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页
周皎却只是笑而不语。
要真算下来,她和诸葛亮的渊源还确实是曹操成全的,如果不是曹操征战徐州,诸葛亮也不会跟着叔父南迁前往荆州,周皎便不会在弋阳遇上诸葛亮,更不会有之后的事情了……
周皎岔开话题道:“二郎如今也成家立业了吧?”
“是,四年前便成家了,如今孩子也三岁有余了。”
周皎大概猜测曹丕的娘子应当是被掳去的甄姬,随后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道:“若是家中有什么需要的,去周家的铺子多走动走动,看看有没有二郎的娘子喜欢的。”
曹丕笑着应了一声。
周皎又看向史阿,道:“如今是师兄保护二郎吗?”
曹丕颔首,随后却又摇摇头道:“先生如今是我的老师,传授我剑术。”
周皎不由有些讶异,见史阿点头,这才道:“说来惭愧,我虽然跟着师父学了许久的剑术,可如今不常用,大都荒废了。
师兄本就剑术上乘,我一直以来都望尘莫及,二郎可一定要将他的一身武艺都学过来才好。”
史阿被她的话逗笑,道:“二公子天资聪颖,学起剑术来很快。”
曹丕听周皎这样调侃,也觉得有些好笑,道:“周娘过谦了。”
周皎又关切地问道:“师兄,师父如今身体怎么样?”
毕竟师徒一场,又是亲戚,王虞已经不在了,周皎自然要关心一下自己这个身在北方的舅舅。
史阿安抚道:“师妹放心,师父的身体一向极好,加上时常练习剑术,平日里都没有得过什么小病。”
周皎有些欣慰,道:“那就好。”
却还是忍不住试探地开口道:“若是师父在北方住的不习惯了,不如来南方歇息。”
她说这话并没有要挖墙脚的意思,再怎么说,王越先是她的师父与舅舅,然后才是如今在曹操手下任职的虎贲将军,她一个外甥女想邀请舅舅去自己家小住一段时日也是人之常情,至于曹丕怎么想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史阿却摇摇头,只是盯着周皎道:“师父习惯了住在北方,先前在南方也是因为王公,如今王公也已经仙逝,北方又是皇都所在,师父也没有理由继续留在南方了。”
王越毕竟和王虞一样,都是将光复汉室的担子看得极重,当初孙策攻打荆州也算是给了王越一个离开南方的契机。
“这样啊……”周皎瞥了一眼旁边攥着拳头的孙绍,知道他是以为史阿因为曹操如今奉迎天子而看不上南方,轻咳了一声示意他不要激动,随后道:“那还请师兄回去之后替我向师父问好了。”
史阿爽快地点点头,道:“师妹放心,你的问好我一定回去转达给师父。”
这样的闲聊倒是让人不由放松下来,几人吃得还算欢快,偶尔说一些闲事,气氛还算融洽,倒让人忘了他们如今还算半个敌人,直到曹丕似是无意中隐晦地问起了周皎对于这次议和的想法,旁边装作护卫的孙绍听了不由打了个激灵,心中一紧。
周皎面不改色道:“难得今日有空闲与故人重逢,二郎何必提及这些未必让人愉快的事情呢?”
曹丕也不傻,听周皎这样说,知道她并不想透露太多,于是心领神会道:“既然如此,周娘不如与我在这宛城中多走走,权当做是故地重游了。”
“好。”
等到与曹丕在宛城中闲逛了一阵子,看过宛城的百姓们忙碌的风景之后,两人才分道扬镳,周皎还不忘对曹丕叮嘱道:“今日未见大公子,也是因为如今不大方便,不过还请二郎代我向他问好了。”
曹丕微微一笑,应声道:“应当的,阿兄也已经惦念周娘许久了。”
和曹丕道别之后,周皎转过头,见孙绍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拍拍他的肩膀道:“这些事回去说,在外面不方便。”
姑侄两个回了住处,刚一进门,孙绍就忍不住问道:“姑母,你那师兄说话也未免有些含沙射影了——我们虽然不像曹操那样有天子在手,可江南治下百姓安定,不必受战乱之苦,哪里不如他们了?难道就因为北方有天子所在?”
周皎听他这样说,只觉得他还是孩子心气,却还是耐心听孙绍说完,这才反问道:“绍儿就因为这个耿耿于怀?”
孙绍见她云淡风轻的样子,好像是显得自己有些小肚鸡肠,可他仔细想想又觉得自己没有说错,一时半会儿还真有些说不出的委屈,只好道:“那是他们心怀偏见……”
周皎与他一边并肩走着,一边道:“你啊,是听了别人的什么言语,才把这样的小事放在了心上吧?”
事实确实是如此,孙绍想要反驳也没办法,只好道:“难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周皎却在此时又肯定道:“其实绍儿你也没说错,很多人心中都是这样想的。”
她见孙绍被她“打一巴掌给给甜枣”糊弄得愣住的样子,一时间憋不住笑,拍拍他的肩膀,道:“傻小子!可那又怎么样?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什么别的可以议论吗?只要我们过得好,我们治下的百姓能够过得好,他们的言语也不足为惧,不是吗?”
孙绍低下头想了想,又觉得周皎说的也没错,等他抬起头一看,周皎已经走远了,孙绍急忙追过去,又道:“姑母,那些把汉室举在头顶上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明明汉室倾颓、不可挽回,百姓们都要饿死了,他们却还要拼着命的大喊什么‘光复汉室’……”
--
要真算下来,她和诸葛亮的渊源还确实是曹操成全的,如果不是曹操征战徐州,诸葛亮也不会跟着叔父南迁前往荆州,周皎便不会在弋阳遇上诸葛亮,更不会有之后的事情了……
周皎岔开话题道:“二郎如今也成家立业了吧?”
“是,四年前便成家了,如今孩子也三岁有余了。”
周皎大概猜测曹丕的娘子应当是被掳去的甄姬,随后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道:“若是家中有什么需要的,去周家的铺子多走动走动,看看有没有二郎的娘子喜欢的。”
曹丕笑着应了一声。
周皎又看向史阿,道:“如今是师兄保护二郎吗?”
曹丕颔首,随后却又摇摇头道:“先生如今是我的老师,传授我剑术。”
周皎不由有些讶异,见史阿点头,这才道:“说来惭愧,我虽然跟着师父学了许久的剑术,可如今不常用,大都荒废了。
师兄本就剑术上乘,我一直以来都望尘莫及,二郎可一定要将他的一身武艺都学过来才好。”
史阿被她的话逗笑,道:“二公子天资聪颖,学起剑术来很快。”
曹丕听周皎这样调侃,也觉得有些好笑,道:“周娘过谦了。”
周皎又关切地问道:“师兄,师父如今身体怎么样?”
毕竟师徒一场,又是亲戚,王虞已经不在了,周皎自然要关心一下自己这个身在北方的舅舅。
史阿安抚道:“师妹放心,师父的身体一向极好,加上时常练习剑术,平日里都没有得过什么小病。”
周皎有些欣慰,道:“那就好。”
却还是忍不住试探地开口道:“若是师父在北方住的不习惯了,不如来南方歇息。”
她说这话并没有要挖墙脚的意思,再怎么说,王越先是她的师父与舅舅,然后才是如今在曹操手下任职的虎贲将军,她一个外甥女想邀请舅舅去自己家小住一段时日也是人之常情,至于曹丕怎么想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史阿却摇摇头,只是盯着周皎道:“师父习惯了住在北方,先前在南方也是因为王公,如今王公也已经仙逝,北方又是皇都所在,师父也没有理由继续留在南方了。”
王越毕竟和王虞一样,都是将光复汉室的担子看得极重,当初孙策攻打荆州也算是给了王越一个离开南方的契机。
“这样啊……”周皎瞥了一眼旁边攥着拳头的孙绍,知道他是以为史阿因为曹操如今奉迎天子而看不上南方,轻咳了一声示意他不要激动,随后道:“那还请师兄回去之后替我向师父问好了。”
史阿爽快地点点头,道:“师妹放心,你的问好我一定回去转达给师父。”
这样的闲聊倒是让人不由放松下来,几人吃得还算欢快,偶尔说一些闲事,气氛还算融洽,倒让人忘了他们如今还算半个敌人,直到曹丕似是无意中隐晦地问起了周皎对于这次议和的想法,旁边装作护卫的孙绍听了不由打了个激灵,心中一紧。
周皎面不改色道:“难得今日有空闲与故人重逢,二郎何必提及这些未必让人愉快的事情呢?”
曹丕也不傻,听周皎这样说,知道她并不想透露太多,于是心领神会道:“既然如此,周娘不如与我在这宛城中多走走,权当做是故地重游了。”
“好。”
等到与曹丕在宛城中闲逛了一阵子,看过宛城的百姓们忙碌的风景之后,两人才分道扬镳,周皎还不忘对曹丕叮嘱道:“今日未见大公子,也是因为如今不大方便,不过还请二郎代我向他问好了。”
曹丕微微一笑,应声道:“应当的,阿兄也已经惦念周娘许久了。”
和曹丕道别之后,周皎转过头,见孙绍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拍拍他的肩膀道:“这些事回去说,在外面不方便。”
姑侄两个回了住处,刚一进门,孙绍就忍不住问道:“姑母,你那师兄说话也未免有些含沙射影了——我们虽然不像曹操那样有天子在手,可江南治下百姓安定,不必受战乱之苦,哪里不如他们了?难道就因为北方有天子所在?”
周皎听他这样说,只觉得他还是孩子心气,却还是耐心听孙绍说完,这才反问道:“绍儿就因为这个耿耿于怀?”
孙绍见她云淡风轻的样子,好像是显得自己有些小肚鸡肠,可他仔细想想又觉得自己没有说错,一时半会儿还真有些说不出的委屈,只好道:“那是他们心怀偏见……”
周皎与他一边并肩走着,一边道:“你啊,是听了别人的什么言语,才把这样的小事放在了心上吧?”
事实确实是如此,孙绍想要反驳也没办法,只好道:“难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周皎却在此时又肯定道:“其实绍儿你也没说错,很多人心中都是这样想的。”
她见孙绍被她“打一巴掌给给甜枣”糊弄得愣住的样子,一时间憋不住笑,拍拍他的肩膀,道:“傻小子!可那又怎么样?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什么别的可以议论吗?只要我们过得好,我们治下的百姓能够过得好,他们的言语也不足为惧,不是吗?”
孙绍低下头想了想,又觉得周皎说的也没错,等他抬起头一看,周皎已经走远了,孙绍急忙追过去,又道:“姑母,那些把汉室举在头顶上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明明汉室倾颓、不可挽回,百姓们都要饿死了,他们却还要拼着命的大喊什么‘光复汉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