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最后的帝王(穿越) > 最后的帝王(穿越)
错误举报

最后的帝王(穿越)——青色兔子(46)

    刘清低头看着微微红肿的食指,原并不如何疼痛,然而身边人都这样紧张,倒又像是出了大事一般。她眼里夹着羞恼的泪,一时没想好要不要任它流淌出来。
    刘协此时润过了喉咙,见状失笑,道:你们都散了。皇姐又不是三岁小儿,就是真跌一跤,这泥地松软,还能伤了不成?不过狼狈些罢了。
    刘清便也破涕为笑,撵走汪雨与匆匆赶来的宫女,仍叫孙平赶牛,重又握住犁柄,道:你们别都围在这里,倒像出了什么大事儿一般。她这才看向还站在一旁的青年男子,见他灰衣短打扮,也看不出身份,浓眉黑眸,长得倒是挺精神,道:我方才就算摔一跤,都没你拎我那一下拽得我胳膊疼。
    张绣一愣,没料到长公主非但不谢他还要怪他。
    他忙垂首道:臣唐突心中连道,坏了坏了。
    刘清不以为意,一摆手道:给你将功赎罪的机会。你来帮我压着犁柄,别叫它再翻起来。
    张绣又是一愣,快步趋前,道一声得罪,站在长公主侧旁,伸手,与长公主一前一后按住了犁柄。
    刘清原是个自来熟,一面犁地,一面同张绣说话。
    一行地犁完,张绣姓甚名何,年龄职务,籍贯来历,可有婚配,性情大概,便都给刘清摸清楚了。
    刘协见张绣向刘清献殷勤,只远远看着,隐有思量。
    阳安大长公主刘华带着柔夫人等女眷,备下麦饭,见众人忙完,便呈上麦饭。
    从前人都是用羹饭,后来面食传入中原,人们学会了将麦米碾成细面,再做成美食,饮食也就精致多了。在这之前,如小麦之类的食物,都是像做米饭一样,只脱了外壳,便蒸熟了吃的,滋味可想而知。
    如今虽是乱世,然而此时能入濯龙园的官员,在家总能吃些汤饼,用的仍是精米细面。
    这等粗糙麦饭,自然有些难以下咽。
    刘协先端起碗来,底下人只好跟着扒饭。
    刘协看众人皱着眉头、伸直脖子往下咽的样子,虽然自己也觉口中麦饭粗粝,仍是细细咀嚼后咽了下去。
    一碗麦饭用完,刘协将空碗递给汪雨,道:朕与诸君,说起来尊贵,然而究其根本,原是不事生产之人,全凭百姓供养。我等每日用的精米细面,还要挑剔饮食,多好远方之物。供养我等的百姓,每日能有这样一碗麦饭,却已殊为不易。多的话朕也不必再讲,诸君都是饱学之士,圣人的书里也都写着的。
    众人听了,心中各有思量。
    伏德见母亲皱眉细咀,知她牙口不好,因悄声道:母亲,给儿子吧。陛下不会怪罪的。
    阳安大长公主不语摇头,慢慢将一口麦饭都咽了下去,才轻声道:难道我是怕陛下怪罪么?
    伏德望着母亲。
    阳安大长公主望向皇帝,感叹道:祖宗都看着的。
    她原是桓帝长女。桓帝驾崩无子,才有了灵帝继位。灵帝崩,而有少帝刘辩。董卓入洛阳,更立新君,而有刘协。
    阳安大长公主这一生,经历了太多起伏,才等到一个刘协,以继先父之志,以承大汉天下。
    一时用过麦饭,众人散去,伏德要跟随在皇帝身边。
    阳安大长公主刘华起身迟缓,柔夫人与刘清忙一左一右扶住她。
    刘华左右一望,道:你们年轻,还能看到好时候。
    刘清笑道:姑母这是怎么了?十八岁的人说这等话作甚?
    众人都笑了。
    刘华又向柔夫人道:听闻温侯不日启程,你我相交一场。我设宴送你,你来不来?
    柔夫人忙笑道:大长公主给妾身设宴,妾身何德何能?只明日将军要带我出城,别的时候只要殿下发话。她很愿意离开长安,离开这个掩埋了她亏心事的地方,因此神情雀跃。
    出城?阳安大长公主笑道:这就要离开了长安了。怎么还赶着这两日出城?
    柔夫人粉面含羞,在阳安大长公主耳边低声吐出两个字,求子。
    阳安大长公主了然,笑着拍她手背。
    刘清见她俩笑得神秘,不解追问道:怎么啦?我没听到柔夫人你也告诉告诉我呀!
    于是阳安大长公主与柔夫人笑得越发欢快了。
    柔夫人笑叹道:还是我那婢女告诉的好地方。从前原是我误会她了。
    阳安大长公主听在耳中,心神一凝,仍是笑着,没有再说什么。
    另一边淳于阳揽着马超肩膀,指着在前面与皇帝同行的吕布道:瞧见没?那就是温侯,你不是一直想会一会么?
    马超抬眸,看向小皇帝身旁那健硕男子的背影,道:他就是朝中第一猛将了?
    淳于阳笑道:你好大的口气。
    马超年少勇健,困在长安走不脱,也不甘只做一员小将。在羌地,要成为最强勇者,最快的途径便是打败原本的最强勇者。
    两人正在说话,张绣从旁过来,笑道:淳于校尉,马小将军,换了衣裳要去哪儿?他在朝中没有根基,便要先与年龄相仿的武将们交好。
    淳于阳看他一眼,笑道:原来是张小将军,今日好一出英雄救美。
    张绣不好说什么,只腼腆一笑。
    淳于阳想到皇帝的交待,便道:我们俩正要去东山野猎,输了的人出一匹好马。你敢不敢来?
    张绣正愁不得法融入,闻言忙笑道:走走走。我若输了,愿出两匹西凉好马!
    三人便出了皇宫,张绣与马超各领亲兵十数人,淳于阳独领精兵百人,同往东山而去。
    王允却还在宫中,不是他走得慢,而是他换完衣裳出来,就给众人围住了。
    尚书掌百官万事。
    一应大小事务递到朝廷,没有尚书首肯,都无法定夺。
    等围着议事的百官终于散去,王允扶着廊柱,望着擦黑的天色,有些疲惫。
    闵贡上前道:大人,再不走,宫门可就下钥了。
    王允微愣,道:温侯可出宫了?
    闵贡道:温侯去了未央殿,还没出来。大人要等温侯一起?
    王允又是一愣,皇帝竟留吕布到入夜时分。他慢慢往宫门外走去,道:不必。我原想着温侯外地赴任在即,同僚一场,送一送他。陛下与温侯师生一场,自然有许多话要说。他顿了顿,看向闵贡,道:你在我这里,怎么不去皇帝身边伺候?
    闵贡觑着王允面色,小心道:陛下身边,如今有汪雨。他已不再是皇帝身边,内宫第一人了。
    王允望着暮色四合的禁宫之内,说不出心中是何滋味,半响迟缓道:原来如此。他独自慢慢走出了宫门,瘦削的身影略显佝偻,竟有几分老态了。
    在他身后,宫门缓缓闭合,墨色夜空中,酝酿着风雷暴雨。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15 11:45:25~20200516 12:51: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铜宸申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会跳的眼泪* 67瓶;我爱辣椒、十之过二三、元阳 10瓶;我改名了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未央殿中, 刘协与吕布彻夜长谈。
    这四年来,奉先师父于私教朕骑射,于公披甲上阵。朕幼失护持, 总共两位师父, 卢老师已然辞世。如今奉先师父又要离朕而去, 朕心中不舍。刘协望着吕布,道:你后日就要离开长安了,今夜便宿在宫中,与朕多说说话。
    吕布看着刘协,心中也是感慨。当初他由董卓引荐, 入洛阳皇宫做了小皇帝的骑射师父, 彼时小皇帝还全然是个孩子模样。不过四年光景, 那个孩子皇帝已经长大了。小皇帝也是可怜, 年幼便没了父母,老师卢植又才死了, 然而他却不会停下离开长安的脚步。
    吕布答应着,道:陛下别担心。臣也不是要去远方, 仍在三辅之地拱卫都城。若是长安有事,臣领兵旦夕便至。朝中事务, 臣原也不通, 总有王允、贾诩等人管着。他们也不是胡来的人。他虽然跟王允脾气不投, 但还是认可对方业务能力的。
    刘协看了吕布两眼,也不知他是真傻还是装傻。他今夜之所以要留吕布在宫中,那是为了以防万一, 保住吕布性命。他派曹昂去查吕布后宅之事。柔夫人出自董卓后宅,这不是什么秘密。柔夫人入吕布府中,不久便有孕, 有孕后又没保住,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柔夫人与她身边婢女黄莺儿的奇怪关系,刘协已从刘清与阳安大长公主处听闻。黄莺儿又不是专业的奸细,反侦察能力并不强。顺着黄莺儿这条线摸下去,很容易就理顺了背后的关系。
    刘协已知王允要通过黄莺儿对吕布下手,只是还未能知晓确凿的手段。距离吕布离开长安只有两日了。王允若要下手,必然就在这两日,最久也不过是吕布赴任路上。
    刘协看吕布懵然无知的样子像是真傻,便点头一笑,又道:奉先师父后日动身,只是高顺、张辽等人朕还要用一日。等他们跟你赴任三辅,曹昂等人要求教,都不知该找何人了。
    高顺、张辽等人都是吕布的亲信。
    朝廷改编兵马,原是要动吕布麾下骑兵,吕布坚决不肯,便只借调了他手下十数名亲信,往别军中交流教学,说好了等吕布赴任之时,这些人仍是跟着吕布走的。
    吕布留住了三万兵马,心满意足,便不以为意,道:这又有什么?若无战事,陛下叫曹昂等人来三辅便是,想学多少学多少。
    他不说派高顺、张辽等人来长安,反叫皇帝派身边人去三辅之地。
    曹昂原是垂首侍立在刘协身后,此时抬头,静静看了吕布一眼。
    夜深了,吕布醉意朦胧。
    刘协便让汪雨带他往偏殿安置了。不一刻,偏殿便传出如雷鼾声。
    刘协无奈一笑,心道:真是傻人有傻福。吕布不知刀架脖颈,自管酣睡无挂碍。朕却要在这里为他筹谋。
    曹昂去而复返,带来一则要紧消息,陛下,温侯府中的探子说,今日回去后,柔夫人身边的丫鬟们打点行囊,准备香烛,说是明日要往城外道观求子去,温侯也一同前往的。那黄莺儿也在随侍之列。
    刘协松了口气,道:看来就在明日了。你去探探那道观的底。
    曹昂答应着便要退下。
    刘协看他虽然年轻,眼底却隐然有青色,心知他这段日子陪着自己熬得不浅。
    刘协乃是皇帝,路上马车里总能眯一会。曹昂随侍,却是不得合眼。刘协自己心里也清楚,虽然心疼,然而道观之事要紧,交付给旁人总不能放心,便仍由他去了。此时再听偏殿吕布的鼾声,刘协便觉心头起火,叫宫人在偏殿门前遮了两层厚厚的棉帘子。
    待到次日清晨,曹昂归来复命,道是都安排妥当了。
    伏德却也早早入宫,将昨日母亲听来的消息,告诉了皇帝。昨日柔夫人亲口告诉阳安大长公主,她与吕布同去求子,原是黄莺儿出的主意,给的地方。
    伏德带来的消息,便与曹昂昨夜自吕布府中得来的消息对上了。
    刘协心中有了十足把握。
    吕布睡饱起来,一无所知,谢过皇帝留宿恩遇,见皇帝没有旁的交待,便揉着惺忪睡眼,出宫回府,携了柔夫人,在百名骑兵护送下,浩浩汤汤往城外那据说求子颇为灵验的道观而去。
    那东山之上,草色青青,夏木成阴,原是野猎好去处。山脚下只一处逆旅小店,迎风打出小小的旗子。山顶隐然可见一座小小道观。因早告知了温侯要来,今日山上山下绝少行人。
    吕布骑马,沿着盘旋的山径向上,上得十几丈,便到了山门处。两个小道士正拎着水桶,洒扫石柱修行,见一披甲将军带了这许多兵来,人喧马嘶,好不吵闹。两位小道士早得了吩咐,忙拦着道:修行清净之处,怎容得这许多兵马?将军要求子,便只将军同夫人,还有几个身边人上去便是。
    吕布不以为意,便对左右道:你们在此候着。
    吕布与柔夫人在前,后面跟着黄莺儿与一名亲兵。那赤兔马跟随吕布日久,也伴他同行。
    那柔夫人身娇体弱,待爬到山顶,已是气喘吁吁,却顾不上歇脚,忙往大殿去参拜。
    吕布立于山顶,往下一望,却是道:好山。他行兵打仗惯了,到了一处,天然会留意地形地势。此山陡峭,出口只来时一条路,若于山脚设下埋伏,引敌入内,那便可大获全胜。他这念头稍纵即逝,也没有留意多想。
    忽听柔夫人惊喜道:果如签文所言,妾身便茹素三年还愿。
    吕布迈步入殿,笑道:得了什么好签文?
    柔夫人忙将才摇出的签捧给他看,笑道:道长解签,说是上上签。
    看时,却见签上写着夫妻同命无刑伤,自有源流庆泽长。花开二度结贵子,昂然英雄继武德。
    柔夫人喜笑道:看签文,是个男孩,能继将军武艺。
    吕布原不信这些,然而年近四十,仍旧无子,见此也觉欣然。他手抚柔夫人肩头,看着她柔美的侧脸,想着自己以剑客出身,至于今日侯爵之位,手掌三万兵权,不日到了京畿富庶安逸之地,再得一男半女,便也足愿平生了,因笑道:辛苦夫人了。
    柔夫人羞笑依偎。
    那解签的道长在旁,看着二人,道:将军可也要求签?
    吕布心情正好,便伸手向罐中,随手便要抽出一支签来。
    谁知那签罐一晃,竟落了满地签文。
    吕布一愣,自己分明还未碰到签罐,是那道长没拿稳,兆头不好,便有些不悦,脸露怒色。
    那道长却从袖中掏出一支红头签来,递给吕布,道:还有一枝好签。将军莫怪。
    吕布皱眉夺过那签来,却见上首一行朱红小字,写的却是观中埋伏,将军速走。要紧要紧。
    吕布大惊,再看那道长,却见对方已经垂首退往殿外。一刹那间,方才站在山顶看到的地形,山门处被拦下的百骑,长安城中与他结怨的诸多势力,飞快掠过吕布脑海,激得他寒毛乍起。
    将军?柔夫人察觉了身边人的异样。
    吕布看她一眼,敌人既然是冲着他来的,他总要先撤出这危险之地,且不能叫藏在暗中的敌人察觉他已然知晓。吕布勉强一笑,道:既是好签,你再多拜一拜。我去看看马,别叫它冲撞了观里神灵。他一面说着,一面压着步伐与心跳往殿外走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