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红楼同人]基建高手在红楼 > [红楼同人]基建高手在红楼
错误举报

[红楼同人]基建高手在红楼——安静的九乔(2

    这天贾放和老村长站在贤良祠附近,一面闲聊,一面观看村中初见规模的木轨道。
    这些木轨连接着刚刚加宽的河道、桃源村,和坐落在桃源村外侧的贤良祠。新修的木轨穿村而过,一群村里的半大孩子偷了大人的车驾出来,你拉我,我拉你,沿着轨道玩耍。
    陶老丈,我近日晚间都在这贤良祠中忙着读书,不希望旁人打扰。若是有人问起,还要烦请您代为向大伙儿解释。
    村长姓陶,这是贾放发现桃源村之后两三日才听说的。村里一千余口,以陶、李、赵、朱四姓居多。村中时有与外村通婚的,但是近十四年来,还没有外姓新户迁入。
    陶村长赶紧说:不敢,不敢!
    村长回答的时候,贾放盯着对方的双眼,想看清楚对方的反应他知道自己在桃源村里的活动轨迹是反常的。最近这些日子里,他都是早晚住在贾府,白天的时候在桃源村,每天两头跑。
    像贾放这样,说是在桃源村暂住,却每天早晚都独自待在贤良祠里,不与人见面久而久之,真的没人起疑吗?
    陶村长的反应却很了然:三爷是贵人,自然比不得我们这些只晓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庄稼汉。再说了,近来您每晚在贤良祠后面的小屋子里挑灯苦读,那灯光骗不得人,村里人人都是瞧得见的。
    三爷别单只顾念我们,三爷更要顾念自己的身子骨才是。老村长话说得很诚恳。
    原来如此!
    原来他每天晚上通过贤良祠返回大观园,祠后的小屋里竟是有灯光的。
    贾放忍不住想起他第一次来稻香村时候见到的灯光,感情这灯光在贤良祠也一样会出现而且还替两边交替出现的贾放打了掩护,让全体村民都以为他实际上就住在贤良祠的后面。
    贾放的心情登时大为舒畅。
    他深吸一口气,望着眼前桃源村的景致。这季节已是仲春,桃源村一带地气温暖,远处山峦上野生的杜鹃已经开了个漫山遍野。夕阳西下的时候,远山上火红的一片又一片。
    但在贾放眼里:木轨已经将青坊河、桃源村和他身后的贤良祠联系起来,形成了对外交通的初步基础。桃源村很快就将摆脱原本出产单一、几乎与世隔绝的过去,开始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贾放在陶村长面前也用上了这样的说辞,只不晓得对方是否能够明白他的意思。
    从今以后,桃源村对外往来交通就会便宜得多。村里需要什么,尽管去外头采买便是,如果买不到的,就跟我说,我来想办法。
    村里头有好的出产也可以考虑着与村外头交换。我看那风干的稻花鱼就很不错,等贩盐的行脚商人来了,你们就用我这次给你们带来的铜钱多买点,回头多腌些稻花鱼,争取贩到外村去,村里妇人们需用的针头线脑什么的,这钱不就都有了?
    除了稻米之外,你们自己捕的鱼,喂的猪,养的鸡,就都是你们自己的,是自己吃还是贩到外头去,我一概都不过问。
    贾放一个劲儿地鼓舞桃源村发展副业:粮食产量高是个非常棒的基础,再发展些副业指定能锦上添花。
    他给陶村长描绘了一副动人的画卷,饶是陶村长当了多年的村长,这时也为了这前景激动不已。
    陶老丈,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我会着手安排,将村里的粮食运出去,希望能将这粮食用在刀刃上。这是大家伙儿辛苦多年的成果,回头我会给大家相应的补偿,不会让你们白白劳作的。
    贾放说完,就向陶村长告辞,自己返回贤良祠去。
    陶村长望着眼前的美景,畅想着贾放为他描绘的美好画卷,竟忍不住手舞足蹈,一面大笑,一面纵声高呼:乡亲们,有贾三爷在,我们桃源村这是有,福,了!
    高兴了半天,陶村长才咂摸过来贾放跟他说起的,要把村里的粮食运出去。
    唉哟我的好三爷,老村长重重一拍后脑,猛地转身,我忘了跟您说了,村里的存粮,它有个毛病
    贾放早已不在,贤良祠里,则隐隐约约亮起了灯光。
    老村长愣了半天,才意识到贾放已经离开了他懊恼地挠着头,嘴里嘟哝着:瞧我这记性,怎么总想不起来在三爷跟前说这话?
    等明儿三爷来,没准我又都给忘了。
    *
    原荣国公的长随赖大,在离开桃源村之后,日夜兼程返回京城。
    他原本是荣国公贾代善派去桃源村的,任务是将荣府拨下的铜钱带去,并将桃源村的人口变动登记造册。同时荣国公还交代了,要让赖大替贾放在桃源村事先打点。赖大猜测荣国公那意思,应当是把桃源村这几百顷的土地和一千多口人口都给了贾放。而且贾放不日就会亲自前往桃源村,接手这些产业。
    赖大哪儿把贾放放在心上毕竟对方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又是公府的少爷。贾放要从京城到桃源村,那可不得前呼后拥,游山玩水,从北到南要走个半年?
    谁知赖大前脚刚到桃源村,贾放后脚就到了,还当众缴了他掌管的册子,在村民们面前驳了他的权威,将他一脚踏进泥里,狠狠地踩
    但这些赖大都不怕,他知道自己的根基在贾府里:只要能赶回荣国府,赶到荣国公身边,将贾放贾三爷的跋扈表现添油加醋地这么一说
    不就是个庶子吗?有啥可怕的?
    所以这一路上赖大完全没敢耽搁,紧赶慢赶,生怕重蹈覆辙,贾放脚程比他更快,回到荣国公跟前先告状。
    等他赶回京城,就听说了荣国公贾代善早就奉旨巡视北方旱灾的灾情去了,不在京中。
    赖大多少舒了一口气荣国公不在,单凭贾放一个,在府里是没办法处罚他的。实在不行,他还有在史夫人跟前最说得上话的老娘呢。
    可是赖大和赖氏一通气,便觉出不对。
    赖氏:哪个说三爷出远门去了?人不是好好地在府里吗?
    赖大:?
    赖氏:人家还承揽了什么修园子的工程,我看那银子就跟流水似的花出去。太太都成天在嘀咕,不晓得老爷私下里给了三爷多少私房银子。
    赖大:那我难道是见鬼了?
    赖氏一听,登时啐了儿子一口,说:这大白天的说这些,怪瘆得慌。
    赖大又去别的管事那里打听,得到的答复也都完全一样。
    别人都没当回事,但赖大越想越不对劲。他回忆起在桃源村见到的贾放,活脱脱就是府里的贾三爷,他绝没得失心疯,更不是白日里做梦。
    待打听到贾放每天都在宁府的大观园里主持修园子,赖大鼓足勇气,打算亲眼去见上一见是真是假,是人是鬼,见了面就知道了。
    赖大来到大观园,还没来得及向贾放打招呼,贾放已经抬眼看见了他,笑容可掬地打招呼:赖管事,好久不见,你这是办完差事回京啦!
    赖大呆在原地,根本挪不动窝。
    敢情他真是见鬼了?
    这一来,连赖大自己都没办法确定,自己当初在桃源村遇上的那个,和眼前这个态度温和的年轻公子是不是同一个人了。
    难不成他在南方做了个噩梦?
    可为这个噩梦就逃回京来,这可不像是他赖大。他赖大一向是主子们面前伏低做小,离了主子们远远的才作威作福的。
    这一次,他连威和福都没作过,怎么就自己把自己给吓回京了呢?
    还没等赖大醒过神,贾放已经轻飘飘地递出一封用火漆封着的信:赖管事,有一件事要麻烦你亲自跑一趟。
    这封信,烦请你送去河北我父亲那里,请管事亲自交到他老人家手里。
    第35章
    赖大接过了贾放的信,见到上面按照荣府的惯例封着火漆。他忍不住瞅了贾放一眼,看对方脸色平和,似乎这封信十分寻常。
    但赖大是在贾放手里吃过大亏的人,面对这个笑嘻嘻的三爷,完全不敢怠慢。
    他拜托自家老娘,在史夫人跟前特地讨了差事,带上贾代善的几件夹衣,连同家信与银两等物,前往北方与荣国公会合。
    一离京,赖大就在驿站里挑了贾放信上的火漆,将信取出来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
    赖大自小读书认字,他的父母是国公夫人的陪房,对他期望很高,指着赖大跟在贾代善身边久了,将来不止能脱籍,还能得个小官当当。所以贾放这信对赖大来说,没有任何阅读困难。
    而这信也确实没有提南方桃源村的时。贾放在信中似是就贾代善此前提出的几个问题一一作答,所写都是关于北方旱灾之事。
    赖大通读了信件,见确实没有问题,赶紧将信笺原样折起,然后火漆将信重新封上。他亲眼看荣国公用火漆封信看过很多次,有这个自信,能将重新封起的信封得天衣无缝。
    从驿馆得到的消息,荣国公奉旨巡视,已经在北方各州县打了一个转,目前正在京师西面,距离京城大约一百多里地的德安县境内。
    赖大有心在荣国公跟前好好表现一番,当下快马加鞭,在一天里赶了七八十里路,隔天一大早就到了德安县,赶到荣国公暂住的德安县衙。
    岂料贾代善却一大早就出去,赖大扑了个空。一直等到深夜,县衙的人才来叫赖大,说是国公爷回来了。
    赖大交了史夫人和贾放的家信,然后恭敬垂手等候在一旁。他预料到贾代善一定会问自己关于南方桃源村的事,他也已经想好了一切无事的说辞,只说自己惦记着北方旱灾的灾情,在桃源村将诸事办妥之后,就立即快马回京了。
    谁知贾代善先拆了贾放的家信,通读一遍之后,将信笺举起来对光看了看,随后若无其事地将信笺放在桌面上,转过身,面对赖大,态度和煦地问:
    这信是三爷交给你的?三爷还在京中吗?
    赖大感觉自己喉头一动,咕嘟吞了一大口口水。他反正也没有退路了,便硬着头皮说:是,三爷一直留在京中修园子。
    贾代善嗯了一声,又拆了史夫人的信看过,将府里的情形细细问了一遍,然后叫出两个亲兵,说:给我将这个刁奴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连夜丢城外庄子上去。严令庄上的人守口如瓶,绝对不能把这刁奴的消息传回京里去。
    赖大一听,登时魂飞魄散,连声叫冤枉:国公爷,小人究竟做错什么了?
    你跟着我身边的时日久了,胆儿也肥了。连府里三爷给我的家信都敢拆了?贾代善面沉如水,背着手望着眼前趴在地上求饶的赖大。
    在外征战多年,要是连这么点儿侦察和反侦察能力都不具备,那贾代善也不可能凭军功混到今天这个位置上了。
    你自以为模仿府里的手法,能将这火漆封得天衣无缝,难道就不晓得拆掉火漆的痕迹是能被人看出来吗?
    放儿在信上警告了,说你是个瞒上欺下的刁奴,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贾代善冷笑道,枉我还曾对你抱以厚望。
    念在你跟随我这么些年,我留你一命。荣国公不是个喜欢煽情废话的人,轻轻一摆下巴,他的亲兵已经上前,将赖大拖了下去,长长的板子架起,冲着赖大的屁股就一五一十地打了下去。
    打完之后,赖大立即被拖上了大车,车驾在天明之后就直奔贾家在京城外的庄子上从此赖大就只是个庄上服役的罪奴。但是贾代善对外却会说,赖大被他派往西面公干去了,省得这消息传到史夫人和赖氏耳中,又闹得他耳根不清净。
    赖大被拖走之后,贾代善叹了一口气,继续俯首公务。忽听脚步声响,贾代善抬头,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从县衙大堂后面转了出来。
    贾代善连忙起身行礼:四殿下,这么晚了,还没歇下吗?
    被他称作四殿下的那个少年摇了摇头,伸手指了指贾代善手中还未放下的信函,试探着问:是是他吗?
    贾代善的脸色便转柔和,点着头道:是,是他。贾代善本想说,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小儿子,话到口边还是忍了回去,只顺着四皇子的问话回答。
    他他的信中,有有暗示吗?
    四皇子向来有些口吃的毛病,小时很严重,如今年纪渐长,多少要好些。贾代善早已习惯了四皇子说话的方式,当下举起信笺,对着光,说:放儿在信笺上用针戳了些细小的针眼,将他标注的那几个字连起来,便知就里。
    所以贾放的信,看起来都是无关的言语,实际上已经告了赖大一状。更要命的是,赖大还自作主张,拆了这封信看过,被贾代善发现了端倪,彻底失去了对赖大的信任。
    贾代善这时双手将家信奉上,对四皇子说:四殿下上次的问题,犬子一一有所回应,只不知道是否能完全解答殿下的疑问。
    四皇子眼中登时一亮,接过贾代善手中的信,飞快地看起来,看到最后却又放慢了速度,将信中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读了两遍,想了又想,这才点了点头,将信笺交换给贾代善,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四殿下,四殿下此次亲临德安县主持抗灾与赈济,已将诸事想得面面俱到,德安县城外近十万百姓,无不对殿下存着感佩之心。殿下,此间事务繁杂,您明日还要到临县巡视,何妨早些安息?
    四皇子郁闷地点了点头,没说话,眼神却依旧望着桌上的那一张信笺。
    贾代善心想:贾放于抗旱救灾之事上确实颇有见地,不如将他叫来德安县看看。于是贾代善便说:德安离京城很近,不如我明日安排,让犬儿到此来拜见四殿下?
    四皇子的眼神登时又亮了,使劲儿点了点头,脚步轻松,转回后堂的住处去,应当是心头一桩事放下。
    *
    贾放收到贾代善的信件,不敢怠慢,赶紧收拾了随身的物事,带上了赵成,准备出门。贾代善的信使也与他们一路同行,一路上在各处驿站打点,因此贾放这么个从未真正出过远门的公子哥儿也觉得一路行来颇为顺利。
    德安县是京城西北面的一座小县城,往北再走个百余里便是黄河。
    两天之后,贾放跟着父亲的信使,从德安县城的南门入城。贾放一路行来,没忘了观察路上流民的情形:总体感觉还好,一路上沿着官道而行,见到的流民不算多,只偶尔见到几个,相互搀扶着向南行进的百姓。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