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穿成奸臣的冲喜新娘 > 穿成奸臣的冲喜新娘
错误举报

第108页

    且瓦子村的村民烧瓦技术强,县城有这方面需要的大户人家,会专门找他们。
    纪青菱还是觉得有些奇怪,不过既然沈千濯都这样说了,就没有再继续询问。下午,两人带着野鸡去县城交货。
    今日是那户柳姓人家小小姐的生辰,说来也巧,正是七夕的前一天。
    县城的路上,随处可见葡萄藤编织的小物件,五彩丝线九孔针,街上也多了许多走动的女子,几乎身旁都有男子相伴,这让纪青菱极大感受到了节日前的热.潮。
    说来,她还从未过过七夕节呢。
    穿越前是母胎单身,没有对象,穿越后倒是经历过七夕,但彼时她和沈千濯正在去北疆的路上,漫天黄沙作伴,别说抬头望月乞巧,别被黄沙糊住脸都算是好事情。
    管家又一次从后门接待了两人,这次的两只野鸡比上次更肥胖,管家看了之后很满意,当场便给了沈千濯一两银子:“多出来的钱算是我家小小姐生辰的赏银。”
    沈千濯将钱收下:“如此多谢柳管家。”
    “好说好说。”柳管家和和气气道。
    “野鸡!”
    几人正在说话,柳管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小孩子的声音,柳管家回过头,“哎哟,小小姐,你怎么出来了?”
    “我听秀妈妈说,卖野鸡的人又来了。”
    四五岁的小姑娘,脸蛋儿胖乎乎的,脸上的表情却很严肃。一看就是受过礼仪教导的大家闺秀。她走到沈千濯面前,好奇地打量了几眼,“野鸡是你抓的?”
    沈千濯点头:“是我抓的。”
    小小姐的眼睛亮了亮,似乎很感兴趣:“那你能跟我说一说,是怎么抓住野鸡的吗?”
    昨日送来的那只野鸡,一不小心从下人的手中挣脱,飞得又高又远,最后还是家中会武的侍卫,用轻功将它抓住,可小小姐分明听管家说,这个少年并不会武功。
    沈千濯便将自己如何做陷阱,如何诱导野鸡进入陷阱,再如何将其抓住一一道来。
    听完后,小小姐恍然大悟,原来是陷阱!
    她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果然,还是要听哥哥的话要多读书。
    “你很厉害。”小姐姐朝着面前的少年夸赞,然后突然想到什么,“你可以带我去捉野鸡吗?”
    沈千濯皱眉,一旁别人看不见的纪青菱忍不住出声:“喂,你这个小朋友怎么不乖呢。”她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去抓野鸡,万一出了事情谁负责?
    沈千濯也是同样的意思,他不会将麻烦揽到身上,不过不用他拒绝,旁边的柳管家便哎哟一声:“小小姐,万万不可啊!山上可不是你能去的,很危险!”
    被管家反驳,小小姐有些失望,但她还是听话地点点头:“我知道了,我不会去危险的地方。”
    爹娘还有其他重要事情要做,她不能惹麻烦。
    卖完野鸡,沈千濯离开,望着少年远去的背影,小小姐忽然难过起来,“如果哥哥身体健康,他一定也会陪我去抓野鸡的!”
    刚才的少年,分明一点儿也不想和她沾上关系。
    柳管家有些心疼,他是刘家的老人,早年的时候看着二爷长大,如今二爷的孩子从京城回来。他看着他们就像看自己的孙子孙女:“小小姐,明日就是七夕,虽然不能去爬山,但你可以和大少爷去街上转一转,咱们瓦县的七夕,可是热闹的紧呢!”
    到底是小孩子,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小小姐顿时又高兴起来,扭头往院子里跑:“我现在就要去告诉哥哥!”
    古代的节日氛围,比后世浓厚百倍。
    纪青菱还记得,到她那个年纪,一年中认真过的日子只有春节,有时候忙碌起来,春节都无法回家。
    即便回家了,也是和父母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饭后,各自抱着自己的手机,窝在沙发上玩游戏。
    她有些被古人的心情所感染,想着帮沈千濯彻底治好双腿,以后恐怕再也无法见面,颇为感伤,便和沈千濯商量:“我们明天来县城过七夕节吧。”
    一个女孩子,向另一个男孩子相邀过七夕,即便他们只有十几岁的年纪。沈千濯脚步停顿,随后若无其事迈开:“随你。”
    纪青菱高兴地上前抱住少年的手臂,一路走一路晃,仿佛夜晚被风吹动的秋千。
    第二日,两人准备赴约之时,计划赶不上变化,县城招工的人来到了瓦子村。
    彼时,沈千濯和纪青菱正巧下山,村民们家家户户围着县城里来的管事:“大人,一个月真的给三两银子?”
    “当然是真的,我家主子体恤下人,特意给下人一个月三两的工钱,毕竟这个活需要跟着船头来回的跑,半年回不来一次!”
    听到半年没法回家,许多人开始打退堂鼓,当然更多的人还是不介意的,毕竟一个月有三两银子,干上半年,不就有十八两银子拿?
    普通村民一年也就花五六两,要是有了十八两银子,都能盖一间砖瓦屋了。
    于是纷纷踊跃的报名:“大人,大人,你看看我!”
    “哎呀,你这样的不行!”那管事摆摆手,“虽然是干活,但接触的都是些达官显贵,相貌不能太难看,要不然那些官老爷看见了,心里也不高兴,到时候钱没赚到,再把命丢了可就得不偿失!”
    “还能丢命?”
    村民吓了一大跳,“不去了,不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