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第二步多是文吏的差事,先前孙长史提议再招些文吏,裴君已经派人去做,初五便正式入职金吾卫。
如今金吾卫的文吏也有百来人,裴君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便是将文吏和金吾卫武卫分开来,变成金吾卫的独立部门。
主要是为了金吾卫衙门新建的籍册,以及日后对应的工作,文吏将不再单纯服务于武卫的事宜。
不过这样一来,文吏的官位官阶也得稍稍改革。
原本正六品长史是金吾卫最高的文官品级,裴君在奏折中提出将长史提为五品,再新增几个职位,两个六品的副史,数个看管籍册库的小吏,数个记事书吏,还得有专人与其他部门对接。
需要对接的部门,包括但不限于京兆尹衙门、大理寺,以及守卫京城各城门的监门卫。
其中京兆尹衙门与金吾卫的职能有一定重合,这半年来合作已经初见默契,以后接触定然只会多不会少。
大理寺则是查案时可能会来调籍册或者需要金吾卫配合追凶。
而监门卫,裴君在奏折中表明,希望监门卫配合,日后所有进出京城的人员皆记录在案,以便金吾卫随时更新籍册记录。
这份奏折的细节,乃是裴君召集曹申、郝得志、孙长史四人一同探讨而来。她主张提级长史一职,没避讳孙长史,便是有为他升职之意。
孙长史也明白,因此这些日子都一脸的春风得意。
但事无定论,不可外扬,旁人问他皆笑而不语,只回家中与妻子倾诉喜意。
孙夫人也高兴,“原还以为老爷这辈子只能止步于六品,没想到裴将军才来半年,就能升职了!”
孙长史捋着下巴上的胡须,笑道:“你先前还对我的忙碌颇有微词,如今知道了吧?衙门中诸人做事如何,将军皆看在眼里呢。”
“我那是心疼你辛苦。”孙夫人嗔了他一眼,又情不自禁地喜起来,“年前将军多发俸禄,我已是极感恩,真没想到还有好处,裴将军跟旁的上官可真是不同。”
这话若被有心人听到,就是在诋毁之前的金吾卫长官,也会给裴将军惹麻烦。孙长史严肃道:“这话,切莫在外头说。”
“知道知道,我这不是高兴吗?只我们夫妻说。”孙夫人保证道,“你升职这事儿,没落准前,我也谁都不说,万一不成呢。”
孙长史点头,“你明白便好。”
孙夫人喜形于色,幻想道:“若真能升职,底下孩子的婚事,也能更好一些。”
孙长史捋胡须,频频点头。
夫妻俩瞧着对方,忍不住笑起来。
京中各卫的官阶基本相同,然而因为人数上有差别,某些官职的数量会不同,同时人比较多的部门,竞争也就更大一些。
如今金吾卫的人数在京城各卫军之中排在前列,而且裴君奏折写得合情合理,奏折送上去三日,明帝便批准了此事。
孙长史升职,越发用心地做事,不用裴君过问,也会主动督促,日日禀报籍册整理的进度。
这半年来孙长史已经向裴君证明了他的能力和态度,裴君对他很是认可,也十分放心,便专心与监门卫大将军谈日后的配合。
都城四方共十一座城门可出入,每座城门有一个城门郞主管,每日进出人数众多,登记十分繁琐,可为了京城的安全,此事极有必要。
这半年金吾卫和京兆府衙审查京城所有人员,犯罪之事较之从前,已经有所减少,显然想要犯罪的人还是有忌讳的。
此时便要说到建档的第三步,裴君上书,建议为所有京城籍百姓以及长住京城的人发一个木制身份牌,上面标明住处以及相貌特征等。
木牌一直在制作中,已经陆陆续续发放到各坊坊正,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反馈给各坊坊正,坊正会再反馈给京兆府衙。
这种身份牌肯定会有弊端,丢失、损毁或者被人仿制等皆有可能,但这是目前裴君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而京城本地百姓持身份牌出入,城门守卫审查他们的身份时,登记起来也会轻松一些,主要针对外来人员严格便可。
可能仍然免不了假冒身份,但出入皆有记录,两厢一对比,总能在需要的时候提供线索。
具体的细节,裴君还在和监门卫商讨中,正式敲定落实下去,可能要些许时日。
然而想要犯罪的人不会等他们准备好。
前日娄府尹还在上朝时向明帝奏报,说近一个月京中发生的犯罪事件比往年年末都少,今日谢涟便找上门。
他这个人,一出现便有事,而且还是案子。
而谢涟随金吾卫进入裴君办公的厅堂,一眼便瞧见一幅整面墙大的京城舆图,之精细,吸引住谢涟的心神。
“裴将军,这是何人所绘?”
裴君请他入座,随口解释道:“乃是我和金吾卫擅长绘图的文吏所画,这是第一幅,待到临摹出第二幅之后,这副便会献给陛下。”
谢涟从舆图中挪开眼,看向裴君,毫无芥蒂地称赞:“裴将军细致入微。”
裴君笑了笑,问道:“谢少卿来金吾卫衙门,不知所为何事?”
谢涟说出来意:“不知裴将军可听说,年后京中接连起了三场大火。”
裴君点头,“是,我知道。”
正月金吾卫巡防更严,三场大火皆发生在夜里,前两场金吾卫皆有参与灭火,唯独第三场,也就是昨夜这场火,因是官宦之家,府中下人便进行扑救,是以金吾卫和坊吏并未参与。
--
如今金吾卫的文吏也有百来人,裴君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便是将文吏和金吾卫武卫分开来,变成金吾卫的独立部门。
主要是为了金吾卫衙门新建的籍册,以及日后对应的工作,文吏将不再单纯服务于武卫的事宜。
不过这样一来,文吏的官位官阶也得稍稍改革。
原本正六品长史是金吾卫最高的文官品级,裴君在奏折中提出将长史提为五品,再新增几个职位,两个六品的副史,数个看管籍册库的小吏,数个记事书吏,还得有专人与其他部门对接。
需要对接的部门,包括但不限于京兆尹衙门、大理寺,以及守卫京城各城门的监门卫。
其中京兆尹衙门与金吾卫的职能有一定重合,这半年来合作已经初见默契,以后接触定然只会多不会少。
大理寺则是查案时可能会来调籍册或者需要金吾卫配合追凶。
而监门卫,裴君在奏折中表明,希望监门卫配合,日后所有进出京城的人员皆记录在案,以便金吾卫随时更新籍册记录。
这份奏折的细节,乃是裴君召集曹申、郝得志、孙长史四人一同探讨而来。她主张提级长史一职,没避讳孙长史,便是有为他升职之意。
孙长史也明白,因此这些日子都一脸的春风得意。
但事无定论,不可外扬,旁人问他皆笑而不语,只回家中与妻子倾诉喜意。
孙夫人也高兴,“原还以为老爷这辈子只能止步于六品,没想到裴将军才来半年,就能升职了!”
孙长史捋着下巴上的胡须,笑道:“你先前还对我的忙碌颇有微词,如今知道了吧?衙门中诸人做事如何,将军皆看在眼里呢。”
“我那是心疼你辛苦。”孙夫人嗔了他一眼,又情不自禁地喜起来,“年前将军多发俸禄,我已是极感恩,真没想到还有好处,裴将军跟旁的上官可真是不同。”
这话若被有心人听到,就是在诋毁之前的金吾卫长官,也会给裴将军惹麻烦。孙长史严肃道:“这话,切莫在外头说。”
“知道知道,我这不是高兴吗?只我们夫妻说。”孙夫人保证道,“你升职这事儿,没落准前,我也谁都不说,万一不成呢。”
孙长史点头,“你明白便好。”
孙夫人喜形于色,幻想道:“若真能升职,底下孩子的婚事,也能更好一些。”
孙长史捋胡须,频频点头。
夫妻俩瞧着对方,忍不住笑起来。
京中各卫的官阶基本相同,然而因为人数上有差别,某些官职的数量会不同,同时人比较多的部门,竞争也就更大一些。
如今金吾卫的人数在京城各卫军之中排在前列,而且裴君奏折写得合情合理,奏折送上去三日,明帝便批准了此事。
孙长史升职,越发用心地做事,不用裴君过问,也会主动督促,日日禀报籍册整理的进度。
这半年来孙长史已经向裴君证明了他的能力和态度,裴君对他很是认可,也十分放心,便专心与监门卫大将军谈日后的配合。
都城四方共十一座城门可出入,每座城门有一个城门郞主管,每日进出人数众多,登记十分繁琐,可为了京城的安全,此事极有必要。
这半年金吾卫和京兆府衙审查京城所有人员,犯罪之事较之从前,已经有所减少,显然想要犯罪的人还是有忌讳的。
此时便要说到建档的第三步,裴君上书,建议为所有京城籍百姓以及长住京城的人发一个木制身份牌,上面标明住处以及相貌特征等。
木牌一直在制作中,已经陆陆续续发放到各坊坊正,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反馈给各坊坊正,坊正会再反馈给京兆府衙。
这种身份牌肯定会有弊端,丢失、损毁或者被人仿制等皆有可能,但这是目前裴君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而京城本地百姓持身份牌出入,城门守卫审查他们的身份时,登记起来也会轻松一些,主要针对外来人员严格便可。
可能仍然免不了假冒身份,但出入皆有记录,两厢一对比,总能在需要的时候提供线索。
具体的细节,裴君还在和监门卫商讨中,正式敲定落实下去,可能要些许时日。
然而想要犯罪的人不会等他们准备好。
前日娄府尹还在上朝时向明帝奏报,说近一个月京中发生的犯罪事件比往年年末都少,今日谢涟便找上门。
他这个人,一出现便有事,而且还是案子。
而谢涟随金吾卫进入裴君办公的厅堂,一眼便瞧见一幅整面墙大的京城舆图,之精细,吸引住谢涟的心神。
“裴将军,这是何人所绘?”
裴君请他入座,随口解释道:“乃是我和金吾卫擅长绘图的文吏所画,这是第一幅,待到临摹出第二幅之后,这副便会献给陛下。”
谢涟从舆图中挪开眼,看向裴君,毫无芥蒂地称赞:“裴将军细致入微。”
裴君笑了笑,问道:“谢少卿来金吾卫衙门,不知所为何事?”
谢涟说出来意:“不知裴将军可听说,年后京中接连起了三场大火。”
裴君点头,“是,我知道。”
正月金吾卫巡防更严,三场大火皆发生在夜里,前两场金吾卫皆有参与灭火,唯独第三场,也就是昨夜这场火,因是官宦之家,府中下人便进行扑救,是以金吾卫和坊吏并未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