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成为亡国之君后 > 成为亡国之君后
错误举报

第180页

    谁叫他年少轻狂的时候,说要接父亲的班, 要当越国最年轻的丞相、辅佐最英明的君王、创造不世伟业呢。
    秦胜面无表情, 一边翻奏折一边忍不住低声反省,“我现在的劳累,都是过去造的孽。等我有孩子了——”
    秦胜略微停顿了一下, 在思考怎么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悲苦,季琛从奏折中抬头, 贴心替他补充道:“等你有孩子了,可以把他送进宫, 好好培养,争取让他早日接过你的担子。这就叫做子承父业、代代传承。”
    秦胜:“……”
    秦胜可耻的心动了。
    把最繁杂的筛选工作交了出去, 但季琛还是得把所有的奏折过目一遍。
    秦胜起身,把批完的一堆奏折送过来,只见季琛拿着一个小册子在登记朝臣名字,目光有一瞬间的凝固,心里升起一股不详的预感,“陛下, 您这是?”
    季琛镇定记下最后一个名字, 合上册子, “随手记一笔而已, 打算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你放心, 等我心情好了,指不定就把他们名字给划掉了。”
    秦胜不由想到了话本里的某句话,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皇帝找茬呢?那可真就一天从早到晚都可以不停歇。
    翌日上朝,百官的队伍果然最为齐整,季琛目测扫了一眼,只见队伍比昨天还要长一截,人排到了宣政殿门口还差点没站下。看来,今天是人数最多的一天,有一些人季琛都没认出来,应该是一些只有勋位无实权的大臣都跑来了,明显想凑个热闹。
    “诸位,”季琛手里翻着奏折,直奔主题,“自秦相致仕,朕日夜翻阅奏折,冥思苦想,深感奏折内容繁多,确实需要人辅佐一二。”
    还没说完,季琛就听到底下有人沉不住气,呼吸声变得粗重,站在前列的一些老臣倒是镇定自若,只是一个个目露精光。
    季琛拿起一本奏折,话锋一转,“只是朕也发觉,近年来越国上下变动不少,现在又有各地事务统一筹划、运河建设、文字改革反馈、科举筹备等事,需要上折子的内容也多,秦相当时也说过,他一人忙不过来。正好,秦胜与朕商议一番,决定创内阁制,设五位阁老,帮助丞相减轻负担,其中首辅统领内阁,阁老对奏折的意见可作票拟,对奏折的内容进行批阅。”
    百官顿时哗然。
    内阁?
    秦胜不得不站出来,对此详细解释一番,说白了,就是个投票权,对于奏折上的内容他们可以审批或者给建议,再进行内部投票,当然,他们投完了,陛下再审议,不通过一样可以给打回来。
    最后的选择权,还是在陛下身上。但是,五位内阁阁老的投票结果,也会影响到陛下的判断,而且他们可以将他们的意见写在红票上传递给陛下,直接影响上意。如果五位阁老与陛下的意见均相左,则再次商议,直到达成一致。
    礼部尚书江子林还在沉思,站在他身后的一人却忍不住了,礼部侍郎先行站出来,“陛下,遵照古法,若事务众多,可立左右双相,两人同朝共治。”
    季琛撑着下巴,“左右双相,那他们谁大谁小?意见不一致当如何?”
    礼部侍郎毫不犹豫道:“自古以来都是以左为尊,左相右相自然也是左相更加尊贵,更应当注重左相的意见。”
    季琛再问:“那左相和右相,何必并列相位?不如就干脆叫右相给左相打下手,既然有差异,就应该分出差别来。”
    礼部侍郎一时语塞,“这,这,百年前便是如此……”
    季琛淡淡道:“百年前,越国还没建国。”不然怎么叫做改朝换代?
    按下被季琛堵到说不出话来的下属,见季琛执意如此,礼部尚书认真开始分析可行性,“陛下,敢问这些内阁职务,可有明晰划分?”
    季琛自然早就有了腹稿,“五位阁老都是一品,在原有职位上进行加封,两位出自文官,两位出自武官,一位出自宗室,首辅由朕钦点便是,具体的人选和制度,朕还在思索,也需要诸位一同完善。”
    底下的众多朝臣开始沉思,如果不能反对,怎么才能在其中得到更多的好处?
    可说到底,把丞相变成内阁,丞相的权利缩小了啊!
    有人凝眉沉思,在想要不反对一下,也有人不置可否,横竖和自己关系不大。
    “陛下,臣有本奏。”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
    朝臣们扭头向后看去,这才看见毕萱上前一步,她拿着象笏,“陛下改内阁制,臣亦有言,还望陛下修改女官制度。”
    这是毕萱走的最惊险的一步棋,她需要更多的支持。在和季琛商量过一轮后,她决定今日便把女官制度给砸实了。
    女官亦设六局,分管皇宫诸事,每隔十日需觐见陛下一次汇总汇报,毕萱还不忘强调,如今进入初选的秀女大多出身优秀、颖悟绝伦,便是不能为后宫嫔妃,也可作为女官帮助陛下打理皇宫。
    季琛略微有些为难,故意叹气一声,“这可都是好人家的姑娘,怎么能在宫中耽误年华?朕看还不如让她们归家自嫁吧。”
    “陛下!”督察院的副使二话不说率先上前,扑通一声跪下,膝盖砸在地板上,季琛听着都嫌疼,只见他继续道:“能进入皇宫、得见天颜,便是小女之幸,便是作为宫女为陛下烹茶打扇,也是她的福气。”
    参与选秀的人家只来得及注意到“每隔十日觐见陛下一次”,纷纷应和不已,赵参议更是慷慨直言,“臣养育女儿,如今不论是她在后宫让陛下一展笑颜,还是在六局助陛下打理皇宫,都算是报效朝廷,于国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