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大明嫡长子 > 大明嫡长子
错误举报

大明嫡长子 第861节

    “好好,确如你所说是个重大成果。这个,这个……机车能跑吗?”皇帝说话都有些不利索的样子。
    裕亲王喜欢此刻的皇帝,他笑了笑,点头说:“可以跑,已经在路上试行过,百里路程只需要一个半时辰,只需烧煤即可。”
    朱厚照心里算了一下,时速大约是每小时30多里路。
    实际上战马冲刺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多里,但马是肉做的,不是铁做的,不能一直保持冲刺状态。
    速度倒在其次,慢点就慢点,关键运力啊!运力不一样!一匹才马能驮多少货物?
    “已经试行,这么说轨道也搭建好了吧?”
    “不错,儿臣在科学院中搭建了一段五百丈的轨道。”
    这就是朱厚照脑海中的火车雏形。
    蒸汽轮车是蒸汽动力最简单的应用之一,就是活塞通过连杆连接轮子,蒸汽推动活塞运动,轮子自然就转起来了。
    “如果搭载粮食这类货物,最多能载多少?”
    朱厚照在身边人的搀扶下走了上去,驾驶位置的空间还是比较逼仄的。
    裕亲王回,“儿臣观摩过实验,一辆车头最多可以拉五节车厢,还需设置一节装煤车厢,大约可以拉动120石的粮食。”
    一石大约是150斤……脑海中疯狂算数之后朱厚照有概念了,大约是10吨左右。
    “这些用铁的部件是怎么锻造出来的?”
    “冶炼之法本就是有的,就像是铸造宝剑,民间是有铁匠可以做到的,只不过要锻造成特殊的形状,这比较耗费功夫。”
    朱厚照明白了,“如此说来,这些都是人力打造,那便不能快速生产。”
    “父皇明见,正是如此。”
    知道这一点,朱厚照也不会失望,所谓工业、所谓机器时代它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任何一个零部件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整个大机器动不了。
    手工锻造当然就会有产能限制,不过能弄出来就不错了。
    “没事没事,关键都能满足要求吗?机器运转会有磨损吧,各个部件的磨损程度如何?”
    科学院的一众专精此道的人都不免惊叹,皇帝竟然了解到如此深的程度。
    原因也很直接,朱厚照对于现在的金属冶炼技术期望不高。
    裕亲王看了看边上白头发的技术负责人,这个问题太复杂,此人低头拱手,“回皇上,磨损是都会有的,只不过程度如何不好一概而论,各个部件都不一样。”
    朱厚照不关心那么具体,他只问:“若是建个在天津港和京师建一条专用轨道,这些蒸汽轮车能无故障跑多久?”
    此人答:“老臣敢保2年无虞,除非经历特殊的情况或者有人故意损毁。”
    行了。
    够了。
    老二说是重大成果还真是。
    于是乎众人发现,明明已经五十岁、喜怒不露于色的皇帝竟兴奋的直接拍手,“若真能达到!这就真是个好东西。老二,你这是大功一件啊!”
    众人有些意外,这么个铁疙瘩至于这么激动呢?
    载壦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父皇,这些都是徐技术员他们搞的,儿臣不过居中调度。至于它的一些缺陷,父皇也请放心,儿臣会让这些技术员全程跟随,并不断改进,争取做出第二代蒸汽机车。”
    朱厚照掐着腰,他稍微冷静一下,然后开始吩咐,“睿亲王。”
    “儿臣在。”
    “今年的预算重新做,把这个项目加上去,从京师开始修建直达天津港的铁轨,需要花多少钱你和科学院的人合计合计,递个奏疏上来,朕来批。”
    接着他兴奋对着众人宣布,“诸位爱卿,这个东西绝对是我大明的国之利器,因我大明疆域广大,有些地方还与中原隔着荒漠、戈壁,但有这东西便不一样了,现在能运货,将来还能运人,且它是机器,不惧寒暑、不知疲惫,无论昼夜都能运行,如此只要轨道能通达的地方,朝廷一声令下,人、货都能不间断的运送,将来有日,大明要克服偏远地区中枢鞭长莫及的问题,就靠它了!”
    好多人并不能深刻理解,但皇帝既然这样宣布,那么只能应和了。
    严嵩就有眼力见,他拍马屁说:“微臣恭喜皇上又得利器!恭喜裕亲王再立大功!”
    其他人自然跟上。
    待他们结束,朱厚照说:“老二,这个机车暂时不能实际运行也没有关系,今天看到它朕心中便有数了,从京师到天津港的轨道不是一时半会儿能铺好的,你要带领这些人继续改进,改进的方向就两点,动力更强,速度更快!”
    至于燃烧效率这些东西,先他们暂时放一边。
    现在他们都能搞出蒸汽机车了,全世界的煤可劲挖!
    “儿臣遵旨!”
    “等到将来轨道建成,机车成功运行,朕升你的爵位!!”
    朱厚照豪气十足。
    而老大、老三、老五全都有些傻眼。
    他们这些皇子都是二等亲王,哪怕是老四南征北战到现在也是二等亲王,当然,这不是说他们兄弟几个干活儿皇帝一点没表示,只不过没表示这个罢了。
    而因为皇帝从来不在爵位上松口,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众人都觉得一等亲王或许就是一个挂在那边让人馋嘴的东西,根本就不会拿出来用。
    没想到今天在这个场合说出来了。
    就是载壦自己都有些受宠若惊,他顿了一下之后说:“父皇,儿臣做这些是应该的,如此厚赏,儿臣……”
    “不不不。”朱厚照高兴的连拒绝的话都不让他说完,“朕说过,这是国之利器,你今天立下的这个功劳绝对是头一等的功劳,一等亲王绝对当得起,朕说的!还有你身后的这些技术人员他们的功劳也不小,到通车的那一天你将名单报上来,朕逐一重赏!”
    严嵩等文官,几个皇子全都带着半分迷惑在一边站着。
    一会儿看看皇帝,一会儿又看看边上那个铁疙瘩:原来,这玩意儿这么厉害的么?
    当然厉害,所谓科技的发展,其实还是需要产业,没有产业的科技就是个o。可产业与产业之间也有区分,有些产业是天然存在比如吃喝住行,有些产业是被创造出来才有的,蒸汽机车就是这一种。
    至于朱厚照之所以如此开心,是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
    第九百五十八章 正德三十五年之皇帝与将军
    一等亲王的爵位都出来了,皇帝传达出的圣意是如此的明确。
    原本这件事仅是让睿亲王和科学院一起商量,就是先提出一个资金计划而已,但才第二天内阁就把手伸了进去。
    作为内阁首揆,谁也不能说严嵩不能过问,更加不会得罪他。
    于是乎这件事就变成了科技产业部、工部、户部、少府、礼部等多个衙门都扑上去的大事,一个简单的资金计划,到了具体执行时就变成了动工和完工计划。
    礼部还能将就蹭个边,因为这种铁轨长距离的铺设会让人担心风水被破坏,还有轰轰隆隆的走在乡村间也容易与当地的乡村风俗有些冲突,这些‘人的意识’方面的事情倒也不算是礼部专管,其实以前就没怎么关心过,但现在都被礼部自己提了出来。
    说白了就是想等着机车上路的那天捞一份功劳。
    礼部这样就算了,后来吏部也觉得和自己有关,这么个大项目需要不少得力官员吧?
    甚至兵部都想出力,理由是似这种大工程,必定需要使用大量奴隶,甚至会引起百姓的阻工反抗,所以需要保证安定。
    “我们的严阁老是怎么做的?”
    皇帝坐在西苑的湖边安静的钓着鱼。
    边上尤址回答,“严阁老都答应了。”
    “古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看来也是一朝内阁一朝臣,他初临此位,总是要巩固人心。随他去吧。”
    只要事情能办成,对于采用什么办法他是很宽容的。
    “就算如此,严阁老也得听皇上的。”
    “他们说让吏部尚书夏言入阁,你以为呢?”
    “奴婢觉得老天官与严阁老不是一路人。”
    朱厚照笑了笑,没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有人来禀报,说严嵩求见。
    朱厚照欣然同意,另外还安排了一根钓竿。
    这位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奸臣阁老终于也在他的手下走到了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看他逐渐走进,朱厚照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大概是错觉吧,他看到了一个年轻而有朝气的严嵩向他走来,一直到面前又变成一个老家伙。
    “臣严嵩,参见陛下。”
    “严阁老,你老了。”
    皇帝忽然冷不丁讲了这么一句话。
    严嵩愣笑了笑,“微臣六十又一,鬓发皆白,齿松骨软,是老了。”
    “若是朕记得没错,你是弘治十八年中的进士。”
    “陛下春秋鼎盛,博闻强记,臣,确为弘治十八年进士。”
    “那一年先皇崩逝,我年仅十五岁,一路走来真是不易,你自那时起入朝,三十五年来算得上是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咱们也算是君臣相得吧?来,坐下,陪朕钓钓鱼。”
    “微臣遵旨。”严嵩是一定要践行规矩的,他坐也只坐三分之一,然后偏头说:“臣蒙陛下不弃,多番委以重任,身为臣子受如此君恩,自是当思如何报答。若还能得陛下一句君臣相得,臣死而无憾矣。”
    朱厚照说:“朕不要你死。从刘健开始,朕没让任何一个首辅大臣去死,虽说他们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了位,但朕都尽力保全了他们的身后之名。
    朝堂之上,人与人之间立场不同,相互不合,这太正常不过,所谓无党无派,千奇百怪。但朕之所以不杀那些首辅大臣,便是不希望这种不合演变为恶性的相斗。
    你是朕心中认可的首辅,不过你行事不够正派,许多人对你是心怀不满的,即便如此,你莫要开恶性相斗的先河,你这个位置坐得稳不稳,不在于他们说什么,而在于朕想什么。”
    严嵩手一抖,立时就要站起来,“陛下,臣岂敢如此?”
    皇帝则神态轻松,拍打着他的胳膊,“坐下坐下,不要一惊一乍的吓跑了朕的鱼。”
    “陛下,可是臣有过失之处?”
    “没有,朕念着三十多年的君臣之谊,所以才和你这样讲,你不要多想。要是过于生分的人,朕就不讲了,免得吓他个半死。”
    严嵩心说,您老人家倒是嘴巴会说,岂不知我也被你吓了个半死?
    这是天子几十年来的风格形成的,平时看似温和友善,但真的动怒起来的时候,谁求情都不好使。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既然天子是这个脾气,那聪明的大臣自然不敢把温和友善当做是真的,更多的还是觉得天子是比较严厉的那种皇帝。
    而且所谓的君臣之谊,大部分人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