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春藤树 > 春藤树
错误举报

第121页

    延声正抱着童童从集市上回来,还给她带了两串冰莹红润的糖葫芦。看到她伏在柜面上看他写的字,笑着随口问她:“会写行书么?”
    她接着他递来的糖葫芦,遗憾的摇头说:“不会,小时候师傅不让学。”
    大过年的,当开心,他一笑说:“我教你。”想了想,又觉得手边没有字帖,不好教……
    却看到她欣然点头答应着说:“好啊!”
    他迟疑了一会儿,问她:“你觉得我写得怎么样?”
    “特别好!”她果断称赞他,他想她发起呆来,也果然是呆……
    所以他说:“那这样,我每隔十天,给你写几个字,你按我的字来临,如何?”
    她高兴得很,点着头上来向他求字。
    所以他又教她写行书。
    第二年春末时,他忙着到处寻人,试图和组织取得联系,他枪伤好的差不多了,待在小镇上被闲置着让他寥落得恐慌。
    他几次出镇子几次回来,有天一进店门,看到孙师傅在楼梯上逗孩子,方惟在帮着看小风炉,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三四点光景,他奇怪的问她:“你今天怎么没去上课?”
    她抬头看着他忍不住笑了,说:“学堂放暑假了呀。”
    哦,已经入暑了,他恍然。
    那之后他停了几天。夏日午后绿荫疏疏,他带着她和孩子一起去水渠边上那个野池塘里钓鱼。
    她卷着裤管赤脚踩在塘边的浅水里,他嫌她吵,吓唬她:“那里头可有蛇,你再扑腾出来咬你……”
    把她吓得大惊失色,同手同脚的爬上来。
    他在宽沿草帽下得意的笑着。
    夕阳西下时带着鱼篓回来,他亲自下厨做西湖醋鱼给她们吃,她笑靥盈盈。
    不得不说,这姑娘十分有韧性,数月过去,依然保持着每隔十日来求字的习惯。这天她来时手里端着一碗汤,盖着碗盖儿,看不出是什么汤。然而她小心翼翼,放在他面前,说:“我炖了汤,端给师兄尝一尝。”
    他没多想,点了点头,抬手提笔写了一行字给她。
    然而那之后,她连送了三天汤给他。
    她到底送的什么汤呢?她送的是红豆汤……
    第三天时他是外头回来,看到她那晚汤摆在他案头,他不禁皱了皱眉,这姑娘是怕他是个傻子,看不懂她的意思是怎么着,这样一天一碗的执着的送来;然而他其实第一天就明白了,可是他……
    他有事赶着去一趟县城,七天后才回来。
    他知道她循例要来取字,他先时给她临的字都取自《兰亭序》,这次他换了,写了八个字给她,“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他见她,看他写完,愣了愣;从此后她再没有送汤来。许多年后,他仍清楚记得她那三碗红豆汤的滋味。
    他遇到她时,她二十一岁带着个孩子;他二十六岁带着一身使命。过了五年再见她时,她没有带着孩子但站在另一个男人身旁,他依然带着一身使命。
    许多个傍晚他站在铺子里,等夕阳西下时最后一道残光,斜斜映在门板上,仿佛在等她背着孩子从他门前经过……
    番外二 情脉脉兮说与朝暮
    这时候已经到了年底,快过大年的时令,苏州城区下着大雪,搓绵扯絮般天地茫茫一片。
    佟诚毅自风雪中回到家里来。
    家里面是热腾腾一番好年景,方惟和小艾正凑在厨房里准备过年的吃食,童童长高了许多,站在那儿能到方惟腰身处了,此时手里拿着炸果子,正吃得满嘴是油。
    他抱着一摞牛皮纸包,站在门边叫她:“方惟,来!”说着往卧室里行去。
    她回头看他,不知他这大雪天里赶着出去买什么了,答应着出来看他。
    见他把手里的几色衣料齐齐摆在她书桌上,自己看着甚是满意的样子。方惟偏身凑过去,没太明白,疑惑着问他:“怎么想起买这些了,是要做衣服么?”又伸手翻了翻,这样重的花色,复又问他:“这么沉的颜色,是给母亲做么?”她随着他也喊母亲。
    他嘴角噙着浅笑的,向她说:“不,给我做,你给我做一套。”
    方惟听了,被他这奇思妙想惊着,连连摇头:“你可别为难我,我这手艺做做小孩子衣服还尚可;你外头行走,穿我做的衣服,要被人笑话的;术业有专攻,你去外头找裁缝铺子做吧。”说着话转身要走。
    他忙伸手拉住她,把她拉到身前来,向桌面上指着问她:“你看看,哪个颜色好,给我做套睡衣,你给他们都做过,独我没有。”他低头,话音落在她耳边,似乎含着几缕委屈。
    她听着回头看他,是委屈么?看完忍不住低头笑了,想想确实从没给他做过,抬手指了指一块靛青料子问他:“这个颜色的你有了,要做的话就换个颜色吧?”
    他拥在她身后,看她选颜色,点着头。
    她说:“那就,做这个锦灰色,入了春好穿,你看好么?”她征求他意见。
    “好!”他靠在她鬓边,满意的答应着。
    大年初一,方惟入乡随俗,随着人流去定慧寺烧香,本地人有开年去烧十庙香的习惯,进庙烧香要计划好路线不能原路返回,十分讲究。方惟走不了十座庙,只定慧寺里拜了真佛,带着小艾赏了赏那两棵百年的银杏树就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