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04 章
大辽英后萧绰传 作者:一月山河
第 104 章
“自然是为了夺回关南之地。”
“是,皇上说的没错。可我们夺回关南为的又是什么,为的是关南肥沃的土地,能够上交更多的赋税,供养更多的百姓。”萧燕燕微微叹口气,“关南对于辽宋都至关重要,所以就算我们能占领关南,宋军也还会领兵来犯,如此你来我往,无休无止,百姓都被抓去打仗了,哪有时间精力去种地,我们又哪里来的赋税呢。无论百姓还是士兵,没有人是真的喜欢战争的。”
“难道,母亲想放弃关南?”耶律隆绪追问道。
萧燕燕沉思片刻,摇摇头,说道:“不,不到最后,我不会放弃关南。但是,也要看赵宋开出什么样的交换。皇儿,记住,我们最终的目的从来不是占领更多的土地。你父皇曾说过,只知开疆扩土却不知治理,就如同只知放牧不知种草一样,终有草尽畜忘的一天。我们的目的是为大辽、为大辽的百姓争取最大的利益,如果这个利益可以通过和谈获得,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耶律隆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有些不甘,这一次御驾亲征,他铁了心要在战场上做出成绩给小瞧他的人看,所以听到母亲要和谈,难免有些泄气。
“那,母后,明日还继续攻城吗?”
“当然,”萧燕燕双目忽然凌厉一闪,语气坚定,“明日不仅要攻城,还要比前日更猛烈、更决绝!”
☆、是战是和
第二日,刚刚经历了寂静一夜的瀛州城又开始火石相交,兵戎交戈。这一次,耶律隆绪亲自上阵。为了鼓舞将士们奋勇夺城,他亲自敲击战鼓,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鼓点仿佛与他的心跳合二为一。契丹骑士们在皇上的鼓舞下,更显神威,攻城的队伍前赴后继。然而,瀛州城上的宋军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忍耐力。守城大将李延渥被流矢射中脸部,仍然镇定指挥,从容调动守城兵员,面对疯狂的契丹勇士毫不示弱,坚守不动。
与此同时,王继忠亲笔写给宋主赵恒的信也由四名精干小校带到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交给了宋边防军官石普。担心皇上怀疑有诈,王继忠特别将做殿前都虞候时赵恒亲手赏赐给他的一枚玉佩也放到信里。石普在接到王继忠的书信和“请速达”的口信后,知道事关重大不敢耽误,当天就派人飞驰数百里,将信送至还在汴梁的赵恒手里。赵恒听说这是王继忠的亲笔信,先是不敢相信。望都之战后,明明从前线传来消息,说王继忠以身殉国,自己还重赏了他的家人,怎么他不仅没有战死,反而投降了呢。赵恒忙打开王继忠的信,当看到那枚玉佩的时候,心里一沉。他赶忙展信来看,读着读着不禁呆住。
身边主和派的大臣王若钦见皇上面色凝重,不禁问道:“皇上,信上说了些什么?”
赵恒回过神,缓缓说道:“子明说,他之所以被擒后留在辽国做官,是为了能平息两国战争。子明还说,北朝太后已经表示,愿与大宋重修旧好。”说完,赵恒将信递给身边的近侍,又传给殿下的大臣。“朕初继位时,吕端就有建议,希望能同契丹罢兵议和。其实,朕何不想两国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呢。只是,自古以来,北敌就常祸害中原,如果不用至德安抚,用大兵威胁,他们那种犷悍之性,岂能柔服?如今,辽军先以重兵压阵,又来求和,他们有多大诚意?朕不相信。”
王若钦一听要议和,不禁喜上眉梢,忙说:“皇上,臣倒认为,辽人此时来求和定是听说了皇上御驾亲征的神武之风,他们怕我朝举兵北上收复燕云。如今,他们在瀛州受挫,但又耻于自退,所以正好借助王继忠来请和。臣认为契丹此举非妄啊。”
一旁的寇准不屑一顾地哼了一声,厉声说道:“王大人真是说笑。这一次辽人携二十万大军来袭,会因为在瀛州受挫就生退意?你怎么知道他这不是缓兵之计。就算辽国是真心求和,可要他们真的退兵不犯,也必有条件。难道割地舍疆,王大人也认为非妄吗?”
“我...我...何时这样说过?”王若钦急的脸色涨得通红,急忙辩解。
“好了,寇卿的话朕明白。”赵恒语气一转,“朕想好了,如果能够屈己安民,朕可以给他们一些货财。但是如果他们要拿关南说话,朕当治兵誓众,亲率大军去讨伐!”
寇准是主战派,他知道现在辽军士气受挫,正是宋军反击的好机会,虽不能收复燕云,但也可以给契丹一些教训。他听出了皇上语气中已有求和的打算,忙想再上表奏陈,却听见皇上说:“朕意已决,你们议一议派谁任使者为好?”
寇准见此情景,只好退而求其次,说道:“既如此,皇上,臣以为在没有摸清辽人的真实意图前不宜派遣使者。既然这信是王继忠写给皇上的,那么皇上何不给他回信,就说为了天下百姓,皇上也愿意停止干戈。若辽国主真有议和的愿望,就请先从瀛洲撤军。这样,我们既可以通过辽人的态度来判断议和的真伪,也可以趁机在战场上再争取些主动,为谈判增加筹码。”
赵恒听了寇准的话频频点头,说道:“好,就按寇卿说的去办吧。”
另一边,萧燕燕一边等待宋军关于议和的消息,一边却丝毫没有放松对瀛州的攻击。然而,战争又进行了五天,瀛州城坚固得好像铜墙铁壁一样,越打越勇。眼见自己的将士死伤惨重,士气大挫,而二十万大军的粮草也告急,萧燕燕只得下令放弃瀛州。但是辽军南下的脚步却没有因此停止,放弃瀛州后,萧燕燕和耶律隆绪选择悬军深入,萧怀义和萧观音奴率先攻克了祁州,在宋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随后,辽军大批部队迅速推进,直逼赵宋关南的最后一道防线——天雄军。
虽然进攻马不停蹄,但瀛州一战的失败还是令萧燕燕心有余悸,更令她奇怪的是,宋主似乎对议和的提议并不动心,竟然没有派使者回访,难道这一次宋国也想与自己一决高下吗?若是没有瀛州一战,她是毫不担心的,但现在毕竟已经损失了三万兵马,而且辽军打仗向来是以战养战,虽然沿路攻破了很多城镇,但百姓们坚壁清野,这给军队的补给也造成了很大困难。若是这个时候,宋军拿出破釜沉舟的战斗力,辽军确是凶多吉少。想到这里,萧燕燕又将王继忠叫到了自己的御账。
“子明啊,”萧燕燕故作悠闲说道,“你的话我也听了,信也送了,不过你的旧主子似乎没有你想的那样爱惜子民。不过几日,我契丹骑兵就要到达天雄军了,本宫希望到时候,你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
王继忠心里也很忐忑,他本来对议和信心满满,却也没想到宋主会是这样的态度,因此听到萧燕燕半询问半警告的话,忙说道:“请太后放心,臣...臣已归属,就一定忠诚于太后皇上。只是,只是,臣还是觉得议和...议和还是可能的。臣猜想,也许...也许是宋人见我雄兵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故以为...我方议和诚意不足,所以才没有派使者前来。”
萧燕燕冷笑一声,说道:“子明啊,你也是一个武将,自然知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稍一放纵就可能全军覆没。我提出和谈,但这仗要不要继续打,还要看双方如何谈。可是现在看,宋人却连谈都不想谈,看来就只有用刀箭说话了,你说呢。”
王继忠忙跪下说道:“太后,臣知道太后向来体恤百姓,请太后允许臣再去信一封,臣有信心一定可以说服宋主派使臣议和!”
萧燕燕轻轻叹口气:“看来你是不死心。也罢,就依你,不过子明,我的耐心是有限的。”
第 104 章
恋耽美
第 104 章
“自然是为了夺回关南之地。”
“是,皇上说的没错。可我们夺回关南为的又是什么,为的是关南肥沃的土地,能够上交更多的赋税,供养更多的百姓。”萧燕燕微微叹口气,“关南对于辽宋都至关重要,所以就算我们能占领关南,宋军也还会领兵来犯,如此你来我往,无休无止,百姓都被抓去打仗了,哪有时间精力去种地,我们又哪里来的赋税呢。无论百姓还是士兵,没有人是真的喜欢战争的。”
“难道,母亲想放弃关南?”耶律隆绪追问道。
萧燕燕沉思片刻,摇摇头,说道:“不,不到最后,我不会放弃关南。但是,也要看赵宋开出什么样的交换。皇儿,记住,我们最终的目的从来不是占领更多的土地。你父皇曾说过,只知开疆扩土却不知治理,就如同只知放牧不知种草一样,终有草尽畜忘的一天。我们的目的是为大辽、为大辽的百姓争取最大的利益,如果这个利益可以通过和谈获得,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耶律隆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有些不甘,这一次御驾亲征,他铁了心要在战场上做出成绩给小瞧他的人看,所以听到母亲要和谈,难免有些泄气。
“那,母后,明日还继续攻城吗?”
“当然,”萧燕燕双目忽然凌厉一闪,语气坚定,“明日不仅要攻城,还要比前日更猛烈、更决绝!”
☆、是战是和
第二日,刚刚经历了寂静一夜的瀛州城又开始火石相交,兵戎交戈。这一次,耶律隆绪亲自上阵。为了鼓舞将士们奋勇夺城,他亲自敲击战鼓,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鼓点仿佛与他的心跳合二为一。契丹骑士们在皇上的鼓舞下,更显神威,攻城的队伍前赴后继。然而,瀛州城上的宋军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忍耐力。守城大将李延渥被流矢射中脸部,仍然镇定指挥,从容调动守城兵员,面对疯狂的契丹勇士毫不示弱,坚守不动。
与此同时,王继忠亲笔写给宋主赵恒的信也由四名精干小校带到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交给了宋边防军官石普。担心皇上怀疑有诈,王继忠特别将做殿前都虞候时赵恒亲手赏赐给他的一枚玉佩也放到信里。石普在接到王继忠的书信和“请速达”的口信后,知道事关重大不敢耽误,当天就派人飞驰数百里,将信送至还在汴梁的赵恒手里。赵恒听说这是王继忠的亲笔信,先是不敢相信。望都之战后,明明从前线传来消息,说王继忠以身殉国,自己还重赏了他的家人,怎么他不仅没有战死,反而投降了呢。赵恒忙打开王继忠的信,当看到那枚玉佩的时候,心里一沉。他赶忙展信来看,读着读着不禁呆住。
身边主和派的大臣王若钦见皇上面色凝重,不禁问道:“皇上,信上说了些什么?”
赵恒回过神,缓缓说道:“子明说,他之所以被擒后留在辽国做官,是为了能平息两国战争。子明还说,北朝太后已经表示,愿与大宋重修旧好。”说完,赵恒将信递给身边的近侍,又传给殿下的大臣。“朕初继位时,吕端就有建议,希望能同契丹罢兵议和。其实,朕何不想两国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呢。只是,自古以来,北敌就常祸害中原,如果不用至德安抚,用大兵威胁,他们那种犷悍之性,岂能柔服?如今,辽军先以重兵压阵,又来求和,他们有多大诚意?朕不相信。”
王若钦一听要议和,不禁喜上眉梢,忙说:“皇上,臣倒认为,辽人此时来求和定是听说了皇上御驾亲征的神武之风,他们怕我朝举兵北上收复燕云。如今,他们在瀛州受挫,但又耻于自退,所以正好借助王继忠来请和。臣认为契丹此举非妄啊。”
一旁的寇准不屑一顾地哼了一声,厉声说道:“王大人真是说笑。这一次辽人携二十万大军来袭,会因为在瀛州受挫就生退意?你怎么知道他这不是缓兵之计。就算辽国是真心求和,可要他们真的退兵不犯,也必有条件。难道割地舍疆,王大人也认为非妄吗?”
“我...我...何时这样说过?”王若钦急的脸色涨得通红,急忙辩解。
“好了,寇卿的话朕明白。”赵恒语气一转,“朕想好了,如果能够屈己安民,朕可以给他们一些货财。但是如果他们要拿关南说话,朕当治兵誓众,亲率大军去讨伐!”
寇准是主战派,他知道现在辽军士气受挫,正是宋军反击的好机会,虽不能收复燕云,但也可以给契丹一些教训。他听出了皇上语气中已有求和的打算,忙想再上表奏陈,却听见皇上说:“朕意已决,你们议一议派谁任使者为好?”
寇准见此情景,只好退而求其次,说道:“既如此,皇上,臣以为在没有摸清辽人的真实意图前不宜派遣使者。既然这信是王继忠写给皇上的,那么皇上何不给他回信,就说为了天下百姓,皇上也愿意停止干戈。若辽国主真有议和的愿望,就请先从瀛洲撤军。这样,我们既可以通过辽人的态度来判断议和的真伪,也可以趁机在战场上再争取些主动,为谈判增加筹码。”
赵恒听了寇准的话频频点头,说道:“好,就按寇卿说的去办吧。”
另一边,萧燕燕一边等待宋军关于议和的消息,一边却丝毫没有放松对瀛州的攻击。然而,战争又进行了五天,瀛州城坚固得好像铜墙铁壁一样,越打越勇。眼见自己的将士死伤惨重,士气大挫,而二十万大军的粮草也告急,萧燕燕只得下令放弃瀛州。但是辽军南下的脚步却没有因此停止,放弃瀛州后,萧燕燕和耶律隆绪选择悬军深入,萧怀义和萧观音奴率先攻克了祁州,在宋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随后,辽军大批部队迅速推进,直逼赵宋关南的最后一道防线——天雄军。
虽然进攻马不停蹄,但瀛州一战的失败还是令萧燕燕心有余悸,更令她奇怪的是,宋主似乎对议和的提议并不动心,竟然没有派使者回访,难道这一次宋国也想与自己一决高下吗?若是没有瀛州一战,她是毫不担心的,但现在毕竟已经损失了三万兵马,而且辽军打仗向来是以战养战,虽然沿路攻破了很多城镇,但百姓们坚壁清野,这给军队的补给也造成了很大困难。若是这个时候,宋军拿出破釜沉舟的战斗力,辽军确是凶多吉少。想到这里,萧燕燕又将王继忠叫到了自己的御账。
“子明啊,”萧燕燕故作悠闲说道,“你的话我也听了,信也送了,不过你的旧主子似乎没有你想的那样爱惜子民。不过几日,我契丹骑兵就要到达天雄军了,本宫希望到时候,你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
王继忠心里也很忐忑,他本来对议和信心满满,却也没想到宋主会是这样的态度,因此听到萧燕燕半询问半警告的话,忙说道:“请太后放心,臣...臣已归属,就一定忠诚于太后皇上。只是,只是,臣还是觉得议和...议和还是可能的。臣猜想,也许...也许是宋人见我雄兵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故以为...我方议和诚意不足,所以才没有派使者前来。”
萧燕燕冷笑一声,说道:“子明啊,你也是一个武将,自然知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稍一放纵就可能全军覆没。我提出和谈,但这仗要不要继续打,还要看双方如何谈。可是现在看,宋人却连谈都不想谈,看来就只有用刀箭说话了,你说呢。”
王继忠忙跪下说道:“太后,臣知道太后向来体恤百姓,请太后允许臣再去信一封,臣有信心一定可以说服宋主派使臣议和!”
萧燕燕轻轻叹口气:“看来你是不死心。也罢,就依你,不过子明,我的耐心是有限的。”
第 104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