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大家别管我,继续做生意吧。”
罗夏至毕竟是学人力资源管理的“人精预备役”,猜也猜出这掌柜的心思——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好命大少爷,不通庶务,不谙世事,千万别来瞎搞事!
罗夏至吩咐阿乐端来一把椅子,就放在柜台后面。坐下后,端起从伙计奉上的茶水小口地啜了起来。
胡掌柜和几个柜上的大伙计面面相觑,猜不出这为东家想要干什么。最后掌柜大手一挥,大家便各归各位开始忙碌了起来。
他们来的时间刚好是午后,明明现下非年非节,店堂里的客人却不少,让罗夏至稍感意外。
罗夏至趁机打量起了店堂的布局和人流。
这间铺子位置很是不错,临近公共租界的巡捕房,安全方面没有问题。出门就是一个十字路口,往来人流如织,其中十有五六会进店来瞧瞧。
这铺子除了售卖南北方食品,还出卖一些苏州扬州的精品绸缎丝帕和北方的尼龙毛线,应该是沾了他们罗家商行的光。听说这时候的商行还接受私人定制运货,就是后世所谓的“代购”了。
他坐着看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那些伙计们一开始还有些拘束,到后来也就习惯了,大大方方地做生意来。
他们哪里知道,身为现代人的罗夏至有多么吃惊——从他坐下看到现在,这一小时差不多做了七八笔生意,不可谓不好。但是每一笔生意都堪称“耗时长久”!平均每笔生意都要谈个十分钟以上。有时候三四个伙计同时接待客户,整个店堂里就像是在吵架。
他见过做生意讨价还价的,没见过每笔都讨价还价的,而且明明是相同的货物,最终交易的价格不同就算了,就连开价都不相同。那掌柜和伙计们的眼睛就像是装了X光,只要那客人前脚刚踏进店门,他们就能把他揣摩个遍,然后便是一场漫天要价和就地还钱。
就这一包二两的杭州龙井,三个客人居然卖出了三个不同的价格。
“阿乐,你们买东西都是这样么?”
罗夏至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拉着阿乐轻声问道。
“是呀,买东西不就是这样嘛。”
阿乐理所应当地说道。
“就没有店铺卖‘一口价’的东西么?”
“‘一口价’?怎么可能?这买卖就是谈出来的啊。”
罗夏至捏了捏手中的帽子,不知道为什么感到些许兴奋。
虽然还说不清楚,但是他觉着这是一个突破口,一个或许让他可以在这个世界里有所作为的机会。
就在他踌躇满志的时候,店堂里传来一阵喧哗,抬头一看,所有的掌柜伙计都拥到了那发出喧哗的人身边,几个原本正在挑选货物的客人见状纷纷离开。
罗夏至踮起脚,只看到一个二十郎当,穿着墨绿色绸布衫的年轻人搂着个穿旗袍的年轻女子进了店铺,接着就吵嚷起来,他想上前几步听个
明白,却被阿乐死死拉住。
“少爷别去,那可是梁家的少爷啊。胡掌柜他们会摆平的,我们走吧。”
阿乐招呼了个伙计过来,将罗夏至从后门送了出去。
临到门口,还隐隐约约听到什么“凭什么就便宜了”“瞧不起人”之类的话语。
两人又绕回了大马路,罗夏至闲庭信步地一间间店铺逛着。
这条马路不愧被赞美为“完美大马路”,不但两边商铺林立,华洋交错。就这马路本身也极为宽阔,铁轨之上,叮叮车缓缓走过,为城市带来文明的新风。据说当年铺设马路的时候,这沥青之下可是铺满了红木,故而有北京的蓬尘,伦敦的雾,南京路上的红木铺马路”的民谣。
走到一间西洋百货商店前,看着玻璃橱窗里展示的文具,罗夏至决定为即将迎来新学期的笑笑买一只钢笔。
这“西罗百货”的门童是一名红头阿三,恭敬地将他引到了柜台前。
所有的商品都是被锁在红木柜子里的,柜台上糖果茶水一应俱全。一个西洋人长相的男售货员用非常标准的沪语问候了他们,并且在听到罗夏至想买钢笔后,转身从层层的货架中找出几只钢笔,小心翼翼地用蓝丝绒托盘承好,放在了路夏至的面前。
罗夏至挑选了一下一只,询问价格。
“尊敬的先生,您的眼光真好,这只钢笔是从德国进口的,价值一百元。”
售货员恭敬地说道。
“十块钱。”
阿乐听了眼珠都差点掉了下来。
罗夏至笑着说道,“我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会介绍我的同学都来光顾的。”
“好吧……您是高材生,我们期待您和您同学的光顾。”
那洋人售货员微微露出了一丝困扰的表情,然后麻利地将钢笔包好,递交到了罗夏至走上。
“没想到这洋人的百货是这么经营的,倒是‘入乡随俗’了。”
走出店门,罗夏至抬头看了看已经布满彩霞的天空,顿时生出满腔豪情。
他想,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第12章 搞定地皮
回到罗公馆用了晚饭后,罗夏至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内,用他那不甚优美的钢笔字,写了一封初步的计划书。
他想明白了,他要开百货公司,要开一家明码、明货、明价的百货公司,将现代的百货理念引入这个时代。
--
罗夏至毕竟是学人力资源管理的“人精预备役”,猜也猜出这掌柜的心思——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好命大少爷,不通庶务,不谙世事,千万别来瞎搞事!
罗夏至吩咐阿乐端来一把椅子,就放在柜台后面。坐下后,端起从伙计奉上的茶水小口地啜了起来。
胡掌柜和几个柜上的大伙计面面相觑,猜不出这为东家想要干什么。最后掌柜大手一挥,大家便各归各位开始忙碌了起来。
他们来的时间刚好是午后,明明现下非年非节,店堂里的客人却不少,让罗夏至稍感意外。
罗夏至趁机打量起了店堂的布局和人流。
这间铺子位置很是不错,临近公共租界的巡捕房,安全方面没有问题。出门就是一个十字路口,往来人流如织,其中十有五六会进店来瞧瞧。
这铺子除了售卖南北方食品,还出卖一些苏州扬州的精品绸缎丝帕和北方的尼龙毛线,应该是沾了他们罗家商行的光。听说这时候的商行还接受私人定制运货,就是后世所谓的“代购”了。
他坐着看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那些伙计们一开始还有些拘束,到后来也就习惯了,大大方方地做生意来。
他们哪里知道,身为现代人的罗夏至有多么吃惊——从他坐下看到现在,这一小时差不多做了七八笔生意,不可谓不好。但是每一笔生意都堪称“耗时长久”!平均每笔生意都要谈个十分钟以上。有时候三四个伙计同时接待客户,整个店堂里就像是在吵架。
他见过做生意讨价还价的,没见过每笔都讨价还价的,而且明明是相同的货物,最终交易的价格不同就算了,就连开价都不相同。那掌柜和伙计们的眼睛就像是装了X光,只要那客人前脚刚踏进店门,他们就能把他揣摩个遍,然后便是一场漫天要价和就地还钱。
就这一包二两的杭州龙井,三个客人居然卖出了三个不同的价格。
“阿乐,你们买东西都是这样么?”
罗夏至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拉着阿乐轻声问道。
“是呀,买东西不就是这样嘛。”
阿乐理所应当地说道。
“就没有店铺卖‘一口价’的东西么?”
“‘一口价’?怎么可能?这买卖就是谈出来的啊。”
罗夏至捏了捏手中的帽子,不知道为什么感到些许兴奋。
虽然还说不清楚,但是他觉着这是一个突破口,一个或许让他可以在这个世界里有所作为的机会。
就在他踌躇满志的时候,店堂里传来一阵喧哗,抬头一看,所有的掌柜伙计都拥到了那发出喧哗的人身边,几个原本正在挑选货物的客人见状纷纷离开。
罗夏至踮起脚,只看到一个二十郎当,穿着墨绿色绸布衫的年轻人搂着个穿旗袍的年轻女子进了店铺,接着就吵嚷起来,他想上前几步听个
明白,却被阿乐死死拉住。
“少爷别去,那可是梁家的少爷啊。胡掌柜他们会摆平的,我们走吧。”
阿乐招呼了个伙计过来,将罗夏至从后门送了出去。
临到门口,还隐隐约约听到什么“凭什么就便宜了”“瞧不起人”之类的话语。
两人又绕回了大马路,罗夏至闲庭信步地一间间店铺逛着。
这条马路不愧被赞美为“完美大马路”,不但两边商铺林立,华洋交错。就这马路本身也极为宽阔,铁轨之上,叮叮车缓缓走过,为城市带来文明的新风。据说当年铺设马路的时候,这沥青之下可是铺满了红木,故而有北京的蓬尘,伦敦的雾,南京路上的红木铺马路”的民谣。
走到一间西洋百货商店前,看着玻璃橱窗里展示的文具,罗夏至决定为即将迎来新学期的笑笑买一只钢笔。
这“西罗百货”的门童是一名红头阿三,恭敬地将他引到了柜台前。
所有的商品都是被锁在红木柜子里的,柜台上糖果茶水一应俱全。一个西洋人长相的男售货员用非常标准的沪语问候了他们,并且在听到罗夏至想买钢笔后,转身从层层的货架中找出几只钢笔,小心翼翼地用蓝丝绒托盘承好,放在了路夏至的面前。
罗夏至挑选了一下一只,询问价格。
“尊敬的先生,您的眼光真好,这只钢笔是从德国进口的,价值一百元。”
售货员恭敬地说道。
“十块钱。”
阿乐听了眼珠都差点掉了下来。
罗夏至笑着说道,“我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会介绍我的同学都来光顾的。”
“好吧……您是高材生,我们期待您和您同学的光顾。”
那洋人售货员微微露出了一丝困扰的表情,然后麻利地将钢笔包好,递交到了罗夏至走上。
“没想到这洋人的百货是这么经营的,倒是‘入乡随俗’了。”
走出店门,罗夏至抬头看了看已经布满彩霞的天空,顿时生出满腔豪情。
他想,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第12章 搞定地皮
回到罗公馆用了晚饭后,罗夏至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内,用他那不甚优美的钢笔字,写了一封初步的计划书。
他想明白了,他要开百货公司,要开一家明码、明货、明价的百货公司,将现代的百货理念引入这个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