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综名著]我在书中建皇朝 > [综名著]我在书中建皇朝
错误举报

[综名著]我在书中建皇朝——蒲晓(151)

    今次发生了这种事,待到明年,游街会更严。郭嘉收起折扇,带着自家小学生们坐回包间里,他们算是为后来人探路了。
    一根发簪还不至于让大家太过紧张,诸葛亮他们讨论几句便过了,郭嘉乘着他们吃糕点的时候,开口道:不能白带你们出来一趟,今日的功课便是写一篇《观状元游街》可否?
    司马懿挑了一下眉:先生,明日一早交吗?
    郭嘉没回答,转而看向荀彧,问道:文若有功课布置吗?
    荀彧注意到孩子们略微紧张的心情,想起林禹州的话,天下就没有喜欢做功课的学生,同样天下就没有不喜欢布置功课的老师,他笑道:自然是有的,唔他转头看了一下窗外,就以刚才的发簪事件写一篇策论吧。
    听荀彧说完,郭嘉就到:就两篇文章而已,明日可以交上来吧?
    诸葛亮他们会说不能吗?只有小荀适撇了撇嘴,晚上不想写文章。
    谁能逼一个五岁小娃娃写文章?他跟在刘协身边,就是跟着玩的,郭嘉捏了捏荀适的脸:回家问你爹,让他教你写。
    对于郭嘉坑荀攸的行为,荀彧不置可否,偶尔看侄子被坑,也挺好玩儿的。
    第216章 三国建工忙(55)
    白日里游街遇到的各种状况林禹州已经知晓, 自科举诞生之后,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科举文化,游街时女子散花赠物也是常有的事, 周瑜的遭遇算是比较倒霉的一种。好在如今是大汉, 若是宋朝, 他恐怕不止遭遇发簪袭击,还得防着那些女郎的家人,否则很可能就被榜下捉婿。
    虽然脑子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林禹州的手却在奏折上镇定自若地写着批字,白日是传胪大典, 晚上还有恩荣宴,他需要在宴会开始之前将桌案上的公务处理完。
    习惯了季盛彦在身边的日子,他咋一离开, 林禹州还真不适应,没人会在他口渴的时候为他添水, 也没人会帮他处理公务了, 一个人待在内书房办公, 十分无聊。
    荀攸不知什么时候来到内书房门口,他观察着林禹州的神色, 轻笑道:将军是在担心军师吗?
    公达啊, 进来吧。林禹州合上奏折, 抬眼问道:你没跟着奉孝去街上凑热闹?
    上年纪了, 精神不济。荀攸笑呵呵地走进内书房, 他坐到林禹州下首, 捋着胡须道:等小儿科考那日, 在去吧。
    荀攸的两个儿子, 大儿子体弱, 做学问还成,指望他科考做官却是强人所难了,实在是心疾太过危险,便是养好了,也还有隐患在。荀攸口中的小儿,指的是荀适,不过荀适才五岁,离他参加科考,少说还要七八年。
    游街之事,两人略聊了两句就停止了,荀攸将一份奏折放到林禹州跟前,将军,这是半年以来朝廷的收支。甘陇行省的税收支撑了大半个朝廷的运转,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的确如此。林禹州翻开奏折看了起来,如今大汉百废待兴,发展最好的就是由凉州变革而来的甘陇行省,但让一省托一国,短期还行,长久下去,那一省肯定会垮掉,秋收即将开始,要先保障各地百姓的生活,再图其他。
    荀攸点头,司隶在洛阳的带动下已然复苏,晋州行省和直隶行省也恢复良好,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这两地就能做到自给自足。
    听荀攸提到直隶,林禹州问道:关羽还在边境?
    新攻下的领地里有太多游牧部落,为保稳定,关将军需要镇守一段时间。
    林禹州用食指敲了敲桌子,他回忆着未来地图,想着等直隶稳定之后,可以让关羽继续北上。
    见林禹州思考着事情,荀攸又道:今岁春播及时,加上各地兴修水利,又无大灾害发生,所以秋收颇丰,百姓们能过个好年了。
    林禹州抬头问道:洛阳秋收已经开始了吗?
    荀攸点头:新粮种抗虫能力强,加上有农署官员亲身教导,百姓的收成非常可观。
    林禹州脸上浮出笑意,对百姓来说,其他都是虚的,只有吃饱肚子才是最实在的,而只有百姓生活好了,才能图别的东西,发展需要一步一步来。
    粮食增多,荀攸自然也很高兴,如此一来,朝廷财政也能缓和一二,倘若年节前能拿下伪朝廷,那军费这块也能节省一大部分出来。
    就在荀攸和林禹州各自畅想未来的时候,小黄门的声音将两人的思绪唤了回来,陛下驾到!
    刘协跨过门槛,看到荀攸也在,抬手免了荀攸的行礼,他转头对林禹州说道:朕刚才看到户部农署的奏折,说今岁的秋收已经开始了。
    林禹州点头,的确如此。
    刘协问道:朕还看到工部的奏折,新的收割器械已经制作出来,要下发到各地吗?
    荀攸拱手回答:回禀陛下,工部已经将新器械交给了户部,这几日农署便会拟定好使用章。他乃是户部尚书,早就见过新的收割器械,只是这种器械造价高昂,不可能人手一台,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它的使用效率,需要好生打算一番。
    刘协听完点了点头,转而又道:记得将新粮种的产量统计出来,若是人手不足,大汉学宫内的学子也能帮忙,他们也需要锻炼。
    臣领旨。
    刘协跟荀攸交流完,又看向林禹州,将军,甘陇行省呈上来一种白色的花朵,说它是就能制作棉衣的棉花,这种棉花,在其他地方能种植吗?
    当然可以,我让农业署将可以种植棉花的地方从地图上标出来。
    刘协高兴起来:那就太好了。
    前些年,凉州棉衣是冬日里洛阳最畅销的商品,一度形成一衣难求的局面,而棉花则是青崖从南方找到的,彼时它还是世家庭院里的观赏植物,谁都想不到它还能有如此功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棉产业已经成了甘陇行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与之有同样地外的还有造纸与葡萄酒。
    听刘协提起棉衣,荀攸也记起来当年他与郭嘉到凉州时的情形。当年到达凉州的时候,他和郭嘉都生了病,若不是驿站里的棉被,他们肯定得冻死了。他俩被荀彧接走时,还给裹上了大花棉袄,当时还特别嫌弃花棉袄的样式和颜色来着。
    林禹州发现荀攸走神了,也没喊醒他,转而对刘协说道:陛下,单单靠凉州一地的棉花,并不能满足整个大汉百姓的需求,冬日御寒,还是要多管齐下。
    朕明白,北方天寒,南方湿冷,冬日最是难熬,只衣物是不够的,粮食,干柴都不能少。
    林禹州点头,工部近日制作出了一种新炭,热量极高,这种新炭会用到煤石,而晋州有很多煤石矿。
    刘协兴奋地拍了一下手,他抓到林禹州话中的重点,荀攸亦然。
    新炭能带动晋州财政,只是煤石矿开采或许会破坏田地山川,牵一发而动全身。林禹州看着刘协的眼睛,认真地说道道:不能只顾一时利益,开采事宜需慎之又慎。
    刘协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抬头说道:朕明白将军的意思了,此事可否交由朕处理?
    林禹州从不阻拦刘协接触国事,陛下受累了。
    不累!刘协脸上闪过兴奋的光,这一年多以来,他学到很多,他有信心把这件事情办好,不让晋州百姓失望,也不让后世子孙失望!
    林禹州还不知道刘协的想法,否则知道对方已经想到后世子孙了,估计得笑起来,毕竟才十岁的娃,媳妇都没有一个,还子孙,先有儿子再说吧。
    三人在内书房很说了一会儿话,直到太阳西斜,他们才止住话头。
    晚上还有恩荣宴,在筵席开始之前,他们也需要准备一番。
    夕阳的余晖散落在宫墙上,仿佛为整座皇宫披上了一件金灿灿的蝉纱,新科进士们汇聚在宫门处,他们怀着兴奋的心情,等着宫人领他们去恩荣宴。
    诸葛瑾抬头眺望了一下皇宫,完成游街任务之后,他就回了家。叔父诸葛玄在家里等候了多时,还喝了很多酒,醉意朦胧的叔父跟他吐露了很多话,朝廷的现状,大汉的变化以及诸葛家的未来等等。他是第一批科举入仕的官员,势必会引起多方重视和揣测,他需要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相较于诸葛瑾的慎重,周瑜要轻松的多。他对未来早有了规划,所以面对任何事情都能从容以对,只是得了状元,却不能与好友一起庆祝,让他稍稍有些遗憾,他迫切希望孙权能凯旋回朝。
    宫门处的新科进士们小声交流着,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野心,而如今的朝廷可以给他们机会满足这种野心,至于能不能抓住,就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
    随着夕阳余晖一点一点消散,一位长相俊朗的小黄门匆匆而来,各位学子,请跟奴婢来。
    闹哄哄的场面立时安静下来,进士们看向小黄门,他们自觉地排好队,跟在他身后。
    恩荣宴的地点设置在恩荣殿,这个殿是由平朔殿改制的,今后专用于科举宴会。恩荣宴是为新科进士举办的,然而国都内几乎所有上了品级的官员都参与了这场宴会,这是给进士们认人的机会,也是给进士们进一步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入殿之后,进士们按照小黄门的指示,一一落座,他们对面坐着朝臣。周瑜看见了他爹,还看见了诸葛瑾他叔叔,至于董卓,他坐在上首,只比龙椅低一阶的位置。
    刘协和林禹州出现之后,宴会便开始了。美食美酒源源不断地送上来,丝竹之声不绝于耳,殿中还有美丽的舞姬挑着优美的舞蹈。
    林禹州捏着酒杯,他抬眼打量着底下一众进士,似乎在评价着他们的能力。
    刘协端坐在龙椅上,拨弄着桌案上的美食。这些都是他平日里喜欢吃的东西,可这会儿他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他想喝酒了,只不过当初的限年岁饮酒令是他亲自颁发的,如今也不好带头违规。
    就在刘协纠结之际,底下传来的喧哗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小黄门凑到他耳边,将事情讲述了一遍。人多了就是容易闹矛盾,文人多了嘴皮子官司更多,刚才不知谁将话题引到了伪朝廷之上,几句过后进士们就怎么处理伪帝刘辩这个话题争吵起来,言辞最激烈的是一个叫谢辞的进士。
    另一边的官员们听到争吵声后,并没有阻止,该喝酒喝酒,该吃肉吃肉,全都老神在在的,摆出了一副吃瓜群众的架势。
    林禹州看见后,抿嘴笑了笑,他将目光转移到谢辞身上。谢辞出身于陈留谢氏,不算豪门却也是世家,这次科举排名二甲第九,他言语攻击的对象是一甲第二,榜眼鲁肃。
    只听了两句,林禹州就不感兴趣了,不是每个读书人都风光月霁的,有的人书读多了,嫉妒心也多了,惯喜欢拉踩他人突出自己,而这位谢辞显然是个中好手。只是他将目光放在鲁肃身上,是因为周瑜和诸葛瑾朝中有人,他得罪不起吗?
    柿子挑软的捏,可惜谢辞挑的这个柿子它不仅不软,还磕牙,林禹州抬了下眼皮,专注地喝起酒来。
    第217章 三国建工忙(56)
    略显无聊的宴会被辩驳声打断了, 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包括同为进士的周瑜,诸葛瑾等人。
    鲁肃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随意发表了几句见解, 就被这位叫谢辞的青年逮着喷。在他心中, 伪朝廷就是一场袁绍等人搞出来的闹剧,刘辩也只是被利用的傀儡而已,若是伪朝廷被攻下,涉案之人怎么判罚,都应依照律法,并非一定要杀死刘辩,重要的是安抚冀青衮豫四个州府的百姓。
    然而这个叫谢辞的却断章取义,反驳鲁肃, 喷他刚才说的话, 是为了维护刘辩。
    谢辞絮絮叨叨一大堆,最后反问鲁肃:伪帝乃是叛贼之首, 若非他有皇室血脉, 就算是诛九族,都不足以洗脱他的罪责, 这样罄竹难书的人,按照鲁兄的说法, 不该死?
    鲁肃在谢辞慷慨激昂发表意见的时候, 就发现了周瑜他们眼中兴味的光, 甚至注意到林禹州的表情,他不想成为被人观赏的猴,却被谢辞强制性地拉到台前。他的脾气也不好, 听到谢辞的问话, 冷声道:按照谢兄的说法, 伪朝廷之人都应该赶尽杀绝,对吗?
    谢辞冷笑:难道不应该吗?
    鲁肃微微侧头:那还要朝廷律法何用?伪帝是生是死,自由律法决断,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伪朝廷被拿下之后,安抚民心,恢复民生。
    谢辞转身看向鲁肃,他道:杀伪帝就是为了震慑敌人,他死了,民心自然就稳了,若是叛贼都能被赦免,姑息养奸之下,定然会滋生一群擅权专政视皇室尊严于无物的狂妄之辈!
    呦呵?在这儿等着呢?林禹州眼皮微微抬了一下,他感觉自己有被内涵到。
    鲁肃显然也没想到谢辞会将话题扯到这上面来,映射董卓专政擅权,有控制陛下的嫌疑?谢辞莫不是疯了?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对方的表情,发现谢辞说这话的时候,眼角的余光不停瞥向龙椅的方向,顿时明白了谢辞的心思,他揣测圣意,是在向陛下投诚。
    林禹州自然也猜到谢辞的想法了,所谓富贵险中求,在这种时候,说这些话,一是为了向刘协投诚,二是试探自己的态度。无论怎样,谢辞笃定自己不会在恩荣宴上对他下手。也是谢辞运气好,倘若林禹州是历史上的董卓,这会儿他早就人首分离了。
    谢辞的确在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个皇帝会容忍别人跟他分权夺利?所以他在赌刘协与董卓的关系,赌刘协会杀刘辩,赌刘协忌惮董卓。就算陛下当下还无忌惮之心,那以后呢?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再难拔除了,第一个说出这话的人,总是弥足珍贵的,谢辞主动投效刘协,就是为了获得帝王的青睐与庇护,只要性命无忧,权利自然能慢慢谋取。
    在座众人都不是傻子,他们大多数都猜出了谢辞的想法,此时一齐看向林禹州和刘协的方向,等着这两位大汉权势最重的人表态。
    呵一声气音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林禹州放下撑着额头的手,眼皮微抬,看向谢辞,这话听上去有些道理,还有其他想法吗?一齐说了。
    林禹州的话语很平静,他的眼神同样古井无波,可就是这样的眼神这样的语气,威慑住了谢辞,让他顿时呆愣住,动也不敢动。他扯了扯嘴角,喉咙上下滚了一下,却是一句话说不出来。
    太恐怖了!谢辞感觉自己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实在是董卓的相貌太过出色无害,让他忘记了这人曾经的战绩和作为,这么直接对上,他才感觉到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天真,真不会死么?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