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米虫,虫虫虫!——孟冬十五(86)
圣人体恤,把太后的凤辇借给她,免得走夜路太颠簸,再颠死了。
太后直接送她了,沾了死对头吐的血,不想再要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
圣人真孝顺!
太后娘娘心眼真好!
恭王也挺好的。
圣人一家都是好人啊!
晋阳大长公主一路走,耳边塞满了这样的声音,气得脸色铁青。
心腹在她耳边低声道:清河王准备好了,要给他传信吗?
传。晋阳大长公主咬牙道。
心腹迟疑了一下,道:城中百姓恐怕要遭殃了。
百姓不会有事,我也不会让他们有事。晋阳大长公主眯了眯眼,三万雍州兵对上皇城禁军,根本没有一战之力,清河王也清楚这一点。
又不是真造反,就是闹一闹,把这件事闹大,逼李鸿做出抉择。
也是为了让那些摇摆不定的朝臣和宗亲想一想,到底要站哪边!
因着中秋国宴,清河王奉旨带三万雍州兵守在长安城外,收到晋阳大长公主的暗号,守城的将士突然调转矛头,对准了城门。
满朝哗然。
李仙芝第一个请命,带镇远军出城迎战。
李玺不放心,跟了上去。
魏禹担心李玺,也跟了上去。
彼此对望,都是熟面孔。
这些天李玺日日带着鸿胪寺的官员们出城迎接番邦来使,没少给守城的小兵仔们带烤羊腿。
转眼的工夫,却要兵戎相向。
李仙芝寒着脸,喊道:清河王,你是要造反吗?
我造谁的反?这天下本就是你四爷爷我跟着先帝打下来的!
清河王吹了吹胡子,轻蔑道:今日过来,就是想给晋阳长姐鸣个不平,也代几个老哥们问问圣人当年的誓言,可还记得?
圣人体恤,特许晋阳姑祖母去别宫静养,往公了说,这是恩泽,往私了说,这是孝心,有何不平之处?至于当年
李仙芝道:清河王不妨扪心自问,这些年,圣人对诸位长辈可有丝毫苛待?
别跟我在这打马虎眼!你真当我脑子被驴踢了吗,看不出那小子的花招?
清河王烦躁地甩了甩袖子,我跟你一个小丫头没什么可说的,去,把李鸿给我叫出来,让他当着全城百姓的面说道说道!
李仙芝长矛一顿,直呼圣人名讳,你眼里还有先帝、还有王法吗?
清河王啧了一声:跟老子提先帝?先帝是老子亲大哥!大业的王法是就是老子跟着先帝打下来的!
小芝娘呀,莫说你,那时候你阿爷还是一泡尿呢!清河王左右瞧瞧,说了句荤话。
左右将士嬉笑起来。
李仙芝面色一寒,开打。
没有任何战术,只是小规模的冲突,毕竟不是真造反,李仙芝想给清河王一个教训,清河王也想借此立威。
双方只派出几十人的前锋营,近身格斗。
然而,刀剑相向,难免有人受伤。
这一刻,没有人是享受的,哪怕是占尽优势的一方。所有人脸上都写满了紧张、惊惧,还有不忍。
不能这样
不该是这样
李玺抓着魏禹的手,喃喃道。
他骑着马冲到阵前,敲响休兵鼓。
然后,用长安话冲着雍州兵大喊:雍州兵是定王带出来的兵!入营的那一刻,你们就立过军令状,誓死效忠定王,舍命护佑百姓如今,你们要对定王长女亮出长矛吗?
你们的家在长安,你们的亲人在长安,你们想让长安的城门染上鲜血?想让亲人看到你们满面凶残吗?
近处的人听到了,不由自主放下兵刃。远处的人不明所以,也跟着停下动作。
魏禹手持盾牌护在李玺身前,冲着人群道:三郎,你家娘子要生了,等着你回家给娃娃买长命锁呢!
无论是雍州兵,还是镇远军,叫三郎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快当爹的也有那么几个。
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郎,听到这话,再看看自己手上未干的血迹,有人禁不住,掩面大哭。
不打了!老子不跟自己人拼命!
回长安!我们回家!
一个带头,就有无数人跟随。
雍州兵纷纷止戈解甲,站到镇远军一侧。
清河王叫喊,大骂,踢打,都无济于事。
他忘了,这支队伍原是定王带出来的,这些兵的父亲、爷爷都是定王的心腹,他们也是听着定王的英雄事迹长大的。
雍州兵效忠的是定王,足足十六年,清河王都没收拢他们的心,他们还是选择了李仙芝。
这就是大业兵家的传统,父子相承,兄弟相继,宁死不叛。
就这样,兵不血刃。
三万雍州兵尽归镇远军。
十六年,终于回家了。
第91章 做太子吧!
清河王被他看不起的小丫头李仙芝生擒, 五花大绑押入长安城。
仗打了没多久就被李玺阻止了,受伤的人有,伤得却不重。
进城的时候却一个个吊着胳膊, 瘸着腿,躺在单架上, 血乎乎的。
这主意当然是魏少卿出的。
百姓们一看就心疼了,直呼造孽。
都是大业兵, 何必呢?
太学学子群情激愤, 怒而罢课, 身着白衣, 手执朱笔,从太学浩浩荡荡地走到承天门,口中高呼:
政治清明, 国之将兴,安敢动兵戈?
乱臣贼子, 当诛之灭之, 以儆效尤!
御史中丞崔沅冒死直谏:《史记》有言: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清河王拥兵作乱, 是谋逆大罪,虽是宗室, 亦不能姑息。
一众宗亲打好了腹稿、做足了准备, 正要求情,李鸿先哭诉起来:清河王是先帝的亲兄弟,朕的亲叔叔, 纵然犯了大错,朕一个做晚辈的,怎能要了他的脑袋?
话音一转:夺了爵位, 去给先帝守陵吧!
宗亲们还没反应过来,圣人便一锤定音。
就这样,百姓们还不满呢,一个个恨铁不成钢。
圣人也太包子了,就这都不杀头?
哪里是包子?分明是仁慈!
唉,想来是看在先帝的面子上吧,清河王怎么说也是跟着先帝爷打过天下的。
仗着有功就横行无忌可还行?但愿下次圣人能强硬些!
可别有下次了
想来,也没有下次了。
杨氏幽禁感业寺,晋阳大长公主远去洛阳,清河王贬为庶人,宗正寺卿被夺了官职,圣人一通操作,毫不拖泥带水,惊得一干宗亲个个缩起脖子,再不敢造次。
新上任的宗正寺卿是渭南郡王,圣人的堂兄,为人耿介忠正,不结党营私,不参与夺嫡,是个纯臣。
他上任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明李玺身世,修改李氏族谱,把李玺改到圣人名下。
李玺老大不乐意,努力强调:我阿爷就是定王!
还扒着渭南郡王的袖子不让他写,并许给他无数好处。
渭南郡王不为所动,用左手握笔,一笔一画把他的名字写在帝子一栏。
当真铁面无私。
李玺气鼓鼓地跑回福王府,决定死也不搬家。
李鸿见好就收,也不强迫他,只是命工部拆了福王府的大门,把门前的六尺台阶加高到八尺。
这是皇子的规制。
百姓们兴致勃勃地吃瓜。
李玺蹲在墙角画圈圈。
二皇子御马而来。
兄弟两个对视一眼,李玺蔫了,二皇子笑了。
我说为何从小就稀罕你,原来是亲弟弟。
李玺努了努嘴,闷闷道:还和从前一样,是不是?
不然呢?二皇子挑眉。
李玺嘿嘿一笑,小虫爪直剌剌伸到他面前,哥,见面礼。
二皇子笑了,嘿,讲不讲理,咱们是头一回见吗?
李玺厚着脸皮说:从前是作为堂弟相见,今日是改了族谱后第一次相见,当然算是头一回了。
二皇子啧了声,认命地丢给他一包金豆子太后刚给他的,还没捂热呢!
李玺喜滋滋收起来,笑得可坏。
还真是,和从前没什么两样。
宗正寺的动作还没停。
看在已故定王和两位县主的份上,杨氏的所作所为没有公开,只在族谱上抹掉了她的姓氏,从此杨家女再不会得到亲王妃的待遇。
宗室女名册上加了蛛蛛和胡娇的名字。
从此,蛛蛛有了另一个名字李珠珠。
胡娇也改名为李娇,李玺还是习惯叫她小胡椒。
蛛蛛为嫡女,封遗珠县主。
李玺想的。
胡娇为庶女,按礼制,一个郡君就到头了。但念及胡姬对定王情深意重,特封其为福康县主。
按照李玺的意思,想用福禄二字,和李木槿的寿喜凑成一对,胡娇嫌俗,不肯用,求太后改成了福康。
宗正寺一一允了。
作为让步,圣人收回了福王府的皇城令和禁军符,并向宗室承诺,太子之位一定,就商讨这两块令牌的去处,在此之前就连他都不会擅用。
哪怕是一国之君,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越是明主,顾忌越多。
一切尘埃落定,姐弟几人去了趟岳陵。
岳陵是先帝陵寝,定王随葬在侧。这次过来,主要是告诉先帝和定王,蛛蛛和胡娇找回来了,让他们安心。
甬道幽深,古木苍翠,天地之间一派肃穆。
看着定王的坟茔,李玺默默承诺:阿爷放心,不管是不是您的亲生骨肉,我在心里都会把您当阿爷,我会替您照顾好祖母,照顾好姐姐们。
三柱香燃尽,众人皆哽咽难言。
出了帝陵,李玺就扑到了魏禹怀里。
要背着。
好。
魏少卿把他背起来。
李玺软哒哒地赖在他背上,脸埋在他颈侧。
要骑一个马。
嗯。
魏禹把他抱到马背上,自己坐到他身后。出门时没带双人鞍,全凭魏少卿技术好。
李玺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在他怀里懒懒地窝着,不顺心时还要扭一扭。
腿酸,要揉。
这里?
再往上点。
魏少卿往上挪了挪。
李玺:再往上。
魏少卿又挪了挪。
李玺:不对。
然后,直接抓住他的手,放在了大腿根上,靠进里侧的地方。
揉吧!
魏禹顿了一下,轻轻揉捏。
马背不稳,相叠的身体一前一后地晃动,手指稍稍一偏,就会碰到那处柔软。
李玺享受地眯起眼,从兜兜里掏出一块葱花味小发糕,自己吃一口,扭过头分魏少卿一口。
李仙芝原本挺难受的,看到俩人这般模样,什么伤感都散了,只想一枪叉掉魏少卿,再把自家小弟抓过来打屁股。
被李云萝拦住了,由着他吧。
李玺在用这种方式化解悲伤。
身世变故,杨氏薄情,受打击最大的不是李仙芝和李木槿,而是他。
只是,为了不让祖母和姐姐们担心,他日日故作轻松,上蹿下跳,活跃气氛。
只有面对魏少卿的时候,才会稍稍展现出需要被安慰、被疼爱的一面。
李仙芝如何不知?
轻叹一声,由着他们去了。
李玺戳戳魏禹的手背,你现在可以表白第三次了。
魏禹勾唇,第二次不是已经接受了吗?
我又反悔了,不行吗?小福王一点道理也不讲。
魏禹轻笑一声,把他的手捉到胸前,轻轻揉捏,声音被风吹着,略显缥缈,也多了几分温柔。
虫虫,可允我搬回福王府?
允了!
明天、不,回去就搬!
阳光下,小福王笑得可欢。
***
姐妹几人去了趟感业寺是太后恩准的。
没进内院,只在外殿拜了拜佛,捐了些香油钱,希望寺中女尼好好照顾杨氏。
福王府多了两位县主的诏令已经随着邸报传遍全大业,只是没人告诉杨氏。
也是赶巧了,杨氏在屋里憋了好些天,杨兮兮终于把她劝出门走走转转,就看到了蛛蛛。
蛛蛛没戴幕篱,出寺门时好巧不巧被杨氏看到侧脸。
杨氏怔了一瞬,抬脚就要去追。
杨兮兮瞧出不对,一把拉住她,母亲这是做什么?
离开福王府时,杨氏就对杨兮兮说了她的身世,如今两个人以母女相称。
然而这一刻,看着杨兮兮的脸,杨氏突然不确定了,你看到方才那个人了吗?她和你大姐姐小时候一模一样
看到了,不过是寻常长相,哪里比得了大姐姐?母亲想来是眼花了。杨兮兮手劲不小,抓得杨氏生疼,外面风大,还是回去吧!
恋耽美
太后直接送她了,沾了死对头吐的血,不想再要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
圣人真孝顺!
太后娘娘心眼真好!
恭王也挺好的。
圣人一家都是好人啊!
晋阳大长公主一路走,耳边塞满了这样的声音,气得脸色铁青。
心腹在她耳边低声道:清河王准备好了,要给他传信吗?
传。晋阳大长公主咬牙道。
心腹迟疑了一下,道:城中百姓恐怕要遭殃了。
百姓不会有事,我也不会让他们有事。晋阳大长公主眯了眯眼,三万雍州兵对上皇城禁军,根本没有一战之力,清河王也清楚这一点。
又不是真造反,就是闹一闹,把这件事闹大,逼李鸿做出抉择。
也是为了让那些摇摆不定的朝臣和宗亲想一想,到底要站哪边!
因着中秋国宴,清河王奉旨带三万雍州兵守在长安城外,收到晋阳大长公主的暗号,守城的将士突然调转矛头,对准了城门。
满朝哗然。
李仙芝第一个请命,带镇远军出城迎战。
李玺不放心,跟了上去。
魏禹担心李玺,也跟了上去。
彼此对望,都是熟面孔。
这些天李玺日日带着鸿胪寺的官员们出城迎接番邦来使,没少给守城的小兵仔们带烤羊腿。
转眼的工夫,却要兵戎相向。
李仙芝寒着脸,喊道:清河王,你是要造反吗?
我造谁的反?这天下本就是你四爷爷我跟着先帝打下来的!
清河王吹了吹胡子,轻蔑道:今日过来,就是想给晋阳长姐鸣个不平,也代几个老哥们问问圣人当年的誓言,可还记得?
圣人体恤,特许晋阳姑祖母去别宫静养,往公了说,这是恩泽,往私了说,这是孝心,有何不平之处?至于当年
李仙芝道:清河王不妨扪心自问,这些年,圣人对诸位长辈可有丝毫苛待?
别跟我在这打马虎眼!你真当我脑子被驴踢了吗,看不出那小子的花招?
清河王烦躁地甩了甩袖子,我跟你一个小丫头没什么可说的,去,把李鸿给我叫出来,让他当着全城百姓的面说道说道!
李仙芝长矛一顿,直呼圣人名讳,你眼里还有先帝、还有王法吗?
清河王啧了一声:跟老子提先帝?先帝是老子亲大哥!大业的王法是就是老子跟着先帝打下来的!
小芝娘呀,莫说你,那时候你阿爷还是一泡尿呢!清河王左右瞧瞧,说了句荤话。
左右将士嬉笑起来。
李仙芝面色一寒,开打。
没有任何战术,只是小规模的冲突,毕竟不是真造反,李仙芝想给清河王一个教训,清河王也想借此立威。
双方只派出几十人的前锋营,近身格斗。
然而,刀剑相向,难免有人受伤。
这一刻,没有人是享受的,哪怕是占尽优势的一方。所有人脸上都写满了紧张、惊惧,还有不忍。
不能这样
不该是这样
李玺抓着魏禹的手,喃喃道。
他骑着马冲到阵前,敲响休兵鼓。
然后,用长安话冲着雍州兵大喊:雍州兵是定王带出来的兵!入营的那一刻,你们就立过军令状,誓死效忠定王,舍命护佑百姓如今,你们要对定王长女亮出长矛吗?
你们的家在长安,你们的亲人在长安,你们想让长安的城门染上鲜血?想让亲人看到你们满面凶残吗?
近处的人听到了,不由自主放下兵刃。远处的人不明所以,也跟着停下动作。
魏禹手持盾牌护在李玺身前,冲着人群道:三郎,你家娘子要生了,等着你回家给娃娃买长命锁呢!
无论是雍州兵,还是镇远军,叫三郎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快当爹的也有那么几个。
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年郎,听到这话,再看看自己手上未干的血迹,有人禁不住,掩面大哭。
不打了!老子不跟自己人拼命!
回长安!我们回家!
一个带头,就有无数人跟随。
雍州兵纷纷止戈解甲,站到镇远军一侧。
清河王叫喊,大骂,踢打,都无济于事。
他忘了,这支队伍原是定王带出来的,这些兵的父亲、爷爷都是定王的心腹,他们也是听着定王的英雄事迹长大的。
雍州兵效忠的是定王,足足十六年,清河王都没收拢他们的心,他们还是选择了李仙芝。
这就是大业兵家的传统,父子相承,兄弟相继,宁死不叛。
就这样,兵不血刃。
三万雍州兵尽归镇远军。
十六年,终于回家了。
第91章 做太子吧!
清河王被他看不起的小丫头李仙芝生擒, 五花大绑押入长安城。
仗打了没多久就被李玺阻止了,受伤的人有,伤得却不重。
进城的时候却一个个吊着胳膊, 瘸着腿,躺在单架上, 血乎乎的。
这主意当然是魏少卿出的。
百姓们一看就心疼了,直呼造孽。
都是大业兵, 何必呢?
太学学子群情激愤, 怒而罢课, 身着白衣, 手执朱笔,从太学浩浩荡荡地走到承天门,口中高呼:
政治清明, 国之将兴,安敢动兵戈?
乱臣贼子, 当诛之灭之, 以儆效尤!
御史中丞崔沅冒死直谏:《史记》有言: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清河王拥兵作乱, 是谋逆大罪,虽是宗室, 亦不能姑息。
一众宗亲打好了腹稿、做足了准备, 正要求情,李鸿先哭诉起来:清河王是先帝的亲兄弟,朕的亲叔叔, 纵然犯了大错,朕一个做晚辈的,怎能要了他的脑袋?
话音一转:夺了爵位, 去给先帝守陵吧!
宗亲们还没反应过来,圣人便一锤定音。
就这样,百姓们还不满呢,一个个恨铁不成钢。
圣人也太包子了,就这都不杀头?
哪里是包子?分明是仁慈!
唉,想来是看在先帝的面子上吧,清河王怎么说也是跟着先帝爷打过天下的。
仗着有功就横行无忌可还行?但愿下次圣人能强硬些!
可别有下次了
想来,也没有下次了。
杨氏幽禁感业寺,晋阳大长公主远去洛阳,清河王贬为庶人,宗正寺卿被夺了官职,圣人一通操作,毫不拖泥带水,惊得一干宗亲个个缩起脖子,再不敢造次。
新上任的宗正寺卿是渭南郡王,圣人的堂兄,为人耿介忠正,不结党营私,不参与夺嫡,是个纯臣。
他上任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明李玺身世,修改李氏族谱,把李玺改到圣人名下。
李玺老大不乐意,努力强调:我阿爷就是定王!
还扒着渭南郡王的袖子不让他写,并许给他无数好处。
渭南郡王不为所动,用左手握笔,一笔一画把他的名字写在帝子一栏。
当真铁面无私。
李玺气鼓鼓地跑回福王府,决定死也不搬家。
李鸿见好就收,也不强迫他,只是命工部拆了福王府的大门,把门前的六尺台阶加高到八尺。
这是皇子的规制。
百姓们兴致勃勃地吃瓜。
李玺蹲在墙角画圈圈。
二皇子御马而来。
兄弟两个对视一眼,李玺蔫了,二皇子笑了。
我说为何从小就稀罕你,原来是亲弟弟。
李玺努了努嘴,闷闷道:还和从前一样,是不是?
不然呢?二皇子挑眉。
李玺嘿嘿一笑,小虫爪直剌剌伸到他面前,哥,见面礼。
二皇子笑了,嘿,讲不讲理,咱们是头一回见吗?
李玺厚着脸皮说:从前是作为堂弟相见,今日是改了族谱后第一次相见,当然算是头一回了。
二皇子啧了声,认命地丢给他一包金豆子太后刚给他的,还没捂热呢!
李玺喜滋滋收起来,笑得可坏。
还真是,和从前没什么两样。
宗正寺的动作还没停。
看在已故定王和两位县主的份上,杨氏的所作所为没有公开,只在族谱上抹掉了她的姓氏,从此杨家女再不会得到亲王妃的待遇。
宗室女名册上加了蛛蛛和胡娇的名字。
从此,蛛蛛有了另一个名字李珠珠。
胡娇也改名为李娇,李玺还是习惯叫她小胡椒。
蛛蛛为嫡女,封遗珠县主。
李玺想的。
胡娇为庶女,按礼制,一个郡君就到头了。但念及胡姬对定王情深意重,特封其为福康县主。
按照李玺的意思,想用福禄二字,和李木槿的寿喜凑成一对,胡娇嫌俗,不肯用,求太后改成了福康。
宗正寺一一允了。
作为让步,圣人收回了福王府的皇城令和禁军符,并向宗室承诺,太子之位一定,就商讨这两块令牌的去处,在此之前就连他都不会擅用。
哪怕是一国之君,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越是明主,顾忌越多。
一切尘埃落定,姐弟几人去了趟岳陵。
岳陵是先帝陵寝,定王随葬在侧。这次过来,主要是告诉先帝和定王,蛛蛛和胡娇找回来了,让他们安心。
甬道幽深,古木苍翠,天地之间一派肃穆。
看着定王的坟茔,李玺默默承诺:阿爷放心,不管是不是您的亲生骨肉,我在心里都会把您当阿爷,我会替您照顾好祖母,照顾好姐姐们。
三柱香燃尽,众人皆哽咽难言。
出了帝陵,李玺就扑到了魏禹怀里。
要背着。
好。
魏少卿把他背起来。
李玺软哒哒地赖在他背上,脸埋在他颈侧。
要骑一个马。
嗯。
魏禹把他抱到马背上,自己坐到他身后。出门时没带双人鞍,全凭魏少卿技术好。
李玺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在他怀里懒懒地窝着,不顺心时还要扭一扭。
腿酸,要揉。
这里?
再往上点。
魏少卿往上挪了挪。
李玺:再往上。
魏少卿又挪了挪。
李玺:不对。
然后,直接抓住他的手,放在了大腿根上,靠进里侧的地方。
揉吧!
魏禹顿了一下,轻轻揉捏。
马背不稳,相叠的身体一前一后地晃动,手指稍稍一偏,就会碰到那处柔软。
李玺享受地眯起眼,从兜兜里掏出一块葱花味小发糕,自己吃一口,扭过头分魏少卿一口。
李仙芝原本挺难受的,看到俩人这般模样,什么伤感都散了,只想一枪叉掉魏少卿,再把自家小弟抓过来打屁股。
被李云萝拦住了,由着他吧。
李玺在用这种方式化解悲伤。
身世变故,杨氏薄情,受打击最大的不是李仙芝和李木槿,而是他。
只是,为了不让祖母和姐姐们担心,他日日故作轻松,上蹿下跳,活跃气氛。
只有面对魏少卿的时候,才会稍稍展现出需要被安慰、被疼爱的一面。
李仙芝如何不知?
轻叹一声,由着他们去了。
李玺戳戳魏禹的手背,你现在可以表白第三次了。
魏禹勾唇,第二次不是已经接受了吗?
我又反悔了,不行吗?小福王一点道理也不讲。
魏禹轻笑一声,把他的手捉到胸前,轻轻揉捏,声音被风吹着,略显缥缈,也多了几分温柔。
虫虫,可允我搬回福王府?
允了!
明天、不,回去就搬!
阳光下,小福王笑得可欢。
***
姐妹几人去了趟感业寺是太后恩准的。
没进内院,只在外殿拜了拜佛,捐了些香油钱,希望寺中女尼好好照顾杨氏。
福王府多了两位县主的诏令已经随着邸报传遍全大业,只是没人告诉杨氏。
也是赶巧了,杨氏在屋里憋了好些天,杨兮兮终于把她劝出门走走转转,就看到了蛛蛛。
蛛蛛没戴幕篱,出寺门时好巧不巧被杨氏看到侧脸。
杨氏怔了一瞬,抬脚就要去追。
杨兮兮瞧出不对,一把拉住她,母亲这是做什么?
离开福王府时,杨氏就对杨兮兮说了她的身世,如今两个人以母女相称。
然而这一刻,看着杨兮兮的脸,杨氏突然不确定了,你看到方才那个人了吗?她和你大姐姐小时候一模一样
看到了,不过是寻常长相,哪里比得了大姐姐?母亲想来是眼花了。杨兮兮手劲不小,抓得杨氏生疼,外面风大,还是回去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