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穿越年代之吃好喝好 > 穿越年代之吃好喝好
错误举报

第230页

    现在有着国家给批的肥料,大家都猛了劲儿的想干好。
    一群人领了肥料,就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就这样,新一批的种子和肥料在南方一些地方播种起来,“感谢丰收”这个名字也被很多人记住。
    大家都想像名字里一样有个丰收年!
    ........................
    北方,现在还处于地冻期,暂时没有办法下地。不过一些地里的碎石块,还有花生和玉米的种子可以先准备出来。
    至于种的较少的水稻,今年会有新的种子下放。
    陆家的人都去赚工分了,文桐大着肚子去哪里都不合适,就安心的在家看起来“太阳能”的学习资料。
    当文桐打开“太阳能”这一资料包时,看着里面的简介,她就知道这个是真的可以改变世界的成果。
    完整开发后,这一清洁能源可以完全代替现在的煤矿,石油。而且对军工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几万本书,就在文桐拿起第一本的时候,这个震惊世界的研究正式开始了。
    与此同时,陆爱国接到了上级的通知,他很是激动的撂下电话,然后自己先是开怀大笑。
    最后在办公室几个人的眼中跑出去,敲响了上工的锣声。
    在家的,下地的听到了锣声都跑了过来,因为除了上下工,锣响必有大事!
    看着全村老少都来的差不多了,陆爱国激动的站在台上,拿着一个自做的扩音器,使劲喊道:
    “乡亲们,我们村要通电了!”
    第232章 通电
    陆爱国一句“通电了”彻底引爆了人群。
    “有电了?”
    “还没有,不过要给电了!”
    “哎呀妈呀!太好了!”
    “总算给接电了!”
    “那不得花钱啊?”
    “废话!你点煤油灯不花钱?”
    “那不是贵吗!”
    “你可以不拉电线啊!”
    ...
    陆爱国先让大家说了会话,然后又继续喊道:“好了好了!接下来听我说。”
    做了这么多年大队长还是有些威严的,人群慢慢的静了下来。
    陆爱国接着说道:“电线先扯到大队部这里,然后在立杆子往个人家通,从杆子到你家的线都是自己掏钱,然后以后每个月电费也都自己掏。一度电一分钱。想扯电的就先报个名。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你现在不扯电,那以后可没有为了你一家就在折腾人家一趟的道理。所以,自己都好好商量商量。别看着别人家有,自家没有眼红。”
    陆爱国说了一大通话,村民也都听懂了。接着就一家子一家子的讨论了起来,也有那干脆的,直接就去前面报了名。
    慢慢的报名的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一部分不想浪费那个钱。就在边上看热闹。
    陆爱国也没有多劝,都是花自己钱的事情,外人不好插嘴。
    没想到下一秒就被打脸了。
    “爹,我家就不扯了,我媳妇儿肯定不舍得。”陆长空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陆爱国身边,一脸憨憨的说着。
    陆爱国没说话,直接一脚踹在陆长空屁股上。
    “滚!你要是不扯电,你就别管我叫爹了。”
    陆长空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说:“那叫啥?”
    陆爱国气的又踹了两脚。陆长空来说了两句话,被踹了好几脚走了。
    结果回去的时候,正碰见李大妮去报名扯电,他赶紧拦住李大妮说:“媳妇,你竟然舍得钱?”
    李大妮指着陆长空说:“舍不得!可要是有电,咱闺女就不用点煤油灯看书了。”
    陆长空一听,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对哈!媳妇你这次挺聪明。”
    李大妮懒得理他,直接去报名了。陆长空也屁颠屁颠的跟了上去。
    陆爱国看着老大两口子过来,一口气就堵在胸口,刚想骂陆长空,就被李大妮的话堵回去了。
    “爹,给我家报上。”
    陆爱国痛快的喊道:“好嘞。”然后就看着陆长空说:“报名就不能反悔了。”
    “谁反悔啊?这好事还反悔。”陆长空四处找着谁啊?
    陆爱国也忙,扯电就好。不管他咋想明白的。
    另一边,陆长鸣也得知这个消息,他就和文桐说:
    “咱们也扯上电,就算不住也放着。”
    “好。”文桐一点都不觉得浪费,她以后还是要回来的,生态农庄是一定要开的,这个是她最初的梦想。
    陆长鸣直接说道:“那你在家待着,我去一趟。”
    “嗯,你去吧!”
    就这样,下河沟村大队大部分都报名了,就等着给扯电线,立杆子了。
    期间,文桐去看了章家和赵丹。在章家待了一整天,在赵丹那里就是几个人聊聊天,然后一起去国营饭店吃点饭。
    两家也都不错,章家一切稳定,章书城也是有成算的,就等机会来临了。
    赵丹和钱磊两个人都在省城念书,租了个房子,两个人的补贴加上钱磊保留的那一部分薪水,足够两人生活。小两口的都是认真好学的人,一毕业就是被抢走的苗子。这也就是过年才回来一次。
    等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文桐的假期也接近了尾声。她的肚子隔了快一个月,又大了一些。
    陆长鸣想着先回去,怕临近开学那几天人太多,马春兰也同意。还反复的叮嘱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