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北海君南海[重生]——丨林暮烟丨(88)
大銮名义上是在围城,实际上却只守了东南西北四面,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角却并未看管。
他们这是想围城打援,困饵钓鱼。
守住东南西北四面,足以保证城中主力无法逃脱,城外粮草无法送入,而留下四角,是为了给城中向外求援的机会。
若无别地驻军来援,此举便等于断了城中粮草补给,城中存粮再多,也经不住持续消耗,待粮草消耗殆尽之时,城中守军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饿死,要么还是得开城迎战。
而反观大銮,从白赫边境至此所有城池皆已夺下,等于是打通了一条运粮之路,就算那些夺下的城池中没有多少粮草剩余,大銮还可以保证从自己国中运粮至此而不受丝毫阻碍。
若是真有别地驻军来援,大銮更是喜闻乐见。他们驻扎在此以逸待劳,而援军则需奔袭千里鞍马劳顿,双方短兵相接之时,哪方更占优势不言而喻。
水镜绕着都城盘桓一圈,借着夜色飞入城墙进了城中。
进城直奔皇宫,远远便见正中大殿之内灯火通明,白赫国主并满朝文武都齐聚此处,正焦头烂额商量对策。
水镜枕手躺在殿顶,听下方群臣商议。
他本是想听听看他们能拿出些什么对策来,不料却是意外听闻了一件他先前并不知晓的事来。
当初桑国求援之时,乌兰达曾派人前往白赫提议两国联手趁大銮攻桑之时袭击大銮北部。
那时白赫朝中分为三派,一派支持联合兰兆攻袭銮北,一派支持出兵援桑,最后一派则认为白赫应该置身事外,不该主动与大銮为敌。
而在支持联合兰兆攻袭銮北的一派中,为首的是白赫大将军霍绝。
霍家三代为将,门中自辖一支霍家军,乃是白赫中流砥柱,令国主对其倚重之余又不乏忌惮。好在霍家对皇室一直忠心耿耿,国主即便是动过打压的心思,却也一直未曾出手。
后来,支持出兵援桑一派的建议被国主采纳,国主便派霍绝领兵去援,却是兵败而返,还因此折损不少兵马。
此事原本怪不得霍绝,要怪也应怪那些支持援桑之人,谁料那一派不仅没有自责,反而还纷纷阴阳怪气地推卸责任,暗指霍绝是因国主没有支持他联合兰兆攻袭銮北的主张而心中不忿,所以在援桑之时故意不尽全力导致兵败,以此来证明国主决策有误。
霍绝性子直爽,被这么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了几次之后,向国主自请革职。
国主虽未直接将他革职,却也是以办事不力为由将他贬谪出京,派去戍守白赫南部与钟灵接壤的麦田关。
后来,白赫欲往大銮送海东青时,这位霍将军自边关一连往京中递书十九封以示反对。
递到第三封时,国主已经有些不耐,递到第五封时,海东青已经送往了大銮,递到递十封时,朝中政敌添油加醋曲解其意,将他此举定义为向国主示威以泄被贬之私愤。
国主听信谗言,震怒之下将其一贬再贬,每接书一封便贬他一次,贬到无可再贬时,下令将原本由霍绝亲领的霍家军并入朝廷统辖。
不料,霍家军的性子竟和这位将军一样耿直,得知霍将军被贬后,拒不接受新编,纷纷称病卸甲归田。
不久之后,海东青伤及大銮皇储,大銮撰檄文告示天下,随即攻往白赫。
如今节节败退之后,国主并一众朝臣终于怀念起了有霍大将军率领霍家军坐镇京中的日子,但此时怀念为时已晚,当初执意自断臂膀,如今也只能扼腕叹息。
大殿中一片回忆大将军昔日如何忠心如何英勇之言,甚至有人将民间对这位霍将军的传闻引来,赞他弹弓可惊雁,扬鞭可震虎。
水镜躺在殿顶静静听着,简直啼笑皆非。
大銮大军围城在外,满朝文武聚集此处不去商议应敌之策,反倒为这位已被贬谪到无可再贬的霍大将军歌颂起功德来。
这番场景若是写进史册中,不知后世看了要作何感想。
这场歌功颂德一直持续到了接近破晓之时,直至听见嘹亮的鸡鸣声,殿中众人才如梦初醒,想起了外头围城的大军来。
一番探讨之后,众人得出了一个残酷的结论。
不会有援兵来了。
大銮檄文甫一传来时,国主便已将国中精锐悉数调至前线,如今折损大半,皇城中剩下的这些兵马就已经是白赫最后的精锐。
于是乎,国主做出了一个豪迈的决定开城献降。
许是已经知道大銮围城打得是怎样的算盘,他索性直接跳过了被围困到弹尽粮绝和弹尽粮绝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这两步,直接跳到最后默认了终须一败。
水镜啧啧称奇,对这位国主的任性和敷衍深表赞叹。
于是,天光大亮之时,都城城门大开,文武列队两旁,国主献玺而降。
水镜摇头轻笑,掸了掸衣袖,飞身离开都城。
白赫山多林众,重峦叠嶂,放眼望去满目苍翠,空中白云悠悠,雄鹰翱翔,林间树影重重,鸟兽穿梭,自高处俯瞰,颇有几分苍茫壮阔之意。
水镜正站在一处山巅观景,忽见远方两山之间尘烟四起。
定睛看去,尘烟中一大批人马,浩浩荡荡自南方奔驰而来。
还真有援军?
水镜有些意外,观着那批人马行进的线路,从山巅往下落了些,落到了他们入京必经的一条峡谷上方,端着看戏的姿态,掀起衣摆盘腿坐在了一侧高悬的崖边。
不久之后,远处有轰隆隆马蹄声传来,整个山谷都被震得颤动了起来,又过了片刻,那批人马转过山谷尽头的峡壁,出现在了水镜的视野之中。
这些将士身披铠甲,腰配刀剑,胯下战马匹匹良驹,然而,他们的铠甲却并非白赫军中式样。
水镜愣了一下,随即在看清这些人马上方飘扬的大纛时,心中瞬间了然。
大纛之上绣着两杆对称的弯弓,弓弦并列在中央,上有雄鹰展翅的纹样,中间龙飞凤舞一个霍字,迎风猎猎,气势惊人。
传说中的霍家军?
水镜饶有兴趣地挑了挑眉。
战马奔得极快,此时已至峡谷中段,眼看着就要接近水镜下方。
水镜打了声呼哨,原本这哨声已算尖锐,可相比于谷中震耳欲聋的马蹄声还是有些微不足道。
就在水镜怀疑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见这哨声时,忽然一支利箭以电光之势自下方蹿来。
水镜眼疾手快侧身抬手,堪堪将那箭杆握在了手中。
抓完箭后,水镜暗暗松了口气,他已是许久未曾体会过这般惊心动魄之感了,此时竟是有些不敢相信。
下方马蹄声戛然而止,一众人齐齐勒马抬头望向山崖。
虽是事发突然,可整支队伍丝毫不显慌乱,更是没有任何人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可见平日里便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
水镜转头往队伍最前方看去。
为首的高头大马上,一人昂首挺胸而坐,虽是自下向上仰视,却带着几分傲视睥睨之态,平白让人感受到一种威震八方的气焰。
细看之下,便能发觉此人大约不惑之年,昂藏七尺,剑眉星目,手执一杆墨色长弓,弓身以金漆描纹,气势非凡。
想必正是传说中那位弹弓可惊雁,扬鞭可震虎的大将军霍绝无疑。
他这弓能否惊雁水镜不知,但着实是让水镜惊了一惊。
这一千多年来,水镜哪怕是不动用灵气也难逢对手,极少能有人让他这般措手不及。况且这崖顶距谷底极远,这箭还是骑在奔腾的战马上射出,可想而知,这位霍大将军反应有多快,准头有多好。
霍绝左手执弓,右手握缰,对着水镜的方向扬声问道:崖顶何人?
作者有话要说:
善用兵者,拔人之城而非攻,毁人之国而非久。孙武《孙子兵法》
第129章 三问三答劝军归
此人中气十足声如洪钟, 哪怕是隔着这么远的距离都令水镜觉得有些震耳。
不过,水镜此刻在意的不是这个。
常言道先礼后兵,这位霍大将军上来就先射一箭, 射完才问对方身份, 就不觉得有些太晚了吗?还是说, 若是对方架不住这一箭, 就连身份都不配被他询问了?
水镜笑了笑,反手用力一掷, 手中箭矢直飞崖下,斜斜钉进霍绝马前土中,溅起飞沙一抹,那战马被箭一惊,原地扬蹄就是一声长啸。
水镜对这动静很是满意, 拍了拍手中灰尘,这才扬声答道:在下一介散人, 名姓不足挂齿,不提也罢。倒是霍大将军威名赫赫如雷贯耳,此刻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霍绝稳住身下战马,对水镜方才随手给的这个下马威十分意外, 但却又不免生出几分棋逢对手的敬意来。
听水镜言中之意似是不愿透露身份, 霍绝便也未再强求,将方才的狂傲之气敛了几分,这才又开口道:阁下何故在此?
水镜微微一笑,不答反问道:霍大将军这可是要前去驰援国都?
霍绝遥遥看他, 却并不答话, 毕竟眼前这人身份成谜,身手极佳, 出现的又极为蹊跷,问出这话来也不知意欲何为,不得不叫人警惕。
水镜知他心中顾虑,倒也不甚在意,继续道:若大将军果真为此而来,恐怕是白跑一趟了。
霍绝闻言蹙眉,终于不再保持沉默,眯了眯眼沉声道:阁下此话何意?
水镜道:就在半个时辰之前,你们国主已经开城献降了。
不可能!霍绝断然喝道。
他双目圆瞪,声如惊雷,身下战马都被震得左右踱了几步。
在他身后,所有霍家军同样不敢置信,再不复先前的镇定自若,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谷中顿时一片哗然。
水镜转头往都城方向看了一眼,在此处恰好隐约可见都城城门和城外黑压压一片大銮兵士。
他收回目光,挑了挑眉道:将军若是不信,大可派人上来看一眼。
谷中众人闻言,议论声骤停,霍绝身侧兵士抱拳道:将军,我去!
霍绝抬头望了水镜一眼,随后对那兵士点了点头。
那兵士策马前行,从前方谷底绕出,沿着山路而上,不久便到了水镜身后。
他翻身下马走到水镜身旁,往都城方向看去,远远看见城门大开,白赫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大銮兵士正从他们中间的夹道有条不紊地往城中行进。
兵士呆立许久,像是看不懂眼中所见一般。
谷底的霍绝等得焦躁,眉头紧缩,紧紧盯着崖上。
就在霍绝快要忍不住出声唤他时,水镜抬手敲了敲兵士的膝窝,提醒道:你们将军还等着呢。
那兵士一个激灵,这才回过神来,吞了口唾沫,低头看向谷底颤声道:将军是真的。
霍绝眸光一暗,随即狠狠攥紧了手中弓箭,手背青筋暴起微微颤抖,他咬了咬牙,声音变得有些沙哑,道:大銮来了多少人?
那兵士的神色也很是黯然,他转头又往都城方向看了一眼,蹙眉摇了摇头道:数不清,但少说也有四五万。
水镜接话道:不必数,围城兵马六万,后方已攻下的诸城驻兵加起来还有十二万,共计十八万。
霍绝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几分,垂下眼去,不知在作何盘算。
水镜看他这神色,隐隐猜到了什么,笑道:我说大将军,你们国主都降了,你该不会还想着要去一战吧?
霍绝抬头望他,眸中悲愤交加,恨恨道:霍家军向来只知战死沙场,不知何为投降!
他这话说得铿锵有力振聋发聩,将身后所有霍家军心中的那丝阴霾驱散得一干二净,众人士气重燃,纷纷附和道:对!霍家军誓死不降!
将军,你决定去咱们就去,我们都听你的!
对!将军,都听你的!
霍绝胸口不住起伏,眼看着就要出声下令,水镜却是悠悠然道:霍将军不必急着决定,不妨先冷静片刻,刚好在下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将军。
谷中议论声停下,霍绝抬头看向水镜。
水镜道:第一,你召回的这些霍家军加起来有多少人?
其实这个问题不必霍绝回答,水镜早已心中有数,这批人马虽是声势浩大,但若算起人数,恐怕连五千都不到。
霍绝听出他的意思是在说霍家军人数远不敌大銮,但寡不敌众并不是他退缩的理由,便朗声答道:加上我,共三千六百一十四人。
水镜点了点头,又道:第二个问题,你率军不远千里驰援国都,为的是什么?
此话依然是明知故问。
霍绝虽是觉得他莫名其妙,但还是如实答道:既是驰援,自是为解国都之围,救陛下和百姓于水火。
哦
水镜拖着长音点了点头,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继续问道:第三个问题,你身后的这些人,效忠的究竟是国主,还是你?
霍绝怔了怔,微微蹙眉。
在他看来,霍家军自然是效忠国主,可不知怎的,这话竟是到了嘴边却答不出口。
当日他在南境麦田关被一贬再贬,国主下令将霍家军并入朝廷,可霍家军却因他被贬之事心中不忿,纷纷称病卸甲归田。
有此一事在,他还能理直气壮说霍家军效忠的是国主吗?
不仅是他,就连他身后的所有人都相互看了看,眼中意味不言而喻。
水镜知道这个问题霍绝根本无法回答,也并不打算等他回答。
他低头理了理膝上衣摆,不急不慢道:第一,你霍家三代为将,理应知晓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敌则战之,少则逃之,更应该知道小敌之坚,大敌之擒的道理。你以三千人马与大銮十八万大军相抗,纵使你霍家军个个精骑善战以一当十,也绝无胜算,最好的结果不过是杀敌数倍后全军覆没。
霍绝平静地听着,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似乎是对水镜所说的后果早有预料。他身后的霍家军也是一样面不改色,仿佛水镜口中的全军覆没说的不是他们一般。
水镜知道,霍绝乃至整个霍家军都并不怕死,故而也清楚这个理由并不会令他有任何触动。
水镜接着道:第二,你说你前来驰援是为解国都之围,救国主和百姓于水火。可现如今国主已然归降,大銮向来不曾苛待降者,他并未身处水火。再说国都百姓,大銮围城乃是为了夺城而非屠城,如今城既已到手,大銮自不会为难百姓,何来水火一说?
恋耽美
他们这是想围城打援,困饵钓鱼。
守住东南西北四面,足以保证城中主力无法逃脱,城外粮草无法送入,而留下四角,是为了给城中向外求援的机会。
若无别地驻军来援,此举便等于断了城中粮草补给,城中存粮再多,也经不住持续消耗,待粮草消耗殆尽之时,城中守军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饿死,要么还是得开城迎战。
而反观大銮,从白赫边境至此所有城池皆已夺下,等于是打通了一条运粮之路,就算那些夺下的城池中没有多少粮草剩余,大銮还可以保证从自己国中运粮至此而不受丝毫阻碍。
若是真有别地驻军来援,大銮更是喜闻乐见。他们驻扎在此以逸待劳,而援军则需奔袭千里鞍马劳顿,双方短兵相接之时,哪方更占优势不言而喻。
水镜绕着都城盘桓一圈,借着夜色飞入城墙进了城中。
进城直奔皇宫,远远便见正中大殿之内灯火通明,白赫国主并满朝文武都齐聚此处,正焦头烂额商量对策。
水镜枕手躺在殿顶,听下方群臣商议。
他本是想听听看他们能拿出些什么对策来,不料却是意外听闻了一件他先前并不知晓的事来。
当初桑国求援之时,乌兰达曾派人前往白赫提议两国联手趁大銮攻桑之时袭击大銮北部。
那时白赫朝中分为三派,一派支持联合兰兆攻袭銮北,一派支持出兵援桑,最后一派则认为白赫应该置身事外,不该主动与大銮为敌。
而在支持联合兰兆攻袭銮北的一派中,为首的是白赫大将军霍绝。
霍家三代为将,门中自辖一支霍家军,乃是白赫中流砥柱,令国主对其倚重之余又不乏忌惮。好在霍家对皇室一直忠心耿耿,国主即便是动过打压的心思,却也一直未曾出手。
后来,支持出兵援桑一派的建议被国主采纳,国主便派霍绝领兵去援,却是兵败而返,还因此折损不少兵马。
此事原本怪不得霍绝,要怪也应怪那些支持援桑之人,谁料那一派不仅没有自责,反而还纷纷阴阳怪气地推卸责任,暗指霍绝是因国主没有支持他联合兰兆攻袭銮北的主张而心中不忿,所以在援桑之时故意不尽全力导致兵败,以此来证明国主决策有误。
霍绝性子直爽,被这么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了几次之后,向国主自请革职。
国主虽未直接将他革职,却也是以办事不力为由将他贬谪出京,派去戍守白赫南部与钟灵接壤的麦田关。
后来,白赫欲往大銮送海东青时,这位霍将军自边关一连往京中递书十九封以示反对。
递到第三封时,国主已经有些不耐,递到第五封时,海东青已经送往了大銮,递到递十封时,朝中政敌添油加醋曲解其意,将他此举定义为向国主示威以泄被贬之私愤。
国主听信谗言,震怒之下将其一贬再贬,每接书一封便贬他一次,贬到无可再贬时,下令将原本由霍绝亲领的霍家军并入朝廷统辖。
不料,霍家军的性子竟和这位将军一样耿直,得知霍将军被贬后,拒不接受新编,纷纷称病卸甲归田。
不久之后,海东青伤及大銮皇储,大銮撰檄文告示天下,随即攻往白赫。
如今节节败退之后,国主并一众朝臣终于怀念起了有霍大将军率领霍家军坐镇京中的日子,但此时怀念为时已晚,当初执意自断臂膀,如今也只能扼腕叹息。
大殿中一片回忆大将军昔日如何忠心如何英勇之言,甚至有人将民间对这位霍将军的传闻引来,赞他弹弓可惊雁,扬鞭可震虎。
水镜躺在殿顶静静听着,简直啼笑皆非。
大銮大军围城在外,满朝文武聚集此处不去商议应敌之策,反倒为这位已被贬谪到无可再贬的霍大将军歌颂起功德来。
这番场景若是写进史册中,不知后世看了要作何感想。
这场歌功颂德一直持续到了接近破晓之时,直至听见嘹亮的鸡鸣声,殿中众人才如梦初醒,想起了外头围城的大军来。
一番探讨之后,众人得出了一个残酷的结论。
不会有援兵来了。
大銮檄文甫一传来时,国主便已将国中精锐悉数调至前线,如今折损大半,皇城中剩下的这些兵马就已经是白赫最后的精锐。
于是乎,国主做出了一个豪迈的决定开城献降。
许是已经知道大銮围城打得是怎样的算盘,他索性直接跳过了被围困到弹尽粮绝和弹尽粮绝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这两步,直接跳到最后默认了终须一败。
水镜啧啧称奇,对这位国主的任性和敷衍深表赞叹。
于是,天光大亮之时,都城城门大开,文武列队两旁,国主献玺而降。
水镜摇头轻笑,掸了掸衣袖,飞身离开都城。
白赫山多林众,重峦叠嶂,放眼望去满目苍翠,空中白云悠悠,雄鹰翱翔,林间树影重重,鸟兽穿梭,自高处俯瞰,颇有几分苍茫壮阔之意。
水镜正站在一处山巅观景,忽见远方两山之间尘烟四起。
定睛看去,尘烟中一大批人马,浩浩荡荡自南方奔驰而来。
还真有援军?
水镜有些意外,观着那批人马行进的线路,从山巅往下落了些,落到了他们入京必经的一条峡谷上方,端着看戏的姿态,掀起衣摆盘腿坐在了一侧高悬的崖边。
不久之后,远处有轰隆隆马蹄声传来,整个山谷都被震得颤动了起来,又过了片刻,那批人马转过山谷尽头的峡壁,出现在了水镜的视野之中。
这些将士身披铠甲,腰配刀剑,胯下战马匹匹良驹,然而,他们的铠甲却并非白赫军中式样。
水镜愣了一下,随即在看清这些人马上方飘扬的大纛时,心中瞬间了然。
大纛之上绣着两杆对称的弯弓,弓弦并列在中央,上有雄鹰展翅的纹样,中间龙飞凤舞一个霍字,迎风猎猎,气势惊人。
传说中的霍家军?
水镜饶有兴趣地挑了挑眉。
战马奔得极快,此时已至峡谷中段,眼看着就要接近水镜下方。
水镜打了声呼哨,原本这哨声已算尖锐,可相比于谷中震耳欲聋的马蹄声还是有些微不足道。
就在水镜怀疑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见这哨声时,忽然一支利箭以电光之势自下方蹿来。
水镜眼疾手快侧身抬手,堪堪将那箭杆握在了手中。
抓完箭后,水镜暗暗松了口气,他已是许久未曾体会过这般惊心动魄之感了,此时竟是有些不敢相信。
下方马蹄声戛然而止,一众人齐齐勒马抬头望向山崖。
虽是事发突然,可整支队伍丝毫不显慌乱,更是没有任何人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可见平日里便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
水镜转头往队伍最前方看去。
为首的高头大马上,一人昂首挺胸而坐,虽是自下向上仰视,却带着几分傲视睥睨之态,平白让人感受到一种威震八方的气焰。
细看之下,便能发觉此人大约不惑之年,昂藏七尺,剑眉星目,手执一杆墨色长弓,弓身以金漆描纹,气势非凡。
想必正是传说中那位弹弓可惊雁,扬鞭可震虎的大将军霍绝无疑。
他这弓能否惊雁水镜不知,但着实是让水镜惊了一惊。
这一千多年来,水镜哪怕是不动用灵气也难逢对手,极少能有人让他这般措手不及。况且这崖顶距谷底极远,这箭还是骑在奔腾的战马上射出,可想而知,这位霍大将军反应有多快,准头有多好。
霍绝左手执弓,右手握缰,对着水镜的方向扬声问道:崖顶何人?
作者有话要说:
善用兵者,拔人之城而非攻,毁人之国而非久。孙武《孙子兵法》
第129章 三问三答劝军归
此人中气十足声如洪钟, 哪怕是隔着这么远的距离都令水镜觉得有些震耳。
不过,水镜此刻在意的不是这个。
常言道先礼后兵,这位霍大将军上来就先射一箭, 射完才问对方身份, 就不觉得有些太晚了吗?还是说, 若是对方架不住这一箭, 就连身份都不配被他询问了?
水镜笑了笑,反手用力一掷, 手中箭矢直飞崖下,斜斜钉进霍绝马前土中,溅起飞沙一抹,那战马被箭一惊,原地扬蹄就是一声长啸。
水镜对这动静很是满意, 拍了拍手中灰尘,这才扬声答道:在下一介散人, 名姓不足挂齿,不提也罢。倒是霍大将军威名赫赫如雷贯耳,此刻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霍绝稳住身下战马,对水镜方才随手给的这个下马威十分意外, 但却又不免生出几分棋逢对手的敬意来。
听水镜言中之意似是不愿透露身份, 霍绝便也未再强求,将方才的狂傲之气敛了几分,这才又开口道:阁下何故在此?
水镜微微一笑,不答反问道:霍大将军这可是要前去驰援国都?
霍绝遥遥看他, 却并不答话, 毕竟眼前这人身份成谜,身手极佳, 出现的又极为蹊跷,问出这话来也不知意欲何为,不得不叫人警惕。
水镜知他心中顾虑,倒也不甚在意,继续道:若大将军果真为此而来,恐怕是白跑一趟了。
霍绝闻言蹙眉,终于不再保持沉默,眯了眯眼沉声道:阁下此话何意?
水镜道:就在半个时辰之前,你们国主已经开城献降了。
不可能!霍绝断然喝道。
他双目圆瞪,声如惊雷,身下战马都被震得左右踱了几步。
在他身后,所有霍家军同样不敢置信,再不复先前的镇定自若,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谷中顿时一片哗然。
水镜转头往都城方向看了一眼,在此处恰好隐约可见都城城门和城外黑压压一片大銮兵士。
他收回目光,挑了挑眉道:将军若是不信,大可派人上来看一眼。
谷中众人闻言,议论声骤停,霍绝身侧兵士抱拳道:将军,我去!
霍绝抬头望了水镜一眼,随后对那兵士点了点头。
那兵士策马前行,从前方谷底绕出,沿着山路而上,不久便到了水镜身后。
他翻身下马走到水镜身旁,往都城方向看去,远远看见城门大开,白赫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大銮兵士正从他们中间的夹道有条不紊地往城中行进。
兵士呆立许久,像是看不懂眼中所见一般。
谷底的霍绝等得焦躁,眉头紧缩,紧紧盯着崖上。
就在霍绝快要忍不住出声唤他时,水镜抬手敲了敲兵士的膝窝,提醒道:你们将军还等着呢。
那兵士一个激灵,这才回过神来,吞了口唾沫,低头看向谷底颤声道:将军是真的。
霍绝眸光一暗,随即狠狠攥紧了手中弓箭,手背青筋暴起微微颤抖,他咬了咬牙,声音变得有些沙哑,道:大銮来了多少人?
那兵士的神色也很是黯然,他转头又往都城方向看了一眼,蹙眉摇了摇头道:数不清,但少说也有四五万。
水镜接话道:不必数,围城兵马六万,后方已攻下的诸城驻兵加起来还有十二万,共计十八万。
霍绝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几分,垂下眼去,不知在作何盘算。
水镜看他这神色,隐隐猜到了什么,笑道:我说大将军,你们国主都降了,你该不会还想着要去一战吧?
霍绝抬头望他,眸中悲愤交加,恨恨道:霍家军向来只知战死沙场,不知何为投降!
他这话说得铿锵有力振聋发聩,将身后所有霍家军心中的那丝阴霾驱散得一干二净,众人士气重燃,纷纷附和道:对!霍家军誓死不降!
将军,你决定去咱们就去,我们都听你的!
对!将军,都听你的!
霍绝胸口不住起伏,眼看着就要出声下令,水镜却是悠悠然道:霍将军不必急着决定,不妨先冷静片刻,刚好在下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将军。
谷中议论声停下,霍绝抬头看向水镜。
水镜道:第一,你召回的这些霍家军加起来有多少人?
其实这个问题不必霍绝回答,水镜早已心中有数,这批人马虽是声势浩大,但若算起人数,恐怕连五千都不到。
霍绝听出他的意思是在说霍家军人数远不敌大銮,但寡不敌众并不是他退缩的理由,便朗声答道:加上我,共三千六百一十四人。
水镜点了点头,又道:第二个问题,你率军不远千里驰援国都,为的是什么?
此话依然是明知故问。
霍绝虽是觉得他莫名其妙,但还是如实答道:既是驰援,自是为解国都之围,救陛下和百姓于水火。
哦
水镜拖着长音点了点头,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继续问道:第三个问题,你身后的这些人,效忠的究竟是国主,还是你?
霍绝怔了怔,微微蹙眉。
在他看来,霍家军自然是效忠国主,可不知怎的,这话竟是到了嘴边却答不出口。
当日他在南境麦田关被一贬再贬,国主下令将霍家军并入朝廷,可霍家军却因他被贬之事心中不忿,纷纷称病卸甲归田。
有此一事在,他还能理直气壮说霍家军效忠的是国主吗?
不仅是他,就连他身后的所有人都相互看了看,眼中意味不言而喻。
水镜知道这个问题霍绝根本无法回答,也并不打算等他回答。
他低头理了理膝上衣摆,不急不慢道:第一,你霍家三代为将,理应知晓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敌则战之,少则逃之,更应该知道小敌之坚,大敌之擒的道理。你以三千人马与大銮十八万大军相抗,纵使你霍家军个个精骑善战以一当十,也绝无胜算,最好的结果不过是杀敌数倍后全军覆没。
霍绝平静地听着,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似乎是对水镜所说的后果早有预料。他身后的霍家军也是一样面不改色,仿佛水镜口中的全军覆没说的不是他们一般。
水镜知道,霍绝乃至整个霍家军都并不怕死,故而也清楚这个理由并不会令他有任何触动。
水镜接着道:第二,你说你前来驰援是为解国都之围,救国主和百姓于水火。可现如今国主已然归降,大銮向来不曾苛待降者,他并未身处水火。再说国都百姓,大銮围城乃是为了夺城而非屠城,如今城既已到手,大銮自不会为难百姓,何来水火一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