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侯有疾(GL)——夜尽初辰(7)
先帝体恤京官冬日里等朝苦寒难耐,便延迟了冬日的上朝时间,卯时二刻才开始上朝,京官们卯时至宫外即可。但燕岚不知道规矩早就改了,他仅有的上朝次数都是在夏日里,燕赵歌也不清楚,燕赵歌直到朝廷偏安北地时才上过朝,那时候的朝廷得看着她的颜色,哪里还敢提点她应该何时上朝。
燕岚仍惦记着昨日和燕赵歌的一番谈话,他也去问过在书房里老老实实抄书的燕宁盛,那两位小王子一位名叫司传铄,出身刚进京不久的沈王府,另一位叫司鉴杨,他却是不知晓对方是哪个王府出身,但想来应当也是刚进京的几个王府之一。司传铄是不久前他在外面听评书时认识的,提前给燕宁盛递了消息,要请他吃茶,恰好也是燕赵歌病着,无人管他,他就带着张石出了府。
先前他只认识司传铄,来了两位小王子是他不曾想到的,另外一位只说了自己姓甚名谁,却不提自己的出身,燕宁盛也没有那个深思熟虑的脑袋。待喝了一会儿茶,司鉴杨问他要不要去翠香楼,燕宁盛正兴奋于和宗室贵人打上交道,早就将不准留恋花柳的家训忘在脑后,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等到了翠香楼,司传铄又提议说翠香楼最近来了个清倌人,琴棋书画皆是一绝,他们已经提前付了请人出场的费用,问他愿不愿意一起上楼,燕宁盛自然是满口答应,结果前脚进去,连一杯茶都没喝完,他就被司传铄踹了出来,着实摔了几下狠得,连张石也被打了。
燕岚听了之后一阵无言,心下一片清明。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两个小王子联起手来给燕宁盛下套,而燕宁盛又是个傻的,连怀疑都没怀疑就跳了下去,只是不知道中间又出了什么变故,导致对方最终放弃了。
大晋宗室取名都是按照宗谱来排的,第二字按照【开先承祖德,继述裕家传,鉴学宗资治,文章启后贤】来排,而第三字又不一样,按世祖皇帝定下的规矩,亲王的嫡子及嫡孙定名与皇家齐,余者自行定其宗序。沈王是代宗皇帝第二子,沈王的王子和今上是一辈的,但今上继位前的名字从系,今上的三个皇子的名字虽然还没有传出来,但字辈是早就定好的,从广,司传铄和司鉴杨明显都不是嫡出。
大晋对于嫡子和庶子并不一视同仁,相较于前朝而言,显得有些苛待庶子。按照继承法的规定,非世袭爵位承袭,承袭者为嫡出长子降一等,嫡出余子降两等(有嫡长立幼情况下),庶出长子降三等,庶出余子降四等,过继者额外降一等,主系绝嗣由旁系继承者降一级,立世子后改立则再降一等(世子身故不在此列)。改立世子和有嫡立长、有长立幼的情况下,世爵按照非世爵论处。
就算是宗室,虽然只有亲王长子能承袭国公,余者皆封君,但嫡出会有额外的赏赐,做官也要比庶出容易。而庶出的王子等亲王死了,就只是普通的宗室了,做官只能凭自己,像嫡出一样蒙荫做官却是远远不能。
燕岚也考虑过是不是蜀国公在给燕家下套,但左思右想都想不到理由。思绪间,他听到一个人的脚步声渐渐进了。
镇北将军老当益壮啊。
是宗正府大宗正。
燕岚笑着拱了拱手,不敢当不敢当,大宗正才是真的老当益壮。
大宗正乃是宗室远亲,是靠着自己爬上来的,已经接近花甲,因为喜欢倚老卖老、说话又很讨人厌而被很多人看不顺眼,但大宗正辈分甚高,是和世祖皇帝一个辈分的,公务上又不曾出错,连先帝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也因此他身上只有一个封君,换成别的宗室,早就封了郡王了。
大宗正笑得胡子都抖了抖,他就喜欢别人夸他老当益壮,这不前阵子还纳了一方二八年华的小妾。老夫听闻,镇北将军世子还未娶亲啊。
燕岚眉头微微一皱,又很快舒展开,道:犬子的确还未娶亲,不过蓟侯府和赵侯府有旧
这就是在暗示大宗正,世子夫人还没定下,但十有九八是赵侯府的姑娘,您老就不要过问了。
但,如果大宗正懂得看人眼色的话,他就不会被别的官员在背后呸他一声老东西了。他只是微微一笑,捻着胡子道:哎没定下就好,没定下就好。
燕岚:
这个人怎么听不懂人话?
燕岚做出为难的模样,道:大宗正也清楚,我燕家和赵侯府有些瓜葛,犬子的生母便是当年的赵国公主,世子夫人实在是
镇北将军不必为难,老夫心里省得。此事老夫一力办妥,必不叫镇北将军与世子为难,世子就且在府里等着好消息罢。大听不懂人话宗正笑呵呵地说道。
燕岚:
什么玩意???
没等燕岚详问,早朝已经开始了,文武朝臣宗室分三列入殿。
燕岚不是京官,以前都是跟在宗正府后头,宗室大臣人少,纵然他故意中间空着一段以示距离也不至于太过于靠后,平日里倒也无妨,但今天有大宗正那一席话,他总觉得自己站得不太对劲。总有一种自己已经是外戚了的错觉。
一定是错觉。他心想。
但大宗正给了他当头一棒。
只见大宗正中气十足地口称:老臣有要事禀报。
燕岚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大宗正先整了整朝服,手握笏板,对着今上,亦可能是对着站在今上后侧的长公主,大声道:前日里听太后想为长公主选婿,老臣有一人推荐。蓟侯领镇北将军世子名赵歌者,生而聪颖,幼而循齐,长而敦敏。且能文能武,行诗作赋兵戈骑马无一不在话下,老臣以为,当配长公主。说完,也不待群臣反应如何,侧身迈开一步,将身后的燕岚暴露在了皇帝眼前。
燕岚一口粗鄙之语含在喉咙里,却不能吐出来。
今上先变了脸色,咬牙切齿道:呵呵,大宗正真是他气得说不出话,只能咬着牙说了一句不愧为大宗正。
明眼人都看得出今上处在暴怒的前夕,大宗正却拱了拱手,一副此乃分内之事的模样:老臣愿为陛下分忧。
皇帝没办法拿大宗正怎么样,对镇北将军如何却轻而易举,他看着燕岚,满眼都是杀气:镇北将军,你的世子,真如大宗正所说,如此优秀啊?
你这个老匹夫瞎XX吹啥呢?燕岚眼眶里满是热泪,就算我儿文武双全,你也不能这么夸啊,你也不能当着皇帝的面夸啊,你这个老东西,太黑了啊虽然你夸得都是真的,我儿也的确配得上长公主,但这不是配不配得上的问题啊这是要抄家灭族啊!
犬子,犬子燕岚哽咽着,实在是说不出一句犬子顽劣这样的话,年近二十即将加冠的侯世子要是被其父当朝说了一句犬子顽劣,基本没什么做官的前途了。都要加冠了还顽劣,那不如接着回家玩去吧。
镇北将军?如何不回朕的话?
皇帝气得脑袋都要炸了,先帝连续给他皇姐点了两个夫婿,一个玩了狸猫换太子之计,是个妾生的庶子,另外一个金穗其外败穗其中,家里的妾都玩死三个了却让庶弟顶包,如何配得上他皇姐?他皇姐气质不凡,又才华横溢,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如此人物怎么能嫁人相夫教子!你们这帮粗鄙之人怎配得上我皇姐!
太后是他继母,压着他就算了,大宗正那个老东西他管不了也就算了,毕竟他父皇都管不了,但你区区一个镇北将军朕还治不住?!
治不住让我皇姐治你!
燕岚磕磕绊绊地说不出话,朝臣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长公主板着脸,以手掩面,不知是不是过于疲倦,还是厌倦于自己的婚事,沉声道:大宗正,以后本宫的婚事不必再拿到朝会上来说,此是皇家私事,如大宗正觉得觉得蓟侯世子是大材,不若直接去后宫禀给太后,也好过于将本宫私事堂而皇之地放在朝堂上。
老臣有罪。大宗正已经达到了目标,见好就收。
燕岚咽下满腔泪水,不愧是长公主啊。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医院一日游,没能码字,不好意思,今天补上,十点之前还有一章
第11章 交谈
大宗正自然不是出自真心想要给长公主找个好的夫婿,不过给长公主找个夫婿的确是目标之一。
自今上继位以来,权力尽数在长公主之手,对宗室限制得也十分严格,像先帝在时,封君的宗室大多都能在俸禄之外还能有一百户左右的食邑,用来供给宗室们的花天酒地,但今上继位之后这种好处就没有了,不仅如此,连先帝许下的食邑也收了回去,长公主一句此举不合世祖规矩就把宗室们堵死了。
京臣们熬过去了,宗室们可熬不过去。
几个宗室大臣红着眼睛将高祖皇帝到现在的各种条例翻来覆去地看,发现别无其他办法,求长公主高抬贵手怕是不可能了,那不如给长公主找麻烦吧。于是几个宗室贵妇到后宫去给太后吹风,左一句长公主双十年华已过是时候成亲了,右一句皇帝也该亲政了长公主应该放权,太后还在犹豫不决,又有贵妇紧跟着一句皇帝可是继子,继子的儿女和自己亲女儿的女儿如何一样呢?
于是太后开始认真思考这件事了,并且给皇帝施压,于是才有了皇帝红着眼睛咬牙切齿在前朝上问太后想给长公主选驸马,众卿以为如何?
宗室们想得很美好,长公主一定会苦恼于成亲的事,但又有太后的压力推辞不得,等成亲了哪里还能继续总览政事,不然驸马的面子放在哪里,皇帝自然就有机会亲政了。夫婿也得挑一个一看就大有可为的,今科会元曲岁寒就是个很好的人选,出身不错,又接连拿了县试、府试、院试的案首,小三元的名号在江南地区很是出名,接着乡试得了解元、会试得了会元,倘若再殿试拿状元,便是连中六元的状元郎,配得起大晋长公主。至于那未婚妻,面对长公主自然得甘于做妾。
可惜,可惜被蓟侯世子坏了好事,虽然燕赵歌坏事的时候没有留名字,但燕姓的勋贵长安独此一家,稍微打听打听便知道是谁,也就当日那个青衣士子是个傻的,还以为燕赵歌是个富商之子。但既然被蓟侯世子坏了好事,那不若让蓟侯世子顶上好了,镇北将军手握兵权,其嫡子尚长公主,即可联姻皇室保全富贵,又能得到皇帝的欢心。
什么?你问为什么能得到皇帝的欢心?这还用问吗?长公主尚了将门自然就不能问政了,皇帝顺理成章拿回政权,如何不高兴呢?
嗯宗室们想法很美好,然而一开始就歪了。
皇帝根本不是没机会揽政,而是主动让自己被架空的。
散朝之后皇帝还是一肚子气,连本来说好的去看太子也不想去了。
混蛋!那个老匹夫!皇帝恨恨地骂着,恨不得大宗正即刻驾鹤归西,明日!我明日就要他乞骸骨!!他如何敢逼迫皇姐!还拿着太后当挡箭牌!
长公主在一旁思考着什么,没有接话。
皇姐,你是不是也这么觉得?还有那个蓟侯世子!他不配!还什么能文能武,行诗作赋兵戈骑马无一不在话下?我呸!皇帝骂了一阵子,感觉解气了一点,发现长公主怔怔出神,出声问道:皇姐?你怎地不说话?
我在想,蓟侯世子似乎,可用啊。长公主道。
皇帝:????
我现在就去敲了他的腿!
发觉皇帝神色变化,长公主不由得一笑,道:我不是说我的婚事。你看,蓟侯世子是嫡出,燕国覆灭不到二十年,他在燕地肯定很得人心,她的生母又是当年赵国的清月公主,赵地肯定也有人愿意追随他,有他一人,就足以坐镇燕赵两地,再有精兵能将辅佐,匈奴鲜卑可平。
赵国覆灭于代宗皇帝永昌十年,之后赵国王室一支投奔了燕国,另一支入长安,被代宗皇帝封为赵国侯。
皇帝顺着她的思绪想下去,忍不住一拍手,惊道:这样就能腾出手来处理蜀地的事了!
蜀地兵马簇拥蜀国公这件事长安并不是不知道,只是先有赵国覆灭又有燕国覆灭,近些年匈奴又蠢蠢欲动,实在是腾不出手来。
然也。长公主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目光,又皱起了眉头,但他本身爵位有了,生母近支绝嗣,远亲又有赵国侯,继母是临原郡主,临原侯又不能施恩
对于临原侯,皇室都恨得牙痒痒。
老临原侯是尚公主,而不是公主下嫁,这两者的区别可就大了。公主下嫁要住进临原侯府,驸马可以纳妾;尚公主则是住进公主府,得到准许侯才能纳妾。临原郡主的生母康越公主无子,便准许老临原侯纳妾,但老临原侯却得寸进尺,宠妾灭妻,但那时候公主已经病重,没有办法向外传递消息。直到临原郡主嫁到蓟侯府,稳定了自己的身份之后才告诉皇室,可那个时候老临原侯已经过世了,处置临原侯府也来不及了,反而会让别人以为皇帝要对蓟侯下手,先帝就只能忍了,一直到如今,都没什么机会处置临原侯府。
施恩自然是不能的,连帮他满门绝嗣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施恩。
那就只能联姻了,蓟侯又没有妹妹,我也不能纳妾,就只能联姻了宗室近支的公主皇帝喃喃道,然后惊觉事情又绕回到了长公主身上。近期入京的六位封王,除开济南王之外都是近支宗室,礼王、福王是代宗皇帝的兄弟,沈王、浙王、江王乃是先帝的兄弟,但无论是哪一位,都没有带适龄郡主入京,要么是和离归府的,要么才七八岁。
济南王虽然也勉强算得上是近支,但毕竟是贫寒出身,年龄合适的早些年都是在泥地里打过滚的,一出生就娇生惯养的年龄还没有两位数呢。
蓟侯世子马上就加冠了,也不可能让人家等五年再成亲,而且人家有意和赵国侯府亲上加亲呢。早朝之前镇北将军和大宗正的那些话可都被内侍听在了耳朵里,记录早就摆在了皇帝的桌案上。
皇帝一时懵了。
没什么好法子呢长公主感叹道。
我不同意这门婚事!皇帝瞪着眼睛,我就是不同意!
长公主失笑,她摇摇头道:本来也没有考虑过蓟侯世子。她想了想,又忍不住笑了,我想嫁的人已经不在了。综弟,要是我一辈子不嫁,你愿不愿意一辈子奉养我啊?长公主半开玩笑地说道。
尽管为避天下讳,皇帝一继位就改了名字,但长公主仍然习惯叫他原来的名字。
当然愿意!皇帝毫不犹豫地答道。倒不如说乐得如此,在他看来全天下没一个人配得上自家皇姐。他回答之后,看着长公主的笑颜,虽然笑得很轻松,但他还是犹豫了一下,问道:皇姐,是卫广吗?
恋耽美
燕岚仍惦记着昨日和燕赵歌的一番谈话,他也去问过在书房里老老实实抄书的燕宁盛,那两位小王子一位名叫司传铄,出身刚进京不久的沈王府,另一位叫司鉴杨,他却是不知晓对方是哪个王府出身,但想来应当也是刚进京的几个王府之一。司传铄是不久前他在外面听评书时认识的,提前给燕宁盛递了消息,要请他吃茶,恰好也是燕赵歌病着,无人管他,他就带着张石出了府。
先前他只认识司传铄,来了两位小王子是他不曾想到的,另外一位只说了自己姓甚名谁,却不提自己的出身,燕宁盛也没有那个深思熟虑的脑袋。待喝了一会儿茶,司鉴杨问他要不要去翠香楼,燕宁盛正兴奋于和宗室贵人打上交道,早就将不准留恋花柳的家训忘在脑后,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等到了翠香楼,司传铄又提议说翠香楼最近来了个清倌人,琴棋书画皆是一绝,他们已经提前付了请人出场的费用,问他愿不愿意一起上楼,燕宁盛自然是满口答应,结果前脚进去,连一杯茶都没喝完,他就被司传铄踹了出来,着实摔了几下狠得,连张石也被打了。
燕岚听了之后一阵无言,心下一片清明。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两个小王子联起手来给燕宁盛下套,而燕宁盛又是个傻的,连怀疑都没怀疑就跳了下去,只是不知道中间又出了什么变故,导致对方最终放弃了。
大晋宗室取名都是按照宗谱来排的,第二字按照【开先承祖德,继述裕家传,鉴学宗资治,文章启后贤】来排,而第三字又不一样,按世祖皇帝定下的规矩,亲王的嫡子及嫡孙定名与皇家齐,余者自行定其宗序。沈王是代宗皇帝第二子,沈王的王子和今上是一辈的,但今上继位前的名字从系,今上的三个皇子的名字虽然还没有传出来,但字辈是早就定好的,从广,司传铄和司鉴杨明显都不是嫡出。
大晋对于嫡子和庶子并不一视同仁,相较于前朝而言,显得有些苛待庶子。按照继承法的规定,非世袭爵位承袭,承袭者为嫡出长子降一等,嫡出余子降两等(有嫡长立幼情况下),庶出长子降三等,庶出余子降四等,过继者额外降一等,主系绝嗣由旁系继承者降一级,立世子后改立则再降一等(世子身故不在此列)。改立世子和有嫡立长、有长立幼的情况下,世爵按照非世爵论处。
就算是宗室,虽然只有亲王长子能承袭国公,余者皆封君,但嫡出会有额外的赏赐,做官也要比庶出容易。而庶出的王子等亲王死了,就只是普通的宗室了,做官只能凭自己,像嫡出一样蒙荫做官却是远远不能。
燕岚也考虑过是不是蜀国公在给燕家下套,但左思右想都想不到理由。思绪间,他听到一个人的脚步声渐渐进了。
镇北将军老当益壮啊。
是宗正府大宗正。
燕岚笑着拱了拱手,不敢当不敢当,大宗正才是真的老当益壮。
大宗正乃是宗室远亲,是靠着自己爬上来的,已经接近花甲,因为喜欢倚老卖老、说话又很讨人厌而被很多人看不顺眼,但大宗正辈分甚高,是和世祖皇帝一个辈分的,公务上又不曾出错,连先帝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也因此他身上只有一个封君,换成别的宗室,早就封了郡王了。
大宗正笑得胡子都抖了抖,他就喜欢别人夸他老当益壮,这不前阵子还纳了一方二八年华的小妾。老夫听闻,镇北将军世子还未娶亲啊。
燕岚眉头微微一皱,又很快舒展开,道:犬子的确还未娶亲,不过蓟侯府和赵侯府有旧
这就是在暗示大宗正,世子夫人还没定下,但十有九八是赵侯府的姑娘,您老就不要过问了。
但,如果大宗正懂得看人眼色的话,他就不会被别的官员在背后呸他一声老东西了。他只是微微一笑,捻着胡子道:哎没定下就好,没定下就好。
燕岚:
这个人怎么听不懂人话?
燕岚做出为难的模样,道:大宗正也清楚,我燕家和赵侯府有些瓜葛,犬子的生母便是当年的赵国公主,世子夫人实在是
镇北将军不必为难,老夫心里省得。此事老夫一力办妥,必不叫镇北将军与世子为难,世子就且在府里等着好消息罢。大听不懂人话宗正笑呵呵地说道。
燕岚:
什么玩意???
没等燕岚详问,早朝已经开始了,文武朝臣宗室分三列入殿。
燕岚不是京官,以前都是跟在宗正府后头,宗室大臣人少,纵然他故意中间空着一段以示距离也不至于太过于靠后,平日里倒也无妨,但今天有大宗正那一席话,他总觉得自己站得不太对劲。总有一种自己已经是外戚了的错觉。
一定是错觉。他心想。
但大宗正给了他当头一棒。
只见大宗正中气十足地口称:老臣有要事禀报。
燕岚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大宗正先整了整朝服,手握笏板,对着今上,亦可能是对着站在今上后侧的长公主,大声道:前日里听太后想为长公主选婿,老臣有一人推荐。蓟侯领镇北将军世子名赵歌者,生而聪颖,幼而循齐,长而敦敏。且能文能武,行诗作赋兵戈骑马无一不在话下,老臣以为,当配长公主。说完,也不待群臣反应如何,侧身迈开一步,将身后的燕岚暴露在了皇帝眼前。
燕岚一口粗鄙之语含在喉咙里,却不能吐出来。
今上先变了脸色,咬牙切齿道:呵呵,大宗正真是他气得说不出话,只能咬着牙说了一句不愧为大宗正。
明眼人都看得出今上处在暴怒的前夕,大宗正却拱了拱手,一副此乃分内之事的模样:老臣愿为陛下分忧。
皇帝没办法拿大宗正怎么样,对镇北将军如何却轻而易举,他看着燕岚,满眼都是杀气:镇北将军,你的世子,真如大宗正所说,如此优秀啊?
你这个老匹夫瞎XX吹啥呢?燕岚眼眶里满是热泪,就算我儿文武双全,你也不能这么夸啊,你也不能当着皇帝的面夸啊,你这个老东西,太黑了啊虽然你夸得都是真的,我儿也的确配得上长公主,但这不是配不配得上的问题啊这是要抄家灭族啊!
犬子,犬子燕岚哽咽着,实在是说不出一句犬子顽劣这样的话,年近二十即将加冠的侯世子要是被其父当朝说了一句犬子顽劣,基本没什么做官的前途了。都要加冠了还顽劣,那不如接着回家玩去吧。
镇北将军?如何不回朕的话?
皇帝气得脑袋都要炸了,先帝连续给他皇姐点了两个夫婿,一个玩了狸猫换太子之计,是个妾生的庶子,另外一个金穗其外败穗其中,家里的妾都玩死三个了却让庶弟顶包,如何配得上他皇姐?他皇姐气质不凡,又才华横溢,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如此人物怎么能嫁人相夫教子!你们这帮粗鄙之人怎配得上我皇姐!
太后是他继母,压着他就算了,大宗正那个老东西他管不了也就算了,毕竟他父皇都管不了,但你区区一个镇北将军朕还治不住?!
治不住让我皇姐治你!
燕岚磕磕绊绊地说不出话,朝臣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长公主板着脸,以手掩面,不知是不是过于疲倦,还是厌倦于自己的婚事,沉声道:大宗正,以后本宫的婚事不必再拿到朝会上来说,此是皇家私事,如大宗正觉得觉得蓟侯世子是大材,不若直接去后宫禀给太后,也好过于将本宫私事堂而皇之地放在朝堂上。
老臣有罪。大宗正已经达到了目标,见好就收。
燕岚咽下满腔泪水,不愧是长公主啊。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医院一日游,没能码字,不好意思,今天补上,十点之前还有一章
第11章 交谈
大宗正自然不是出自真心想要给长公主找个好的夫婿,不过给长公主找个夫婿的确是目标之一。
自今上继位以来,权力尽数在长公主之手,对宗室限制得也十分严格,像先帝在时,封君的宗室大多都能在俸禄之外还能有一百户左右的食邑,用来供给宗室们的花天酒地,但今上继位之后这种好处就没有了,不仅如此,连先帝许下的食邑也收了回去,长公主一句此举不合世祖规矩就把宗室们堵死了。
京臣们熬过去了,宗室们可熬不过去。
几个宗室大臣红着眼睛将高祖皇帝到现在的各种条例翻来覆去地看,发现别无其他办法,求长公主高抬贵手怕是不可能了,那不如给长公主找麻烦吧。于是几个宗室贵妇到后宫去给太后吹风,左一句长公主双十年华已过是时候成亲了,右一句皇帝也该亲政了长公主应该放权,太后还在犹豫不决,又有贵妇紧跟着一句皇帝可是继子,继子的儿女和自己亲女儿的女儿如何一样呢?
于是太后开始认真思考这件事了,并且给皇帝施压,于是才有了皇帝红着眼睛咬牙切齿在前朝上问太后想给长公主选驸马,众卿以为如何?
宗室们想得很美好,长公主一定会苦恼于成亲的事,但又有太后的压力推辞不得,等成亲了哪里还能继续总览政事,不然驸马的面子放在哪里,皇帝自然就有机会亲政了。夫婿也得挑一个一看就大有可为的,今科会元曲岁寒就是个很好的人选,出身不错,又接连拿了县试、府试、院试的案首,小三元的名号在江南地区很是出名,接着乡试得了解元、会试得了会元,倘若再殿试拿状元,便是连中六元的状元郎,配得起大晋长公主。至于那未婚妻,面对长公主自然得甘于做妾。
可惜,可惜被蓟侯世子坏了好事,虽然燕赵歌坏事的时候没有留名字,但燕姓的勋贵长安独此一家,稍微打听打听便知道是谁,也就当日那个青衣士子是个傻的,还以为燕赵歌是个富商之子。但既然被蓟侯世子坏了好事,那不若让蓟侯世子顶上好了,镇北将军手握兵权,其嫡子尚长公主,即可联姻皇室保全富贵,又能得到皇帝的欢心。
什么?你问为什么能得到皇帝的欢心?这还用问吗?长公主尚了将门自然就不能问政了,皇帝顺理成章拿回政权,如何不高兴呢?
嗯宗室们想法很美好,然而一开始就歪了。
皇帝根本不是没机会揽政,而是主动让自己被架空的。
散朝之后皇帝还是一肚子气,连本来说好的去看太子也不想去了。
混蛋!那个老匹夫!皇帝恨恨地骂着,恨不得大宗正即刻驾鹤归西,明日!我明日就要他乞骸骨!!他如何敢逼迫皇姐!还拿着太后当挡箭牌!
长公主在一旁思考着什么,没有接话。
皇姐,你是不是也这么觉得?还有那个蓟侯世子!他不配!还什么能文能武,行诗作赋兵戈骑马无一不在话下?我呸!皇帝骂了一阵子,感觉解气了一点,发现长公主怔怔出神,出声问道:皇姐?你怎地不说话?
我在想,蓟侯世子似乎,可用啊。长公主道。
皇帝:????
我现在就去敲了他的腿!
发觉皇帝神色变化,长公主不由得一笑,道:我不是说我的婚事。你看,蓟侯世子是嫡出,燕国覆灭不到二十年,他在燕地肯定很得人心,她的生母又是当年赵国的清月公主,赵地肯定也有人愿意追随他,有他一人,就足以坐镇燕赵两地,再有精兵能将辅佐,匈奴鲜卑可平。
赵国覆灭于代宗皇帝永昌十年,之后赵国王室一支投奔了燕国,另一支入长安,被代宗皇帝封为赵国侯。
皇帝顺着她的思绪想下去,忍不住一拍手,惊道:这样就能腾出手来处理蜀地的事了!
蜀地兵马簇拥蜀国公这件事长安并不是不知道,只是先有赵国覆灭又有燕国覆灭,近些年匈奴又蠢蠢欲动,实在是腾不出手来。
然也。长公主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目光,又皱起了眉头,但他本身爵位有了,生母近支绝嗣,远亲又有赵国侯,继母是临原郡主,临原侯又不能施恩
对于临原侯,皇室都恨得牙痒痒。
老临原侯是尚公主,而不是公主下嫁,这两者的区别可就大了。公主下嫁要住进临原侯府,驸马可以纳妾;尚公主则是住进公主府,得到准许侯才能纳妾。临原郡主的生母康越公主无子,便准许老临原侯纳妾,但老临原侯却得寸进尺,宠妾灭妻,但那时候公主已经病重,没有办法向外传递消息。直到临原郡主嫁到蓟侯府,稳定了自己的身份之后才告诉皇室,可那个时候老临原侯已经过世了,处置临原侯府也来不及了,反而会让别人以为皇帝要对蓟侯下手,先帝就只能忍了,一直到如今,都没什么机会处置临原侯府。
施恩自然是不能的,连帮他满门绝嗣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施恩。
那就只能联姻了,蓟侯又没有妹妹,我也不能纳妾,就只能联姻了宗室近支的公主皇帝喃喃道,然后惊觉事情又绕回到了长公主身上。近期入京的六位封王,除开济南王之外都是近支宗室,礼王、福王是代宗皇帝的兄弟,沈王、浙王、江王乃是先帝的兄弟,但无论是哪一位,都没有带适龄郡主入京,要么是和离归府的,要么才七八岁。
济南王虽然也勉强算得上是近支,但毕竟是贫寒出身,年龄合适的早些年都是在泥地里打过滚的,一出生就娇生惯养的年龄还没有两位数呢。
蓟侯世子马上就加冠了,也不可能让人家等五年再成亲,而且人家有意和赵国侯府亲上加亲呢。早朝之前镇北将军和大宗正的那些话可都被内侍听在了耳朵里,记录早就摆在了皇帝的桌案上。
皇帝一时懵了。
没什么好法子呢长公主感叹道。
我不同意这门婚事!皇帝瞪着眼睛,我就是不同意!
长公主失笑,她摇摇头道:本来也没有考虑过蓟侯世子。她想了想,又忍不住笑了,我想嫁的人已经不在了。综弟,要是我一辈子不嫁,你愿不愿意一辈子奉养我啊?长公主半开玩笑地说道。
尽管为避天下讳,皇帝一继位就改了名字,但长公主仍然习惯叫他原来的名字。
当然愿意!皇帝毫不犹豫地答道。倒不如说乐得如此,在他看来全天下没一个人配得上自家皇姐。他回答之后,看着长公主的笑颜,虽然笑得很轻松,但他还是犹豫了一下,问道:皇姐,是卫广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