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
林姜点头:“这是入宫的时候得的。”
从前看红楼梦,宝玉那件雀金裘很是出名。她这一件,是太后娘娘给的,果然是金翠辉煌,碧彩闪灼。
年前林姜去给太后请脉,就让长公主撞见了。当时她穿的是太医院的青色官袍,玄褐双色大氅。
齐阳长公主一见她就嗔怪道:“好好的姑娘家,花骨朵似的年纪,又才定了亲事,怎么穿的这样老成素淡。”
连她自己,虽然太上皇还没过周年,一身长公主服制不能艳丽,也仍是肉眼可见的名贵富丽。
转头就对太后道:“我记得母后这里,有俄罗斯国使臣送来的几件雀金呢。皇兄仁孝,今年宫里过节是不许大宴歌舞的。宫里的嫔妃公主们也都穿不得鲜亮的衣裳。”
“倒是林院正刚订了亲事,赶上过年又是大喜事,让她穿了去正合适呢。”
太后就望着长公主笑:“哀家的东西,你比谁都会分派。”旁边常嬷嬷却笑道:“这才是母女连心,长公主在开口前,太后娘娘早给林院正备下了。”
为了表达这不是随口说的场面话,常嬷嬷亲自带了个小丫鬟往西边偏殿去,不过片刻就带着封好的礼匣出来,可见确实是早有准备。
长公主就笑:“我就说,我能想到的,母后有什么想不到的呢。”
齐阳长公主是个快言快语什么都敢说的人物,指着林姜对太后感慨道:“其实从前我就喜欢林院正,只可惜她是个闺阁中的小姑娘,我膝下又有个没定亲的儿子,倒不好待她格外好了,叫人歪曲了去,编排些耽误姑娘家闺名的瞎话出来。”
太后含笑:“从今后就不怕了。”
这会子绍王妃见了林姜的雀金呢,正好引出她今日要送黛玉的,便笑道:“这真个是巧了,这雀金呢我们府上也得了,今儿我还给你们姊妹各带了一件来。”
身后的胡女官,果然也带着侍女奉上两个硕大的礼匣。
不等林姜婉拒,绍王妃就道:“留着吧,这衣裳若是勾破了没处补去,年节下又到处是灯火烟竹的,留一件你们姐妹也有个替换。”
说完也只看着黛玉含笑。
-
林姜发现,定了亲事有一桩特别的好处。
明明年纪没变,明明她也还没出嫁,但所有的夫人们都把她提升了一个档次,不再当成腼腆闺阁小姐,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的避着她,而是把她划归了夫人们的外交行列。
从前那些当着闺阁姑娘不能说的八卦,现在也能拉着她热烈交流了。
而从前她作为姑娘家,不好做的事儿,现在也放宽了许多界限。
比如现在,她边坐在清厦内边喝茶,边远远看着游廊绿窗油壁之下坐着的周黎蘅和黛玉——若非她定了亲事,这样做旁观陪护的差事定然落不到她身上。
绍王府与林家都是心系儿女之人。
想着若是由长辈带着坐在席上,只让儿女们彼此远远看一眼说两句斯文客套话,也没什么用处。索性就在宴饮之所外头的游廊下,置备香茗小座,令二人可有片刻真切说话的时候。
而林姜,既是女方的姐姐,同时也是太医院的院正,与绍王世子算是同僚,算来竟是最合适坐在此处的‘监护人’。
不然换了哪一方长辈在场陪护,都不免让两个孩子不自在。
如何在礼仪规矩之下,让两人好生见一面,两家家长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林姜捧着一杯热茶坐的远远的,只觉赏心悦目。
美人的力量,就是站在那里就让人愉悦,何况是美人的平方。
--
周黎蘅与黛玉见面后,彼此不约而同想起那一回王府撞上,误认对方身份的事儿。
黛玉想起自己那一声姐姐,更是不好意思。
还是周黎蘅先开口:“从前在府上冲撞之事,我还一直未当面道歉。”
黛玉本是很忐忑的,然而在看到周黎蘅那一双眼睛,明湛湛望向她时,忽然就平静下来。
像是去岁过年的时候,她面对绍王府送过来的那一对漂亮的鹿,那样让她心意平静。
而后周黎蘅又主动说起他中蛊一事,对他来说,父亲给林尚书的解释,林院正带回林家的真相是一回事,他要亲口告诉黛玉前因后果,更是必须的。
若是两人定下亲事,绍王府就也是黛玉的家,她理应知道里面的曲折。
他没有丝毫矫饰,快速将绍王府的事儿说了一遍。
之后略带了些黯然道:“宫苑之内,朝廷世家,嫡庶之争从来叫人防不胜防。”他抬起头看着黛玉:“这样的念头,并不是我知道被大哥所害后才有的——于我自身而言,我不会纳妾,将来让妻、子再陷入嫡庶纠葛中。”
黛玉是听林姜转述过这句话的,但又与听见周黎蘅亲口说出来不同了。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沉缓的坚定和沉郁的伤感。
那种坚定令人心安,而那种沉郁的伤感,出现在周黎蘅面容上时,就令人心碎。黛玉一见,都不自知的都替他难受起来,下意识就安慰了一句:“姐姐说你的身体还没有全养好,不要伤心难过。”
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双颊略飞红,低下头去看着手帕。
心里忽然想起林姜看书时开玩笑的一句话:美人也是蛊的一种啊。
而周黎蘅听黛玉对自己的关心之言,眉眼间就漫上笑意,似乎清澈月色一般。
--
从前看红楼梦,宝玉那件雀金裘很是出名。她这一件,是太后娘娘给的,果然是金翠辉煌,碧彩闪灼。
年前林姜去给太后请脉,就让长公主撞见了。当时她穿的是太医院的青色官袍,玄褐双色大氅。
齐阳长公主一见她就嗔怪道:“好好的姑娘家,花骨朵似的年纪,又才定了亲事,怎么穿的这样老成素淡。”
连她自己,虽然太上皇还没过周年,一身长公主服制不能艳丽,也仍是肉眼可见的名贵富丽。
转头就对太后道:“我记得母后这里,有俄罗斯国使臣送来的几件雀金呢。皇兄仁孝,今年宫里过节是不许大宴歌舞的。宫里的嫔妃公主们也都穿不得鲜亮的衣裳。”
“倒是林院正刚订了亲事,赶上过年又是大喜事,让她穿了去正合适呢。”
太后就望着长公主笑:“哀家的东西,你比谁都会分派。”旁边常嬷嬷却笑道:“这才是母女连心,长公主在开口前,太后娘娘早给林院正备下了。”
为了表达这不是随口说的场面话,常嬷嬷亲自带了个小丫鬟往西边偏殿去,不过片刻就带着封好的礼匣出来,可见确实是早有准备。
长公主就笑:“我就说,我能想到的,母后有什么想不到的呢。”
齐阳长公主是个快言快语什么都敢说的人物,指着林姜对太后感慨道:“其实从前我就喜欢林院正,只可惜她是个闺阁中的小姑娘,我膝下又有个没定亲的儿子,倒不好待她格外好了,叫人歪曲了去,编排些耽误姑娘家闺名的瞎话出来。”
太后含笑:“从今后就不怕了。”
这会子绍王妃见了林姜的雀金呢,正好引出她今日要送黛玉的,便笑道:“这真个是巧了,这雀金呢我们府上也得了,今儿我还给你们姊妹各带了一件来。”
身后的胡女官,果然也带着侍女奉上两个硕大的礼匣。
不等林姜婉拒,绍王妃就道:“留着吧,这衣裳若是勾破了没处补去,年节下又到处是灯火烟竹的,留一件你们姐妹也有个替换。”
说完也只看着黛玉含笑。
-
林姜发现,定了亲事有一桩特别的好处。
明明年纪没变,明明她也还没出嫁,但所有的夫人们都把她提升了一个档次,不再当成腼腆闺阁小姐,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的避着她,而是把她划归了夫人们的外交行列。
从前那些当着闺阁姑娘不能说的八卦,现在也能拉着她热烈交流了。
而从前她作为姑娘家,不好做的事儿,现在也放宽了许多界限。
比如现在,她边坐在清厦内边喝茶,边远远看着游廊绿窗油壁之下坐着的周黎蘅和黛玉——若非她定了亲事,这样做旁观陪护的差事定然落不到她身上。
绍王府与林家都是心系儿女之人。
想着若是由长辈带着坐在席上,只让儿女们彼此远远看一眼说两句斯文客套话,也没什么用处。索性就在宴饮之所外头的游廊下,置备香茗小座,令二人可有片刻真切说话的时候。
而林姜,既是女方的姐姐,同时也是太医院的院正,与绍王世子算是同僚,算来竟是最合适坐在此处的‘监护人’。
不然换了哪一方长辈在场陪护,都不免让两个孩子不自在。
如何在礼仪规矩之下,让两人好生见一面,两家家长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林姜捧着一杯热茶坐的远远的,只觉赏心悦目。
美人的力量,就是站在那里就让人愉悦,何况是美人的平方。
--
周黎蘅与黛玉见面后,彼此不约而同想起那一回王府撞上,误认对方身份的事儿。
黛玉想起自己那一声姐姐,更是不好意思。
还是周黎蘅先开口:“从前在府上冲撞之事,我还一直未当面道歉。”
黛玉本是很忐忑的,然而在看到周黎蘅那一双眼睛,明湛湛望向她时,忽然就平静下来。
像是去岁过年的时候,她面对绍王府送过来的那一对漂亮的鹿,那样让她心意平静。
而后周黎蘅又主动说起他中蛊一事,对他来说,父亲给林尚书的解释,林院正带回林家的真相是一回事,他要亲口告诉黛玉前因后果,更是必须的。
若是两人定下亲事,绍王府就也是黛玉的家,她理应知道里面的曲折。
他没有丝毫矫饰,快速将绍王府的事儿说了一遍。
之后略带了些黯然道:“宫苑之内,朝廷世家,嫡庶之争从来叫人防不胜防。”他抬起头看着黛玉:“这样的念头,并不是我知道被大哥所害后才有的——于我自身而言,我不会纳妾,将来让妻、子再陷入嫡庶纠葛中。”
黛玉是听林姜转述过这句话的,但又与听见周黎蘅亲口说出来不同了。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沉缓的坚定和沉郁的伤感。
那种坚定令人心安,而那种沉郁的伤感,出现在周黎蘅面容上时,就令人心碎。黛玉一见,都不自知的都替他难受起来,下意识就安慰了一句:“姐姐说你的身体还没有全养好,不要伤心难过。”
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双颊略飞红,低下头去看着手帕。
心里忽然想起林姜看书时开玩笑的一句话:美人也是蛊的一种啊。
而周黎蘅听黛玉对自己的关心之言,眉眼间就漫上笑意,似乎清澈月色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