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成为亡国之君后 > 成为亡国之君后
错误举报

第225页

    “这些夏国人既然是想着绑架我们,那他们抓到了人,自然是要出城的,除了动手的那一批,想必还有零星散落在其他地方的人,专门去负责接应。若是一直躲着,那他们也不必过来了。”毕萱对着周围的衙役解释道。
    城西,季培的做法就要粗暴许多。他找来季琛一开始准备好撒出去的糖果和各种点心,干脆摆了一个摊,“你去街上嚎一嗓子,说是陛下准备与民同乐,叫大家也沾沾喜气。京都是天子脚下,百姓也自然信赖陛下,但凡是能爬起来的,都会爬起来领东西。”
    至于那些不肯出来的,还给不出合适理由的,自然就是有问题居多。
    -
    至于绑架绑走汤潜的那一批人,在明亮的街道上还不觉得,在暗处的阴影角落里,其中一人挠了挠头,“我怎么觉得,你们在发亮?”
    “对啊,我也觉得,还是在冒绿光!”
    “娘呀,我也是这样?”
    这群人终于意识到不对劲,汤潜也挣脱了绳索,吹了一声哨子,一路跟踪他们的人也过来了。
    汤潜握拳,“霍,可不是嘛!这可是太医院新研制出来的药,本来是打算给咱们用来行军路上的,没想到今天先让你们见识了。”
    这个粉末粘上后,白天看不出来,夜晚就会发出莹莹绿光,也算是指路的利器了。
    负责绑架的人吓了一跳,他指着汤潜,“你,你怎么是……”问到一半,他终于醒悟过来,懊恼咬牙,朝着汤潜冲了过去,挥舞着手中的利器,“兄弟们,冲!”
    汤潜特意跟着他们走到偏僻的人地方,就是为了在不惊吓到百姓的前提下,把人给杀了,如今这地方倒是不错。
    -
    官员有官员的办法,朝臣有朝臣的办法。
    京都郊区,齐五的门被敲响。
    “齐哥,你来替我瞧瞧,这布条写的啥玩意?这是不是字啊?”穿着补丁衣裳的男子大半夜敲响了齐五的门。
    齐五拿起布条,对着煤油灯仔细看,他和周围的人家都是逃难过来的,如今他上了夜校,多少也算是认识不少字,如今倒是起了用场。他仔细打量,只觉这些符号颇为齐整,但又不是越国的字样,倒是有些像夜校老师提过的越国文字的样子。
    有了大致的思路,齐五仔细回忆,又翻出夜校上课时候记下来的笔记,终于将其中一个字给翻译出来,那个字是季。
    齐五心一沉,他再不知道时事,也极为清楚,季是国姓。
    齐五拍拍男子的肩,“这就是在山上打猎的那批人?他们现在还在那吗?有没有和你说过话?”
    男子忙不迭摇头,“没有没有,我只是远远见了他们一眼,瞧见他们似乎在纸上写东西,大哥,你也知道我的,我记性好,就干脆把这几个字给记下来了描摹下来,这不,我就拿来问你了。。这些人看着也不好惹,那个许大也是个蠢的,都瞧见那些人带着刀了,连这些人来历都没摸清就给他们借住,当真是见钱眼开呢。”
    男子一边回忆,一边补充:“我听着他们的口音,感觉他们也像是外地人,说话奇奇怪怪的。还有,这天气还有几分热,我和我媳妇天天在外乘凉,这些人倒是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活像是见不得人似的。我就是怕他们是哪里的盗匪,就想着先拿给齐哥你瞧一眼。”
    齐五捏着布条,仔细回想着自己在夜校的所见所闻,终于判断道:“指不定,真的见不得人。”
    男子连忙抬头,脸色顿时变了,“啊?是盗匪?”
    齐五摇头,“或许是夏国人。”
    除了官府的人,哪里有普通人能轻易拿到刀具?再凭借口音、服饰以及奇异的布条,这些线索差不多也够了。而且,普通人来了京都都是会进城,这些人倒好,一直躲在山上,下来许大这里借住的也只是少数人,也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男子脸色数变,在躲起来与站出来中犹豫,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小命自然要紧,可如今都撞见了这桩事,那要不要也努力一把……
    齐五露出一抹笑容,“老弟啊,你赚大了,要知道,一个夏国探子,可值三两银子。”
    京郊,买一块良田需要十两银子,而普通人累死累活伺候一亩地,再扣掉吃用,一年也就能积攒出二两银子。
    一旦夏国探子与银子挂上钩,那这些人就不再面目可憎,相反,他们彰显了庞大的吸引力,齐五这句话要是对外说,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能沸腾,宁可不吃不喝也要把这些人给抓了。
    男子的眼睛瞬间就亮了,所有的犹豫都被抛之脑后,“那齐哥,我们要怎么做?”
    齐五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的人生怕是要不一样了,“走,我们再去找几个人,到时候让人去给住在许大家的人送水,正好,我当时想着打猎,也去买了些药,正好试试看能不能拿蒙汗药药翻几个,先抓了再说。”
    -
    第二日,京兆尹看着送到门口的一串串夏国探子,人当场愣住,“什么时候抓住的?”
    他记得自己就歇了几个时辰而已,也没过去很久。他当然知道昨日有夏国人想闹事被发现,但没想到季培和毕萱速度这么快,一夜就将人抓完了。
    衙役敬佩道:“大人,这里面,抓人最多的是一个村子里的村民,他叫齐五,带着村民抓了三十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