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本侯有疾(GL) > 本侯有疾(GL)
错误举报

本侯有疾(GL)——夜尽初辰(34)

    但现在的问题是,原锦衣卫指挥使怎么办?
    这家伙出身不算差, 又是走正统科举之路爬上来的,本身没有犯错,不好贬谪。况且锦衣卫刚立了大功,就把原锦衣卫指挥使贬谪出去,让锦衣卫体制内的官员怎么看?让外头的官吏怎么想?
    皇帝刚驾崩你们就敢算计皇帝亲兵头子?
    前朝合计来合计去, 把人塞到京营做副指挥使去了,京营指挥使从来都只是起到辖制京营八校的校尉作用, 并不能直接接掌京营八校的兵马,能做到什么地步还要看京营八校尉肯不肯听你的命令,所以没有设置副指挥使, 不过现在情况特殊,塞进去一个也无妨。等别的地方有了空缺,再把人调出来用, 朝廷一贯这么使唤不是勋贵出身的武官。
    新任京营副指挥使十分高兴,终于甩掉了锦衣卫这个大包袱,他一个正统出身的仕人,怎么能做那蝇营狗苟之事?熬上几年资历,但凡有点功绩就能调任野战校尉,若是有战事,担任常设将军也不是问题。
    礼部尚书迁左相,便由礼部右侍郎填补空缺,层层提拔调动。
    等到镇北将军回京,长安已经安稳了下来。
    新帝登基,自然要靠大肆封赏来收买人心,镇北将军得胜还朝更是最好的借口,没有比这更恰当的了。
    常乐王爵位为特赐,故不再加封,于赵地划六县设常乐郡,以其为常乐王封国。
    镇北将军迁兵部尚书,加国公衔,广阳县并入蓟县,为蓟侯封国,食邑共万四千二百户。二子燕宁盛封三等子,食邑四百户,三子燕宁康蒙荫建文君,食邑百二十户。
    前锋将军封邯郸侯,食邑千二百户。
    册封的爵位与食邑皆是早已定好的,没有再起波折,不过这些新封的军功侯是留是去到是个不小的问题,常乐王自然是要镇封国的,镇北将军也无须再商讨,三等子燕宁盛调入未央宫羽林骑,至于邯郸侯,在请示了长公主之后,同样调入未央宫,任驸马都尉。
    奉车都尉与驸马都尉同为未央宫的守卫,负责皇帝的出行安全,驸马都尉因为掌管未央宫骑兵,尤其重要,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两个职位从来都是由外戚担任,驸马一词也是因此而来。
    奉车都尉是如今的国舅陆成侯担任,因为故太皇太后娘家人都不在了,赵国侯两子又都没有战功,原来的驸马都尉只能由代宗皇帝的驸马担任,这下有了新晋的邯郸侯,长公主立刻把那个她名义上的姑父踢回了家。
    其实以燕赵歌为奉车都尉或者驸马都尉也很合适,然而她掌握了锦衣卫,再兼任未央宫的职位就不太合适了。
    虽然遗诏出临三日皆释服,但不可能真的这样尊崇。大行皇帝的皇父仁宗皇帝驾崩时就遗诏节俭,丧失规模还比不上一般的诸侯王,因为是仁宗皇帝遗诏,大行皇帝不得不尊崇,太皇太后遗诏也是如此,但到了如今,长公主代年幼的新帝跪灵,再如此节俭便有些说不过去了。
    至少要守灵三个月,在京有资格上朝的重臣公侯都要来哭丧,没资格的在家也要戴孝。任何胆敢寻欢作乐的都要被治罪。
    但这有点苦了燕赵歌。皇帝驾崩应该悲痛才是,但她对皇帝一没什么感情,二乱世走一遭实在是提不起太多的敬畏之心,气氛到了倒是能哭几声掉些眼泪,让她在朝堂上像别的官吏一样哭出来,她哪里做得到?
    况且父亲燕岚没死在这次战事中,还平稳从北地调回长安任尚书,蜀国公一系也被□□在了宫里,想来这辈子是没有机会出来蹦跶了,她和长公主的婚事也订下了,虽然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成亲,但这也是定下了!她高兴都来不及,哪里有眼泪可以掉?
    但不哭勉强可以,笑出来可就是大不敬了,燕赵歌只能勉强自己板着脸,看在旁人眼里就是一副十分不高兴的模样。
    于是朝臣议论纷纷。
    燕家四子,三子有爵位,先帝遗诏也说了准蓟侯再择一子定世位,剩下的那一个嫡幼子想来就是世子了,蓟侯食邑万户有余,在不封国公的今日,万户侯便是勋贵顶点,况且蓟侯又加了国公衔,旁人称呼其便是蓟国公,虽然不能将国公之位传承下去,但满长安有几个能担任九卿的国公?
    如此之权势燕侯怎地还不高兴?
    思来想去,人们将目光放在了婚事上。
    莫不是,燕侯不满意这门婚事?碍于在大行皇帝榻前不得不应下?
    一旦有一个人有这种想法,立刻就一传十,十传百,结合早之前的流言蜚语,本来还想着八卦一下皇帝为何驾崩的如此之快的长安人民立刻就换了瓜吃。
    皇帝驾崩这种事哪比得上男女之情好八卦?一个不好还要被锦衣卫捉去问话。八卦一位侯爵可就一点压力没有,至于这位同时任着锦衣卫指挥使嘿嘿,世祖皇帝有云:非议政,毋禁言。
    等朝廷反应过来的时候,长安里头的八卦已经满天飞了。
    就连大行皇帝临终时,亲眼见着皇帝赐婚,亲耳听见燕赵歌情真意切的承诺的几位朝臣们,也不禁疑惑了起来。正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难不成真的有什么隐情?
    其中又有数位朝臣推波助澜。有单纯看好戏的,捧着瓜和妻女吃得开心极了,也有早就盯上了兵部尚书之位却因为被抢而怀恨在心的,子承父过是常理,更有大批爱慕的长公主的勋贵子弟在各个书坊间七嘴八舌地添油加醋,将所有道听途说的消息都告诉说书先生,也不问真假,甚至于威胁人家必须添到评书里头,不然就如何如何。
    征西将军嫡长子,姓秦名峰者,便是其中权势最大的爱慕者。
    秦峰正在酒肆里和狐朋狗友们大吐苦水。这家酒肆背靠顺国公府,虽然家中没有重臣在朝,但借着世袭罔替的国公之位,子嗣里没有过于顽劣不堪的,嫡系又懂得做人,因此在长安里混得风生水起,许多勋贵子弟都喜欢光顾此家。
    他燕赵歌凭什么?!秦峰喝得面色涨红,一个酒嗝接一个酒嗝地打,面前摆了七八个空了的酒坛子,底下还有摔碎了的。明明明明皇帝下诏传我如今,便是要许我公主,如何如何却又嫁了他燕赵歌!
    顺国公世子面上哭笑不得,心里却是腻歪至极。
    奉应承顺四国公府皆是皇室在外的耳目,从代宗皇帝至今,便一直负责为皇室传递消息,附带方便锦衣卫。也因为这个,四国公府子弟多善于察言观色,看人下菜,若不是秦峰是征西将军嫡长子,顺国公世子是绝对不会出面作陪的。
    他出面本来是觉得,秦峰身份不一般,说不定能打探到什么私密消息,结果这家伙却在这里大放厥词。
    我我为了公主,连、连世子之位都让给我弟弟了!
    顺国公世子对此嗤之以鼻,这哪里是让,爵位还有心甘情愿让出去的?不过是争不过自己的弟弟罢了,便顺水推舟借口谦让,养一个友爱弟弟的名声,来长安讨生活,你还敢肖想长公主?就你也配?
    顺国公世子不愿意出言,却有一同喝酒的纨绔子弟甲张嘴道:不过是收买人心罢了,若是征西将军得了大功,陛下如何敢不许公主于你?
    又一纨绔子弟乙哈哈大笑道:燕家惯会奉承皇家,哪比得上征西将军战功赫赫,老蓟侯在殿上为了活命哭得没个人样子,那燕赵歌深得那老东西精髓,却没想到将自己搭进去了,不纳妾,不收通房,不狎妓,不恋美人好志向!兄弟几个不如看看,他燕赵歌是否真的能做到!
    想来是不能的!他爹都有庶子!听闻燕赵歌继母年轻貌美,说不准嘿嘿
    眼看着话越说越离谱,顺国公世子不得不出言相劝,道:莫要侮辱人家,临原郡主乃是宗室
    秦峰被奉承得飘飘欲仙,又酒精上头,大脑稀里糊涂的,听闻此言不由得大怒,啐了顺国公世子一口,道:我我就骂了怎地?许他做幸臣,施那见不得光的手段,不许我骂?还仁宗皇帝遗诏,我呸!若真有仁宗遗诏,岂会四年不发?!若真被仁宗皇帝看重,还有那长平高成之事?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顺国公世子躲过扑面而来的吐沫星子,厌恶不已。秦峰说得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只是有些事情不能放在明面上,大家心照不宣即可。
    不过不过是假托仁宗皇帝之名罢了!秦峰瞪着眼睛,大吼道。
    早有头脑清醒的勋贵子弟见状不好,立刻溜之大吉。慢了一拍的就将秦峰的话听进了耳朵里去,醉醺醺的脑袋立刻醒了一大半。
    说大行皇帝不过是假托仁宗皇帝之名?
    这是诽谤皇家啊。要抄家问斩的。
    顺国公世子额头上的汗津津而下。
    皇帝才刚刚驾崩,你就在这里诽谤皇家,被诽谤的还是大行皇帝,你不要命我还要命啊!
    但现在堵住秦峰的嘴已经晚了,这酒肆里不知有多少人是宫里的暗探,又有多少人是锦衣卫的。
    顺世子反应过来的纨绔们吓得牙齿都在打颤,他们都清楚这里是什么地方,只要不非议皇家,说什么都行,只要你挺得住对方的报复,你甚至可以在这里辱骂重臣公爵,但可没人知道陇西来的秦峰知道不知道。
    顺国公世子抹了抹汗,命人将秦峰捆了,堵住嘴,秦峰瞪着眼睛挣扎了一会儿,等酒意上来慢慢就睡着了。
    莫慌,莫慌。大放厥词的是他,与我等无干。
    不多时,锦衣卫鱼贯而入,为首的正是新晋锦衣卫指挥使,燕侯燕赵歌。
    只见燕赵歌穿着锦衣卫官服,腰跨御赐天子剑,对着他露出一个十分无害地笑容。
    秦峰诽谤皇家,辱及大行皇帝。暂且压入诏狱,等候陛下发落。
    顺国公世子咽了咽喉咙。
    诏狱啊,纵观大晋十几朝,可没有一位能完好从诏狱里出来的。
    诸位皆是证人,一同请罢。
    作者有话要说:  咕咕咕下载了个新游戏(感谢在20200115 20:21:56~20200116 20:05: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0717790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樗 15瓶;西风 14瓶;yurine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庙谥
    新帝登基后第一次大朝, 文武百官俱在。
    幼帝躺在龙椅上, 怀抱天子冠,长公主披着龙袍,站在龙椅右边。
    此次大朝, 定大行皇帝尊号。
    长公主,臣赵歌有奏。燕侯整顿衣襟, 一脸正气地站起来。
    准。
    臣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 闻歌者, 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先帝即位以来, 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 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 不受献,不好美人,不私其利也。内抚黎庶, 外御夷狄,功莫大焉!先帝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 靡不获福焉。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臣甚惧焉,昧死奏请陛下,定先帝庙宇之乐舞,以明修德,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予万世,永永无穷!
    听了这位新晋的长公主驸马、侍中领锦衣卫指挥使、燕侯燕赵歌的话,文武百官都是面面相觑。
    这燕侯也太不要脸了!
    他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他要新帝给先帝立庙,上庙号!在谥法制度中,只有有庙号的天子,才能享有特别为其制定的乐舞!
    先秦前汉时代的谥法制度是极为严格的,然而到了大晋之后谥法制度便崩坏,每位皇帝俱有庙号,哪怕在位不过月余的襁褓皇帝也能得一哀宗庙号。等到世祖皇帝登基,看了这些祖宗的庙号,都觉得太过于不要脸了些,穆宗皇帝南狩之前的襁褓皇帝、傀儡皇帝统统被撤掉了庙享,剩下的偏安于南方只知道享乐的皇帝也被撤了庙号,只留下谥号。南狩的穆宗皇帝能有庙号是因为他封下了燕赵两国作为北地屏障,燕赵两国为世祖皇帝北伐出了大力,世祖皇帝才认了他的庙号,保留其庙享。
    不论有功有德的世祖皇帝与代宗皇帝,仁宗皇帝在位二十余年,虽然性子宽厚,却没做出什么大的功绩,还失了燕国,因此得了不伦不类的仁宗,因为实在是不知道歌颂皇帝什么恩德好,也没有功绩可以歌颂,那就夸他仁厚吧。
    先帝在位不过四年,准确的来说是三年余几个月而已,政事都是长公主处理的,怎么能给他上庙号?许多人在心里腹诽着。此例要是开了,那以后,是不是是个皇帝都能有个庙号了?
    更多的人挠头搔首,但偏偏,没有人敢反对!
    于公,先帝看重燕侯,虽然是以侍中官待侍宫中,先帝却不曾拿他当成普通的臣子看待,更多的像是友人,能以侍中身领锦衣卫指挥使,便知道先帝有多器重燕侯了,临终前还谆谆教诲燕侯,托付长公主并太子。于私,燕侯乃是摄政长公主的驸马,燕侯生母与先帝的太后乃是同宗近亲姐妹,从这论起的话,蓟侯与先帝便成了表兄弟,新帝是燕侯的外甥,于情于理,燕侯为先帝请立宗庙,却也是没话说的。
    何况锦衣卫乃是天子爪牙,燕侯又持有天子剑,他既是新帝表叔又是姑丈,谁能反对?谁敢反对?
    长公主也是一怔,旋即露出些许轻微的笑意。众卿以为如何?
    问题大了!
    但,能站出来指责,摆在台面上议论吗?
    谁敢啊!
    没看见就差把杀人二字写在脸上了的锦衣卫士兵一直按着腰刀刀柄吗?
    没看见那位一枪捅死匈奴王,一战功封邯郸侯的驸马都尉如狼似虎一般盯着朝臣吗?
    没看见打断了匈奴脊梁的故镇北将军、现任兵部尚书蓟侯一直杀气沉沉吗?
    因着大宗正病重,在朝的乃是右宗正,只见右宗正上前一步,拜首道:臣闻仲尼曰:王者,必世而后仁,善人治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先帝主政天下四年,布德行武,功绩著于竹帛,纵城旦司空,亦有恩泽,臣愚窃以为,先帝当立庙祀之,使天下世世代代,皆知先帝之德!
    常安长公主看着右宗正,神情不变。
    燕侯眉头一挑,看着右宗正,神情似笑非笑。
    右宗正之后,以秦国公为首,带着诸王上前拜道:陛下,臣等附议。
    长公主微微顿首,刚想张口说些什么,只见一位侯爵站起身来。拜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兹事体大,当交由左右丞相、尚书领百官共议,之后禀告太后与太皇太后,再做定夺。
    大晋功爵五等十五级,又有世爵勋爵荣爵之分,若是再算上宗室的封君,一共三百多位,又有勋贵常年在封地吃喝玩乐,一时之间,朝臣谁也想不起来这是谁。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