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实用主义者的爱情 > 实用主义者的爱情
错误举报

第190页

    要不是车间同事跟她打招呼,费霓几乎忘记了她在厂门口。她对着同事笑笑,坐上了自行车后座。路上,她回想自己在厂门口的举止,不觉有些难为情,光是回忆都觉得不好意思。她本想搂着方穆扬,可惜天还未全黑,手只能规规矩矩地扯着车后座。
    两人去下馆子,费霓表现出了罕见的大方,她点的菜太多了,反倒是方穆扬拦着她说够了。等到菜上来,她又不吃,只是看着方穆扬,方穆扬察觉到她的目光,也抬起头看着她,他俩就这么对视着,费霓没憋住笑,喜悦从眼里漫出来,周围有旁的人,费霓觉得点了菜不吃却对着看实在太傻气了,被人发现了太难为情。她低下头,催方穆扬赶快吃,一个劲儿地给他夹菜,夹完菜又忍不住看着他。
    方穆扬抬起头看着费霓笑:“我有这么好看么?”
    费霓重又低下头,夹了一筷子菜,往自己嘴里送。
    咬到嘴里,才意识到自己吃了红辣椒。辣椒很辣,辣出了费霓的眼泪,方穆扬问她怎么了。
    费霓不说话,只是红了眼圈。
    要不是费霓的嘴愈发红了,方穆扬几乎以为她是喜极而泣。方穆扬忙要了水给她喝。
    费霓小口喝着水,方穆扬看着她的嘴唇笑,费霓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方穆扬从未见费霓这么高兴过,跟小孩子过节似的。
    他骑车带着费霓回家,骑得很快,仿佛背后有人追。夜里街上没人,费霓肆无忌惮地搂着方穆扬,搂得很紧,几乎要把他搂疼了,像小孩子得到人生第一个洋娃娃,舍不得放手。
    费霓很庆幸方穆扬在她前面,看不见她傻笑,只有月亮才看得见。
    费霓特意在友谊商店买了巧克力,分给车间的工友,工友们说小费就是大方,别人结婚也就是分些杂拌糖。费霓因为平常蒙刘姐照顾,特意单独给了刘姐一包巧克力。
    制帽厂新换了领导,新领导鼓励厂里员工考大学,考上大学的职工不仅登上了黑板报,名字还一遍遍出现在广播里,广播员正是汪晓曼。汪晓曼虽然和费霓的关系不算多亲密,但和人聊天时,经常会主动提起费霓,说她以前有个特别要好的邻居现在考上了某某大学,仿佛与有荣焉。
    制帽厂都知道费霓考上大学了,上的大学还很好。
    食堂的师傅给费霓打菜时总要多给她打一勺,还把菜汤过掉,每勺菜都很实诚,她家孩子今年就要高考,想借费霓的笔记用用。
    费妈很是高兴,大儿子小女儿小女婿都考上了大学,她的高兴之情无处安放,不仅挂在脸上,就连买菜做饭逢人打招呼都会溢出来,只恨这好消息知道的人不够多。当初费霓没办婚宴她就觉得遗憾,现在她终于找到了再办宴席的机会,她要给孩子们操办一个升学宴,费霆得知后,忙把自己撇出去,他对自己的母亲说,您就别把我掺进去当电灯泡了,给小妹重办婚宴我倒可以忙。费妈于是拍板,开学前给小女儿小女婿置办婚宴。
    费霓心里并不是很同意,都结婚一年多了,重新办婚宴多奇怪。可她母亲提出来了,说明这是她的一个心结,她也不好为了这样一件似扫妈妈的兴。她把母亲的决定告诉了方穆扬,方穆扬倒是很赞成。
    “我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咱们结婚了,顺便让你的同事亲朋也认识认识我。”他受够了别人叫他叶科长,一次也够受的。
    方穆扬主动把办宴席的差事揽到自己身上,他联系了红案师傅和帮厨,红案大厨和方穆扬是旧相识,刚退了休,等闲不接私宴,要不是方穆扬找他,绝不会接这种搭棚的酒席。大厨不光给方穆扬面子,还打算给他长面子,列的菜单里竟然有开水白菜。方穆扬跟大厨说开水白菜这种展现技术的菜就不要做了,需要雕工的菜也不需要,他拟了一个菜单给大厨,都是些家常菜。大厨看了菜单不屑地说,这种菜色还要请我。方穆扬说,越是简单才越能体现您的水平。大厨听完便对方穆扬说,行,你是个懂行的。
    宾客名单定了,方穆扬便开始准备请帖,他在每张请帖上都画了简笔画,画上都是他和费霓,每张姿态都不一样,充分显示了创作的多样化,画完了让费霓写字。费霓看了方穆扬的画,忍不住笑,他的画太活泼了,活泼得有些不正经,为了中和这种不正经,费霓的字写得很严肃。每张请帖的画都不同,字却像拓下来的一样,连字的间隙都是一致的。
    请帖送出去,方穆扬又开始布置婚房,他买了红纸,费霓照着方穆扬画的样子剪喜字,剪完喜字,又按方穆扬的画剪两个人的剪影。方穆扬本打算找别人帮忙剪的,费霓说她自己来就行。方穆扬体谅她没剪纸基础,画的粗枝大叶的,然而两人神韵却在,三张剪影各有各的不同,最后一张剪影费霓眼神里对方穆扬的爱意简直遮挡不住。而平时的费霓是很能遮的。
    费霓告诉方穆扬,那张遮不住的贴在卧室里就可以了,让别人看见怪难为情的。
    费霓开始说不办,可说办了,她简直像准备高考一样准备他们的婚宴,一点儿容不得马虎。
    婚宴是在他们的小院办的,双方家长都来了。本来家长讲话这个环节时间并不长,可老方生生把这个时间增加了一倍,拉长了客人的等待。
    老方现在又恢复了以前的地位,多的是人请他讲话,而他不想讲。外人对他的追捧让他产生了误会,以为儿子也很爱听他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