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居然磕了燕王和我的CP!——白
何玉轩:你不爱我我不爱你最终我们还是缠缠.绵绵在一起。
这样的故事何其多,若不是落在这篇同人里,其中有一个人是何玉轩自己,这倒也没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何玉轩的指尖拂过文章的内容,微蹙的眉间似乎带着浓浓的困惑,他低低说了一句:我不明白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写他们的同人?
起初何玉轩曾想过是不是小黑屋随便创造的,以它表露出来的模样也有这个能力,可终究还是不同的,是不是人写的,何玉轩能分辨得出来,如果单单凭着小黑屋,那大概都是平铺直述到极点的文字了。
按着小黑屋偶尔透露出来的字句,难不成这些真的是后世所写?
若当真是那所谓的后世,那一直纠结于他们俩人的关系又是为何正史里面提及?还是野史极力渲染何玉轩手指微屈抵着嘴唇,眼波流转含着些许疑惑。
殊不知已然迫近了真相。
【若爱能掩盖一切,则爱当真无畏;然爱终究不是万物,终有比其更为重要之事。轮到那刻,便是爱需要避让之时。比如死亡,那是一个很好的落幕。】
何玉轩蹙眉,这文里的何玉轩居然是自杀?
他是绝不会做这样的事的。
何玉轩不怕死,可不代表着可以活下来的时候还会贸然去死他只会劝自己顺其自然,然后浑不在意地丢到一边去。
何玉轩最终还是看完了这篇文笔不错,然从开头到结尾都透露着微妙ooc的同人。
他懊恼地揉了揉头发,还不如一开始便让小黑屋来念书呢,搞得现在想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带着这嘀咕,何玉轩恍惚睡了过去。
何玉轩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演武场。虽然每日回去后都要拜托会推拿的同僚也给他狠命来一波,何玉轩累到极致后不得不叹气这真的还是一件苦差事。
朱棣很少出现,往往露面都是很短的时间,只是何玉轩还是能感觉到那若有若无的视线,那往往会让他有点困扰。
帝王刻意让他在这个时候出现,除开为何玉轩的安危着想外,何玉轩也隐约有了点猜想。
朱棣不会做无的放矢的事,他的目光落在远处那三位皇子身上尤其是朱高煦。
朱棣拿他做试探,还犹笃定何玉轩能猜出他的意思,难道不怕他反骨乱来?
何玉轩失笑,低头看着手里熟悉的槍体喟叹一声。
※※※※※※※※※※※※※※※※※※※※
七千八更新get
*
第三更over
第70章 七十本书
这些天何玉轩老老实实地一日来往在工部、练武场、太医院、何府几个地方, 这步调熟悉了, 便自然融入了生活中, 就好似从来都是这般存在的。
这自如的步调让何玉轩都差点忘记他身为一个工部的人,其实偶尔也是会被提溜去开会的。
这日午朝结束后, 在帝王的吩咐下, 何玉轩被莫名其妙从太医院招了过来。
谨身殿内, 道衍、金忠、徐玮辰、张丘等熟悉的面容便不说了, 也有户部尚书郁新、吏部尚书蹇义、工部尚书等这些不大熟悉的人, 三位皇子也在座。
何玉轩有点微妙, 注意到这里出席的大多都是文官,而一个偏向朱高煦的武官都无。虽然朝会往往不拘泥这个,更勿论这次压根就是在午朝后加开的, 与朝会也并无干系, 然今日这场不知怎么地就显得有点微妙。
礼部尚书李至刚道:万岁, 北平乃是龙兴之地,可否效仿明太.祖设立凤阳陪都的做法, 把北平立为陪都?如此可向天下宣告万岁之威严。
李至刚的话不是无的放矢, 朱棣本便有迁都的打算, 他这话不过是挠在了骚处, 言中了朱棣的打算。
这事本不是什么大事,设立陪都的事从前也有人做过,李至刚提出来后, 内阁与六部看着帝王饶有兴趣的模样, 也无人会去扰了帝王的兴致, 这事便这么定下了。
立北平布政司为陪都,诏改北平为北京。待诸事落定后,再作其他。朱棣话中犹然带着些其他的意味。
何玉轩压抑着打哈欠的欲.望,慢吞吞地想道:或许便是从今日开始,奠定了朱棣慢慢把京师转移到北平的想法。
就不知道现在这些大臣们有没有及时觉察到了。
午朝后加开的这场例会,其实不过是比午朝的人数更多了些,何玉轩听着各种接地气的政策很是有趣,渐渐地也便投入其中,不多时便听到工部尚书说道:万岁,龙江宝船厂如今重启,且看
何玉轩被这句话抓住了眼球,抬头看了眼正侃侃而谈的工部尚书,忽而蹙眉,他记得这件事其实是金忠在督办的,怎的突然又变成了工部尚书的功绩了?
金忠老神在在,捋着胡子端坐着,丝毫没有自己的功劳被人抢走的模样。
何玉轩挑眉,仔细听了下去。
明朝禁海,是从洪武年间就开始了,为了抵御倭寇,也是为了方便看顾。此举虽然很有效,然世代延绵后的弊端同样凸显。
朝臣中不是没人能看清楚这点,然大多都认为此乃百年后之事,如今倭寇海贼流窜在即,还是预防为妙。
帝王欲派人出海一事,其实早在年前就流露了些许意味,不管是开始派人收集以往的海图也好,稍稍放松了广州通商口岸的限制也罢,无不昭示着这一点。
工部尚书提及的事,便是早些日子在朝廷敲定的事,如今不止应天府这一处,连带着淮南清江船厂、山东北清河船厂等都已经列入了名单里面,逐渐成为了接下来要做的事项。
朱棣颔首,挑眉说道:诸如工匠这些人呢?
朱棣的话虽少,可一语便刺中了要害,如今造船厂不是问题,造船才是难事。若是这寻来的工匠都是二里哈子,何必折腾这一回?
材料可以寻、厂子可以建,可是图纸与工匠这两个可不是能随意便寻到的,此乃根基。不然随便寻个人都能造出船只,何必苦求厉害的工匠?
工部尚书微顿,此后金忠接口道:洪武年间停止了些造船厂,那些工匠都是登记在册的,如今按图索骥,还是能重新招来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后续的新工匠择一些口风紧的人以老带新。造船图纸有些已在洪武年间被焚毁,然按着遗留下来的宋朝图纸,虽有些陈旧,臣认为钻研些许时间,定能研制出更为坚固耐硬的船只。
到底需要时间,一蹴而就总归是不可。
帝王敛眉听着金忠的话,颔首说道:可。
金忠微笑不复言。
何玉轩低头,状似没有参与进去,实则忍不住眉宇间流露出了极淡的笑意,怕是给那位尚书大人给盯上,便一直闷着不说话罢了。
金忠这招巧妙啊!
造船这事压根就不在何玉轩的范围内,那是都水清吏司的事。
他倒是知道些造船的详情,这些都是从同人中略知一二,要是当真让他从里面寻到些严谨到极致的内容,那还真的是为难了何玉轩。
成药还能算是何玉轩的份内事,炼铁厂的事务已然超越了何玉轩的范畴,还是得他接受虞衡清吏司后才勉强入手。造船压根就不是何玉轩所擅长的,除非能像他爹那么喜欢造船,不然还当真是等等。
何玉轩凝神细思,若是这样的话,浑水摸鱼也不是难事。何玉轩敛眉淡笑,如今也是盲人摸象,给金大人添些麻烦未尝不可。
毕竟也不是第一次了。
金忠突然有点背后发凉。
几位皇子很是年轻,在朝臣们发言时,常是细心聆听的模样。这三位里面,大抵唯有朱高燧是真的有点孩子心思,眼神总是乱瞄,似是对这种场面很感兴趣。
他是年纪最小的皇子,他的上面还有两位兄长一位长姐,不管怎样皇位都不会落在他的头上,朱高燧很是清楚这个事实,也无意皇位,整日过得反倒比他两位兄长还要快活。
朱高燧饶有趣味地看着工部那侧,刚刚说话的几位大臣都是工部里的人,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后头安静垂头的何玉轩,看似是在认真地听着诸位大臣的话语,可朱高燧盯着何玉轩的时间长了,便发现这位竟然是在发呆?
朱高燧很惊讶,他是第一次随同列席这样的场面,还有人能在这个场合光明正大的走神?
朱高燧并未意识到他这样其实是同样在走神。
帝王轻缓淡漠的话语把朱高燧唤醒,三皇子在看什么?
对,三皇子,朱高燧恍惚地想着,他父皇从不会在正式场合叫他们的名字还没想完他的肋骨就被他二哥狠狠地捅了一肘子,疼得他立刻回神。
那掠过的几息发生的事情倒灌入了朱高燧的心中,让他猛地有种毛骨悚然之感,话不经意间就泄露出来,儿臣刚才在看何玉轩。
朱高煦:?
众大臣:??
何玉轩懵懵地眨了眨眼,好像听到有人在叫他,他慢吞吞地抬头。
嚯!
整个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不绝对,还有一小部分是逡巡在三皇子身边,那种意有所指的视线让何玉轩背后发凉。
他不过是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所以才抬头,这大场面难道意味着他错过的什么了吗?
何玉轩凝神把刚才那句话想了想,蓦然看向三皇子,注意到了朱高燧那满脸空白下的愕然。
哦。帝王淡薄地颔首,双手好整以暇地交叉搭在腹部,剑眉冷漠似是没在意这掀起的轩然大波,平静无波地说道:三皇子说说,若是江南饥荒,该如何赈灾?
刚才所议的事情便是百姓作物之事。
朱高燧差点脱口而出不可能这三个大字,好在他看着帝王清冷的目光总算是清醒了些,老老实实地说道:江南本就是肥沃之地,若是饥荒发生,或许意味着其他的地区也有同等灾祸儿臣无能,一时之间竟不能相信会有这般场面发生。
朱棣与朱高燧的一问一答把大部分人的视线带了回去,唯有一小戳还是在时不时地看着何玉轩,让他有点毛毛又很是无奈。
朱高煦就是其中一人。
何玉轩压抑住叹息的欲.望,老实认真地听着朱高燧的回答,三皇子就是典型的浑不在意。听着他的回答,何玉轩就知道朱高燧答非所问,压根就未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
帝王的手指微弯,敲打着扶手的姿态看似漫不经心,给你一刻钟的时间好生思索,然后回答我的问题。
朱高燧背后冷汗滑过,知道父皇怕是有些动怒了。
顷刻后,何玉轩能听到户部左侍郎夏原吉的话:安南扰边,边临的百姓困扰不易,今日那边官员的折子已然递过来,请求减免今年赋税并兵部尚书补充少许内容。
安南是西南的小国,与明朝接壤,自唐朝便有所交流,而宋朝起,由于中原疲乏应对辽和西夏,安南多次深入宋境,焚其仓而还,时至今日仍然有所骚扰,习以为常。
帝王的眼眸幽深,不知是想到了何处,他平淡应了夏原吉的请求,而后视线落在满头大汗的朱高燧身上,想好了吗?
朱高燧磕磕绊绊地回答,听得朱高炽都给他提心吊胆,好歹是憋出了两个尚可的建议。直到听到父皇应了后,朱高燧的背后已经被全部打湿了。
苦矣!
朱高燧暗叹,自此不敢在朝会上走神。
那也不对!那凭什么何玉轩可以走神?
朱高燧浑身上下都充满着要举报的熊熊焰火,可惜卒于他抬头时看到朱棣那淡漠的眼神,又龟缩了回去。
罢了!
他还是不敢挑战他父皇。
何玉轩醒神后,目光在殿内隐晦逡巡了一遍,发觉就算是六部,他也算是少有的低职位,连带着户部那边也才多了个郎中,剩余都是侍郎之流,好歹让何玉轩不是那般明显。
那位户部郎中便是徐玮辰。
徐玮辰远远看着何玉轩望过来的视线,精致面容闪过一丝饶有趣味,而后笑眯眯地冲着何玉轩点了点头。何玉轩看着损友的模样,又慢悠悠地把视线平移开来,听着朝会的议政。
安南扰边不算大事,相较于北边的蒙古,安南只是个普通的小国,可夏原吉此时此刻提出此事,却隐隐让何玉轩深感不大对劲。
若这只是一件简单的小事,为什么夏原吉要在这场合把这件事提出来说?
原本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奏折递给帝王就可以解决的事,这种微妙的不同让何玉轩有种奇怪的感觉朱棣对这件事很重视,而体会到了他暗示的夏原吉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
朱棣想要出兵安南?
这个想法让何玉轩吓了一跳,如今靖难的事刚平复了大半年,新年伊始,朝廷宣布改元永乐,减免赋税,让刚经历过战事的朝廷能休养生息,这个节骨眼上掀起一场新的战役,除非是有缘故
如果安南能被明朝所掌控,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何玉轩从这个结果反推,安南虽然小,可它仍然是个濒临海边的国家等等,海?
他恍然大悟,原来朱棣是怀有这样的打算!
若是朝廷最终对安南出兵,这件事必定是与朱棣意欲组建船队这件事有关。安南尽在掌握中,朝廷能借此蔓延出来的势力,继而作为跳板对远处的国家有所牵制不说,还能震慑西南领边的那些小国,可谓一箭双雕!
何玉轩理清楚这个原因后,不由得感叹朱棣在军事上的天赋当真无人出其右。
他的眼神不经意间落在朱棣身上,那高高在上的帝王似是感觉到了何玉轩的视线,他的眉宇微动,乍然而过的一丝笑意让何玉轩速速低头,掩在了金忠的背后。
朱棣勾唇,看似漫不经心地想道,若是他现在点名何玉轩回话,又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呢?
大皇子眼眸微动,他的视线在朱棣与何玉轩身上徘徊了片刻,又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地平视前方,安静地听着旁人的对话。
好不容易这场朝会结束了,何玉轩出来时,夕阳西下,看着暮色好似连骨头都酥懒了般。
徐玮辰从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地说道:许久不见,你看起来气色好了不少。
何玉轩懒洋洋地和他并肩走:哪里是好久不见了,几日前你不还是去何府蹭吃蹭喝了吗?
他的损友伸着懒腰,浑不在意自己的形象,那怎么能说是蹭呢?分明是来自友人的慰问不过,子虚徐玮辰的眼神带着些困惑,那不是你家么,为何要称作是何府?
恋耽美
这样的故事何其多,若不是落在这篇同人里,其中有一个人是何玉轩自己,这倒也没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何玉轩的指尖拂过文章的内容,微蹙的眉间似乎带着浓浓的困惑,他低低说了一句:我不明白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写他们的同人?
起初何玉轩曾想过是不是小黑屋随便创造的,以它表露出来的模样也有这个能力,可终究还是不同的,是不是人写的,何玉轩能分辨得出来,如果单单凭着小黑屋,那大概都是平铺直述到极点的文字了。
按着小黑屋偶尔透露出来的字句,难不成这些真的是后世所写?
若当真是那所谓的后世,那一直纠结于他们俩人的关系又是为何正史里面提及?还是野史极力渲染何玉轩手指微屈抵着嘴唇,眼波流转含着些许疑惑。
殊不知已然迫近了真相。
【若爱能掩盖一切,则爱当真无畏;然爱终究不是万物,终有比其更为重要之事。轮到那刻,便是爱需要避让之时。比如死亡,那是一个很好的落幕。】
何玉轩蹙眉,这文里的何玉轩居然是自杀?
他是绝不会做这样的事的。
何玉轩不怕死,可不代表着可以活下来的时候还会贸然去死他只会劝自己顺其自然,然后浑不在意地丢到一边去。
何玉轩最终还是看完了这篇文笔不错,然从开头到结尾都透露着微妙ooc的同人。
他懊恼地揉了揉头发,还不如一开始便让小黑屋来念书呢,搞得现在想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带着这嘀咕,何玉轩恍惚睡了过去。
何玉轩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演武场。虽然每日回去后都要拜托会推拿的同僚也给他狠命来一波,何玉轩累到极致后不得不叹气这真的还是一件苦差事。
朱棣很少出现,往往露面都是很短的时间,只是何玉轩还是能感觉到那若有若无的视线,那往往会让他有点困扰。
帝王刻意让他在这个时候出现,除开为何玉轩的安危着想外,何玉轩也隐约有了点猜想。
朱棣不会做无的放矢的事,他的目光落在远处那三位皇子身上尤其是朱高煦。
朱棣拿他做试探,还犹笃定何玉轩能猜出他的意思,难道不怕他反骨乱来?
何玉轩失笑,低头看着手里熟悉的槍体喟叹一声。
※※※※※※※※※※※※※※※※※※※※
七千八更新get
*
第三更over
第70章 七十本书
这些天何玉轩老老实实地一日来往在工部、练武场、太医院、何府几个地方, 这步调熟悉了, 便自然融入了生活中, 就好似从来都是这般存在的。
这自如的步调让何玉轩都差点忘记他身为一个工部的人,其实偶尔也是会被提溜去开会的。
这日午朝结束后, 在帝王的吩咐下, 何玉轩被莫名其妙从太医院招了过来。
谨身殿内, 道衍、金忠、徐玮辰、张丘等熟悉的面容便不说了, 也有户部尚书郁新、吏部尚书蹇义、工部尚书等这些不大熟悉的人, 三位皇子也在座。
何玉轩有点微妙, 注意到这里出席的大多都是文官,而一个偏向朱高煦的武官都无。虽然朝会往往不拘泥这个,更勿论这次压根就是在午朝后加开的, 与朝会也并无干系, 然今日这场不知怎么地就显得有点微妙。
礼部尚书李至刚道:万岁, 北平乃是龙兴之地,可否效仿明太.祖设立凤阳陪都的做法, 把北平立为陪都?如此可向天下宣告万岁之威严。
李至刚的话不是无的放矢, 朱棣本便有迁都的打算, 他这话不过是挠在了骚处, 言中了朱棣的打算。
这事本不是什么大事,设立陪都的事从前也有人做过,李至刚提出来后, 内阁与六部看着帝王饶有兴趣的模样, 也无人会去扰了帝王的兴致, 这事便这么定下了。
立北平布政司为陪都,诏改北平为北京。待诸事落定后,再作其他。朱棣话中犹然带着些其他的意味。
何玉轩压抑着打哈欠的欲.望,慢吞吞地想道:或许便是从今日开始,奠定了朱棣慢慢把京师转移到北平的想法。
就不知道现在这些大臣们有没有及时觉察到了。
午朝后加开的这场例会,其实不过是比午朝的人数更多了些,何玉轩听着各种接地气的政策很是有趣,渐渐地也便投入其中,不多时便听到工部尚书说道:万岁,龙江宝船厂如今重启,且看
何玉轩被这句话抓住了眼球,抬头看了眼正侃侃而谈的工部尚书,忽而蹙眉,他记得这件事其实是金忠在督办的,怎的突然又变成了工部尚书的功绩了?
金忠老神在在,捋着胡子端坐着,丝毫没有自己的功劳被人抢走的模样。
何玉轩挑眉,仔细听了下去。
明朝禁海,是从洪武年间就开始了,为了抵御倭寇,也是为了方便看顾。此举虽然很有效,然世代延绵后的弊端同样凸显。
朝臣中不是没人能看清楚这点,然大多都认为此乃百年后之事,如今倭寇海贼流窜在即,还是预防为妙。
帝王欲派人出海一事,其实早在年前就流露了些许意味,不管是开始派人收集以往的海图也好,稍稍放松了广州通商口岸的限制也罢,无不昭示着这一点。
工部尚书提及的事,便是早些日子在朝廷敲定的事,如今不止应天府这一处,连带着淮南清江船厂、山东北清河船厂等都已经列入了名单里面,逐渐成为了接下来要做的事项。
朱棣颔首,挑眉说道:诸如工匠这些人呢?
朱棣的话虽少,可一语便刺中了要害,如今造船厂不是问题,造船才是难事。若是这寻来的工匠都是二里哈子,何必折腾这一回?
材料可以寻、厂子可以建,可是图纸与工匠这两个可不是能随意便寻到的,此乃根基。不然随便寻个人都能造出船只,何必苦求厉害的工匠?
工部尚书微顿,此后金忠接口道:洪武年间停止了些造船厂,那些工匠都是登记在册的,如今按图索骥,还是能重新招来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后续的新工匠择一些口风紧的人以老带新。造船图纸有些已在洪武年间被焚毁,然按着遗留下来的宋朝图纸,虽有些陈旧,臣认为钻研些许时间,定能研制出更为坚固耐硬的船只。
到底需要时间,一蹴而就总归是不可。
帝王敛眉听着金忠的话,颔首说道:可。
金忠微笑不复言。
何玉轩低头,状似没有参与进去,实则忍不住眉宇间流露出了极淡的笑意,怕是给那位尚书大人给盯上,便一直闷着不说话罢了。
金忠这招巧妙啊!
造船这事压根就不在何玉轩的范围内,那是都水清吏司的事。
他倒是知道些造船的详情,这些都是从同人中略知一二,要是当真让他从里面寻到些严谨到极致的内容,那还真的是为难了何玉轩。
成药还能算是何玉轩的份内事,炼铁厂的事务已然超越了何玉轩的范畴,还是得他接受虞衡清吏司后才勉强入手。造船压根就不是何玉轩所擅长的,除非能像他爹那么喜欢造船,不然还当真是等等。
何玉轩凝神细思,若是这样的话,浑水摸鱼也不是难事。何玉轩敛眉淡笑,如今也是盲人摸象,给金大人添些麻烦未尝不可。
毕竟也不是第一次了。
金忠突然有点背后发凉。
几位皇子很是年轻,在朝臣们发言时,常是细心聆听的模样。这三位里面,大抵唯有朱高燧是真的有点孩子心思,眼神总是乱瞄,似是对这种场面很感兴趣。
他是年纪最小的皇子,他的上面还有两位兄长一位长姐,不管怎样皇位都不会落在他的头上,朱高燧很是清楚这个事实,也无意皇位,整日过得反倒比他两位兄长还要快活。
朱高燧饶有趣味地看着工部那侧,刚刚说话的几位大臣都是工部里的人,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后头安静垂头的何玉轩,看似是在认真地听着诸位大臣的话语,可朱高燧盯着何玉轩的时间长了,便发现这位竟然是在发呆?
朱高燧很惊讶,他是第一次随同列席这样的场面,还有人能在这个场合光明正大的走神?
朱高燧并未意识到他这样其实是同样在走神。
帝王轻缓淡漠的话语把朱高燧唤醒,三皇子在看什么?
对,三皇子,朱高燧恍惚地想着,他父皇从不会在正式场合叫他们的名字还没想完他的肋骨就被他二哥狠狠地捅了一肘子,疼得他立刻回神。
那掠过的几息发生的事情倒灌入了朱高燧的心中,让他猛地有种毛骨悚然之感,话不经意间就泄露出来,儿臣刚才在看何玉轩。
朱高煦:?
众大臣:??
何玉轩懵懵地眨了眨眼,好像听到有人在叫他,他慢吞吞地抬头。
嚯!
整个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不绝对,还有一小部分是逡巡在三皇子身边,那种意有所指的视线让何玉轩背后发凉。
他不过是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所以才抬头,这大场面难道意味着他错过的什么了吗?
何玉轩凝神把刚才那句话想了想,蓦然看向三皇子,注意到了朱高燧那满脸空白下的愕然。
哦。帝王淡薄地颔首,双手好整以暇地交叉搭在腹部,剑眉冷漠似是没在意这掀起的轩然大波,平静无波地说道:三皇子说说,若是江南饥荒,该如何赈灾?
刚才所议的事情便是百姓作物之事。
朱高燧差点脱口而出不可能这三个大字,好在他看着帝王清冷的目光总算是清醒了些,老老实实地说道:江南本就是肥沃之地,若是饥荒发生,或许意味着其他的地区也有同等灾祸儿臣无能,一时之间竟不能相信会有这般场面发生。
朱棣与朱高燧的一问一答把大部分人的视线带了回去,唯有一小戳还是在时不时地看着何玉轩,让他有点毛毛又很是无奈。
朱高煦就是其中一人。
何玉轩压抑住叹息的欲.望,老实认真地听着朱高燧的回答,三皇子就是典型的浑不在意。听着他的回答,何玉轩就知道朱高燧答非所问,压根就未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
帝王的手指微弯,敲打着扶手的姿态看似漫不经心,给你一刻钟的时间好生思索,然后回答我的问题。
朱高燧背后冷汗滑过,知道父皇怕是有些动怒了。
顷刻后,何玉轩能听到户部左侍郎夏原吉的话:安南扰边,边临的百姓困扰不易,今日那边官员的折子已然递过来,请求减免今年赋税并兵部尚书补充少许内容。
安南是西南的小国,与明朝接壤,自唐朝便有所交流,而宋朝起,由于中原疲乏应对辽和西夏,安南多次深入宋境,焚其仓而还,时至今日仍然有所骚扰,习以为常。
帝王的眼眸幽深,不知是想到了何处,他平淡应了夏原吉的请求,而后视线落在满头大汗的朱高燧身上,想好了吗?
朱高燧磕磕绊绊地回答,听得朱高炽都给他提心吊胆,好歹是憋出了两个尚可的建议。直到听到父皇应了后,朱高燧的背后已经被全部打湿了。
苦矣!
朱高燧暗叹,自此不敢在朝会上走神。
那也不对!那凭什么何玉轩可以走神?
朱高燧浑身上下都充满着要举报的熊熊焰火,可惜卒于他抬头时看到朱棣那淡漠的眼神,又龟缩了回去。
罢了!
他还是不敢挑战他父皇。
何玉轩醒神后,目光在殿内隐晦逡巡了一遍,发觉就算是六部,他也算是少有的低职位,连带着户部那边也才多了个郎中,剩余都是侍郎之流,好歹让何玉轩不是那般明显。
那位户部郎中便是徐玮辰。
徐玮辰远远看着何玉轩望过来的视线,精致面容闪过一丝饶有趣味,而后笑眯眯地冲着何玉轩点了点头。何玉轩看着损友的模样,又慢悠悠地把视线平移开来,听着朝会的议政。
安南扰边不算大事,相较于北边的蒙古,安南只是个普通的小国,可夏原吉此时此刻提出此事,却隐隐让何玉轩深感不大对劲。
若这只是一件简单的小事,为什么夏原吉要在这场合把这件事提出来说?
原本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奏折递给帝王就可以解决的事,这种微妙的不同让何玉轩有种奇怪的感觉朱棣对这件事很重视,而体会到了他暗示的夏原吉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
朱棣想要出兵安南?
这个想法让何玉轩吓了一跳,如今靖难的事刚平复了大半年,新年伊始,朝廷宣布改元永乐,减免赋税,让刚经历过战事的朝廷能休养生息,这个节骨眼上掀起一场新的战役,除非是有缘故
如果安南能被明朝所掌控,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何玉轩从这个结果反推,安南虽然小,可它仍然是个濒临海边的国家等等,海?
他恍然大悟,原来朱棣是怀有这样的打算!
若是朝廷最终对安南出兵,这件事必定是与朱棣意欲组建船队这件事有关。安南尽在掌握中,朝廷能借此蔓延出来的势力,继而作为跳板对远处的国家有所牵制不说,还能震慑西南领边的那些小国,可谓一箭双雕!
何玉轩理清楚这个原因后,不由得感叹朱棣在军事上的天赋当真无人出其右。
他的眼神不经意间落在朱棣身上,那高高在上的帝王似是感觉到了何玉轩的视线,他的眉宇微动,乍然而过的一丝笑意让何玉轩速速低头,掩在了金忠的背后。
朱棣勾唇,看似漫不经心地想道,若是他现在点名何玉轩回话,又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呢?
大皇子眼眸微动,他的视线在朱棣与何玉轩身上徘徊了片刻,又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地平视前方,安静地听着旁人的对话。
好不容易这场朝会结束了,何玉轩出来时,夕阳西下,看着暮色好似连骨头都酥懒了般。
徐玮辰从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地说道:许久不见,你看起来气色好了不少。
何玉轩懒洋洋地和他并肩走:哪里是好久不见了,几日前你不还是去何府蹭吃蹭喝了吗?
他的损友伸着懒腰,浑不在意自己的形象,那怎么能说是蹭呢?分明是来自友人的慰问不过,子虚徐玮辰的眼神带着些困惑,那不是你家么,为何要称作是何府?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