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也不能说是他送的。
毕竟越无尘又不是个女子,没有随身佩戴荷包的习惯。
只是有一年,越无尘受山下一个道观央求,下山在清河周边,做一场法事。
据说当地不知为何,时常发洪涝,农田被毁,房屋倒塌,庄稼地里颗粒无收,老百姓苦不堪言。
便有愚昧无知的百姓,想出了一个点子,寻个十五、六岁,年轻貌美的女子,献祭给河神,以求不要再有洪涝灾害。
每隔九九八十一天,便献祭一位女子出去。
打扮成新娘子,坐着大红花轿,一路吹锣打鼓送至河边。
而后连同一些猪牛羊等祭品,将五花大绑的新娘子推入河中。
周围道观也曾前去制止,奈何百姓愚昧无知,外加当地的县令对此事深信不疑,不想着修筑堤坝,开掘河道,疏通塘湖,成天到晚就想着生祭活人。
还大张旗鼓地在当地设了所谓的“河神观”,引当地的百姓前去祭拜。
后来越无尘得知后,便借着下山做法事的由头,将那座河神观拆了。
这才发现,不过就是河里的鱼虾成了精,伙同县令行下恶事,专门在当地欺压老百姓罢了。
那时,林景才十一、二岁,越无尘为了磨练徒弟,便带着一同前往。
亲自教徒弟怎么做法事,解决完河神的事后,正好当地为了庆祝,便举行了花灯节。
盛情邀请越无尘也欣赏一下清河那边的风土人情。
越无尘原本是不想参加的,对人间凡事,并无什么兴趣。
可一转头就看见林景的眼睛亮晶晶的,听着很认真的样子。
虽然林景嘴上不说,但越无尘知道,徒弟是很想去看看花灯的。
越无尘也不记得自己当时到底出于一种什么心理。
时间太长了,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越无尘记不太清楚了。
只知道后来,他就从善如流地答应了。
晚上就同徒弟在人间的街道上,随意逛了逛。
那时的人间非常热闹,花灯节上各色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
当地的百姓为了感谢道宗出手相助,自然又是送花灯,又是送吃食。
越无尘一概不收,林景自然也不敢要。
只是后来,遇见一群人在猜灯谜,林景觉得有意思,就凑过去猜,结果没猜对,正苦恼时,越无尘悄悄地把谜底告诉他了。
而猜对灯谜得来的礼物,就是这个看起来一点都不起眼的荷包。
很普通,很不起眼。
越无尘反正是看不上的,他也用不着。
但小徒弟却很宝贝的,还说可以用来当钱袋。
反正很多细节,越无尘已经记不住了。
唯一还能记住的就是,当时林景说,过几日他要回林剑山庄探亲,想买点小玩意儿送给林惊鸿。
越无尘也没说什么,陪着林景去买。
后来在一个卖首饰的小摊子前,林景挑中了一条红绳,上面系着一颗红豆。
也没什么特别的,摊主还忽悠人,说什么“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最起码越无尘觉得没什么特别的。
但徒弟喜欢,他也没什么可说的。
不过三文钱就买下来了。
好便宜的东西。
用清河那边的话说就是,好贱的东西。
越无尘没想到,他是真的没想到。
他随随便便给林景的东西,那么普通的东西。
居然被林景珍藏起来了。
也许,这荷包里面还有别的东西。
越无尘颤着手打开一看,从荷包里面抽出了一根红绳。
可惜了,已经埋在地下太多年了,当初那颗红豆也早就化成了齑粉。
越无尘突然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酒坛子到底是林景什么时候埋下的。
是林景十二岁,十三岁,十四岁……还是十七岁那年埋下的。
霍然站起身来,越无尘想要去寻小景问一问。
可蓦然想起了什么。
越无尘又失力一般地坐了回去。
手掌不小心推倒了酒坛子,从里面滚出了一封书信来。
越无尘的手指发颤,将这封表面已经发黄,发卷的书信拿在手里。
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
入眼可见三个飘逸灵动的字:陈情书。
越无尘犹豫了片刻,总觉得窥探林景的心意,并不好。
可又忍不住想要看一看,林景写的都是什么东西。
犹豫了很久之后,越无尘还是把信拆了。
入目便是几行瘦硬有神,疏朗险劲的字迹。
上面写着:
苍生在上,厚土在下。道宗第一百二十七代弟子林景心中有愧。
弟子自幼孤苦无依,受生母所弃,命运多舛。幸遇恩师,引入正道。
今已十七载,原该不负师恩,不负师门。
未料自己修道不精,六根不净,未斩红尘,对师尊起了非分之想。
乃弟子大逆不道,欺师灭祖,以下犯上,诸多罪孽皆因弟子贪恋红尘,不思进取。同恩师无关。
望苍天在上,保佑师门发扬光大,弟子愿来日以身殉道,死后坠落无间,不得轮回,只求师尊不要记起今夜种种。
玄正三十六年秋,九月初九。
越无尘看完之后,心绪久久难以平复。
--
毕竟越无尘又不是个女子,没有随身佩戴荷包的习惯。
只是有一年,越无尘受山下一个道观央求,下山在清河周边,做一场法事。
据说当地不知为何,时常发洪涝,农田被毁,房屋倒塌,庄稼地里颗粒无收,老百姓苦不堪言。
便有愚昧无知的百姓,想出了一个点子,寻个十五、六岁,年轻貌美的女子,献祭给河神,以求不要再有洪涝灾害。
每隔九九八十一天,便献祭一位女子出去。
打扮成新娘子,坐着大红花轿,一路吹锣打鼓送至河边。
而后连同一些猪牛羊等祭品,将五花大绑的新娘子推入河中。
周围道观也曾前去制止,奈何百姓愚昧无知,外加当地的县令对此事深信不疑,不想着修筑堤坝,开掘河道,疏通塘湖,成天到晚就想着生祭活人。
还大张旗鼓地在当地设了所谓的“河神观”,引当地的百姓前去祭拜。
后来越无尘得知后,便借着下山做法事的由头,将那座河神观拆了。
这才发现,不过就是河里的鱼虾成了精,伙同县令行下恶事,专门在当地欺压老百姓罢了。
那时,林景才十一、二岁,越无尘为了磨练徒弟,便带着一同前往。
亲自教徒弟怎么做法事,解决完河神的事后,正好当地为了庆祝,便举行了花灯节。
盛情邀请越无尘也欣赏一下清河那边的风土人情。
越无尘原本是不想参加的,对人间凡事,并无什么兴趣。
可一转头就看见林景的眼睛亮晶晶的,听着很认真的样子。
虽然林景嘴上不说,但越无尘知道,徒弟是很想去看看花灯的。
越无尘也不记得自己当时到底出于一种什么心理。
时间太长了,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越无尘记不太清楚了。
只知道后来,他就从善如流地答应了。
晚上就同徒弟在人间的街道上,随意逛了逛。
那时的人间非常热闹,花灯节上各色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
当地的百姓为了感谢道宗出手相助,自然又是送花灯,又是送吃食。
越无尘一概不收,林景自然也不敢要。
只是后来,遇见一群人在猜灯谜,林景觉得有意思,就凑过去猜,结果没猜对,正苦恼时,越无尘悄悄地把谜底告诉他了。
而猜对灯谜得来的礼物,就是这个看起来一点都不起眼的荷包。
很普通,很不起眼。
越无尘反正是看不上的,他也用不着。
但小徒弟却很宝贝的,还说可以用来当钱袋。
反正很多细节,越无尘已经记不住了。
唯一还能记住的就是,当时林景说,过几日他要回林剑山庄探亲,想买点小玩意儿送给林惊鸿。
越无尘也没说什么,陪着林景去买。
后来在一个卖首饰的小摊子前,林景挑中了一条红绳,上面系着一颗红豆。
也没什么特别的,摊主还忽悠人,说什么“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最起码越无尘觉得没什么特别的。
但徒弟喜欢,他也没什么可说的。
不过三文钱就买下来了。
好便宜的东西。
用清河那边的话说就是,好贱的东西。
越无尘没想到,他是真的没想到。
他随随便便给林景的东西,那么普通的东西。
居然被林景珍藏起来了。
也许,这荷包里面还有别的东西。
越无尘颤着手打开一看,从荷包里面抽出了一根红绳。
可惜了,已经埋在地下太多年了,当初那颗红豆也早就化成了齑粉。
越无尘突然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酒坛子到底是林景什么时候埋下的。
是林景十二岁,十三岁,十四岁……还是十七岁那年埋下的。
霍然站起身来,越无尘想要去寻小景问一问。
可蓦然想起了什么。
越无尘又失力一般地坐了回去。
手掌不小心推倒了酒坛子,从里面滚出了一封书信来。
越无尘的手指发颤,将这封表面已经发黄,发卷的书信拿在手里。
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
入眼可见三个飘逸灵动的字:陈情书。
越无尘犹豫了片刻,总觉得窥探林景的心意,并不好。
可又忍不住想要看一看,林景写的都是什么东西。
犹豫了很久之后,越无尘还是把信拆了。
入目便是几行瘦硬有神,疏朗险劲的字迹。
上面写着:
苍生在上,厚土在下。道宗第一百二十七代弟子林景心中有愧。
弟子自幼孤苦无依,受生母所弃,命运多舛。幸遇恩师,引入正道。
今已十七载,原该不负师恩,不负师门。
未料自己修道不精,六根不净,未斩红尘,对师尊起了非分之想。
乃弟子大逆不道,欺师灭祖,以下犯上,诸多罪孽皆因弟子贪恋红尘,不思进取。同恩师无关。
望苍天在上,保佑师门发扬光大,弟子愿来日以身殉道,死后坠落无间,不得轮回,只求师尊不要记起今夜种种。
玄正三十六年秋,九月初九。
越无尘看完之后,心绪久久难以平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