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重生后贵女专注打脸 > 重生后贵女专注打脸
错误举报

第39页

    徐琳琅的意思,便是绮春和绮夏两个人偷盗了玉佩在栽赃自己了。
    徐达看向绮春绮夏,语气冰冷至极:“依照府里规矩,下人偷盗财物,一律打五十大板,再逐出去。”
    徐琳琅却又道:“除了依照府里规矩打的那五十大板,还有她们二人方才允诺我不说实话要挨的那五十大板,加起来共一百大板。”
    绮春和绮夏都慌了神。
    这一百大板打下去,可是直接要了人命的。
    徐琳琅微微一笑,她知道依魏国公府的规矩,偷盗物品是要挨五十大板的。
    五十大板的惩处虽然重,不过只是伤到筋骨罢了。
    所以方才徐琳琅在开口问话之前,给二人添了五十大板。
    徐琳琅添的那五十大板加上按规矩的那五十大板,加起来一共一百大板,这可是要人命的。要命的事情才足以绮春和绮夏害怕,才足以让她们用吐露实情来交换这条命。
    徐琳琅并不想用自己的口说出徐锦芙栽赃陷害她的事实。
    让绮春和绮夏亲口揭穿徐锦芙的把戏,徐锦芙会更难受吧。
    绮春和绮夏后悔不迭。
    今日晨起,徐锦芙将玉佩交给她们二人,让二人将玉放在徐琳琅的寝屋里。
    徐锦芙让二人等到东窗事发后便说是大小姐指使二人偷了玉佩。
    这样一来,徐琳琅才是罪魁祸首,她们二人不过是听吩咐做事,被关上几天就会被放出来。
    徐锦芙还各给了绮春和绮夏每人二十两银子,说是事成之后,还会再各给十两。
    二十两可是好大的一笔银子,绮春和绮夏见徐琳琅素来管不住下人,知道徐琳琅软弱好欺负,丝毫不害怕去摆徐琳琅一道。
    此刻,二人却担心自己是有福拿钱却无命花钱了。
    若是受大小姐指使偷了玉佩,她们不过是听吩咐办事,主要的错还在大小姐身上。
    而若是她们主动偷了玉佩,这所有的错就都在她们身上了。
    绮春和绮夏已然吓得面如土色,抖如筛糠。
    “小姐饶命,国公爷饶命。”绮春和绮夏磕头如捣蒜,纷纷求饶。
    一百大板打下去,就算是不死人也要废了。
    绮春选择了先保命:“国公爷,是锦芙小姐指使我们拿这玉佩栽赃琳琅小姐的,奴婢是受人趋使,罪不至死啊国公爷。”
    生死关头,绮夏想到了证明她们是受了徐锦芙的趋使的办法:“将军,您若是不信,就按照大小姐方才的方法,分开问我和绮春锦芙小姐支使我们的过程,就算分开说,我们说的所有细枝末节都定然会一模一样 ……”
    作者有话要说:  辰时:唐朝以前是指早上8点到十点之间,唐朝以后是指早上7点到9点之间。
    亥时:唐朝以前是指晚上10点到12点之间,唐朝以后是指晚上9点到11点之间。
    第22章 二十二
    绮夏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谢氏厉声打断:“住嘴,你们两个贱婢,偷盗玉佩,还栽赃大小姐,攀扯二小姐,来人,将这两个贱婢捂住嘴拖下去,打上一百大板逐出府外,来人啊,快……”
    在谢氏吩咐之间,已进来了侍卫将二人拖了下去,绮春和绮夏二人还来不及哭喊申辩,就已被捂住了嘴,再也发不出半点声响。
    谢氏瞧着绮春和绮夏被拖下去,道:“是我平日里管家不严,才出了这等偷盗财物、攀扯污蔑主子的东西,今日,是该以儆效尤以正家风了,否则,任是哪个奴才犯了错都栽赃在主子身上,将主子推出来当挡箭牌,那魏国公府岂不是奴才当家了。”
    为保徐锦芙,谢氏一并连徐琳琅都撇清了。
    谢氏倒是不想将徐琳琅撇清,只是怕继续查下去,遭殃的还是徐锦芙。
    谢氏发落绮春和绮夏的理由合情合理,绮春绮夏怕担下这偷盗的名被打死便攀咬徐锦芙,这倒教人挑不出错处。
    这回,绮春和绮夏只得彻底把偷盗玉佩、嫁祸大小姐、攀扯二小姐的罪名全部担下来,落得一个挨上一百大板被逐出府的下场了。
    若是上一世的徐琳琅,必然觉得这样的惩罚太重,要为二人求情,此时的徐琳琅却不会了。
    绮春和绮夏奉徐锦芙命将那玉佩时栽赃徐琳琅时,可是并未想过徐琳琅会因此难以在魏国公府立足,从此遭人鄙夷议论,过得生不如死。
    重活一世,徐琳琅最是明白,对伤害自己的人仁慈,便是将自己推上死路,善良和温柔,需得用在值得的人和事上面。
    这些时日徐琳琅太过忙碌,并没有时间和徐锦芙有太多的揪扯。
    不过,徐琳琅心里已经有了用别的法子给徐锦芙“回上一礼”的主意,既然徐锦芙要栽赃她,也就不要怪她不客气了。
    玉佩的事情终究是过去了。绮春和绮夏偷盗了徐锦芙的玉却栽赃给徐琳琅,成了最终的定论。
    谢氏处理的利落,可是,徐达依然深深的瞧了徐锦芙一眼,这一眼,教人看不出徐达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到了晚上,徐琳琅收到了徐达身边小厮乔大送来的房契了地契。
    徐达又给了徐琳琅一间铺子。
    乔大对徐琳琅说:“国公爷吩咐了,这间铺子只有小姐知道便好,勿与他人言说。”
    徐琳琅也没有推辞,大大方方的收下了了铺子的房契和地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