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晚风 > 晚风
错误举报

第76页

    “那反过来问,写完骑马部分之后,再去乌兰巴托骑马,有何感受?”
    潮生思绪一下子被拉到那个天蓝蓝水清清的地方,想起那夜的马头琴和歌声,他感觉有什么情绪在心底迅速汹涌起来。
    然后他迟迟没回话。
    欧阳见他低头看了手机后就心不在焉,想了想说:“潮生,今天聊的差不多了,改天吧。”
    他清楚,聊不出太多东西了。
    潮生点点头:“好,我先走了,今天酒水我买单,你临走之前记我账上就行。”
    他给欧阳颔首告别。
    随后独自一人沿着海岸线越走越远,直到来到一处相对僻静的地方,他站定了静静吹着海风,不一会儿有一群高中生骑着滑板,每个人手上都拿着烟火棒,有说有笑从面前路过。
    他心神一晃,才忽然想起,这个地方就是很多年以前,他和黎晚一起放孔明灯的地方。
    有些事,当时只道是寻常。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他依然记得,那晚风很大,波涛被风卷着,不断拍打着长长的石堤,连人行道上都是飞溅的海水。
    而这夜的晚风很轻,虽然浪潮声很大,但至少海浪没有上岸。
    想到这,他忽然感觉心底有什么情绪压不住了。
    他掏出手机给黎晚打了个电话。
    她在系统自动挂断的前一秒接通。
    “什么事?”她问。
    潮生问:“你真不回来?”
    “不是我不想回,只是我的事业现在正在上升期,我努力了很久,不想放弃。”
    “……”
    潮生久久没回应。
    她顿了顿,似乎是怕潮生多嘴劝她,干脆挂断了。
    潮生察觉到那头没了声音,手臂一僵,被她挂电话气到了,又打回去好几个,她都没接。
    他干脆又打给李微印。
    李微印一开始把他电话挂断了,过了十分钟左右又给他回过来了。
    一接通就开门见山说:“你是不是又想问黎晚?”
    潮生说:“你怎么知道?”
    李微印叹了声气:“如果你想让她回去,不如和上次一样飞过来看看她,刘备还三顾茅庐呢,你才来一次哪够啊。”
    潮生冷笑:“我只去一次我们就已经五个月没联系了,再去一次,会闹僵成什么样?”
    李微印一副有话难言的样子:“哎呀……我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了,Shit。”他好像叹了几口气,“反正……丸子,没有啊,和我爸说话呢,嗯……”
    好像是黎晚忽然出现,所以打断了李微印的话,李微印急匆匆摁断通话。
    潮生瞬间懂了——难道刚才李微印挂他电话是因为黎晚就在旁边?
    他觉得脑子很乱。
    后来他兀自在堤岸上站了很久,抽了小半包烟。
    临走了,李微印发了条消息给他:【我和黎晚不小心遇到的。】
    一句解释。
    但潮生没把它当成一句解释,而是当成一种映证:黎晚刚才真的和李微印在一起。
    哪怕是偶遇,他好像都还是觉得低低落落的不是滋味。
    ……
    后来艾闻艾蓝的百日宴,黎晚终究是没回来,只是给温澜打了个电话赔罪。
    席间不乏有人问到黎晚,王冬梅对她刚结婚没多久就跑去英国的事情很不高兴,但面对外人,她只能是打哈哈说“儿媳妇事业心强,不像潮生,没有事业心”。
    当天吃完酒席回家之后,王冬梅发火了。
    她让潮生给黎晚打电话问问她到底还回不回来,又拍桌子说:“你知不知道人家都在传你们俩闹离婚!”
    潮生赶忙否定:“没有的事儿。”
    “哼,要是她一直在国外呆下去,我看离婚迟早变成真的!”
    “……”
    事实上前段时间温澜也问过他,黎晚去英国,是不是他们感情出了什么问题。
    潮生体谅王冬梅的担忧和温澜的关心,但他毫无办法。
    无论黎晚是为了李微印,还是为了事业,抑或是逃避生育问题而留在英国,他都没权利横加干涉。
    他是爱她的,而她是自由的。
    这次之后,潮生和黎晚的关系更僵了。
    有时候他在阳台上抽烟,看着窗户上那朵被她画了遮罩的玫瑰花,只感觉一切都恍如隔世。
    他好像又彻底回到一个人生活的状态了。
    而她也似乎恢复结婚之前的状态,一周发几次照片,点赞量一次比一次高,广告也接到手软,比起他的孤独寂寞,她活得更加声色犬马。
    如果她不爱任何人的话,应该会比现在还潇洒,潮生不止一次这么想。
    潮生的第四本书流程走得比其他书快很多,九月份就可以预售了。
    他记得很清楚,新书预售之后的第一场签售会那天,天气很好。
    气温大概在三十二摄氏度左右,天很晴,风很大,路边的树枝像被一双无形大手揉乱似的,全都在拼命乱摇。
    因为是新书预售之后的第一场签售会,在开始之前,他接受了欧阳的独家专访。
    欧阳给他说:“潮生,这本书是你所有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本,恋人从相爱到渐行渐远,再到彼此都有新生活,实在是太像现实中的我们,谁没经历过分手之后就相忘于江湖的事情呢。你能不能简单说一下对这本书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