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三国同人)蜀相之死 > (三国同人)蜀相之死
错误举报

正文 第 3 章

    (三国同人)蜀相之死 作者:戎葵

    第 3 章

    所以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开始前就清楚周瑜对孙刘联盟的态度和自己没有任何不同。他所能想到的,也只有如何加以利用。

    叁

    几天后诸葛亮最终宣布斩首马谡的命令时后主没有说话,群臣鼎沸的指责顷刻停息,只有参军蒋琬出列道,“战败杀将,向来只会令敌国欢庆,如今天下未定,丞相杀此智谋之臣,不为我汉廷可惜?”

    诸葛亮想,待自己死去,能将蜀汉交付的大约也只剩下这个人。

    然而他没有做任何回应。他出口的命令从来没有过收回。

    传令的官员看了丞相的神情一刻,转身向殿外走去。

    所有人于是等待。直到传令官返回殿上向后主报告,说自己抵达牢狱时,马谡已在狱中伏罪自尽。

    然后他们看见丞相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般接连从面颊滚落。他哭泣的时候紧抿嘴唇,异常安静,以至于他们开始怀疑他脸上的是否真是泪水。

    那是诸葛亮时隔二十年后第一次哭泣。上一次他在周瑜的棺旁哭得近乎崩溃,令所有人觉得若不将孙刘联盟继续下去,实在对不起故将军与诸葛军师的深重友情。周瑜美丽的夫人在一旁泣不成声地对诸葛亮地尽力安慰,说“亡夫向与军师交好,必不想见军师如此伤怀”。

    只有诸葛亮清楚自己几时同周瑜交好过,他只是知道自己如果不这样恸哭出来,心中的某个部分会真正地崩溃掉,永远再无法收拾。

    他们所有人,都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在遥远的地方弃他而去,不留任何余地。

    他不是不知道周瑜会死,他只是没有想到在那壮烈的赤壁一夜后他会如此断然离开,这样快。

    都是假的。抛下他说过要保护的妻子,吴国,那山河。

    或许是他知道他身后还有鲁肃,吕蒙,有年轻的陆逊。

    或许他只是累了。

    而诸葛亮的身后,已经没有任何人。

    “臣请自贬,望陛下恩准。”

    “相父之外,再无人可托汉室,若相父执意如此,便迁为右将军,代行丞相事。”

    “蒙陛下隆恩不弃,”诸葛亮更直地挺起背,“罪臣定重整旗鼓再行伐魏,痛雪前耻,完先主未竟之业。”

    满殿肃然,无人再能说出一个字。

    回到府中时黄氏夫人仍坐在乔的灵堂中,看见他走进来,没有动。侍从说给诸葛瑾的书信今早递出了。

    他输得如此一败涂地。他甚至在庆幸成亲二十余年后终于冷静下的决心促使了瞻儿的诞生,至少在他死后,世上能有某些痕迹留存。

    他走过去拥抱住自己的妻子。

    他从来不曾爱过她,她只是他年少时获取政治资本的筹码,他置换名声的抵押品。他也从来不曾觉得她丑,只是激起他的爱情需要某种毋庸置疑的美,足以穿过他身边以自私自爱构筑起的全部甲胄,足以令他甘心情愿舍弃全部竭力控制的平衡,直捣他的灵魂。

    或许这样的人从来不曾出现。

    温厚的赵云某次酒后竟然直率地问他,“丞相,你有没有爱过什么人?”

    他只是反问这个以无欲无求著称的男子,“你呢,赵将军?”

    赵云看着他笑,不久伏在案上睡熟。

    他们看着对方慢慢老去,十年,二十年,始终在身边。

    都是极寂寞极寂寞的人。

    妻子在怀中入睡,瞻儿的摇篮安静地放在一边,满室白幔,炉中升起缓缓的烟缕。

    他看着襁褓中骨血相连的婴儿,决定用力去爱他。他相信爱这个孩子是安全的,他不会死在自己之前。

    只有被人无条件地真诚爱过的孩子才能养成完美的个性,与周瑜相处时诸葛亮无数次这样想。都督被吴国的所有人爱,那心态略近于宠,他微笑时周围每一个人的面孔都染上喜色,只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令他开心。

    他常常弯起嘴角,作为一种莫大的安抚,即使他的眼睛从来不笑。

    他似乎明白诸葛亮能够看穿这一点,所以他们单独面对时周瑜放弃表情中一切令人愉悦的变化,显得阴沉。

    “曹军以铁链连起了战船。”

    “那便是天助孙刘联军。”

    周瑜的神情在诸葛亮的笑容中没有变化,“若用火攻,需东南风。”

    他忧虑时不皱眉,从不叹气,整个脸颊是平静放松的。以此为凭他从不将忧虑传递给他人,想知道他的情绪只有看眼睛。

    诸葛亮长于此道。

    “亮恰好略晓天象,能知何日东南风起。”

    周瑜的眼神像野火般亮起,摄人心魄,仿佛那里驻扎着执掌无限杀伐的天魔。

    他走到帐门前掀帘望向星火几点的大江对岸,“只待风起,教曹贼今生今世再不敢起侵吴之念。”

    无尽的血在他声音中流淌,令诸葛亮觉得让这样的人降生于世,实为苍天之误。

    那夜起他们每日登上江边的高台共观天象,在江风极寒时周瑜与诸葛亮分享自己猩红色的大氅。年轻的诸葛亮喜欢在冬天也穿着宽大单薄的衣衫,在风中飘飘欲仙惹人钦羡。周瑜举起披风的前襟,他在江东人士中算得高颀,但在祖籍北方的诸葛亮身边依然矮,所以遮挡诸葛亮肩膀的动作略微吃力。他看上去非常冷质,肤色至白如玉,令人错觉他缺乏体温,然而那氅子传递的温度就仿佛它的颜色本身,像燃烧。

    其后的许多许多年,诸葛亮恐惧那种过于艳丽的颜色,像血,像赤壁的火,像周瑜无意识的温存。

    周瑜站在赤壁江边望着对岸燃烧到顶点的漫天大火,对诸葛亮说,“——‘孔明’,‘孔’为‘极’,‘明’为‘光’,取这样名字的人是否专为此夜而生。”

    无数人以为他的字意为狭光入隙,烛照幽微,周瑜却这样认真地、准确地念着……

    孔明,孔明。

    然而穷尽诸葛亮的一生,他也没有从口中发出过对等的声音,只在后来某些极为沉静的夜,在唇齿间无声地摩擦着气息,唤他,公瑾。

    第 3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