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错误举报

482 《自然》文章,初稿完成!(求订阅)

    晚上,许秋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返回江弯校区,刚到先材401S房间放下书包,就收到了来自魏兴思的召唤。
    许秋来到513办公室,魏兴思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找你,主要是和你讲一下之前说的提前毕业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和副系主任方光武聊了聊,提及你现在这个情况,方光武表示按照你现在的学术成果,只要修够了学分,通过了答辩,提前两年毕业是没什么问题的……”
    顿了顿,魏兴思继续说道:“至于留校的事情,因为牵涉的比较广,所以不能直接给你承诺,但如果你能落地一篇CNS的话,基本上没什么大的问题。”
    “好啊。”许秋点点头,看来魏老师还是不错的,并没有嘴上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
    这个结果,也在许秋的意料之中,方光武是负责材料系招生和学生工作的副系主任,提前毕业的事情,有他点头,基本上就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了。
    而毕业后留校的话,方光武一个人肯定无法决定。
    因为像魔都综合大学,现在教师的编制几近饱和,所以在特聘教师的时候,大概率需要召开院系会议,由系主任、几个副系主任,再加上教研室主任开会讨论决定,甚至可能还需要上报学校审核。
    按照现阶段学术圈的卷曲程度,想进魔都综合大学这种国内顶尖高校,对于青椒学者来说,难度非常大,只有把其他同样优秀的候选人给干掉,自己才有机会。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手里有一篇CNS一作的话,在现阶段的国内基本上还是可以横着走的,吊打99%以上的青椒学者。
    “对了,”魏兴思忽然问道:“刚从莫文琳那边听说,器件效率的突破18%了?”
    “嗯,具体是18.11%,L6-Cl:Y20的体系……”许秋简单汇报了一下,随后说道:“我已经安排好其他人负责各自的实验,我自己也开始以《自然》的模板撰写文章了。”
    “不错!嗯……”魏兴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这篇《自然》……你给自己加个通讯吧。”
    许秋点了点头,其实加不加通讯,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毕竟本身有一作的身份在,不论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宣称这个工作是他的工作。
    标注通讯作者,更多的是魏兴思对许秋的一种认可,以及一种善意的表达,同时也代表着两人关系的正式转变——从师生变为了合作者。
    “那你去忙吧,”魏兴思递过来一盒蜂蜜柚子茶,下达了逐客令:“争取在我们去漂亮国之前,把这篇《自然》文章整理出来,投掉。”
    “好。”许秋拿起饮料,应了一声。
    离开513房间,许秋先去隔壁的520、522实验室逛了一圈,发现有机光伏团队正在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现在的团队已经被许秋调教的非常成熟了,只要下达了指令,哪怕他本人不在场,也可以有序的运转。
    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红利,具体来说,是“工程师红利”,也即国内存在着非常多受到了良好教育的理工科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
    虽然对于个体来说,红利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的形容词,因为红利就近似等于廉价,但对于团体来说,有了红利,就可以加速的发展。
    比如,之前说的人口红利,指的主要是农民工之类的廉价劳动力,他们可能拿着几百块的工资,创造着上万块的价值。
    而且,好不容易致富了,最后还掏空钱包,把钱留在了城市中的那一栋栋钢筋混凝土中。
    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让种花家花费了30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年的路。
    现在因为基础教育的普及,人口红利几乎消失,受过教育的人,多多少少知道点资本论,不会干出“拿着几百块的工资,创造着上万块的价值”的事情了。
    这就导致用工成本急剧上升,不少工厂都搬迁到了东南亚,那边的教育还没有普及,人口红利尚在。
    好在,虽然种花家人口红利几乎消失,但又赶上了新一波的工程师红利。
    表现出来的就是理工科大学生不值钱,很多高校、化工、制药行业依靠这批廉价劳动力,得以迅猛的发展。
    不过,工程师红利总有用完的一天,而且也是有代价的。
    比如,这茬被当成红利的韭菜们,现在快要断根了,都不生小韭菜了……
    连央妈都急了,喊话:“开放N胎,多多生育(我们需要新的韭菜);文科生巴拉巴拉,我们需要理科生(我们需要新的韭菜);高房价不利于人口留下来,不利于创新,不利于……,我们……,我们需要新的韭菜。”
    当然,这里的韭菜只是一个比喻,并无褒贬的含义。
    那工程师红利被消耗完之后,有没有新的红利诞生呢?
    其实是有的,那就是技术红利,这需要在工程师红利期间,通过一代又一代人996、努力奋斗,产出具有持续壁垒性质的技术。
    这样,就可以通过技术壁垒,把镰刀挥向世界上其他欠发达国家了,去收割他们的民众,换种好听的说法,就是共同发展。
    事实上,技术红利,也是欧美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的根本原因,他们现在过的好,其实就是在吃之前几代人积攒下来的本钱。
    另外,工程师也不一定是大学生,经过培训的中专生、职高生、大专生也可以使用。
    这或许是国家强令初中升高中保持50%的入学率,且不能复读的原因——早点把人才培养出来,早点为国家添砖盖瓦。
    而且,建立技术红利的这个时间跨度,可能会非常的长,想要像人口红利期间那样,30年走200年的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科研这东西,主要靠的是运气,靠运气的东西,想要提升,那就只能花时间慢慢磨,毕竟运气可能偶尔会好,但不会一直都好。
    这便是作为后发者的艰难处境。
    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要有一代代人的付出,才有机会让后代过上美好的生活,让种花家成为世界的灯塔。
    随后,许秋回到401S办公室,开始构思这篇《自然》文章。
    核心亮点还是比较清晰的,那就是拥有高达18%的效率,大幅的碾压同领域中其他同行们的工作。
    其实,如果只是想要投《自然》大子刊的话,光有这个亮点差不多就已经足够了,也不需要多做什么分析。
    毕竟,其他同行还在费着劲冲击14%呢,现在这边都已经做到18%了,差距拉的非常大。
    不过,现在要投的是正统的《自然》主刊,光有效率方面的亮点并不稳妥。
    还需要把这个故事讲的好听,让审稿人和编辑认为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值得“浪费”5页版面将其发表出来。
    同时,还要在文章中尽可能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每个实验现象都给出自己的解释。
    一方面,如果在投稿前不解释,那么在审稿的时候,就可能会被审稿人指出来,认为是文章的缺陷,要求你去解释,如果编辑/审稿人觉得这种缺陷过多,可能就会直接拒稿。
    另一方面,许秋认为学术观点,不管对不对,旗帜鲜明的亮出来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如果人们都在打太极,担心自己提出的理论或者观点是错误的,那科学是很难得以发展的。
    .o0O〇……
    一番头脑风暴过后,许秋大致规划好了这篇《自然》文章的行文思路,一共有四张图片。
    第一张图片,许秋选择常规配图,六合一的大图,包括:
    L6-Cl、Y20材料的分子结构、材料的光吸收光谱、材料的荧光光谱、器件的结构、器件的J-V曲线、器件的EQE曲线。
    毕竟,报道的是有机光伏器件嘛,光吸收、器件性能这些肯定都不可缺少,何况这篇工作还是以高效率为主要亮点。
    具体来说,现在最佳器件的光电性能参数是:
    短路电流密度26.4毫安每平方厘米,开路电压0.89伏特,填充因是0.77,光电转换效率18.11%。
    这里,许秋打算延伸一下,分析为什么Y系列材料相较于ITIC系列材料的性能更佳。
    从分子结构上来看,Y系列材料中引入了含多个氮原子的缺电子核,构筑了ADADA型结构,代替了原先ITIC系列材料的ADA结构。
    许秋推测,造成Y系列材料性能更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Y系列材料中央的A单元,提供了额外的电子输运通道,使得Y系列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后者是经由SCLC、CELIV等手段验证过的。
    同时,非常高的荧光淬灭效率,高达0.77的填充因子,也证明了当下体系内的电荷输运性能确实极佳。
    另外,还有一个实验现象,就是Y系列材料的性能受到侧链调控的影响非常大,也可以提供一个佐证。
    像ITIC系列ADA型分子,电子的输运通道主要在两侧的A单元,那么对主要位于D单元上的侧链进行细微的调控,对分子本身电荷输运的影响就不大。
    也因此,许秋之前对ITIC系列材料的侧链调控通常都是大改,比如将苯环侧链改为烷基侧链,合成IDIC,而没有进行太多细微的调控,比如设计6、8、10个碳原子的侧链,因为这样的改变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并不大。
    而Y系列ADADA型分子,电子的输运通道既在两侧的A单元上,又在中央的A单元上,如果对位于D单元上的侧链进行细微的调控,也会显著影响中央A单元电荷输运的性能,进而影响整体的电荷输运性能。
    最终,许秋认为ADADA型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可以成为一个高性能材料的范例。
    其他研究者可以以此为依据,开发出其他类似结构的高电子迁移率的受体材料。
    第二张图片,许秋选择了若干种具有不同HOMO/LUMO能级结构的给体材料,包括L2、L6、PTQ1等材料,将它们和Y20受体材料相匹配,列出最终得到的器件性能,进行比较。
    一方面,是为了感谢一下开发出来L2、L6材料的臧超军、卢长军课题组,如果没有他们,18%的效率大概率是冲不上的,很可能会和之前叠层器件一样,止步在17%;
    另一方面,也是表达一个倾向,让人们不要一股脑的全去研究受体材料,给体、受体材料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换言之,许秋想表明一个观点:“聚合物给体的创新对于提高器件性能也至关重要”。
    同时,在这张图中,许秋也引出来了能量损失的概念,为后文的分析做准备。
    第三张图片,许秋规划了一张类似于之前放在《科学》投稿当中的半经验分析图谱,主要的考虑标准是能量损失、填充因子对于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
    这里,许秋的主要观点是:“低的能量损失和高的电子迁移率,是有机光伏效率达到20%以上的关键。”
    同时,许秋还列举出了接下来努力的方向,当短路电流密度达到27.0毫安每平方厘米,开路电压达到0.926伏特,填充因达到0.80,光电转换效率就将突破20%。
    第四张图片,许秋准备放一些有机光伏领域概念性的图片,包括通过柔性、半透明、大面积、刮涂等概念制备出来的器件成品图,主要是想展示一下有机光伏领域的优势。
    毕竟,前面写了一堆东西都非常的专业,如果不是同领域的同行可能完全看不懂在说什么。
    最后放上这些既“接地气”又有些“高端”的配图,瞬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可以加分不少。
    科研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买卖。
    单单把一个工作给做了出来,这是不够的,还需要把它给推销出去,落地发表了文章,让同行们看到了,这才算完成。
    而大多数的领域,都是现阶段无法应用的领域,其实很难评判不同领域工作之间的价值差异。
    这个时候,会包装,能把自己的工作吹的非常厉害,就非常的重要。
    在一个商业化的社会中,哪怕是“冰清玉洁”的科研圈,也难免会沾惹上一丝烟火气。
    比如,魔都综合大学材料系之前发表的一篇《自然》,她们做的东西并不复杂,就是光致形变液晶材料,但她们包装的很好,通过视频加上图片的形式,展现了她们的成果。
    文案上大致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新型液晶高分子光致形变材料,构筑出具有光响应特性的微管执行器,在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通过光操控各种液体的复杂流动,令其蜿蜒而行甚至爬坡,形成无需外接设备的驱动新机制。这样的驭水之术,可以在生物医药设备、生化检测分析、微流反应器、芯片实验室等诸多领域‘大施拳脚’。”
    事实上,这项发现,真的有文案中说的那么厉害吗?也不见得。
    想要实现文案中的应用,还有很多路要走呢。
    而这一走,可能要花费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甚至某一天走到了尽头,发现是一条死路,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这就是科研圈的现状。
    哪怕是发表在《自然》上的工作,放眼五十年,99%以上的研究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而人们就是在赌,赌那1%成功的几率会在五十年内出现。
    许秋再次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故事线,还是比较清晰的。
    首先,汇报了一个高达18%的有机光伏体系。
    然后,去分析效率是怎么达到18%的。
    从受体角度的层面分析,采用了ADADA型的结构,可以让材料的电子迁移率更高。
    从给体的角度来分析,找到合适的给体材料,使之与受体材料的能级匹配,可以让能量损失做到比较低。
    接着,展望未来,怎么获得更高的效率,比如20%呢?
    这时,呼应前文的两个方向,提升受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降低体系的能量损失。
    最后,展示出有机光伏领域的潜在好处,吹一波牛逼,给自己的工作镀一层金。
    ……
    两周后。
    许秋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了《自然》文章的初稿。
    这篇文章,许秋是一作加通讯。
    二作的话,和上次《科学》文章一样,难以抉择。
    因为这次韩嘉莹和邬胜男的工作量相当,两人各自负责了材料的合成和后续的表征测试。
    最终,许秋考虑再三,把二作给了学妹。
    倒不是因为学妹的身份特殊,主要是因为她做的工作都是基于其他课题组的材料,不好发文章,而邬胜男那边合成的其他Y系列材料都是可以发文章的。
    从这方面来讲,是应该对学妹进行一些补偿的,当然,文章作者上的补偿只是一方面,还有……
    因此,韩嘉莹是二作,邬胜男是三作。
    莫文琳因为只参与了部分器件的制备和测试,贡献量不如前学妹和博后学姐,所以是四作。
    田晴是五作,她参与了CELIV表征,以及对文章图片的加工。
    范文堂、徐心洁、殷后浪是六作、七作、八作,分别参与了部分实验工作。
    陈婉清是九作,她将参与文章的最终版本修改,毕竟是带许秋入门的学姐,现在她没有毕业,还是要挂她名字的。
    冯盛东是十作,他参与了TAS、TRPL的测试,分析,虽然这些表征、分析都没有放在正文中,但也是做了贡献的。
    龚远江是十一作,她沾了莫文琳的光,之后将参与文章的修改。
    魏兴思是十二作挂通讯。
    之前许秋看其他人发表的文献,上面密密麻麻挂了十几、二十几个作者的时候,还会诧异,他们的文章怎么有那么多的作者。
    现在,他也算是体验到了。
    不得不说,把这么多作者的名字、单位都写清楚,还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