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回到民国开百货 > 回到民国开百货
错误举报

第304页

    开战之后,上海一片混乱,人心惶惶,有钱人纷纷选择逃离。
    南下广州的火车和轮船的票价,已经卖到了一根金条一张。
    本来顾翰林也坚持他必须离开上海的,不过在知道了他“未来人”的身份,并且“预言”了战事的发展后,终于也不再坚持。
    罗夏至说的对,上海需要他,国家需要他。他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守护得之不易的工业成果,和日本人抗争到底!
    那天在七重天饭店九死一生逃出来后,罗夏至就把一切都坦诚相告。
    顾翰林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这个人在十八岁的时候,就有如此的商业手段,能够一次次地精准投资,从不失手。
    也想通了他为什么常常语出惊人,蹦出一些闻所未闻的词汇。
    并且思想如此前卫——是因为他是“真·前卫”了一百年啊。
    “回家吧……还有一堆事情要做呢。”
    送走了父母,罗夏至和顾翰林刚要往回走,却在不远处的另外一个站台上,看到了痴痴站立着的黎叶。
    “小叶,你怎么会在这里?”
    之前黎叶请了一个礼拜的假期,说梅园出了点事情,要去帮梁少龙处理。
    现在怎么会出现在站台呢?
    他在送谁么?
    罗夏至和顾翰林快速地朝他那边奔过去。
    “那是去北方的火车啊。那是货车吧?”
    顾翰林远远地看着车子开走后留下的黑烟,难以置信地回头,“难道是……”
    梁少龙那个家伙,他居然!
    “他说,他把苏州的工厂,广州的工厂,南洋的橡胶园,全部都交给我了。”
    黎叶低下头。
    他手里是一个麻袋,袋子里装着一堆的公章和私章,还有各种文件资料、钥匙,看来梁少龙所有的家底都在这里了。
    “他做了什么?他只是去押车对不对?他去北方送物资,就跟过去一样?”
    罗夏至拉着他的胳膊问道。
    战争开始了,军需订单又像是雪片一样飞来了制衣厂和胶鞋厂。现在路上不太平,梁少龙应该只是亲自去送货而已吧。
    “他说他……他虽然长在上海,但是他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关外有他的祖坟,他爹还埋在那里。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宗的地方被人给祸害了。”
    紧紧地抱着麻袋,黎叶咬着唇,“他说他要去东北,去杀鬼子去。等到杀光所有的鬼子,再回上海和我团聚。”
    “小叶!”
    罗夏至将眼前这个已经彻底迷失在悲伤中的青年牢牢地搂在怀里,滚烫的泪珠不断滴落。
    “臭小子……一声不吭的居然……”
    顾翰林仰天长叹,一边抹去同样不断掉落的眼泪,一边无奈地摇了摇头,“确实是那个小子做得出来的事情。”
    “三爷,他会活着回来的,是不是?”
    将脑袋靠在路夏至的肩膀上,黎叶抽泣着,轻声问道,“所以我要在这里守护好他的产业,对不对?我们都会活着,活着等他回来。”
    “对……他说的没错,他会活着回来,我们都会活着。”
    “再过……再过几年,我们就会胜利的。东洋鬼子也好,西洋鬼子也好,他们都会被赶出去。到时候上海也不会再有租界,中国就是中国人的中国。相信我!相信三爷!”
    这不是安慰,这是光明的现实!
    “我们要努力活下去,等着他回来。”
    罗夏至抬起头,双手按在黎叶的肩膀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你知道么?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刻,那也是大海和天空交融的唯一时刻。大海和天空是一对恋人,他们没有被分开,他们只是在等待着下一场的相遇。”
    想到了那天在邮轮上顾翰林对他说的那番话,罗夏至坚信不疑地对着黎叶说道。
    “反抗是黎明的开始,我们终究会在胜利的地方相遇。”
    “我们会相遇么?”
    黎叶问道。
    “会的!终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遇!”
    ————————————————
    三天之后,罗云泽和白凤凰到达广州,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少女的笑笑,站在在广州火车站翘首以盼。
    在见到久违的父亲的那一刻,这位独自支撑着时迈百货香港公司的年轻女强人,终于流下了泪水,投入了她不再年轻的父亲的怀抱。
    同时来车站迎接他们的,还有罗赫赫和已经快要考中学的阿宝。
    这家人家是真的历尽余波兄妹在,如今只盼着罗夏至能够早日也同他们团聚。
    ————————
    选择留在上海的罗夏至,和顾翰林、黎叶一起,守护着这个城市的未来。
    与他们并肩战斗的,还有小飞燕。
    她以孙家唯一继承人母亲的身份,回到了丈夫的“长江邮轮公司”,拒绝了所有追求者的追逐,一心一意地继续开拓孙小开未完成的事业。
    她要守住这个公司,为了孙小开,也为了她的女儿!
    她的女儿,可是要做未来中国女船王的人!
    孙家的长江航线,罗家的沿海航线,如今已经不止是商业动脉,也是军用物资的运输动脉。
    ——————
    四年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彻底占领了上海租界,上海沦陷,进入了“孤岛时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