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疯臣 > 疯臣
错误举报

第171页

    步练师如遇大敌,面色发白道:“拿开!!!”
    薄将山一乐:“哟,步大人, 怕蛇啊?”
    步练师争辩道:“……我才不怕!”
    薄将山手掌一翻,不知怎地,那条粉色小蛇竟然不见了。
    步练师奇道:“你的蛇呢?”
    薄将山神秘道:“钻你衣服里去了。”
    步练师:“……”
    ·
    ·
    小莺奇道:“刚刚是令公在尖叫吗?”
    幼娘平静地摆手:“小莺,不要多管闲事。”
    ——令公很要面子的,小心被她灭口。
    ·
    ·
    步练师一行人是从密道离开的上京。
    等车马辘辘驶出城郊,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
    步练师回过头去,西天血红,云海如烧,上京的城墙浸在灿耀的金色里,恍若九天之上的辉煌阊阖。
    再往南去,是宏阔的朱雀大道;
    再往南去,是瑰玮的太微皇城;
    再向南去,是壮丽的紫微宫城。
    紫微城里,大明宫内,含元殿上,有万国衣冠,有天下群英,跪伏满地,高呼万岁——
    再见了。
    就此别过,后会无期。
    ·
    ·
    步练师一行人混进了西行的商队里。
    每次驿道关卡,官兵巡察,薄将山和步练师都淡定至极,还真像一对归乡的富贵胡商。
    反而是幼娘吓得不行:“姐姐,我让小莺去打听了,这官府虽没明文告示,但都说再抓相国呢……”
    步练师手里捏着她爱看的话本,面色平淡地翻过一页:“知道为什么吗?”
    幼娘眨巴着大眼睛摇头。
    “因为这个商队,来自乌苏江边的梧州。”薄将山抱着个瓦罐走过来,“而此地的太守,乃是长乐十五年,春榜案中那位险些被斩的状元郎。”
    “我懂了!”小莺恍然大悟,“老爷说过,这叫官官相护!”
    步练师:“……”
    薄将山:“……”
    幼娘怒道:“你懂什么,这叫知恩图报!”
    “……”薄将山从瓦罐里掏出他的宝贝小粉蛇来,“其实也说得没错,下次不准再说了。”
    步练师骤然翻脸:“你不要过来——!!!”
    ·
    ·
    百里青送的这条名贵小粉蛇,薄将山取了个很霸气的名字,叫做:
    金箍棒。
    步练师面无表情道:“薄将山,你真对不起自己三元及第的学历。”
    我不理解!
    薄将山捧着他的宝贝金箍棒,脸上露出了老来得子的快乐:
    你要理解!
    金箍棒在薄将山无限度的宠溺下,光荣获得薄家二女儿(窈窈是大女儿)的身份,性子比狗还要活泼好动,幼娘和小莺都喜欢把她缠在手上。
    步练师:“……”
    这日子过不下去了,我还是回上京算了!
    ·
    ·
    太平七年十月,步练师一行人,来到了关西大域第一关:
    玉门关。
    这里是北狄可汗喋血之处,亦是大朔与西域的交通枢纽。车马千万,驼队无数,各国的商人云集于此,步练师掀开车帘望去,竟能看见三种肤色的面孔。
    小莺摇头晃脑地感慨:“春风不度玉门关……”
    步练师:“……”
    幼娘怒道:“小莺,说点吉利的。”
    薄将山扶额道:“说得好,下次不许说了。”
    依薄家疯人院的本事,准备通关文书并不难。官兵掀开车帘,往里看了一眼,见车内都是如花似玉的女眷,官兵抱拳道了声“得罪”,在通关文书上盖了印章,便让薄将山一行的车马过去了。
    幼娘心有余悸道:“原来这么容易么?”
    “玉门关有两关。”薄将山伸出两根手指,“第一关是验货。我们一不带‘黑货’,二不带‘禁货’,自然过得快。”
    “难的是……”步练师柳眉一皱,望向极目之处的城门,“第二关。”
    ——第二关,是验人。
    甲兵俨然阵列,旌旗迎风展动,第二关的城门上,站着一位银甲红披的英武将军:
    戚风!
    ·
    ·
    小莺脸色一白。
    步练师冷静地吩咐道:“幼娘,取我妆奁来。”
    幼娘依言拿来了。步练师从中取出一根白玉簪子,握在手中,伸向车外,高高举起。
    静、静、静。
    万里无云,烈日悬天,这根白玉簪高高举起,眩出一圈瑰丽的五色光晕。
    ——这是戚英送给步练师的成人礼。
    戚风沉吟片刻,末了摇头叹息:
    “……到底是,故人债,最难还啊。”
    “怕是要对不起沈相国了,”戚风笑着摇头,“——来人,不必查了,放行吧。”
    ·
    ·
    啪!
    幼娘一拍桌案,霍然起身,怫然变色:“你说什么?!”
    “小姐!小莺绝无二心!”小莺哆哆嗦嗦地跪下了,嘤嘤呜呜地哭了起来,“小、小莺与戚风将军,早有书信往来……”
    步练师无奈扶额:“……”
    幼娘身边真是卧虎藏龙,一个小小的贴身丫鬟,竟然能和正三品的大将“书信往来”?
    步练师看了看小莺的长相,想了想沈逾卿和幼娘,突然又觉得合情合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