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穿爱尔兰麻衬衫的女人 > 穿爱尔兰麻衬衫的女人
错误举报

第164页

    “哇喔。”
    “那他很厉害了?”
    “很厉害。”我点点头,“在他以后,下一任奥古都斯是谁,决定的人就从元老院变成了现任的奥古都斯。”
    “他选了谁?”
    “他选了好几个人。这些人后来谁也不肯听谁的,其中有一家拳头最硬,成了拜占庭帝国。”
    “噢!”老大的小儿子站起来,“今天妈妈打的那个国家!”
    “你说得已经很接近完美了!”我有点佩服自己能把“八竿子打不着”形容为“很接近完美”,但现在毕竟不是自我吹捧的时候,我继续道,“嗯,我在想,今天你们在游戏里看到的那个交战中的国家应该是神圣罗马帝国。拜占庭在更右边,要跑很多个单位才能看见。”
    “拜占庭不是罗马吗?”
    开始了,我备考SAT世界历史时的噩梦。
    我说:“如果‘罗马’是指我们刚刚说的那个罗马的话,拜占庭比较像——比较像它的一只手。”
    “神圣罗马帝国是它的一只脚?”
    “神圣罗马帝国是用它的脚做成的猪肉香肠。”我说。
    几个男孩儿瞪大了眼睛:“为什么?”
    我吸了口气:“因为德国有很多猪肉香肠。”
    继我之后,卡佳彻底将话题带偏:“你去过德国?”
    “我在那里上过一年学。”
    “但这和德国有什么关系?”老黄的小儿子还不肯放过我。
    “你知道罗马在哪儿吗?”我看着他。
    这个问题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还是太难了,他求助地望向他的哥哥。
    老黄的大儿子非常自信地说:“在意大利。”
    不愧是黄修文的儿子,解题新思路。
    最后还是老大将我从孩子堆里解救出来。食物已经提前分装到了盘子里,我分到了一些鸡和洋葱,还有少量的韭菜——韭菜是老黄他们带过来的,算是这顿烧烤里我得到的唯一安慰。
    当然,我不至于去问为什么没有牛肉。他们不吃牛肉这点我还是知道的。
    “你开了个坏的头。”老大的妻子说,“接下来我们都要为罗马帝国的历史普及做准备了。”
    我笑起来:“孩子们感兴趣会自己去查的。”
    “你就是因此积攒了那么多蹩脚的隐喻吗?”老黄把韭菜咽下去,“因为感兴趣?”
    “我的比喻都很好。”我根本不搭理他,望着嫂子道,“我的同胞可以证明。”
    “姚的汉语比喻比英语的要好得多。”她也不知道是在帮我还是在忙老黄,“但总体而言都很贴切,只是有的需要多想一会儿。”
    老黄明显不服气,放下了他的盘子,抄着手朝我努努下巴:“你说,你怎么说刚才那个猪肉香肠?”
    “什么意思?”我微微皱眉,“让我多想几个比方吗?”
    “是啊。你可以试着用华裔听得懂的比喻,也可以试着讲印度裔能轻松理解的。”老黄摇着头,“这不是你最擅长的事。”
    “我擅长所有事。”我又强调了一遍,“所有事。”
    老大和孩子们的神情竟然差不多,望着我,眼神……很别扭。
    像在观看吉娃娃。
    吉娃娃已经累了,现在在阴凉处趴着吐舌头。我张口就说:“罗马帝国是明,拜占庭有点像南明,神圣罗马帝国则是自称继承了明朝大统的‘太平王国’——这个是虚构的,历史上不是这样。”
    嫂子抬了抬眉毛:“很精准。”
    “什么是太平王国?”老黄问。
    我不知道“天国”怎么翻译好,就用了“王国”,倒也无伤大雅。我只说:“是我编的。东南亚的我想不到,能跳过吗?”
    老黄耸了耸肩。
    老大见我看过去,微微笑道:“《吠陀》故事,我想你未必知道,但如果是十三世纪以后的印度历史典故的话,恕我不一定能听明白。”
    他和妻子都出生在新加坡,老大本人甚至从没去过印度。
    这倒有点儿麻烦,在那之前,印度本土的文字记载相当有限。我原本对那里就不了解,莫卧儿帝国的历史还是这个月突击学习的。
    想了两秒没结果,我干脆偷了个懒,说:“假设罗马帝国是英国,并且,亨利八世治下的爱尔兰王国被理解成它的一部分,那么北爱尔兰就是拜占庭,神圣罗马帝国有点像现在的爱尔兰共和国。”
    当然了,这是站在英国的视角来看。站在爱尔兰那边,比喻得整个颠倒一下。
    老大微微点头:“很便于理解。”
    “便于理解吗?”老黄望过去。看得出来他对这两个比方都不满意。
    我问:“猪肉香肠对你而言不具有说服力吗?”
    老黄顿了顿,吸了口气:“好吧。”
    他可能是对自己被降到了与孩子们相同的水平,感到不太适应,却又无话可说。
    老大喝了口啤酒:“其实说真的,修文——姚能跟各种背景的人谈论历史话题是她很大的一个优势。对建立亲近感来说,相同的文化基础非常关键。有的人会说印度裔不管在哪儿都喜欢抱团,再看看新加坡的公职人员种族比例,华裔也不寻常地占比极高,不是吗?其实这些和文化都很有关系。有意识或潜意识,人总是喜欢亲近与自己有话题的人的。”
    “谢谢。”我小声说,“我在这方面做过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