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错误举报

485 邬胜男的留校机会(求订阅)

    晚上,课题组的众人出去聚餐,地点选在了一家名为“呱来哒”的店。
    这家店的招牌是炭火铜锅牛蛙,课题组一行十几人,分为了两桌坐下,一共点了四大锅的双层铜锅牛蛙。
    吃饭的途中,许秋朝着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的田晴问道:“我们四月份去漂亮国开会,现在要准备携带的行李,田晴学姐有什么建议嘛?”
    田晴停下了夹菜的动作,想了一会儿,回应道:“首先,我建议你们多带一些国内的速食产品过去,因为漂亮国那边的食物你们不一定吃得惯。”
    “不过,最好上网查一下漂亮国海关的规定,因为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带过去的,我记得除了鱼类以外的大多数肉制品都是不被允许的。”田晴顿了顿,继续说道:
    “当然,这个是过海关的时候才会这么严,如果只是登机的话,大多数食物都是可以携带的,但前提是要在飞机上吃完,或者离开飞机的时候吧东西留在飞机上,比如我之前去漂亮国就带了两盒周灰鸭,在飞机上吃完了……”
    “田晴学姐,咱可以说重点嘛,有没有具体的推荐呢?”许秋追问道。
    “具体的推荐……”田晴不假思索的说道:“方便面吧,你们三个人可以带十包或十五包方便面过去,能顶三五顿饭,还有八宝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方便面……八宝粥?”许秋有些愕然的反问:“这些东西,漂亮国那边的超市没有卖嘛?”
    田晴“嗯”了一声,点点头说道:“漂亮国本土的超市很少有卖方便面和八宝粥的,因为他们的国民不太爱吃这些东西。”
    “虽说那边有华人超市,或者部分大超市的亚洲商品区,以及类似唐人街的华人聚居地,会卖这些东西,但是你们所处的MRS会场附近会不会有卖就很难讲了。”
    “如果会场附近没有卖的话,就比较麻烦了,得跑到其他商圈,因为漂亮国的公共交通不发达,所以想要到其他商圈,多半要打车,而打车的话,费用会很高,动辄数十美刀,还不如自己从国内带,省心省力。”
    提起旅游见闻,田晴越说越兴奋,又补充道:“对了,选购食物的时候,要注意香肠之类的肉质品是不能入境的,卤蛋大概率也是不行的,还有方便面,最好也不要选择唐帅博红烧牛肉面,可以选择辛拉面之类的……”
    许秋吐槽了一句:“不买唐帅博的红烧牛肉面,是怕里面有牛肉嘛……”
    “是呀,”田晴点点头:“如果被查到食物中存在任何肉类成分在里面,就会被罚没,香肠也是一样的,虽然国内的火腿肠里面大多数是淀粉,但总归会有一些肉,就不能带。”
    这时,吴菲菲插话道:“如果怕吃不惯的话,我们也可以吃开封菜之类的快餐过渡吧。”
    “可以是可以,不过……”田晴顿了顿,话锋一转:“漂亮国本土的开封菜其实并不多,而且味道也一般般,我上次去吃过一次,炸的不好吃还巨油巨咸。当然,MRS会场的周边就算没有开封菜,大概率也会有很多其他类似的炸鸡汉堡店,但天天吃炸鸡汉堡,肯定适应不了呀。”
    “这倒是,”吴菲菲深以为然,随后又问道:“除了食物以外,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东西吗?”
    田晴思索片刻,说道:“你们去漂亮国的话,要长时间乘坐飞机,最好带个U型枕,还有可以一双拖鞋,因为长时间坐着会导致脚部水肿,所以在飞机上可以把鞋子脱掉,这样会比较舒服,当然,前提是不会影响到其他乘客。”
    “其他方面……”田晴继续说道:“电压转换插头,之前你们已经买过了;网络的话,魏老师那边替你们租好了WIFI;剩下的嘛,就是带好换洗的衣服、笔记本电脑、手机、信用卡、护照、钞票之类的必备用品。”
    最后,田晴笑了笑:“别把出国想象的有多困难,有英语语言方面的优势,还是蛮容易的,只要不在晚上出门,不去贫民区,其实就和在国内差不多,漂亮国并没有网络上说的那么危险,子弹天天在头上飞……”
    ‘出国容易?’许秋内心吐槽了一句:“要不是我之前亲自办理过一次签证,就真信了你的邪。”
    ……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3月31号,也就是许秋他们前往漂亮国参加会议的前一天。
    这天上午,魏兴思在江弯先材四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一次简单的组会。
    钙钛矿团队,吴菲菲带着孙沃、于娅、邓虎他们又做了几批器件。
    结果,基于二维铅锡混合钙钛矿体系,效率从之前的6.6%,勉强提升到了7.0%。
    想要继续提升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
    于是,吴菲菲直接选择整理文章。
    这种小文章,在实验数据齐全的情况下,吴菲菲仅花费了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文章的撰写、修改,并成功投出,目标期刊ACSAMI。
    至于之后的研究方向,吴菲菲列举了几个新的铅锡混合体系。
    但说实话,吴菲菲并不认为她讲的几个方向是比较好的方向,她只是先把方向提出来,让孙沃做做看,能不能成功另说,至少不能停工嘛。
    主要是因为吴菲菲最近的科研思路有些匮乏,这次前往漂亮国,也是打算趁着MRS会议的机会,看能不能从其他人的报告、海报当中找到思路,寻觅一个优质的研究方向。
    现在的光伏领域中,钙钛矿光伏的热度还是非常高的。
    这次参加MRS会议的,就有不少来自钙钛矿领域的大佬,不少都是国内国际在CNS上发表过文章的知名学者,他们手中稍微漏点什么东西出来,也足够其他人喝口汤了。
    相较于钙钛矿领域,国内有机光伏领域的人,以往每年参加MRS会议的并不多,主要是因为有机光伏领域并不是非常热门的领域,所以在会议上做报告的大佬并不多。
    而如果没有大佬做报告的话,就很难吸引普通研究者过去。
    因为开会嘛,一方面是为了听大佬的汇报,找寻未来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也是结交人脉,研究者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没有大佬,普通研究者参会的意愿就会降低不少。
    况且,国内研究者出国参加会议也要花一笔钱,算上往返机票、酒店、吃饭、会议注册费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差不多得两三万软妹币。
    虽然这个费用大部分可以报销,但如果每年出来开两次国际会议,一年就要支出五万软妹币,大多数弱鸡课题组是不可能有这么多差旅费可以报销的。
    像四年八十万的面上项目,差旅费也就10%左右,换算过来,就是四年十万左右。
    而面上项目,即使是教授,也不可能拍着胸脯说自己稳稳能申请上。
    因此,想参加国际会议,也是有门槛的。
    除非是导师不差钱,可以自费参与,不然对于手里没什么项目的课题组来说,组里的学生基本上就和出国参加会议绝缘了。
    虽然往年有机光伏领域与会学者数量惨淡,但今年的情况应该有所不同。
    因为许秋团队在有机光伏领域屡屡取得突破,所以现在有机光伏领域的热度得以快速蹿升。
    现在许秋要在MRS会议上主讲,今年有机光伏领域参会的研究者,大概率会比往年要多上不少。
    至少许秋了解到的,龚远江、冯盛东、Ronald他们都会到场。
    陈婉清和段云,她们的毕业论文均已经写好,并上传了盲审版的论文,魏兴思也没有卡着他们,均让他们通过了审核。
    接下来就是院系查重和送审了,因为是全部盲审,所以也比较省事,不需要手动找评审专家,直接院系包办了。
    田晴基于许秋的叠层体系,以及Ronald团队得到的结果,开始整理关于“叠层器件的器件结构、界面电荷复合情况与器件性能之间的相互关联”的《自然·光电》文章,当前进度……一成。
    田晴还是一如既往的划水,她就是属于那种努力程度不高,但是科研成果却不少的特殊群体之一。
    说实话,这种轻松的状态,还是比较令人羡慕的,不过现实却不允许人们停下努力的脚步。
    这和历史原因有关,也与当下的形势有关,前者是由于种花家的传统,后者是作为后发者想要赶超先行者而不得不支付的代价。
    许秋在《自然》文章投出去之后,休整了几天。
    当然,他也没有完全闲着,主要是完善MRS会议上报告的PPT和讲稿。
    之前许秋给MRS投稿的时候,手上很多工作还没有发表,他现在要把最新的工作进展给放上去。
    包括《自然·能源》、两篇《焦耳》文章,反正作为被邀请的专家,有30分钟的演讲时间,可以讲的内容更多一些,倒是不用担心会超时。
    至于《科学》、《自然》两篇投稿的大体内容,许秋也整理了出来,不过没有放在正式的汇报PPT中,他打算如果遇到了熟人,可以和他们分享一下这些未发表的工作,陌生人的话,就算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说起来,许秋本来还做着三月中下旬《科学》的审稿意见能够返回的准备,结果现在等到了三月底审稿意见还没有返回,这篇工作审稿审了两个多月了。
    不过,也没有办法,谁让他投的是《科学》呢。
    有机光伏团队里的其他人,在许秋完成《自然》文章投稿后,继续她们原先各自的实验工作。
    韩嘉莹PTQ2体系的文章已经整理出来,并投了出去,目标期刊JACS。
    现在学妹撰写文章的能力也已经被培养了出来,写文章的功力相较于刚进入课题组的时候提升了不少,写出来的文章基本上都不怎么需要修改了。
    接下来,学妹打算继续PTQ系列给体材料的研究,在PTQ1的基础上,分别在Q单元上引入氟原子、氯原子和烷氧基侧链,开发PTQ3、PTQ4、PTQ5给体材料。
    虽然之前L2、L6、S1系列的材料,也表现出来不俗的性能,但那毕竟是别人的体系,偶尔用一次还可以,如果强行去研究的话,有点属于“恶意碰瓷”了,没有这个必要。
    科研圈里的大课题组,一般都会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不会轻易的更换研究领域,也是这个原因。
    如果频繁更换方向,万一两个大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不小心重合了,就会造成科研资源上的浪费。
    邬胜男最近很开心。
    虽然许秋两篇CNS级别的文章上,她都不是二作,但她从许秋那边“继承”了Y11-Y19这9种Y系列材料,可以整理出来至少两三篇AM级别的工作。
    如果夸张一些,九个体系,甚至可以弄出九篇二区的小文章,不过,博后学姐现在的追求也变高了,不愿意去二区水文章了。
    按照这样发展下去,邬胜男都有机会能够留校了。
    当然,大概率还是比较难的,她和许秋的情况还是有所差异的。
    一方面是出身,许秋本硕博都是在魔都综合大学,属于魔都综合大学“嫡系”,而博后学姐本科第一学历的学校,相对魔都综合大学来说,还是有些差距的。
    另一方面,博后学姐没有可以“一锤定音”的工作,换言之,就是没有CNS,也没有《自然》大子刊这种级别的工作。
    现在科研圈越来越卷,魏兴思回国时,几篇AM就能进魔都综合大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他是现在回国,或许只能进一个普通985了,发表的工作没有带“N”,想混科研圈还是比较困难的。
    此外,同一个课题组,如果留校的人数量多了,可能也会造成一些不太好的影响,院系也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莫文琳继续进行Y系列叠层器件的制备工作,现在这个体系的器件效率已经从之前的15.5%提高到了16.0%。
    性能上涨速度开始放缓,大概率是已经达到了瓶颈。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许秋之前已经找到了,那就是开发超窄带隙的Y系列材料。
    因此,莫文琳和邬胜男那边经过商议,决定试着开发一种超窄带隙的Y系列材料,命名为Y21,将其应用于叠层器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