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绍王妃是贴心安慰黛玉,在她看来,黛玉就是她未来儿媳妇了——绍王已经派人去江南打听过了,林如海丝毫没有攀附大皇子的意思,甚至公事公办铁面无私还惹到了大皇子。
按说林如海为官多年,位高权重,不是这种不会圆滑转圜的人,此次在江南硬刚大皇子,估计是摆明车马不肯与皇子们为伍了。
所以太上皇骤然驾崩,林姜被困在宫里,绍王妃想着黛玉必是焦急,就体贴派人去送了个信。
别说黛玉,有绍王府一句话,荣国府上下也都安心念佛了。
唯有王夫人,再次反奶了林姜一口后,憋闷的够呛。
倒是邢夫人,上次让司棋告状后得到了甜头——她一直以为林长洲父女过年那会给她送重礼,是因为她让司棋去传过王氏的小话,告诉了林姜王氏背后议论她之事。
所以这回她准备再来一遍,万事俱备就等林姜从宫里出来了。
可以说,在这个家里,除了兰芝院黛玉等人盼林姜出宫外,就是邢夫人最热切等她出宫了。
-
与太上皇活着的时候令人闻风丧胆兼提心吊胆不同,他的死亡流程顺利安稳的不可思议。
在皇上迅捷打断几个兄弟的小反骨后,京中一片祥和——毕竟皇上已经登基六年了,除了几个抱有幻想的亲王外,朝臣们早已认了这个主子。
如今皇上唯一的顶头上司太上皇也没了,谁会这个时候蠢到跳出来跟着那几个没了后台的王爷,去撩拨皇上这只终于出了笼子的老虎,飞出深渊的巨龙。
而皇上也就忍着手痒心痒,没有一巴掌把那几个兄弟的头拍下来,先按捺着给太上皇办理丧事。
他已经忍了六年之久,何况这几十天呢?他总要求个善始善终,让天下人称颂他的孝顺才是。
于大正宫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后,由皇上亲自率诸亲王送殡,将灵柩奉于梓宫。
至此,这场国丧也就算是完了。
宫里各处都撤了白色,恢复了日常的生活,唯一的忌讳就是一年内不许歌舞宴饮,妃嫔不许浓艳妆饰。
对皇上来说,便是终于腾出了手来,准备按着自己这些年来规划的江山之图,一笔笔落画。
不能做主,只能围观打杂的帝王生涯,反而磨砺出了他的一双眼睛。
他既是执掌者,又是旁观者,因不能一言九鼎,反而看清了这朝上许多弊端,也锻造出了他十足的耐性。
他清楚的知道朝堂上的事儿是急不来的,须得急事缓办。
况且从前太上皇还在,皇上也没能热切拢住多少重臣心腹,故而许多他想要改变的朝政皆不能一撮而就,人才也要慢慢培养历练去。
--
不过,朝政虽然不能大刀阔斧地整改,有的地方,皇上却可以随心所欲做主。
比如现在的后宫。
为太上皇送殡后,皇上转头就着手安置太上皇的后宫。
除了太后独尊外,旁的太妃们都被皇上归拢到太上皇之前住过的大正宫去住集体宿舍了,美其名曰太妃们主动去为太上皇祈福,实则就是软禁。
他准备扣着这些太妃一年半载的,直到简王这几个心内不太老实的兄弟彻底服软服从了,再把各自的母亲放出去。
皇上才不准备白替他们养老。
另外便是削减后宫用度开支。太上皇晚年因病痛折磨,旁的方面就越发不肯亏待了自己,说一句穷奢极欲是不为过的。
年轻的时候,太上皇还曾两次御驾亲征,而这打仗正是最烧银子的。
因此待到皇上接手的时候,不管是国库还是宫里私库,都不甚富余。这几年来,皇上碍于太上皇的威势,不敢动兵权吏治,就狠抓了一把经济,如今国库才宽裕了些。
但国库宽裕,不代表宫中私库宽裕。
在太上皇殡天后,皇上去清点了下亲爹的遗产,心疼的简直要再哭一回。
可见太上皇是重病缠身,过了今天没明日的,他老人家把宫中私库花了个七七八八。
皇上起初还不能相信,叫人把大正宫曾经的管事太监们都压过来审问,质问银钱没了也罢,那些贵重瓷器珍奇摆件都没了是怎么回事?太上皇赏人的可没有这么多,莫不是他们贪墨了去。
太监们只哭诉喊冤,道太上皇头疼的时候,就爱砸个清脆的物件听响声,跟砍人一样,是他老人家病发时的两大爱好。
皇上听得十分上头:无语!天下怎么有这么败家的爹啊!
单子上耗损的好些瓷器摆件,都是他这个当皇帝的还没摆上的好东西,现在就成了渣渣了。
皇上就是带着这种心疼之情,开始缩减后宫用度的。
第一件事就是把宫里宫女裁掉三分之一,他亲自去跟皇后说:“宫里人浮于事,朕看着十个人倒有五个是闲着生事的。你带着贵妃理一理章程,将那些年纪大些的宫女都放出去,也算是国丧中的仁政。”
皇后很能体察皇上的心意:“陛下放心,臣妾的凤霖宫必为六宫表率,裁人就从臣妾这起吧。况且臣妾一直觉得,皇后配八位女官,十六位一等大宫女实在是奢靡过分了些,不如将这项例蠲了,各减去一半。”
皇上欣慰颔首:“皇后贤德。”
皇后又略微试探道:“至于要放出去的女官,旁人倒罢了,只有一位是荣国府的大姑娘,皇上曾问过她的出身,不知可有什么额外的吩咐?”
--
按说林如海为官多年,位高权重,不是这种不会圆滑转圜的人,此次在江南硬刚大皇子,估计是摆明车马不肯与皇子们为伍了。
所以太上皇骤然驾崩,林姜被困在宫里,绍王妃想着黛玉必是焦急,就体贴派人去送了个信。
别说黛玉,有绍王府一句话,荣国府上下也都安心念佛了。
唯有王夫人,再次反奶了林姜一口后,憋闷的够呛。
倒是邢夫人,上次让司棋告状后得到了甜头——她一直以为林长洲父女过年那会给她送重礼,是因为她让司棋去传过王氏的小话,告诉了林姜王氏背后议论她之事。
所以这回她准备再来一遍,万事俱备就等林姜从宫里出来了。
可以说,在这个家里,除了兰芝院黛玉等人盼林姜出宫外,就是邢夫人最热切等她出宫了。
-
与太上皇活着的时候令人闻风丧胆兼提心吊胆不同,他的死亡流程顺利安稳的不可思议。
在皇上迅捷打断几个兄弟的小反骨后,京中一片祥和——毕竟皇上已经登基六年了,除了几个抱有幻想的亲王外,朝臣们早已认了这个主子。
如今皇上唯一的顶头上司太上皇也没了,谁会这个时候蠢到跳出来跟着那几个没了后台的王爷,去撩拨皇上这只终于出了笼子的老虎,飞出深渊的巨龙。
而皇上也就忍着手痒心痒,没有一巴掌把那几个兄弟的头拍下来,先按捺着给太上皇办理丧事。
他已经忍了六年之久,何况这几十天呢?他总要求个善始善终,让天下人称颂他的孝顺才是。
于大正宫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后,由皇上亲自率诸亲王送殡,将灵柩奉于梓宫。
至此,这场国丧也就算是完了。
宫里各处都撤了白色,恢复了日常的生活,唯一的忌讳就是一年内不许歌舞宴饮,妃嫔不许浓艳妆饰。
对皇上来说,便是终于腾出了手来,准备按着自己这些年来规划的江山之图,一笔笔落画。
不能做主,只能围观打杂的帝王生涯,反而磨砺出了他的一双眼睛。
他既是执掌者,又是旁观者,因不能一言九鼎,反而看清了这朝上许多弊端,也锻造出了他十足的耐性。
他清楚的知道朝堂上的事儿是急不来的,须得急事缓办。
况且从前太上皇还在,皇上也没能热切拢住多少重臣心腹,故而许多他想要改变的朝政皆不能一撮而就,人才也要慢慢培养历练去。
--
不过,朝政虽然不能大刀阔斧地整改,有的地方,皇上却可以随心所欲做主。
比如现在的后宫。
为太上皇送殡后,皇上转头就着手安置太上皇的后宫。
除了太后独尊外,旁的太妃们都被皇上归拢到太上皇之前住过的大正宫去住集体宿舍了,美其名曰太妃们主动去为太上皇祈福,实则就是软禁。
他准备扣着这些太妃一年半载的,直到简王这几个心内不太老实的兄弟彻底服软服从了,再把各自的母亲放出去。
皇上才不准备白替他们养老。
另外便是削减后宫用度开支。太上皇晚年因病痛折磨,旁的方面就越发不肯亏待了自己,说一句穷奢极欲是不为过的。
年轻的时候,太上皇还曾两次御驾亲征,而这打仗正是最烧银子的。
因此待到皇上接手的时候,不管是国库还是宫里私库,都不甚富余。这几年来,皇上碍于太上皇的威势,不敢动兵权吏治,就狠抓了一把经济,如今国库才宽裕了些。
但国库宽裕,不代表宫中私库宽裕。
在太上皇殡天后,皇上去清点了下亲爹的遗产,心疼的简直要再哭一回。
可见太上皇是重病缠身,过了今天没明日的,他老人家把宫中私库花了个七七八八。
皇上起初还不能相信,叫人把大正宫曾经的管事太监们都压过来审问,质问银钱没了也罢,那些贵重瓷器珍奇摆件都没了是怎么回事?太上皇赏人的可没有这么多,莫不是他们贪墨了去。
太监们只哭诉喊冤,道太上皇头疼的时候,就爱砸个清脆的物件听响声,跟砍人一样,是他老人家病发时的两大爱好。
皇上听得十分上头:无语!天下怎么有这么败家的爹啊!
单子上耗损的好些瓷器摆件,都是他这个当皇帝的还没摆上的好东西,现在就成了渣渣了。
皇上就是带着这种心疼之情,开始缩减后宫用度的。
第一件事就是把宫里宫女裁掉三分之一,他亲自去跟皇后说:“宫里人浮于事,朕看着十个人倒有五个是闲着生事的。你带着贵妃理一理章程,将那些年纪大些的宫女都放出去,也算是国丧中的仁政。”
皇后很能体察皇上的心意:“陛下放心,臣妾的凤霖宫必为六宫表率,裁人就从臣妾这起吧。况且臣妾一直觉得,皇后配八位女官,十六位一等大宫女实在是奢靡过分了些,不如将这项例蠲了,各减去一半。”
皇上欣慰颔首:“皇后贤德。”
皇后又略微试探道:“至于要放出去的女官,旁人倒罢了,只有一位是荣国府的大姑娘,皇上曾问过她的出身,不知可有什么额外的吩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