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清穿同人]清穿之纯皇贵妃 > [清穿同人]清穿之纯皇贵妃
错误举报

第333页

    毕竟人云亦云,指不定有人看不惯这位叶赫那拉家的姑娘,于是就私下说她脾气不好,传着传着就变成性情火爆,不分青红皂白打人什么的,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娴妃就道:“这事我也听说过,却也不算是人云亦云,而是一位贵夫人花宴的时候,请了不少姑娘。其中两个躲在树后边说叶赫那拉家只有一个姑娘,膝下没有小子在,就算是断了香火之类的话。然后这位叶赫那拉家的姑娘就上前,把那姑娘一巴掌给打哭了。”
    沐瑶瞪大眼,哦豁,这叶赫那拉家姑娘的脾性确实相当爆火了。
    不过她心里忍不住觉得,嗯,打得好!
    第85章
    “打得好!”
    沐瑶奇怪,难道她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她扭头发现,这句话是高贵妃说的。
    沐瑶恍然一想,对啊,高贵妃也是家中独女,听见这样的话自然不喜。
    果然高贵妃道:“什么家里只有女儿就断了香火,难道女儿就不是血缘子嗣了吗?私下在家里嘴碎就算了,还跑到花宴上,躲在角落里,背后说人坏话,叶赫那拉家的姑娘着实利索,就该直接一巴掌过去!”
    她原本听说叶赫那拉家的姑娘打人,还以为是任性跋扈的性子,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人的。如今一听居然是个性情中人,顿时对这位姑娘有所改观了。
    娴妃点头附和道:“谁说不是,叶赫那拉家的姑娘虽然性子急了点,却也是对方有错在先了。”
    沐瑶挑眉,没想到娴妃也一脸赞同。
    不过想想,娴妃家也是只有两个女儿,她上头是个岁数差得有点远的姐姐,两姐妹的感情也不错。
    家中也没有男丁在,只怕娴妃也是不爱听这样的话。
    沐瑶就好奇了,宫外的消息,娴妃是怎么知道的?
    果然娴妃就答道:“早上去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请安的时候,正好听太后娘娘提起此事。原本只是一位夫人家中花宴,不该传了出来。却是那家被打的姑娘回去哭诉,她额娘就跑到宫里来跟太后娘娘哭诉了。”
    哭诉的内容就不说了,不外乎是觉得叶赫那拉氏仗着自己出身不错就欺负人,身为女子还动手打人,打的还是对方的脸颊,这就叫人忍不下去了。
    毕竟打人不打脸,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要是脸打坏了,这辈子不就毁了吗?
    娴妃感慨道:“我刚听着的时候,还以为这叶赫那拉氏是用了多大的力气,把人的脸颊给打坏了,才叫这家夫人匆忙进宫来跟太后娘娘哭诉,于是关心地问了两句。”
    她的表情越发无奈了起来,说道:“太后娘娘之前一听也这么觉得,连忙要派太医去府上看看姑娘的脸颊,要是真伤得厉害,赶紧上药才行。宫里去疤的膏药是有的,又效果极好,哪知道那位夫人支支吾吾没立刻答应下来。”
    沐瑶就好笑道:“不会是连一点伤痕都没留下,还是太医过去慢一点的话,那伤痕估计已经看不见了?”
    高贵妃在旁边噗嗤笑了:“要真是伤了,太后娘娘请太医过府,这夫人自然急急忙忙就把太医带回去医治才是。如今支支吾吾的,估计那姑娘怕是没怎么伤到。”
    娴妃深以为然,又道:“而且那位伤着的夫人,她的夫君是一位御史。”
    沐瑶就听出来了,这家姑娘被打,家中爹娘自然不忿,但是他们的身份地位又不如叶赫那拉家,于是就到处散布消息,制造舆论,然后再声势浩大进宫找太后评评理。
    不知情的还以为叶赫那拉氏下手极重,而且消息避重就轻,压根就没提及她动手的缘故,仿佛这家姑娘就是仗着自己家世好随意欺负人来着。
    要不是娴妃听说了,高贵妃就听着外头的谣言也是这么想的。
    沐瑶感慨道:“人言可畏,叶赫那拉氏虽然占理,却因为动手了,宫外传得沸沸扬扬的,只怕名声都被连累了。”
    叶赫那拉氏的年纪也不大,不知道听见那些风言风语会不会难过得在被窝里偷偷掉眼泪。
    高贵妃气愤道:“御史借用自己的优势散布谣言,还跑到太后娘娘这边来,难道就越是闹腾越是有理了?”
    娴妃就笑道:“太后娘娘一眼就瞧出来了,还是让太医过府,甚至请了两位太医过去给那位姑娘看脸。而且出宫的时候,两位太医特地赐了马车,太后又跟皇上要了一队御林军亲自送了半车药材过去。”
    这下沐瑶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太后这一招够损的,声势浩大把太医送过去,估计太医刚到那家大门口,京城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估计还以为那家姑娘被打得重伤还是毁容了,这会儿只剩下一口气。
    不然怎么让两位太医出宫到府上治病,还带了半车药材,这么浩浩荡荡的?
    “恐怕太后娘娘也是看不惯那家子,实在太过分了一点。”
    明明嘴贱的是那家姑娘,非要在别人的花宴那边说当事人的坏话,还让当事人听见了,自己反而没觉得错了或者尴尬。
    夫妻两个不说说自家姑娘也就罢了,只怕认为女儿说的是对的,反过来又找叶赫那拉氏的麻烦,也是绝了。
    果然孩子长成什么样,完全是看父母究竟怎么样的。
    看这姑娘碎嘴的样子,父母恐怕平日没少在她跟前嘀咕。
    不然才十来岁的姑娘,又不怎么出门,哪里知道那么多别人家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