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七五同人] 我在开封当顾问 > [七五同人] 我在开封当顾问
错误举报

第42页

    张清平:???
    就这?
    他说任敏玲是他推下护城河的,这个三公子就信了?
    既不任敏玲到底是怎么被推下去的,也不关心一下他是怎么看上任敏玲的?
    张清平真的很诧异
    他没想到,杜三这个绣花枕头居然不追问。
    他杵在原地愣了半晌,随即盯着杜筱宁,他的神色很认真,像是要确定些什么事情。
    杜筱宁迎着他的视线,问道:“失望吗?”
    张清平抿了抿唇,移开目光。
    杜筱宁站了起来,走到张清平前方。
    两人相对而立。
    杜筱宁的声音依然温和,语气却有些冷清,“张先生,开封府从不冤枉好人,可你心里应该要清楚,纵然是好人,若他一心要找死,开封府是拦不住的。”
    张清平沉默着不搭腔。
    杜筱宁不勉强,她重新坐在椅子上,狱卒体贴,还端上了一杯热茶给三公子。
    三公子接过茶盅,凤眸又睨了张清平一眼,“听说张先生是凉州人,五年前上京赴考,考完之后就留在了汴京,盘缠用完后,就去私塾当老师了。”
    张清平站姿笔直,双手背负在后,“汴京这地方,纸醉金迷,我被富贵迷了眼,不想再回凉州那荒芜之地。”
    杜筱宁被逗笑了,“被富贵迷了眼,不去哪个大人的府上当幕僚,却要在私塾教书?”
    张清平又不搭腔了。
    这个张先生,委实是个有意思的人。
    他不擅长撒谎,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并不多话。
    他吃准了开封府不会严刑逼供,所以随时准备着以沉默应万变,觉得自己答不上来的,或是容易出纰漏的事情,一概闭嘴。
    就怎么说呢?
    杜筱宁觉得这个张清平挺聪明的,油盐不进,死猪不怕开水烫。
    难怪公孙策和展昭这些人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杜筱宁试着去听他心声,静得跟死水湖的湖面似的。
    杜筱宁懒得跟他周旋,直接开门见山,“你知道任敏玲有身孕了吗?”
    张清平脸色不变,态度自然且毫无破绽,“不知道,我要是知道,还需要说服她与我生米煮成熟饭,逼任五同意我们的亲事吗?”
    “你撒谎,你早就知道了。”杜筱宁戳穿他,语气温柔甚至还带着笑意,“这话说的这么自然,早就暗中练习了很多遍吧?”
    张清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干脆瘫着脸。
    寿风忍不住看了张清平一眼。
    说实话,少年很纳闷三公子是怎么看出人家撒谎还暗中练习的。
    这时,三公子端着茶盅的那只手抬了起来。
    少年十分有眼力见地将茶盅接过。
    杜筱宁站了起来,伸手整了整衣袖。
    她看向张清平,十分好脾气地说道:“你到开封府,分明有所求,但你什么都不说,让人怎么帮你才好呢?”
    张清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还是不说话。
    杜筱宁话锋一转,“你听说过藏金阁吗?”
    张清平看了三公子一眼,点头说道:“听说过,里面的首饰很贵,平民百姓一辈子的积蓄也买不起一件。”
    杜筱宁:“任敏玲有一个藏金阁的虾须镯。”
    张清平沉默,脸上并没有诧异的神色。
    杜筱宁见状,笑了笑,又问:“你说你这案件,开封府是该从大佛寺开始查,还是从藏金阁开始查呢?”
    张清平掀了掀眼皮,不搭腔,显然是个非常随便的态度。
    杜筱宁笑了笑,转身,“寿风。”
    寿风:??
    三公子已经朝门外走去,“走了。”
    寿风愣了一下,回头看了眼张清平,赶紧跟上杜筱宁。
    走出审讯室,外面阳光明媚。
    杜筱宁被耀眼的阳光刺得眯了一下眼。
    “那个”跟在她身后的寿风斟酌着言辞,“三公子,张先生这模样,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啊?”
    “你觉得呢?”
    “我觉得这张先生看着不像坏人。”
    “人不可貌相,看着像是好人的坏人多了去,你忘了木先生?”
    寿风“啊”了一声,“说的也是。”
    他走在杜筱宁的身侧,走过半月形的拱门时,忽然又说:“那等会儿三公子怎么跟公孙先生和我哥说张先生的事情啊?”
    杜筱宁脚步顿了一下,看向寿风。
    寿风的神情有些无辜,“他们好像对你抱有很大的期望。”
    杜筱宁:“”
    杜筱宁微笑:“还能怎么说?就这么说呗。”
    展大人有些不高兴。
    任谁被人当傻子一样忽悠,心里都不会高兴的。
    但他不高兴的时候,并不疾风骤雨,只是眉目有些冷峻。
    展大人坐在靠椅上,一双大长腿无处安放,干脆勾来一张椅子搭在上面,显得随性不羁。
    他看向正在喝水的杜筱宁,问道:“你的意思,张清平是明知道开封府不会冤枉好人,才故意上门认罪的?”
    杜筱宁抬眸,“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原先在忙活的公孙策走过来,坐在杜筱宁对面,问道:“问到什么线索了吗?”
    杜筱宁摇头,“他的话真假参半,又不愿意配合,很难发现有用的线索。”
    公孙策有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认罪认的蹊跷,嘴又跟蚌壳似的,实在难有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