操立足荆州的根基,事关南下大军之存亡,不得不救。于是,曹操先让几名将领率轻骑北上救援,自己则亲率大军北撤。观现下之形势,虽然绕了一个大圈,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诸葛亮预想的最佳情况:使曹军夹于孙刘两军之间,南进则于北袭其后方,北撤则于南扼其归路,无论进退,曹军必受重创。
然就在曹军北撤之际,刘备却并没有命大军追击,而是在留下部分兵马驻守城郡后,仍按原计划接受刘璋邀请入川。这一举动莫说是刘备军内了,就是郭嘉在接到战报后,也有些意外。
这么大的破绽都不上钩,那狐狸啊,真是郭嘉看着竹简,轻叹口气。
他早该想到,山下的那次接触,他把诸葛亮的心摸了个透彻,那只狡猾的狐狸,怎会不礼尚往来。
孙策的死而复生固然让孙权心中留了根刺,在收回兵权后会有所犹豫,但绝不会一直眼睁睁看着曹军吞没荆州大半部分无动于衷。所以从一开始,曹军要的也仅是因为孙权犹豫空出来的这段时间差,来借此尽可能威逼刘备南撤。而对于诸葛亮,他也从来没认为孙权于后方的袭击真的能让曹军仓皇北撤,溃不成军。他所要的,也仅仅是这段时间差。无论曹军是真撤还是佯撤,都给刘备赢得了安全入川的时间。不贪功,不冒进,没有一步棋是奇兵,却步步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即使敌方看破所有的谋划,仍无机可乘。
能做到这一步的人,郭嘉过去只遇到过一人,那就是荀??6?谒?苤??诓茇┫嗝媲岸既涡酝??墓?谰疲?谲髁罹?媲岸疾桓液?址趾痢?br
这种正人君子,郭嘉最没辙了。
不过,明公当真对三公子如此放心?
当年孤虽和孙文台感慨过没他那么出色的儿子,但那多半是和文台兄客气。哪想到孙坚真不愧是曹操的朋友,对这客气的夸赞不仅没有推脱还大笑着坦然接受,让曹操好一顿郁闷,
孤的儿子,随便拎出来哪个都比那孙仲谋强。放心吧,这战场上的事,子文输不了。
既然诸葛亮已经看清这诱敌之计,那佯作北撤就没了意义。曹操分了一半兵马随荀攸北去支援曹彰后,其余人马又随他卷土重来。然后撤的刘备已与曹军拉开一段难以弥补的距离。为今之计,不是眼睁睁看着刘备不损一兵一卒入川,就是
奉孝以为,需要多少人?
五千足矣。
几万大军带着辎重自然追不上早已动身的刘备,但数量极少且身经百战的精兵就完全不同了,不需几日就足以追上刘备的军队。然凡事有利有弊,刘备本有近三万人,与曹军一战后折损几千人,也还有两万有余,即便曹军追上来,兵力上刘备也占有绝对优势。再不知兵的人也清楚,在绝对碾压的人数优势前,任何谋略都是纸上谈兵,完全无用武之地。所以,当诸葛亮看到真的有数量千数的曹军追上来,又被大军轻松打得狼狈四散时,疑惑的同时,心头不禁升起了极其不好的预感。
他知道郭嘉惯于兵行险着,但不该这么简单。
太不该了。
然无论诸葛亮如何担忧,数量千余的曹仍还在一次一次追击着刘备的军队,而大军又一次次将曹军打败。即便这些胜利取得的轻而易举,也让前些日子饱受曹军欺压的将士大呼痛快,越来越期待曹军再不知天高地厚的派人马追击,好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士气高涨固然是好事,但应是在进攻之时,而非
通令全军,全力赶路!不必理会那些敌军!
可是已经晚了。
即便面对千余的敌军,刘备的大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却也不可避免的拖慢了大军行进的速度。在一开始耽搁的不过几个时辰,但随着时间的累加,得以追上来的曹军也越来越多,需要耗费掉用以作战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且面对身经百战的曹军,刘备的大军仅能做到击退而非剿灭周而复始之间,已在泥潭中越陷越深,即便现在发现了问题所在,面对五千余众的曹军不主动攻击,也会因为曹军的骚扰大大减慢速度。
让敌军于不知不觉中陷入泥潭难以自拔,可不会是郭嘉那张扬的性格想出来的计谋。
既然被那只狐狸看透了,那嘉刚好来当这个挡箭牌咯。
任凭诸葛亮再足智多谋,也太过年轻,对曹营的了解也太浅。所以很容易犯下世人经常犯的错误,那便是忘了在曹营,唯一被称为谋主的不是锋芒毕露的郭嘉,亦不是老谋深算的贾诩,而是平淡无奇的荀攸。
不过对于现在的刘备,谁出的计谋已经无关紧要,当务之急是尽快摆脱纠缠,否则等曹操的大军追上来,入川之计必将彻底功亏一篑。而能走的,也仅有一条路,那就是分出几千兵马与这五千人周旋,给大军留出赶路的时间。
大哥,这件事就交给我吧!诸葛亮说出可行之策后,张飞立即抱拳请战,勇敢却粗莽的样子与往日别无二致。
刘备眼底滑过一丝犹豫。此事看似只需要牵制五千人,实际上却面临着迎战曹操几万大军的潜在危险。他已经失去了二弟云长,再让翼德赴此险境,实在是不放心。
但说到底,无论派谁去风险都是一样的,他因为危险不派张飞前去,却转眼派了其他人,未免太寒将士的心。犹豫之际,刘备习惯性的将目光投向诸葛亮,隐隐希冀诸葛亮可以找出更好的方法,却仅在诸葛亮眼中看到了对张飞提议的赞同。
刘备对诸葛亮是完全的信任,所以此时他立刻明白,除了让张飞率兵留下,别无他法。现在不是犹豫不决的时候,所以刘备还是允了张飞留,在看到张飞笑逐颜开时,拼命遏制住心头跳动的不安。
翼德,备给你五千人。切记,交战为次,牵制为主,一旦曹操大军赶到,立刻率领全军撤退!
知道了,大哥你就放心吧!张飞用手中丈八长矛挽了花,双目中闪烁着对激战的渴望,就是这五千人太多了,不如
不行,不能再少了!
好吧。张飞不情不愿的应了下来,刚调转过马头,又听到刘备的声音,
翼德,无论如何,活着回来。
张飞顿了一下,没有回头,只是高举起丈八长矛向刘备晃了晃,背影写满了自信。
刘备身边的诸葛亮眸色愈沉,手暗暗攥紧马缰。
刚刚就在张飞骑马经过他身边时,一句话以独独能让他听见的声音传入耳中:
诸葛孔明,大哥就拜托你了。
天边晨光穿过阴云层峦,洒在张飞银色的铠甲上,其势壮如虹,其色悲如血。
奉孝何以笃定,留下的一定是张翼德?
郭嘉策马跟于曹操身后,仅回了一句话:因为易地而处,将心比心,嘉会和他做出一样的选择。
他的脑海中逐渐勾勒出张飞的面容,因为时隔多年,面容颇为模糊,但仍有一点无比清晰,那就是和张飞粗莽的性格毫不共通的双眸。那么深透的双目,绝不会生在一个莽夫身上。
所以在最初的时候,他以为张飞是为了刘备,才佯作粗莽,使敌人掉以轻心。但直到南下荆州这些日子,他才突然想明白,张飞佯作莽夫,确有其权谋考量,但更重要的是,比起聪慧多智的世家子,张飞宁当一个知喊打喊杀的武莽。
人生在世,笨一些,不那么聪明,能快活简单的多。
恋耽美
修拜见二公子。杨修行完礼,起身才看到坐在曹丕对面的郭嘉,眼角微微一抽,显然是想起了什么不堪回首的回忆。不过,杨修毕竟并非常人,异常也仅是一瞬,随即已神色如常的向郭嘉问候道:原来郭祭酒也在二公子这里。修可是打扰了祭酒与二公子商谈什么事?
哈哈,德祖倒是没打扰嘉与二公子什么事,不过打没打扰其他的事,德祖应该比嘉清楚。把玩着手中的茶杯,郭嘉表情似笑非笑,似乎一切都笼在层层迷雾后,独眼底的一点旖旎任杨修看得真切。
气氛在沉默中逐渐尴尬起来,早已调整好表情的曹丕连忙出来打圆场:杨先生,不知来找丕,是有何事?
修是为司马议郎而来,到议郎帐中不见议郎,想到议郎定是在二公子帐中,便只得来叨扰二公子了。本来他还惋惜这场面只针对司马懿一人过于可惜,没想到司马懿竟正好在曹丕帐中,真是天助他也。
杨修转过身,从袖中拿出那颗桃子,对着司马懿高举过头顶。这动作让一贯翩翩公子的他显得有些滑稽,但他毫不介意,因为他知道此刻惹人笑柄的绝不会是他:
司马议郎救郭祭酒有功,修特奉主公命,送一颗桃子予司马议郎,以示赏赐。
噗。
出乎杨修意料的是,最先发难的不是受到折辱的司马懿,也不是曹丕,而是郭嘉。只见郭嘉压了又压才忍住笑意,起身走到杨修面前,一把拿过那个桃子:
所以,嘉的性命在主公眼中就值个桃子?
杨修一惊,显然没想到此事还会牵扯到郭嘉。现在郭嘉在立嗣之争中明显偏向曹植,又深受曹操器重,时机未成熟时,他还不宜与郭嘉太过交恶。可郭嘉说得顺理成章,即便他绞尽脑汁想将此事的关注点再移到曹操对曹丕与司马懿身上,也困难重重:郭祭酒,想必主公的意思是
主公什么意思,嘉自己去问他便是。郭嘉看向司马懿,晃了晃手中的桃子,这桃子嘉拿走了,仲达没有意见吧。没等司马懿回答,他已自顾自的替司马懿答了话,仲达肯定没有意见,毕竟以仲达和嘉的情谊,即便没有赏赐,也会奋不顾身来救嘉的吧。
司马懿深深一揖,将表情藏在垂下的阴影中。
那德祖,要不要一起与嘉向主公问个究竟?
郭祭酒,修还有要事要代主公通传三军,恕修不能相陪。
能让德祖将送桃子这件事摆在前面的事,可当真是要事。
在郭嘉有心刁难的情况下,杨修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是错的,索性闭嘴不言。等郭嘉离开后,又向曹丕一拜,匆匆退出大帐,全无来时的意气风发的模样。
看来,哀兵之策是起到效果了。等大帐中仅剩下曹丕与司马懿两人时,曹丕宠信抬起头,眉目含笑,哪还有面对郭嘉时那副委屈逞强的模样,仲达,丕的随机应变如何?
当郭嘉将那份帛笺放到他面前时,曹丕就知道一切都再无隐瞒的可能。好在对于郭嘉的性格,曹丕也算是了解,与其强硬的与他为敌,倒不如以柔克刚,做出副委屈的模样,反而可以让郭嘉有所犹豫。
更幸运的是,杨修来的恰到好处。司马懿道,郭嘉无论心中更倾向你还是曹植,在曹操做出最后定论之前,他都不会彻底倒向任何一方,而会尽量维持你与曹植的平衡。所以,他才会一改常态,主动替你我解围。
这就是郭嘉,一举一动,嬉笑怒骂,看上去率性随意,实则步步为营。被郭嘉针对上的杨修,实在是难以让他们记恨,只觉得太过可怜。
子桓,司马懿走到曹丕身边,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道,与郭嘉说得那些话,不全是哀兵之策吧。
没有人比司马懿看得更真切,现在身为长子的曹丕,多么哀痛于他大哥曹昂的死,又因此背负了多大的压力想要做好每一件事,得到曹操的认同。可或许正是因为压力太大,曹丕才屡屡无法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莫说是曹操的夸奖了,被曹操稍微慈爱些对待,都非经常事
有些的确不是。曹丕难得很爽快的承认了下来,丕知道,自己资质不高,聪慧比不上冲弟,武艺比不上彰弟,文采也比不上植弟,至于父亲,更是丕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这些事情丕一开始就很清楚
子桓
但若换个说法,那便是丕经验远胜冲弟,文采胜于彰弟,武艺胜于植弟,曹丕轻轻笑了起来,丕想过很多次,等天下太平之后,究竟怎样的人能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那个位置,不需要多聪明,也不需要多好的文采多么骁勇善战
所以啊,丕仍旧相信,自己是最适合的那个人。或许很多人,甚至是父亲都不明白,但没关系,丕会慢慢证明给他们看的。
自始自终,曹丕的声音都平静如水,但其中蕴藏的坚毅任谁都无法忽视。他的双眸熠熠生辉,唇边的笑容轻如浮萍却平白让人觉得带有千钧之力,与他敬仰的父亲竟有几分相似。这一刻,司马懿才真正意识到,当初那个因为曹昂去世哭的稀里哗啦的小孩子,已经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继承人,注定君临天下,担起苍生之责。
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毕竟,司马懿在挑选货物时,可从来没有失过手。
但是
子桓,不必将自己逼的那么紧。
哦?曹丕望向司马懿,他眉目仍旧含笑,却难掩其中凉薄,仲达今日这是怎么了,竟说这样的话。仲达在丕身上下了这么大的注,如果丕最后输了,仲达也会血本无归吧。所以,仲达难道不是除了丕之外,在这世上最希望丕赢的人吗?
闻言,司马懿猛是一怔,不是因为曹丕话中的冷意与嫌隙,而是因为曹丕现在的样子让他想起了一个人。
当初,每当郭嘉稍微对他温和一些时,他就会像现在的曹丕一样,毫不客气地反驳回去。因为他坚信,郭嘉这个人,本就似竹无心,除了对曹操外,其他人在他眼中,只有有用与无用之分。
可那时的自己在佯作无所谓的说出这些话时,心中也在渴盼,郭嘉能够反驳他的话。他之所以说得这么冷酷无情,只是因为如果最冷酷的话是由他说出来的,那么现实至少不会比他所认为的更加残酷。
可此时,他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的,是郭嘉当初的感受。他们之间,算计是有、利用是有,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世间残酷本就是如此。可人非草木,怎能无心?纵使一开始是为趋利而来,时间一久,利益的丝线总会交织在一起变成复杂到连他自己也无法理清的感情。
他希望曹丕得到天下,但如果可以,可以不必用如此残酷的方式。
于是,他轻叹口气,试着像当初郭嘉哄他时那样,将手搭到曹丕的头顶,轻轻揉了起来,以期能起到几分安慰的作用。
发冠乱了。
一会儿懿帮你重束。
哦。
第135章 第135章
正如诸葛亮预料的那样,鲁肃的到来让原本踌躇两端的孙权迅速下定了决心,集中兵力猛攻驻防于后方的曹军。这次为彻底剿灭刘备势力,近乎所有兵力都随曹操南下,余下的将领及兵马,相比起雄赳气昂,占尽天时人和的江东军,实是以卵击石,覆灭不过顷刻。
荆州北部几郡是曹操立足荆州的根基,事关南下大军之存亡,不得不救。于是,曹操先让几名将领率轻骑北上救援,自己则亲率大军北撤。观现下之形势,虽然绕了一个大圈,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诸葛亮预想的最佳情况:使曹军夹于孙刘两军之间,南进则于北袭其后方,北撤则于南扼其归路,无论进退,曹军必受重创。
然就在曹军北撤之际,刘备却并没有命大军追击,而是在留下部分兵马驻守城郡后,仍按原计划接受刘璋邀请入川。这一举动莫说是刘备军内了,就是郭嘉在接到战报后,也有些意外。
这么大的破绽都不上钩,那狐狸啊,真是郭嘉看着竹简,轻叹口气。
他早该想到,山下的那次接触,他把诸葛亮的心摸了个透彻,那只狡猾的狐狸,怎会不礼尚往来。
孙策的死而复生固然让孙权心中留了根刺,在收回兵权后会有所犹豫,但绝不会一直眼睁睁看着曹军吞没荆州大半部分无动于衷。所以从一开始,曹军要的也仅是因为孙权犹豫空出来的这段时间差,来借此尽可能威逼刘备南撤。而对于诸葛亮,他也从来没认为孙权于后方的袭击真的能让曹军仓皇北撤,溃不成军。他所要的,也仅仅是这段时间差。无论曹军是真撤还是佯撤,都给刘备赢得了安全入川的时间。不贪功,不冒进,没有一步棋是奇兵,却步步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即使敌方看破所有的谋划,仍无机可乘。
能做到这一步的人,郭嘉过去只遇到过一人,那就是荀??6?谒?苤??诓茇┫嗝媲岸既涡酝??墓?谰疲?谲髁罹?媲岸疾桓液?址趾痢?br
这种正人君子,郭嘉最没辙了。
不过,明公当真对三公子如此放心?
当年孤虽和孙文台感慨过没他那么出色的儿子,但那多半是和文台兄客气。哪想到孙坚真不愧是曹操的朋友,对这客气的夸赞不仅没有推脱还大笑着坦然接受,让曹操好一顿郁闷,
孤的儿子,随便拎出来哪个都比那孙仲谋强。放心吧,这战场上的事,子文输不了。
既然诸葛亮已经看清这诱敌之计,那佯作北撤就没了意义。曹操分了一半兵马随荀攸北去支援曹彰后,其余人马又随他卷土重来。然后撤的刘备已与曹军拉开一段难以弥补的距离。为今之计,不是眼睁睁看着刘备不损一兵一卒入川,就是
奉孝以为,需要多少人?
五千足矣。
几万大军带着辎重自然追不上早已动身的刘备,但数量极少且身经百战的精兵就完全不同了,不需几日就足以追上刘备的军队。然凡事有利有弊,刘备本有近三万人,与曹军一战后折损几千人,也还有两万有余,即便曹军追上来,兵力上刘备也占有绝对优势。再不知兵的人也清楚,在绝对碾压的人数优势前,任何谋略都是纸上谈兵,完全无用武之地。所以,当诸葛亮看到真的有数量千数的曹军追上来,又被大军轻松打得狼狈四散时,疑惑的同时,心头不禁升起了极其不好的预感。
他知道郭嘉惯于兵行险着,但不该这么简单。
太不该了。
然无论诸葛亮如何担忧,数量千余的曹仍还在一次一次追击着刘备的军队,而大军又一次次将曹军打败。即便这些胜利取得的轻而易举,也让前些日子饱受曹军欺压的将士大呼痛快,越来越期待曹军再不知天高地厚的派人马追击,好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士气高涨固然是好事,但应是在进攻之时,而非
通令全军,全力赶路!不必理会那些敌军!
可是已经晚了。
即便面对千余的敌军,刘备的大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却也不可避免的拖慢了大军行进的速度。在一开始耽搁的不过几个时辰,但随着时间的累加,得以追上来的曹军也越来越多,需要耗费掉用以作战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且面对身经百战的曹军,刘备的大军仅能做到击退而非剿灭周而复始之间,已在泥潭中越陷越深,即便现在发现了问题所在,面对五千余众的曹军不主动攻击,也会因为曹军的骚扰大大减慢速度。
让敌军于不知不觉中陷入泥潭难以自拔,可不会是郭嘉那张扬的性格想出来的计谋。
既然被那只狐狸看透了,那嘉刚好来当这个挡箭牌咯。
任凭诸葛亮再足智多谋,也太过年轻,对曹营的了解也太浅。所以很容易犯下世人经常犯的错误,那便是忘了在曹营,唯一被称为谋主的不是锋芒毕露的郭嘉,亦不是老谋深算的贾诩,而是平淡无奇的荀攸。
不过对于现在的刘备,谁出的计谋已经无关紧要,当务之急是尽快摆脱纠缠,否则等曹操的大军追上来,入川之计必将彻底功亏一篑。而能走的,也仅有一条路,那就是分出几千兵马与这五千人周旋,给大军留出赶路的时间。
大哥,这件事就交给我吧!诸葛亮说出可行之策后,张飞立即抱拳请战,勇敢却粗莽的样子与往日别无二致。
刘备眼底滑过一丝犹豫。此事看似只需要牵制五千人,实际上却面临着迎战曹操几万大军的潜在危险。他已经失去了二弟云长,再让翼德赴此险境,实在是不放心。
但说到底,无论派谁去风险都是一样的,他因为危险不派张飞前去,却转眼派了其他人,未免太寒将士的心。犹豫之际,刘备习惯性的将目光投向诸葛亮,隐隐希冀诸葛亮可以找出更好的方法,却仅在诸葛亮眼中看到了对张飞提议的赞同。
刘备对诸葛亮是完全的信任,所以此时他立刻明白,除了让张飞率兵留下,别无他法。现在不是犹豫不决的时候,所以刘备还是允了张飞留,在看到张飞笑逐颜开时,拼命遏制住心头跳动的不安。
翼德,备给你五千人。切记,交战为次,牵制为主,一旦曹操大军赶到,立刻率领全军撤退!
知道了,大哥你就放心吧!张飞用手中丈八长矛挽了花,双目中闪烁着对激战的渴望,就是这五千人太多了,不如
不行,不能再少了!
好吧。张飞不情不愿的应了下来,刚调转过马头,又听到刘备的声音,
翼德,无论如何,活着回来。
张飞顿了一下,没有回头,只是高举起丈八长矛向刘备晃了晃,背影写满了自信。
刘备身边的诸葛亮眸色愈沉,手暗暗攥紧马缰。
刚刚就在张飞骑马经过他身边时,一句话以独独能让他听见的声音传入耳中:
诸葛孔明,大哥就拜托你了。
天边晨光穿过阴云层峦,洒在张飞银色的铠甲上,其势壮如虹,其色悲如血。
奉孝何以笃定,留下的一定是张翼德?
郭嘉策马跟于曹操身后,仅回了一句话:因为易地而处,将心比心,嘉会和他做出一样的选择。
他的脑海中逐渐勾勒出张飞的面容,因为时隔多年,面容颇为模糊,但仍有一点无比清晰,那就是和张飞粗莽的性格毫不共通的双眸。那么深透的双目,绝不会生在一个莽夫身上。
所以在最初的时候,他以为张飞是为了刘备,才佯作粗莽,使敌人掉以轻心。但直到南下荆州这些日子,他才突然想明白,张飞佯作莽夫,确有其权谋考量,但更重要的是,比起聪慧多智的世家子,张飞宁当一个知喊打喊杀的武莽。
人生在世,笨一些,不那么聪明,能快活简单的多。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