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他记得方才这名少年隐约掏出了某个物什,如果不是赵子龙及时到来,似乎就要凭借那件物什来喝退何少。
又从京城来的,看上去更是气质不凡。
这名少年的身份必定贵重非常。即便不是三公的亲族,恐怕至少也是岁钱两千石的大官的子裔。
跟着这样的人,必然大有前途。
至于当地的县衙,不说别的,有自己跟赵子龙联手,即便他们倾巢而出也根本不需要畏惧。
事实上,早在裴元绍开口的时候,凌寒就有了某种预感。
这位黄巾旧将,有相当高的可能想投靠自己。
对此,凌寒自然非常欢迎
杨真已是皇宫禁卫里的高手,在裴元绍手里却只走了十招就落败。
这固然有没拿武器的因素在,但也足够说明杨真与他的武艺并不在一个档次。
同档次的武将,即使有一方没拿武器,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落败,而且败得如此彻底。
至于接下来十几招就败给赵云那并不能说明裴元绍武艺不行,只能说赵云实在太变态了。
试想,能护着一名婴儿在长坂坡上七进七出,连战五十多名敌将却毫发无伤,甚至说怀中的婴儿还安然熟睡着。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变态?
巅峰时期的赵云,恐怕也未必就会输给三国第一人吕布吧。
凌寒看向赵云:师兄觉得如何?
赵云笑道:他既是想投靠你,自然你说了算。若是应下的话,县衙那边,师兄自会相助。
凌寒便道:那就谢过师兄啦。
得了裴元绍,又送走了冯氏祖孙,将杨真在客栈安置好。
凌寒想起另一事:说起来,师兄怎么会出现在此地?
说到这个,赵云心中甚是愉悦,将手里的武器一横:喏,师弟,你看这杆枪怎样?
他说话的语气微微上扬,很有小伙伴得了个好东西急急跑来炫耀的意思。
说到底,此时此刻,常山赵子龙也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少年郎。
原来是去铁匠铺新打造了一杆银枪啊。
凌寒心道,现代男人爱车,古代男人爱兵器,这倒是一脉相承嘛。
他细细看了一遍,发现那杆银色长.枪除了更为崭新以外,竟找不出与平日所用的那把有什么区别。
考虑到赵云的心情,凌寒终究还是违心地说:唔,很不错。
眼见赵云有继续说枪的趋势,而他实在不擅长如何称赞一柄武器,于是赶快打断道:对了,今日若非师兄及时赶到,恐怕救命之恩,我细想之下,已经想到了一个报答的方式。
握着枪的赵云微微一怔。
不知怎地,他莫名想起了方才冯霜霜的无以为报以身相许。
就听到凌寒笑着说:我今日在布庄定做了两身衣裳,不如师兄也随我去布庄一趟,量体裁衣。嗯,我便赠师兄一身新衣裳作为回报吧。
听了这话,赵云心中有一股奇怪的、难以名状的感觉。
他沉吟道:师弟,你虽从家中带了许多钱财,但须知乱世米贵,应省着些花。师兄不缺衣裳,更不需你报恩,保护好你本就是师兄应尽之责。
那我也想赠师兄点儿什么。凌寒拉了拉赵云的衣袖:不为恩情,是为交情。
随后又笑着补充道:再说,我已经找到生钱的法子,师兄且放心。
找到生钱的法子?赵云不是很明白这句话。
不过他向来没有刨根究底的习惯,更何况师弟并不是莽撞的人。便笑道:既如此,师兄领了这番交情。
第13章
杨真受了伤,但并不妨碍他去监督琉璃的制造。
招募人手非常简单,伙食足够,再额外给他们的家人提供口粮,就足以让一名壮汉卖力地干活儿。
工厂保镖的职责,主要是裴元绍来承担。
因为黄巾旧将身份的缘故,倒也不怕他叛逃。
之后是一段漫长且无聊的日子,凌寒每天的生活规律得好似在读寄宿高中。
早起晨练,上午跟随赵云学习武艺,下午去城里查看玻璃的制造情况,在那边待上几个时辰,还要给出第二天的改进意见。
只有晚上才能休息。大多是躺在荒山上看星星,与赵云促进促进感情。偶尔躺在客栈的床榻上发呆,追忆一下穿越前的生活。
不觉,已过半旬。
耗费了大量银钱的琉璃制造厂,终于制造出了第一颗可供销售的琉璃珠。
尽管仍然无法与现代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玻璃珠相提并论,可作为奢侈品出售给士族应当是没问题了。
凌寒交代杨真,一定要记好各项原料的比例,但不得摘录下来。
杨真也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暗暗记牢。
有了第一颗成品,接下来的制造工作就变得容易很多。
当然,在没有精密测量仪器的情况下,生产出的玻璃珠质量必然极不稳定。
按凌寒的预估,能被当成真正的奢侈品贩卖给士族的,每天能生产出10颗就可以谢天谢地了。
第一颗琉璃珠,凌寒决定将它送给赵云。
赵云凝视着眼前这圆溜溜、美丽得不似人间物的珠子,不由问道:这是何物?
凌寒笑道:琉璃珠,送给师兄。
赵云英俊的脸上浮现一丝迷惘,随后认真道:既是你家传的宝物,岂能随意送给旁人?赶快收好了,不要再拿出来。
赵云听说过琉璃,相传价值连城,唯有极其富贵的豪门才可能拥有。
他想当然地以为这是师弟从家中带出来的、代代相传的宝物。
这可不是什么传家的宝贝,凌寒解释道:师兄前些日子不是问我,每天去城里做些什么吗?我那时不肯细说,是因为事情尚未做妥。
凌寒将开设琉璃制造厂的事情一一道来。
赵云英挺的剑眉渐渐拧起,深海似的眸色透着一股看不清的情绪。
凌寒讲完顿了顿,又道:我听人说,这里的望月楼非常有名。师兄,这些日子每天都要你去打猎,今天,就让师弟请你去那里吃一顿饭吧。
赵云沉默片刻,道:好。
望月酒楼坐落于常山郡城的中央,酒楼中的一桌一椅,皆是由上好的檀木所雕。
这在东汉末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进去时,若非掏出一锭金子,以两人的朴素打扮,酒楼里的伙计连一分热情都懒得拿出来。
两人在二楼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等待酒菜时,凌寒主动找了几次话题,赵云都是温和地回应几句。
一般人也许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凌寒敏锐地意识到,赵云此刻有些心不在焉。
他心知肚明,赵云是对自己的身份有所怀疑了。
中国古代制造琉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而到了秦汉,这项工艺基本被皇室垄断。
仅仅是琉璃制器,许多富贵人家都可能拥有。
可懂得如何制作的,唯有皇家工匠。
换言之,在这个时代,有能力获得这份技术并告诉其他人的,要么是皇宫里的人,要么就是站在权力顶峰的那几位高官。
时至今日,面对赵云,凌寒已经不能像初见时坦然地隐瞒身份了。
尽管他并不后悔当时的做法,因为如果不那样做,此时此刻他们未必可以这样亲昵。
他将第一颗琉璃珠送给赵云,除了看重以外,另一方面就是想借此向赵云透露,自己并不是寻常的士族子弟。
凌寒不再出声说话,留给赵云消化这件事的空间。
他将视线投往别处,起初是看酒楼外的景象,随后又漫无目的地观察着酒楼里的有钱人们。
不远处,两位客人引起了凌寒的注意。
那二人皆是再普通不过的打扮,乍看上去与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区别。可问题恰恰在于,普通百姓怎么可能会来这么昂贵的地方?
如果穿着低调是为了掩人耳目,那么来这里吃饭未免太过愚蠢。
排除掉这种可能性,他们的身份就不难判断了。
商人。
中国自古以来重农轻商。在行商时,尤其乱世,穿着普通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在休息时间,他们也不会像士人那样讲究,很可能穿着朴素的衣裳进了昂贵的消费场所。
商人啊这倒也是个售卖琉璃的途径。
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存在感实在太低太低,厚重的史书,是皇室的舞台,士大夫的舞台,将军的舞台。
唯有在不起眼的角落,才留下有关商人的只言片语。
这也正是凌寒忽略掉的原因。
现在想想,直接与士人打交道,哪里比得上与商人交易呢?
从士人那里换了钱再去购买粮食,数量过大很可能引起官府注意。而商人最是喜欢囤积粮食,自己完全可以用琉璃珠直接兑换大批粮食。
有了粮食,就可以试着在当地招募一些兵士。
起初不必多,挑选一些身体素质好的,私底下进行训练。
练出一支五十到一百人的精锐来,最好再让他们具备最基础的识字能力,将来会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两位客官,这是你们点的酒菜。
酒楼伙计的一声提醒,将各怀心事的两人注意力重新拉回。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凌寒还未想到什么话题,赵云主动开口道:师弟方才在看什么?
凌寒抬眼望去,对方眼眸中依旧像覆着一层雾气,显然并没有完全释怀,于是照实说:那边的两位商人。
赵云顺着视线看过去,念出一个名字:甄尧。
凌寒惊讶:师兄认得他们?
倒也不算。赵云笑笑:只不过,甄府最是乐善好施,时常开棚布粥,很受本地人的尊敬。穿蓝衣的那位便是甄府的公子,名为甄尧,我曾远远地看见过他几次。
听赵云这么一说,凌寒心中的好感度陡然升了几分。
乱世将至,处在这样的时代,却能保留怜悯之心。
若是与甄府打交道,倒是更安全,也更乐意。
那边,甄尧已经站起身来,对着另一人抱拳道:没问题,我甄府言必有信。
哈哈哈。那好,三日后,我们不见不散。
说罢,二人拿起包袱,分别离去。
凌寒试图听他们在说什么,无奈对方说话的声音并不大,加之隔了一段距离,并不能听得清。
却见赵云微微拧起眉,凌寒便问:怎么了?
赵云答道:他们三日后要在清源坡相见,似乎是有一笔生意要在那里详谈。
清源坡。凌寒默念一遍这个地名,又问:这有什么问题吗?
赵云说:昨日我听一猎户言,那里最近并不太平,似乎有山匪出没。
凌寒听了心里咯噔一下。
山匪作乱,百姓暴起,这正是二次黄巾之乱的征兆。
在冀州地区,最为有名的应当是张牛角与张燕所率领的黑山军。
初期,黑山军战无不胜,当地的官府力量在他们前面几乎不堪一击。
直至遇上兵精将广的袁绍与曹操,他们才被各个击破。
心里简单合计了一番,凌寒道:师兄,能否陪我去清源坡走一遭?
三天的时间,制造出十颗琉璃珠肯定不在话下。
赵云道:师弟是想与甄尧做生意?
嗯。凌寒抿了抿唇,声音听来有些软:有师兄跟着,即便遇上山匪,我也用不着担心了。
赵云微微一愣。
师弟这还是第一次在他面前如此孩子气。
他隐约猜出,师弟的身份非同寻常,正不知以后该用何种方式与其相处。此刻,却不由如往常一般道:好。师兄陪你一起去。
第14章
三日后。
凌寒袖中揣着一个精致的小木盒,与赵云一道赶往清源坡。
三天下来,一共烧制出了十七颗玻璃珠。
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凌寒这一次只带了五颗用于交易。
师兄,你说这一颗琉璃珠,究竟能值多少银钱?
路上,马背上的凌寒问道。
他只知道琉璃珠在古代价值连城,但具体能换多少钱却并不了解。
至于杨真与裴元绍,对此也是完全没有概念。
赵云认真地想了想。
最终摇头道:我想,也只有甄家这种巨商,才知道答案。
凌寒有些无奈。
好在制作成本低廉,无论如何,自己所能获得的利润都是难以想象的。
清源坡并不是一个坡,而是一个破败的小村落。它与郡城相距没有太远,却因土地贫瘠十分闭塞。
有传言说,这是一片被诅咒的土地。故而这些年来,村落里的人口愈发伶仃,即使没有战乱,恐怕再过上百年也会变成一块荒地。
在郡城与清源坡之间,隔了一片长长的树林。林中道路不平,却足够宽阔,可供战马经过。
行至此地时,有刀斧碰撞声传来。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勒住缰绳。
赵云沉声道:在西边。
二人下了马,飞奔过一段路程,只见前方倒了一地随从,地上散落着大批盛着货物的箱子。
再往前去,一群山匪正对着一架马车穷追猛打,马车周围仅仅只剩下两三个站立着的家丁。
马车之上,掀起围帘焦急四望的,不是别人,正是甄尧。
赵云从背上取下银枪,偏头看向凌寒。
凌寒也握紧手中长弓:师兄且去。此战,正是检验这些日子以来的成效。
他的枪术在赵云手上依然连一招都挡不住。
然而,对于射箭,凌寒似乎有着生来强大的天赋。也正因此,他更多的训练都放在了射艺上。
如今,在精准方面,他的射箭几乎已与赵云相当。
只不过,论威力就差得太远。
以最普通的竹制箭镞来说,赵云可以轻松一箭射穿足有百年之龄的古树。
恋耽美
又从京城来的,看上去更是气质不凡。
这名少年的身份必定贵重非常。即便不是三公的亲族,恐怕至少也是岁钱两千石的大官的子裔。
跟着这样的人,必然大有前途。
至于当地的县衙,不说别的,有自己跟赵子龙联手,即便他们倾巢而出也根本不需要畏惧。
事实上,早在裴元绍开口的时候,凌寒就有了某种预感。
这位黄巾旧将,有相当高的可能想投靠自己。
对此,凌寒自然非常欢迎
杨真已是皇宫禁卫里的高手,在裴元绍手里却只走了十招就落败。
这固然有没拿武器的因素在,但也足够说明杨真与他的武艺并不在一个档次。
同档次的武将,即使有一方没拿武器,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落败,而且败得如此彻底。
至于接下来十几招就败给赵云那并不能说明裴元绍武艺不行,只能说赵云实在太变态了。
试想,能护着一名婴儿在长坂坡上七进七出,连战五十多名敌将却毫发无伤,甚至说怀中的婴儿还安然熟睡着。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变态?
巅峰时期的赵云,恐怕也未必就会输给三国第一人吕布吧。
凌寒看向赵云:师兄觉得如何?
赵云笑道:他既是想投靠你,自然你说了算。若是应下的话,县衙那边,师兄自会相助。
凌寒便道:那就谢过师兄啦。
得了裴元绍,又送走了冯氏祖孙,将杨真在客栈安置好。
凌寒想起另一事:说起来,师兄怎么会出现在此地?
说到这个,赵云心中甚是愉悦,将手里的武器一横:喏,师弟,你看这杆枪怎样?
他说话的语气微微上扬,很有小伙伴得了个好东西急急跑来炫耀的意思。
说到底,此时此刻,常山赵子龙也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少年郎。
原来是去铁匠铺新打造了一杆银枪啊。
凌寒心道,现代男人爱车,古代男人爱兵器,这倒是一脉相承嘛。
他细细看了一遍,发现那杆银色长.枪除了更为崭新以外,竟找不出与平日所用的那把有什么区别。
考虑到赵云的心情,凌寒终究还是违心地说:唔,很不错。
眼见赵云有继续说枪的趋势,而他实在不擅长如何称赞一柄武器,于是赶快打断道:对了,今日若非师兄及时赶到,恐怕救命之恩,我细想之下,已经想到了一个报答的方式。
握着枪的赵云微微一怔。
不知怎地,他莫名想起了方才冯霜霜的无以为报以身相许。
就听到凌寒笑着说:我今日在布庄定做了两身衣裳,不如师兄也随我去布庄一趟,量体裁衣。嗯,我便赠师兄一身新衣裳作为回报吧。
听了这话,赵云心中有一股奇怪的、难以名状的感觉。
他沉吟道:师弟,你虽从家中带了许多钱财,但须知乱世米贵,应省着些花。师兄不缺衣裳,更不需你报恩,保护好你本就是师兄应尽之责。
那我也想赠师兄点儿什么。凌寒拉了拉赵云的衣袖:不为恩情,是为交情。
随后又笑着补充道:再说,我已经找到生钱的法子,师兄且放心。
找到生钱的法子?赵云不是很明白这句话。
不过他向来没有刨根究底的习惯,更何况师弟并不是莽撞的人。便笑道:既如此,师兄领了这番交情。
第13章
杨真受了伤,但并不妨碍他去监督琉璃的制造。
招募人手非常简单,伙食足够,再额外给他们的家人提供口粮,就足以让一名壮汉卖力地干活儿。
工厂保镖的职责,主要是裴元绍来承担。
因为黄巾旧将身份的缘故,倒也不怕他叛逃。
之后是一段漫长且无聊的日子,凌寒每天的生活规律得好似在读寄宿高中。
早起晨练,上午跟随赵云学习武艺,下午去城里查看玻璃的制造情况,在那边待上几个时辰,还要给出第二天的改进意见。
只有晚上才能休息。大多是躺在荒山上看星星,与赵云促进促进感情。偶尔躺在客栈的床榻上发呆,追忆一下穿越前的生活。
不觉,已过半旬。
耗费了大量银钱的琉璃制造厂,终于制造出了第一颗可供销售的琉璃珠。
尽管仍然无法与现代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玻璃珠相提并论,可作为奢侈品出售给士族应当是没问题了。
凌寒交代杨真,一定要记好各项原料的比例,但不得摘录下来。
杨真也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暗暗记牢。
有了第一颗成品,接下来的制造工作就变得容易很多。
当然,在没有精密测量仪器的情况下,生产出的玻璃珠质量必然极不稳定。
按凌寒的预估,能被当成真正的奢侈品贩卖给士族的,每天能生产出10颗就可以谢天谢地了。
第一颗琉璃珠,凌寒决定将它送给赵云。
赵云凝视着眼前这圆溜溜、美丽得不似人间物的珠子,不由问道:这是何物?
凌寒笑道:琉璃珠,送给师兄。
赵云英俊的脸上浮现一丝迷惘,随后认真道:既是你家传的宝物,岂能随意送给旁人?赶快收好了,不要再拿出来。
赵云听说过琉璃,相传价值连城,唯有极其富贵的豪门才可能拥有。
他想当然地以为这是师弟从家中带出来的、代代相传的宝物。
这可不是什么传家的宝贝,凌寒解释道:师兄前些日子不是问我,每天去城里做些什么吗?我那时不肯细说,是因为事情尚未做妥。
凌寒将开设琉璃制造厂的事情一一道来。
赵云英挺的剑眉渐渐拧起,深海似的眸色透着一股看不清的情绪。
凌寒讲完顿了顿,又道:我听人说,这里的望月楼非常有名。师兄,这些日子每天都要你去打猎,今天,就让师弟请你去那里吃一顿饭吧。
赵云沉默片刻,道:好。
望月酒楼坐落于常山郡城的中央,酒楼中的一桌一椅,皆是由上好的檀木所雕。
这在东汉末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进去时,若非掏出一锭金子,以两人的朴素打扮,酒楼里的伙计连一分热情都懒得拿出来。
两人在二楼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等待酒菜时,凌寒主动找了几次话题,赵云都是温和地回应几句。
一般人也许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凌寒敏锐地意识到,赵云此刻有些心不在焉。
他心知肚明,赵云是对自己的身份有所怀疑了。
中国古代制造琉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而到了秦汉,这项工艺基本被皇室垄断。
仅仅是琉璃制器,许多富贵人家都可能拥有。
可懂得如何制作的,唯有皇家工匠。
换言之,在这个时代,有能力获得这份技术并告诉其他人的,要么是皇宫里的人,要么就是站在权力顶峰的那几位高官。
时至今日,面对赵云,凌寒已经不能像初见时坦然地隐瞒身份了。
尽管他并不后悔当时的做法,因为如果不那样做,此时此刻他们未必可以这样亲昵。
他将第一颗琉璃珠送给赵云,除了看重以外,另一方面就是想借此向赵云透露,自己并不是寻常的士族子弟。
凌寒不再出声说话,留给赵云消化这件事的空间。
他将视线投往别处,起初是看酒楼外的景象,随后又漫无目的地观察着酒楼里的有钱人们。
不远处,两位客人引起了凌寒的注意。
那二人皆是再普通不过的打扮,乍看上去与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区别。可问题恰恰在于,普通百姓怎么可能会来这么昂贵的地方?
如果穿着低调是为了掩人耳目,那么来这里吃饭未免太过愚蠢。
排除掉这种可能性,他们的身份就不难判断了。
商人。
中国自古以来重农轻商。在行商时,尤其乱世,穿着普通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在休息时间,他们也不会像士人那样讲究,很可能穿着朴素的衣裳进了昂贵的消费场所。
商人啊这倒也是个售卖琉璃的途径。
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存在感实在太低太低,厚重的史书,是皇室的舞台,士大夫的舞台,将军的舞台。
唯有在不起眼的角落,才留下有关商人的只言片语。
这也正是凌寒忽略掉的原因。
现在想想,直接与士人打交道,哪里比得上与商人交易呢?
从士人那里换了钱再去购买粮食,数量过大很可能引起官府注意。而商人最是喜欢囤积粮食,自己完全可以用琉璃珠直接兑换大批粮食。
有了粮食,就可以试着在当地招募一些兵士。
起初不必多,挑选一些身体素质好的,私底下进行训练。
练出一支五十到一百人的精锐来,最好再让他们具备最基础的识字能力,将来会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两位客官,这是你们点的酒菜。
酒楼伙计的一声提醒,将各怀心事的两人注意力重新拉回。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凌寒还未想到什么话题,赵云主动开口道:师弟方才在看什么?
凌寒抬眼望去,对方眼眸中依旧像覆着一层雾气,显然并没有完全释怀,于是照实说:那边的两位商人。
赵云顺着视线看过去,念出一个名字:甄尧。
凌寒惊讶:师兄认得他们?
倒也不算。赵云笑笑:只不过,甄府最是乐善好施,时常开棚布粥,很受本地人的尊敬。穿蓝衣的那位便是甄府的公子,名为甄尧,我曾远远地看见过他几次。
听赵云这么一说,凌寒心中的好感度陡然升了几分。
乱世将至,处在这样的时代,却能保留怜悯之心。
若是与甄府打交道,倒是更安全,也更乐意。
那边,甄尧已经站起身来,对着另一人抱拳道:没问题,我甄府言必有信。
哈哈哈。那好,三日后,我们不见不散。
说罢,二人拿起包袱,分别离去。
凌寒试图听他们在说什么,无奈对方说话的声音并不大,加之隔了一段距离,并不能听得清。
却见赵云微微拧起眉,凌寒便问:怎么了?
赵云答道:他们三日后要在清源坡相见,似乎是有一笔生意要在那里详谈。
清源坡。凌寒默念一遍这个地名,又问:这有什么问题吗?
赵云说:昨日我听一猎户言,那里最近并不太平,似乎有山匪出没。
凌寒听了心里咯噔一下。
山匪作乱,百姓暴起,这正是二次黄巾之乱的征兆。
在冀州地区,最为有名的应当是张牛角与张燕所率领的黑山军。
初期,黑山军战无不胜,当地的官府力量在他们前面几乎不堪一击。
直至遇上兵精将广的袁绍与曹操,他们才被各个击破。
心里简单合计了一番,凌寒道:师兄,能否陪我去清源坡走一遭?
三天的时间,制造出十颗琉璃珠肯定不在话下。
赵云道:师弟是想与甄尧做生意?
嗯。凌寒抿了抿唇,声音听来有些软:有师兄跟着,即便遇上山匪,我也用不着担心了。
赵云微微一愣。
师弟这还是第一次在他面前如此孩子气。
他隐约猜出,师弟的身份非同寻常,正不知以后该用何种方式与其相处。此刻,却不由如往常一般道:好。师兄陪你一起去。
第14章
三日后。
凌寒袖中揣着一个精致的小木盒,与赵云一道赶往清源坡。
三天下来,一共烧制出了十七颗玻璃珠。
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凌寒这一次只带了五颗用于交易。
师兄,你说这一颗琉璃珠,究竟能值多少银钱?
路上,马背上的凌寒问道。
他只知道琉璃珠在古代价值连城,但具体能换多少钱却并不了解。
至于杨真与裴元绍,对此也是完全没有概念。
赵云认真地想了想。
最终摇头道:我想,也只有甄家这种巨商,才知道答案。
凌寒有些无奈。
好在制作成本低廉,无论如何,自己所能获得的利润都是难以想象的。
清源坡并不是一个坡,而是一个破败的小村落。它与郡城相距没有太远,却因土地贫瘠十分闭塞。
有传言说,这是一片被诅咒的土地。故而这些年来,村落里的人口愈发伶仃,即使没有战乱,恐怕再过上百年也会变成一块荒地。
在郡城与清源坡之间,隔了一片长长的树林。林中道路不平,却足够宽阔,可供战马经过。
行至此地时,有刀斧碰撞声传来。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勒住缰绳。
赵云沉声道:在西边。
二人下了马,飞奔过一段路程,只见前方倒了一地随从,地上散落着大批盛着货物的箱子。
再往前去,一群山匪正对着一架马车穷追猛打,马车周围仅仅只剩下两三个站立着的家丁。
马车之上,掀起围帘焦急四望的,不是别人,正是甄尧。
赵云从背上取下银枪,偏头看向凌寒。
凌寒也握紧手中长弓:师兄且去。此战,正是检验这些日子以来的成效。
他的枪术在赵云手上依然连一招都挡不住。
然而,对于射箭,凌寒似乎有着生来强大的天赋。也正因此,他更多的训练都放在了射艺上。
如今,在精准方面,他的射箭几乎已与赵云相当。
只不过,论威力就差得太远。
以最普通的竹制箭镞来说,赵云可以轻松一箭射穿足有百年之龄的古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