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名著]我在书中建皇朝——蒲晓(123)
这种安静环境很容易感染人,荀彧和崔琰放轻了步伐,他们走到书架前,学着他人的样子,取下了一本书。纸质的书籍带着油墨特有的味道,翻开来,里面的文字清晰可见。
荀彧心神猛地一动,他抬眼望去,发现周围皆是看书的人。他拿着书籍找个位置坐下,不知不觉就融入到这清雅的环境之中,崔琰见状,也学着他看起书来。
第174章 三国建功忙(13)
林禹州他们赶到汤饼店时,荀彧和崔琰已经离开了, 而后他们从巡逻小吏口中得知了这两人的去向。
不用去找了。林禹州脸上浮出笑意, 让他们自己逛一逛春市。
李儒问道:这两位都是大才,将军不招揽他们吗?
林禹州笑道:自然是要将他们留下来的, 这之前给他们一些时间, 让他们亲自了解凉州。从别人口中得知的,总比不上自己看见的,招揽荀彧和崔琰这样的名士, 干说是没用的。
听林禹州这么说,贾诩他们便各自散去了,林禹州和季盛彦也开始了两人逛街的旅程。
荀彧跟崔琰在董家书屋待了大半晌儿, 直到傍晚时分, 他们的肚子发出了抗议的咕咕声,才从书海中回过神来。崔琰捂着微微发疼的胃部,身体想出去找吃的, 可眼睛还盯在书上。
二位是从别的州府来的吗?
荀彧听到声音, 抬头一看, 发现问这话的是之前那个嫌店家纸卖的贵的少年。这少年看起来十五六岁, 皮肤偏黄,眼睛很是明亮。
崔琰好奇地问道:小兄弟是怎么看出来的?
那少年坐到荀彧和崔琰对面,从腰间的斜挂着的包里拿出两个用油纸包裹的饼子,将它们递给崔琰和荀彧, 吃吧, 你们看了一天的书, 肯定饿了。
荀彧和崔琰傻乎乎地接过饼子,总感觉在这种神圣的地方吃东西,有辱斯文。
少年指了指两人身后,那里隔着一个小型的茶水间,你们可吃完再出来,这会儿外面最热闹,你们就是去小吃街,也找不到空闲的位置了。
如此,就多谢小兄弟了。崔琰起身笑道,他喜欢结交各路朋友,自然能看出少年的善意。
两人吃了场不同寻常的晚餐,从茶水间出来后,发现那位少年仍然坐在那里看书。
崔琰坐到少年对面,低声自我介绍道:小兄弟,我姓崔名琰,字季珪,这位是我的好友荀彧,字文若,不知道小兄弟怎么称呼?
我叫徐庶,字元直。徐庶自我介绍完,看向荀彧:我听说过文若先生。见荀彧面露不解,他又解释道:我乃是颍川长社人。
荀彧恍然大悟,元直与我还是老乡啊。只是彧有些不解,元直既是颍川人,为何不在颍川学院求学,却来到这西北之地?
颍川学院历史悠久,不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比新兴的凉州学院出名,荀彧有此问也不奇怪。
徐庶听到这话也不恼,他笑道:我是因缘际会来到这里的,这两个学院都很好,只不过凉州学院,是庶见过的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的学院。
听到这话,荀彧和崔琰对视了一眼,他们对这个凉州学院更感兴趣了。
崔琰瞧了一眼徐庶看的书籍,问道:元直还没回答,是怎么看出我们不是本地人的。
其实从你们走进春市,只要是武威郡的百姓,都能分辨出来。凉州学院成立时间不长,影响却很深远,对武威郡及周边的读书人影响更甚。学院教导下,这里的读书人多了烟火气息,与百姓交流,也没二位这般矜持。
荀彧愣了一下,总感觉在这里被说矜持,不是褒扬的意思。
徐庶摇了摇手:不说这个,二位大哥,你们才到武威郡,有预定客栈吗?
崔琰点头:随行小厮办的。
那就好。徐庶将面前的书籍收起来,春市的董家书屋是供游人休憩的地方,提供的书籍少,多以话本为主,且不能在上面书写备注。两位若想看更多书籍,可以进城去董氏书局,那里的书可以买卖,或者去武威图书馆,那里的书最全,最多。
徐庶语气中的嫌弃让荀彧震撼了,这个书屋的规模居然还算是小的,书还不是全的?
你们可以去郡衙办理一张临时居住证,有了这张证,就可以免费去图书馆看书,还可以申请参观凉州学院,更重要的是有了临时居住证,城里买纸能打八折。徐庶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荀彧和崔琰,直将他们炸得目瞪口呆。
荀彧和崔琰又向徐庶询问了好几个问题,直到华灯初上,他俩跟徐庶相约,明天请他做向导。
三人分开后,徐庶又在董家书屋里坐了会儿,直到书屋外走来一位白衫少年,他才笑着走了出去,今天我可是帮你不少忙。
青崖拱手朝徐庶行了一个大礼道:多谢元直!
徐庶挥手道:别来这些虚的,要么给我纸,要么向刺史大人引荐我。
青崖直起身子,摇头笑道:纸是肯定没问题的,至于引荐,阿父和阿爹早就知道你这位凉州学院首席了,他们一直关注着你,等你及冠,参加了考核,就能入仕了。
徐庶瞪大了眼睛:刺史大人是看不起现在的我吗?
阿父说少年是国之未来,又怎么可能看不起现在的你?他只是觉得还没到我们背负重担的时候。青崖拍了拍徐庶的肩膀,父亲他们如今负重前行,我们别辜负他们的期待啊。
老气横秋。徐庶甩开青崖的手,他明白凉州的太平日子是刺史府的那群人撑起来的,要加入他们,他必须更出色,还要尽快长大。
青崖不知道徐庶的想法,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吐槽,长大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吗?
你眼光不错,荀彧和崔琰,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很值得招揽。两个少年一边逛着夜市,一边说着话,他俩手里拿着一大把羊肉串,一看就是凉州本地的学生。
青崖咬了口肉串,问道:你说他们会不会看出你跟刺史府有关系?
不会吧。徐庶将嘴里的东西吞了下去,他道:我顶多跟你这位刺史府的小公子有关系,他们又怎么会知道?
青崖笑了笑,真不一定啊,智多近妖的人,一点点细节,就能发现很多情报,如同他两个爹。不管他们有没有察觉,若明天他们问了,你实话实说便是,我又不是见不得人的。
徐庶挑了挑眉,他似乎想起什么,开口问道:学院要开女分校,是真得吗?
话题猛地转到这上面,青崖没回过神,愣了好一会儿,才回答:不是女子分校而是女子班,开在我阿姐的军营里。
徐庶脸上浮出幸灾乐祸的笑容:崔钧还盼着学院开女分校呢,哈哈哈,他要失望了。
青崖摇头:你别刺激州平,当心下个月你没纸用的时候,他不给你了。徐庶是寒门子弟,身上钱财不多,每月定额的纸用完后,就靠崔钧接济,崔钧脾气好,但偶尔也会被徐庶气到。
徐庶把羊肉吃完后,把签子丢进垃圾桶中,原地转了个圈:不是有你吗?你可欠我人情!
武威郡的客栈有很多,崔琰小厮找的这个算是规模最大的,不过因为来参加春市的人多,这家客栈的豪华客房都订完了,只有普通双人房。荀彧和崔琰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等他俩走进这间普通双人房时才发现,这里说是普通,实际一点儿也不普通。
他们四处游学,像这样的房间却是第一次见到,房间里有两张宽大的床,床上铺着淡青色的被褥。朝南有一个很大的窗户,窗台上放着精巧的盆栽,窗边摆着一个茶案和两把藤椅,茶案上放着围棋,旁边还放着一只造型别致的壶和两只更加小巧的杯子。
崔琰把壶拿起来,发现里面有水,他把水倒入杯子中,淡绿色的水透着一股特别的清香。他喝了一口,初有不适,但随后那种苦涩中带着甘甜的滋味瞬间冲入他的脑门,让他生出一种读书人就该喝这种水的错觉。
荀彧和崔琰就这么你一杯我一杯地将茶水喝了个干净,喝完他们笑了起来,荀彧道:凉州处处有惊喜,不虚此行啊。
崔琰将棋盘打开,他感觉这样的双人房甚好,干净不说,还方便与朋友交流:此事还多亏了甄尧兄,若不是他说这凉州安稳,且有大市,我们也不会到这里来。
荀彧和崔琰不是偶然来凉州的。荀彧去衮州见好友,返程时在青州遇到了因黄巾之乱而不得返家的崔琰。他本来想邀请崔琰去颍川游玩,谁知半路又遇到了甄氏商队,他俩从商队领头人甄尧口中知晓了凉州之事,遂起了好奇心,就跟着甄家的商队来到了凉州。
甄尧兄恐怕还不知道洛阳纸产自武威郡,他为了抢到更好的皮毛以及良马,径直往西跑去了敦煌郡春市。荀彧笑着摇了摇头,恐怕此时已经后悔不已了。
崔琰摸了摸胡须,笑了起来。
直到月上中天,两人才停止对弈,崔琰收起棋盘,房间里有专门用来洗漱的隔间,甚好啊。文若,我们洗漱一番,早些歇息吧,明日可是约了元直小友,要好生游玩武威的。
荀彧点头,那位小友可不一般,年纪不大,心思不少,明日我们可得醒着神。
崔琰已经走到洗漱间门口,正准备推门,闻言回头道:却也不然啊,那小友傲着呢,寻常人,怕他都懒得理会。话落,他推开门,猛地发出了一声嚯!
何事?荀彧快速走到崔琰身边,顺着他的目光一看,自己也震惊了。只见这间洗漱间的侧墙上挂着一面镜子,不是他们所知的铜镜,而是一面很特别的,能将人照的分毫毕现的镜子,就跟传说中的照妖镜一样。
第一次这么清晰地看见自己的样子,荀彧和崔琰在镜子前站了好久,他们有一种感觉,这种镜子要是被家中女眷见着了,她们怕是得疯。
文若,明儿我们还要再逛逛春市。
啊,就算我们不回去,也可为家人寄去一些礼物。
第175章 三国建功忙(14)
春日时短, 林禹州和季盛彦只逛了一天春市, 就投入到繁忙的事务之中, 到也不是凉州的事务, 而是关于洛阳时局的。
洛阳传来的消息,皇上有意立皇子协为太子。议事厅里,贾诩将手中的情报呈递给林禹州,皇子辩从小寄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中, 举止轻浮,难堪大任, 倒是皇子协自小被董太后教养, 举止端庄, 有储君气度。
林禹州看完情报,说道:自古以来立储都以嫡长为先, 加上何皇后颇为得宠,何进为大将军, 手握兵权, 位高权重, 皇上就算有意立皇子协为太子, 恐怕最后也会不了了之。
贾诩点头, 又道:我们的人在蹇硕身边, 据他所说, 皇上有意将皇子协托付给蹇硕, 若是有什么不测, 让蹇硕扶皇子协登基为帝。
林禹州眉头微皱, 他吩咐道: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了,不过若真到了那一天,想办法让蹇硕从皇上那里讨要一份立储密诏出来,再让暗探保护好皇子协。蹇硕是十常侍之一,目前很得刘宏恩宠,这也是贾诩会往他身边安插人手的原因。
听到这话,贾诩愣了一下,他抬头问道:将军要保皇子协?凉州暗探已经渗透进了洛阳朝廷,他们完全可以搅乱朝局,若是皇子协和皇子辩都死了,天下大乱,董卓也有了问鼎皇位的机会。此前贾诩一直在行动与否间犹豫,从未想过会从董卓口中听到了另外一个答案。
林禹州理所当然道:这天下总要有个君王,就才能而言,皇子协比皇子辩强。
这些年的相处,贾诩已经明白眼前的男人有着帝王之气,却无帝王之意,他享受着打造天下的过程,却从不在意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不仅他不在乎,小公子青崖也不在乎。相处久了,总能感觉到他们身上那股超然物外的气质。
贾诩怀着复杂的心情退了下去,走出刺史府时,他的心才真正安定下来,自己找了个好主公,有这位在,大汉亡不了,这是天下百姓的幸运,也是自己的幸运。
复杂的朝局完全没影响到凉州百姓,更没影响到泡在图书光不愿离开的荀彧和崔琰。徐庶陪着他们逛了三天武威郡,一波又一波的奇特事物,让他俩大开眼界。
就说这武威城里的路就比别的地方平坦光滑,更别说路边还有公用凉亭不间歇为过路百姓提供免费的茶水了。荀彧听说这项举措会慢慢朝所有修好路的地方蔓延,以后有望推广到被董卓抢过来的蒙地去,哦,蒙地是董卓给从鲜卑手里抢过来的地盘取得名字。
这还不算,城中每个凉亭之间还有马车通行,只用花十个铜板,就能坐在马车上绕武威城一圈,当然百姓是不会这么破费的,但学生和商旅却很喜欢这种叫做公共马车的运输方式。不过目前也只有凉州敢这么弄,用徐庶的话说,凉州有五个上等马场,马匹多,豪横!
图书馆中,荀彧面前放了一本书,这本书每一页都被他密密麻麻写满注释,等写完这本,还准备再写两本。写完最后一句,荀彧嘘了口气,他拿起桌案上的木杯,拧开杯盖喝了口茶水,这也是个好物件,采购几个送回去。
崔琰听完噗嗤一笑,你可别了吧,日前才寄走了一批,今儿还要再寄回去一批?
季珪兄有所不知,日前的那些东西是寄给家人亲属的,今儿的是要寄给自己好友的。
徐庶乘着这两位斗嘴的空隙,想把荀彧注解的这本《论语》拿过来看,书才移动了一小段距离,就被荀彧压住了,元直,这都三天了,还不准备为我们介绍一下那位让你
停!徐庶看着荀彧和崔琰,果然都是千年狐狸啊,他道:等着,我去喊他过来。
荀彧和崔琰瞧着徐庶往图书馆三楼而去,他俩相视一笑。
元直学识渊博,思路敏锐,假以时日,必然名震四方。
荀彧同意崔琰的说法,他的运气也不错,选择凉州,他的起点就比别人高太多了。
崔琰看向荀彧,问道:文若,如今乱局已生,洛阳那边也是纷争不断,你怎么选?
荀彧沉默了,颍川荀氏和清河崔氏一样,都是世家大族,然而不同的是,荀氏自战国荀卿起,就一直崇尚儒家思想,传承的也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不管刘氏政权再怎么腐朽无能,荀氏族人都不会背叛国家,他们以仁义为先,以匡扶大汉保护黎民为己任,这是刻在荀氏血脉中,代代相传的东西。
恋耽美
荀彧心神猛地一动,他抬眼望去,发现周围皆是看书的人。他拿着书籍找个位置坐下,不知不觉就融入到这清雅的环境之中,崔琰见状,也学着他看起书来。
第174章 三国建功忙(13)
林禹州他们赶到汤饼店时,荀彧和崔琰已经离开了, 而后他们从巡逻小吏口中得知了这两人的去向。
不用去找了。林禹州脸上浮出笑意, 让他们自己逛一逛春市。
李儒问道:这两位都是大才,将军不招揽他们吗?
林禹州笑道:自然是要将他们留下来的, 这之前给他们一些时间, 让他们亲自了解凉州。从别人口中得知的,总比不上自己看见的,招揽荀彧和崔琰这样的名士, 干说是没用的。
听林禹州这么说,贾诩他们便各自散去了,林禹州和季盛彦也开始了两人逛街的旅程。
荀彧跟崔琰在董家书屋待了大半晌儿, 直到傍晚时分, 他们的肚子发出了抗议的咕咕声,才从书海中回过神来。崔琰捂着微微发疼的胃部,身体想出去找吃的, 可眼睛还盯在书上。
二位是从别的州府来的吗?
荀彧听到声音, 抬头一看, 发现问这话的是之前那个嫌店家纸卖的贵的少年。这少年看起来十五六岁, 皮肤偏黄,眼睛很是明亮。
崔琰好奇地问道:小兄弟是怎么看出来的?
那少年坐到荀彧和崔琰对面,从腰间的斜挂着的包里拿出两个用油纸包裹的饼子,将它们递给崔琰和荀彧, 吃吧, 你们看了一天的书, 肯定饿了。
荀彧和崔琰傻乎乎地接过饼子,总感觉在这种神圣的地方吃东西,有辱斯文。
少年指了指两人身后,那里隔着一个小型的茶水间,你们可吃完再出来,这会儿外面最热闹,你们就是去小吃街,也找不到空闲的位置了。
如此,就多谢小兄弟了。崔琰起身笑道,他喜欢结交各路朋友,自然能看出少年的善意。
两人吃了场不同寻常的晚餐,从茶水间出来后,发现那位少年仍然坐在那里看书。
崔琰坐到少年对面,低声自我介绍道:小兄弟,我姓崔名琰,字季珪,这位是我的好友荀彧,字文若,不知道小兄弟怎么称呼?
我叫徐庶,字元直。徐庶自我介绍完,看向荀彧:我听说过文若先生。见荀彧面露不解,他又解释道:我乃是颍川长社人。
荀彧恍然大悟,元直与我还是老乡啊。只是彧有些不解,元直既是颍川人,为何不在颍川学院求学,却来到这西北之地?
颍川学院历史悠久,不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比新兴的凉州学院出名,荀彧有此问也不奇怪。
徐庶听到这话也不恼,他笑道:我是因缘际会来到这里的,这两个学院都很好,只不过凉州学院,是庶见过的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的学院。
听到这话,荀彧和崔琰对视了一眼,他们对这个凉州学院更感兴趣了。
崔琰瞧了一眼徐庶看的书籍,问道:元直还没回答,是怎么看出我们不是本地人的。
其实从你们走进春市,只要是武威郡的百姓,都能分辨出来。凉州学院成立时间不长,影响却很深远,对武威郡及周边的读书人影响更甚。学院教导下,这里的读书人多了烟火气息,与百姓交流,也没二位这般矜持。
荀彧愣了一下,总感觉在这里被说矜持,不是褒扬的意思。
徐庶摇了摇手:不说这个,二位大哥,你们才到武威郡,有预定客栈吗?
崔琰点头:随行小厮办的。
那就好。徐庶将面前的书籍收起来,春市的董家书屋是供游人休憩的地方,提供的书籍少,多以话本为主,且不能在上面书写备注。两位若想看更多书籍,可以进城去董氏书局,那里的书可以买卖,或者去武威图书馆,那里的书最全,最多。
徐庶语气中的嫌弃让荀彧震撼了,这个书屋的规模居然还算是小的,书还不是全的?
你们可以去郡衙办理一张临时居住证,有了这张证,就可以免费去图书馆看书,还可以申请参观凉州学院,更重要的是有了临时居住证,城里买纸能打八折。徐庶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荀彧和崔琰,直将他们炸得目瞪口呆。
荀彧和崔琰又向徐庶询问了好几个问题,直到华灯初上,他俩跟徐庶相约,明天请他做向导。
三人分开后,徐庶又在董家书屋里坐了会儿,直到书屋外走来一位白衫少年,他才笑着走了出去,今天我可是帮你不少忙。
青崖拱手朝徐庶行了一个大礼道:多谢元直!
徐庶挥手道:别来这些虚的,要么给我纸,要么向刺史大人引荐我。
青崖直起身子,摇头笑道:纸是肯定没问题的,至于引荐,阿父和阿爹早就知道你这位凉州学院首席了,他们一直关注着你,等你及冠,参加了考核,就能入仕了。
徐庶瞪大了眼睛:刺史大人是看不起现在的我吗?
阿父说少年是国之未来,又怎么可能看不起现在的你?他只是觉得还没到我们背负重担的时候。青崖拍了拍徐庶的肩膀,父亲他们如今负重前行,我们别辜负他们的期待啊。
老气横秋。徐庶甩开青崖的手,他明白凉州的太平日子是刺史府的那群人撑起来的,要加入他们,他必须更出色,还要尽快长大。
青崖不知道徐庶的想法,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吐槽,长大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吗?
你眼光不错,荀彧和崔琰,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很值得招揽。两个少年一边逛着夜市,一边说着话,他俩手里拿着一大把羊肉串,一看就是凉州本地的学生。
青崖咬了口肉串,问道:你说他们会不会看出你跟刺史府有关系?
不会吧。徐庶将嘴里的东西吞了下去,他道:我顶多跟你这位刺史府的小公子有关系,他们又怎么会知道?
青崖笑了笑,真不一定啊,智多近妖的人,一点点细节,就能发现很多情报,如同他两个爹。不管他们有没有察觉,若明天他们问了,你实话实说便是,我又不是见不得人的。
徐庶挑了挑眉,他似乎想起什么,开口问道:学院要开女分校,是真得吗?
话题猛地转到这上面,青崖没回过神,愣了好一会儿,才回答:不是女子分校而是女子班,开在我阿姐的军营里。
徐庶脸上浮出幸灾乐祸的笑容:崔钧还盼着学院开女分校呢,哈哈哈,他要失望了。
青崖摇头:你别刺激州平,当心下个月你没纸用的时候,他不给你了。徐庶是寒门子弟,身上钱财不多,每月定额的纸用完后,就靠崔钧接济,崔钧脾气好,但偶尔也会被徐庶气到。
徐庶把羊肉吃完后,把签子丢进垃圾桶中,原地转了个圈:不是有你吗?你可欠我人情!
武威郡的客栈有很多,崔琰小厮找的这个算是规模最大的,不过因为来参加春市的人多,这家客栈的豪华客房都订完了,只有普通双人房。荀彧和崔琰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等他俩走进这间普通双人房时才发现,这里说是普通,实际一点儿也不普通。
他们四处游学,像这样的房间却是第一次见到,房间里有两张宽大的床,床上铺着淡青色的被褥。朝南有一个很大的窗户,窗台上放着精巧的盆栽,窗边摆着一个茶案和两把藤椅,茶案上放着围棋,旁边还放着一只造型别致的壶和两只更加小巧的杯子。
崔琰把壶拿起来,发现里面有水,他把水倒入杯子中,淡绿色的水透着一股特别的清香。他喝了一口,初有不适,但随后那种苦涩中带着甘甜的滋味瞬间冲入他的脑门,让他生出一种读书人就该喝这种水的错觉。
荀彧和崔琰就这么你一杯我一杯地将茶水喝了个干净,喝完他们笑了起来,荀彧道:凉州处处有惊喜,不虚此行啊。
崔琰将棋盘打开,他感觉这样的双人房甚好,干净不说,还方便与朋友交流:此事还多亏了甄尧兄,若不是他说这凉州安稳,且有大市,我们也不会到这里来。
荀彧和崔琰不是偶然来凉州的。荀彧去衮州见好友,返程时在青州遇到了因黄巾之乱而不得返家的崔琰。他本来想邀请崔琰去颍川游玩,谁知半路又遇到了甄氏商队,他俩从商队领头人甄尧口中知晓了凉州之事,遂起了好奇心,就跟着甄家的商队来到了凉州。
甄尧兄恐怕还不知道洛阳纸产自武威郡,他为了抢到更好的皮毛以及良马,径直往西跑去了敦煌郡春市。荀彧笑着摇了摇头,恐怕此时已经后悔不已了。
崔琰摸了摸胡须,笑了起来。
直到月上中天,两人才停止对弈,崔琰收起棋盘,房间里有专门用来洗漱的隔间,甚好啊。文若,我们洗漱一番,早些歇息吧,明日可是约了元直小友,要好生游玩武威的。
荀彧点头,那位小友可不一般,年纪不大,心思不少,明日我们可得醒着神。
崔琰已经走到洗漱间门口,正准备推门,闻言回头道:却也不然啊,那小友傲着呢,寻常人,怕他都懒得理会。话落,他推开门,猛地发出了一声嚯!
何事?荀彧快速走到崔琰身边,顺着他的目光一看,自己也震惊了。只见这间洗漱间的侧墙上挂着一面镜子,不是他们所知的铜镜,而是一面很特别的,能将人照的分毫毕现的镜子,就跟传说中的照妖镜一样。
第一次这么清晰地看见自己的样子,荀彧和崔琰在镜子前站了好久,他们有一种感觉,这种镜子要是被家中女眷见着了,她们怕是得疯。
文若,明儿我们还要再逛逛春市。
啊,就算我们不回去,也可为家人寄去一些礼物。
第175章 三国建功忙(14)
春日时短, 林禹州和季盛彦只逛了一天春市, 就投入到繁忙的事务之中, 到也不是凉州的事务, 而是关于洛阳时局的。
洛阳传来的消息,皇上有意立皇子协为太子。议事厅里,贾诩将手中的情报呈递给林禹州,皇子辩从小寄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中, 举止轻浮,难堪大任, 倒是皇子协自小被董太后教养, 举止端庄, 有储君气度。
林禹州看完情报,说道:自古以来立储都以嫡长为先, 加上何皇后颇为得宠,何进为大将军, 手握兵权, 位高权重, 皇上就算有意立皇子协为太子, 恐怕最后也会不了了之。
贾诩点头, 又道:我们的人在蹇硕身边, 据他所说, 皇上有意将皇子协托付给蹇硕, 若是有什么不测, 让蹇硕扶皇子协登基为帝。
林禹州眉头微皱, 他吩咐道: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了,不过若真到了那一天,想办法让蹇硕从皇上那里讨要一份立储密诏出来,再让暗探保护好皇子协。蹇硕是十常侍之一,目前很得刘宏恩宠,这也是贾诩会往他身边安插人手的原因。
听到这话,贾诩愣了一下,他抬头问道:将军要保皇子协?凉州暗探已经渗透进了洛阳朝廷,他们完全可以搅乱朝局,若是皇子协和皇子辩都死了,天下大乱,董卓也有了问鼎皇位的机会。此前贾诩一直在行动与否间犹豫,从未想过会从董卓口中听到了另外一个答案。
林禹州理所当然道:这天下总要有个君王,就才能而言,皇子协比皇子辩强。
这些年的相处,贾诩已经明白眼前的男人有着帝王之气,却无帝王之意,他享受着打造天下的过程,却从不在意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不仅他不在乎,小公子青崖也不在乎。相处久了,总能感觉到他们身上那股超然物外的气质。
贾诩怀着复杂的心情退了下去,走出刺史府时,他的心才真正安定下来,自己找了个好主公,有这位在,大汉亡不了,这是天下百姓的幸运,也是自己的幸运。
复杂的朝局完全没影响到凉州百姓,更没影响到泡在图书光不愿离开的荀彧和崔琰。徐庶陪着他们逛了三天武威郡,一波又一波的奇特事物,让他俩大开眼界。
就说这武威城里的路就比别的地方平坦光滑,更别说路边还有公用凉亭不间歇为过路百姓提供免费的茶水了。荀彧听说这项举措会慢慢朝所有修好路的地方蔓延,以后有望推广到被董卓抢过来的蒙地去,哦,蒙地是董卓给从鲜卑手里抢过来的地盘取得名字。
这还不算,城中每个凉亭之间还有马车通行,只用花十个铜板,就能坐在马车上绕武威城一圈,当然百姓是不会这么破费的,但学生和商旅却很喜欢这种叫做公共马车的运输方式。不过目前也只有凉州敢这么弄,用徐庶的话说,凉州有五个上等马场,马匹多,豪横!
图书馆中,荀彧面前放了一本书,这本书每一页都被他密密麻麻写满注释,等写完这本,还准备再写两本。写完最后一句,荀彧嘘了口气,他拿起桌案上的木杯,拧开杯盖喝了口茶水,这也是个好物件,采购几个送回去。
崔琰听完噗嗤一笑,你可别了吧,日前才寄走了一批,今儿还要再寄回去一批?
季珪兄有所不知,日前的那些东西是寄给家人亲属的,今儿的是要寄给自己好友的。
徐庶乘着这两位斗嘴的空隙,想把荀彧注解的这本《论语》拿过来看,书才移动了一小段距离,就被荀彧压住了,元直,这都三天了,还不准备为我们介绍一下那位让你
停!徐庶看着荀彧和崔琰,果然都是千年狐狸啊,他道:等着,我去喊他过来。
荀彧和崔琰瞧着徐庶往图书馆三楼而去,他俩相视一笑。
元直学识渊博,思路敏锐,假以时日,必然名震四方。
荀彧同意崔琰的说法,他的运气也不错,选择凉州,他的起点就比别人高太多了。
崔琰看向荀彧,问道:文若,如今乱局已生,洛阳那边也是纷争不断,你怎么选?
荀彧沉默了,颍川荀氏和清河崔氏一样,都是世家大族,然而不同的是,荀氏自战国荀卿起,就一直崇尚儒家思想,传承的也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不管刘氏政权再怎么腐朽无能,荀氏族人都不会背叛国家,他们以仁义为先,以匡扶大汉保护黎民为己任,这是刻在荀氏血脉中,代代相传的东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