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农女有田有点闲 > 农女有田有点闲
错误举报

第1551页

    “我有一次听他念书,听到这一句觉得特别有意思,觉得那圣人也是一个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实在人。还偷偷的翻过他的那本书,上面就这么写着的啊?不然我也不会记得这么清楚!”
    宋重锦和杜使君忙追问道:“那书现在在哪里?”
    王永珠无辜的摊摊手:“后来王永安中了秀才,大部分书都被他带走了,留在家里的也就几本百家姓,千字文。”
    宋重锦一听,就知道这书只怕是难以寻到了,王永安如今落魄成那般,哪里还能护得住那些书,只怕要么是变卖了,要么就被人已经拿走了。
    不过好在他心中的纠结在听了这话后已经散去,倒是并不一定要找到那本书,也就只放在心上,想着以后若是有机会,也该在故纸堆中找找,是不是还能找到类似的版本。
    倒是杜使君,听了这话,再想起以前也隐约听说了小师姑家的事情,心中遗憾不已。
    暗暗下定了决心,若是有机会,还是得找到那王永安,问问那书的下落才好。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宋春花归来
    七里墩这一次因着宋重锦,倒是在十里八乡狠狠的露了一次脸,附近除了那些小便宜没贪够的,大多竖起大拇指,夸宋重锦和七里墩这次办得有排场!够气派!
    更有那在七里墩吃过流水席的,回去都交口称赞,说席面上,能吃到那么大块的肉,饭和馍馍管饱,都是二合米、二合面。
    虽然不是那纯白面和白米饭,可对庄户人家来说,这就很是不错了!
    那些没去的人,听了一个个,肠子都悔青了。
    一时间,宋重锦和七里墩的美名顿时传扬了开去。
    七里墩的人自觉面上有光,也自然说起宋重锦就没有不好的。
    尤其是等第二天,每家帮忙或者出了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的,都得了红封。
    红封里也不多,每家就十个大钱。
    可也够让庄户人家高兴了,家里的菜蔬、鸡鸭都卖于了宋重锦、又白吃了三日,最后还能有红封拿,人人都恨不得将宋重锦给供起来。
    就连宋春花的娘家,虽然他们家不招人待见,可到底是一个村里的人。
    这次流水席,他们家的锅碗瓢盆没人要,也厚着脸皮从家里凑了几条长凳,一张勉强不瘸腿的桌子。
    然后一家子就坐在他们家的桌子上没下过桌。
    从早晨吃到中午,中午吃到晚上。
    他们家人多,别人也不爱跟他们一桌,生怕沾染了晦气,他们一家子也知道这个,倒是不敢讨人嫌,只把住自家那一桌不走。
    旁边桌的看到了,也笑着嘲讽几句,不外乎就是他们有眼无珠,将宋重锦这么大一只金凤凰当乌鸦,如今可好,金凤凰飞到人家家里去了。
    还有人故意问宋春花的爹和几个弟兄,问他们悔不悔?
    要说悔!宋家人哪里有不后悔的?
    尤其是宋春叶,她心里有鬼啊!这唆使宋春花拿捏宋重锦,经常从以前的宋家要东西回家,她可都有份啊!
    早在宋重锦中了举人后,她嫁的那家怕惹宋重锦报复,就将她给休回了宋家。
    宋春叶生的几个儿女,也怕麻烦,跟宋春叶都主动断绝了关系。
    宋春叶被扫地出门,也没地方可去,只能回了宋家,跟一家子搅和在一起。
    她性子不如宋春花柔顺,对娘家死心塌地,那些年对宋家也没啥贡献,有好东西她都中间截流回自己家了。
    宋家几个兄弟和弟媳妇,自然没给好脸色她。
    宋春叶也不想留在宋家,若是可能,她倒是想改嫁,毕竟本朝并不拦着妇人合离后改嫁。
    只是这十里八乡知道宋家和宋重锦之间纠葛的,哪个敢娶?这不是娶妻,这是娶祸啊!
    因此宋春叶就砸在宋家了。
    每日里要忍受兄弟和几个弟妹阴阳怪气指桑骂槐,还要时不时的被宋铁蛋和宋老娘给指着鼻子骂她是丧门星,给宋家丢人了。
    这么大把年纪,儿女都有了,还被人给休回家。
    休回来也就罢了,最气人的是,居然连改嫁都没人要!
    不然他们还能再收一笔彩礼钱呢!
    宋春叶没了退路,娘家是最后的栖身之地,哪里敢还嘴?
    好歹她一直就有心计,嘴又甜,姿态放得又低,倒是哄得宋老娘还算疼她,偶尔还护着一下,也能勉强混个不饿死。
    宋重锦中了举人之后,也没对他们宋家怎么着。
    宋春叶就动了心思,一直悄悄的在宋铁蛋和几个兄弟耳边下些话,说既然宋重锦中了举人之后都没对他们宋家下手,想来到底是对宋家还是容情的。
    如今他们宋家过得这样凄惨,想来宋重锦的气也消了。
    更不用说这次宋重锦回来,都成了县令大人了。
    大人有大量,还能真跟他们一般计较不成?
    家里这么艰难,一年到头,连饱饭都吃不上几顿,倒不如豁出去了,厚着脸皮去宋重锦面前求求他去。
    宋重锦当了县太爷,那王永珠又会赚钱,从他们手指头缝里漏点出来,就够他们一家子过几年了。
    倒还真将宋铁蛋和几个兄弟给说动了心。
    宋家几兄弟本都是好吃懒做的,只要有法子,油锅里的银子都恨不得捞出来花花。
    听了宋春叶这么说,就在家里还真琢磨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