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铸天朝 > 铸天朝
错误举报

正文 第 159 章

    铸天朝 作者:珩毅

    第 159 章

    现在已是深冬,距离一月新年已经不足一个月,寒冷的天气使得大黎帝国各州境内交战双方的战斗次数锐减。

    然而有一处例外。

    大黎帝国十一州之一的袁州,境内有两大世家,分别是保德王姓(氏)和高昌慕容氏。

    光明教起事初期,袁州境内的世家和官府被光明教打得措手不及,短短时间大内袁州过半区域沦陷,唯有保德郡、高昌郡、袁州城三大区域和一些各别区域还完好无所,一时之间光明军势大。

    很快,王氏和慕容氏将家族的底蕴转化城自身的实力,每家的军队都扩充到六万以上,再加上袁州城的官军,世家和官府两方联合的军队已经超过十五万,和袁州光明军人数差不多,不过世家和官府的军队新兵比较多,袁州光明军中也有大量新兵,不过在信仰的武装下,光明教还是处于优势。

    这个时候,保德王氏一族中一直闭关修炼的武道天才王朔出关。

    王朔天生力大无穷,武道进境极快,年仅二十六就已经是先天二阶武者,头脑亦不差。

    出关后,王朔进入到王氏的军队中,初始只是统帅王氏手中的骑兵部队,共计三千余骑,谓之猛虎骑,犹如猛虎下山之势。

    王朔的第一战就是率领猛虎骑以三千骑击溃光明教赤火堂袁州分舵副舵主任建新统帅的两万光明军,先天四阶的任建新被仅是先天二阶的王朔击杀。

    此后王朔每战必胜,依靠战绩,迅速攀升至联军统帅,麾下足有十三万大军,而王朔对面的光明军却只剩下八万,在王朔率领的联军猛攻下,不断溃退,剩下不足三万残兵溃退至袁州西南部山林,依靠连绵不绝的山林才得以苟延残喘,不时的出山林骚扰周边郡县。

    在大黎帝国,保德王氏的王朔的名声要比云华云氏的云逸要大的多,王朔是用一场场亲自上阵拼杀得来的胜利铸就他的光辉,而云华云氏,在一些人眼中只是渔翁得利而已,不并值得重视。

    在这个冬天,袁州境内包括王氏和慕容氏在内的众多世家秘密达成一个惊天协议:众世家决定共同辅助王朔进行争霸天下,条件是,若是王朔取得天下,要分给众世家一定利益,另外王氏和慕容氏还有进行联姻,尚未娶妻纳妾的王朔要迎娶慕容氏现任家主的嫡女慕容钰。

    协议达成后,整个袁州包括原本属于官府的袁州城都已经归属于保德王氏,更确切的说是归属于王朔一个,众世家投资的是王朔这个绝世天才,而不是保德王氏这个家族,高昌慕容氏和保德王氏比起来也没有差多少。

    袁州境内基本上大局已定,甚至不需要王朔派兵围剿残余的光明军,那些光明军要是继续待在袁州西南部的山林中,迟早有一天都会饿死。

    已入深冬,王朔却在策划一个秘密行动,目标不是躲藏在山林中的光明军,而是袁州西边的邻居钦州。

    钦州是一个比袁州地域更宽广人口更多的大州,在钦州也有两大世家,分别是广武东方姓(氏)和昌邑林氏。

    钦州的人口多,光明教的实力更强,光明教起事初期同样席卷钦州过半地域,最后在广武东方氏和昌邑林氏以及官府的联合下才挡住光明军,最后联军和光明军展开一场拉锯战,战争陷入僵局,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每天双方阵营都有成百上千人战死,战场已经被血水染红,双方却在不断进行消耗战。

    可以说,袁州已经在王朔的掌控中,但是王朔手中还有十二万大军,王朔视野已经不限于袁州自己,而是放到周边各州中,最后王朔选择还在不断鏖战的钦州。

    十一月末,在呼啸的寒风中,王朔亲率五千骑兵、五万步兵踏入钦州境内,短短半个月时间连破二十余城,光明军后方两个郡近乎已经被袁州大军占领,钦州光明军统帅急忙调剂军队回援,却被王朔率领骑兵直接击溃。

    钦州的世家和官府和得知光明军后方遭袭,联军趁势向光明军发动猛攻,形势危急,光明军统帅只能断臂救生,命令剩余的光明军迅速向钦州东北部撤军,妄图退守钦州东北两郡,若是局势继续恶化,也可以退入信州境内。

    趁着光明军撤退,袁州大军又占领钦州的两个半郡地域(合起来一个郡),钦州十一郡外加核心钦州城区域,已经有三个郡被袁州大军占领,光明军占据东北两个郡,剩下六个郡在钦州的世家和官府联军手中。

    光明军这一退不要紧,却让袁州大军和钦州联军直接碰触。

    钦州联军要袁州军后退,退回袁州去,这里是钦州。

    袁州军却认为这是他们打败光明军获得的战利品,如何能够让出来。

    两军士卒刀兵相接,一不小心就会引发一场大战。

    最后还是王朔和钦州联军进行谈判,以势压人,最终迫使钦州方面暂时放弃东部“三郡”,为此王朔要和钦州联军一起向钦州东北部的光明军发动进攻,将这股光明军消灭掉。

    不过时间却要推迟到明天开春,一场大雪已经将道路封死,难以继续行军。

    第232章 有心无力

    年关将近,未曾受到光明教影响的新平城中洋溢着喜悦的气氛,然而在这喜悦的气氛之下,却是深深的叹息声。

    新平城内,没有谁会比大黎帝国朝廷位高权重的丞相周树更了解更明白大黎帝国的现状:战乱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远离临州的各地官府不听号令,各地的世家大族拥兵自重,政令已经传不出临州。

    在种种情报面前,白发苍苍的周树只看到四个字“危在旦夕”,大黎帝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危机来自光明教,也来自世家大族,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新平城内却是暗流涌动,明争暗斗不断,帝子帝孙们都在拉帮结派,想要取得已经空置大半年的帝君之位。

    按理说,帝君之位不应该空置这么长时间,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若是帝子帝孙中有可造之才,周树和他的忠君派也会将他扶上帝君之位,然而帝子帝孙中没有这样的人,一个个野心勃勃,却丝毫没有多少能力,他们以为自己会在世家的帮助下打败其他竞争对手登上帝君之位,却不知道世家已经有将方氏却而代之的想法。

    光是这一点,周树对所有的帝子帝孙都感到失望,宁远让帝君之位空置下去,由自己来主导朝廷,也不愿意随便让一个没有能力的帝子帝孙登上帝君之位,然后对朝廷指手划脚,这样大黎帝国是真的要亡了啊。

    政令传不出临州,不代表周树不了解其他州的情况,周树知道潼州已经完全落入到光明教手中,周树知道大黎帝国大部分州中都在发生战斗,周树同样知道泽州的光明军已经被云华云氏的云家军打败,云华云氏获得泽州的掌控权,甚至周树也知道在泽州没有泽州牧,却有一个泽州总督,低下更是有无数人称呼云氏家主云逸为泽州王。

    相比于泽州的云华云氏,周树更担心的是袁州的保德王氏还有光明教。

    泽州只不过是大黎帝国十一州中最弱小的一州,面积辽阔却多贫地和沟壑,人烟稀少不足二百五十万,一场天灾再系上一场席卷整个泽州的大战,泽州的人口更是锐减,青壮年劳动力只剩下两成不到,这样的泽州已经没有多少潜力。

    在得知掌控泽州的是周树自己眼中的二流世家云华云氏,这让周树非常意外,原本周树以为定襄上官氏和光明军都有可能是泽州的最后胜利者,却没有想到是“弱小”的云华云氏取得最后的胜利,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别人都以为云华云氏是捡了一个便宜,趁光明军和定襄上官氏两败俱伤之际一举打败两方取得泽州的掌控权,但是周树不会这样认为,云华云氏暗地里还是有隐藏一些实力的,云华云氏并不是那么简单,不过在周树看来,与大黎帝国其他世家相比,占据已经损失惨重的泽州的云华云氏并没有太多威胁,朝廷仅以临州之力就能打败三个泽州。

    和掌控泽州的云华云氏不同,掌控袁州的保德王氏对大黎帝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袁州是一个大州,土地富庶,人口超过四百八十万,是泽州人口的二倍。

    光明教起事后,袁州同样受到光明军的祸乱,不过袁州的保德王氏却涌现一位绝世天才王朔,是王朔带领袁州的世家联军将袁州的光明军打败,最后只能躲到山林中苟延残喘,在袁州境内的世家支持下,王朔已经成功的获得袁州的统治权,更是趁机偷袭钦州光明军,夺取三个郡的地盘,使得王朔治下的地域达到十三个郡,而大黎帝国只有一百单三郡罢了。

    王朔治下的地域都是比较富庶的土地,人口众多,以此为基,王朔甚至能够组建一支二十万大军,足以动摇方氏的江山,谁也无法阻挡王朔的崛起,若不是因为天降大雪,说不定王朔会率领大军占领更多的地盘。

    在临州,有众多有志之士看好王朔,认为王朔能够成为大黎帝国这江山的新主,有不少人已经动身前往钦州前往袁州,想要先加入到王朔治下,成为从龙之臣,说不得日后能立下大功被王朔赐爵封地。

    袁州的保德王氏比泽州的云华云氏更危险,不过对于大黎帝国来说,当务之急还是这祸乱天下的光明教。

    光是在临州和潼州的边境地区,太尉郭忧率领的平叛大军和光明教教主亲自率领的光明军对峙。

    从兵力上看,平叛大军占据优势,不过光明军的士气比平叛大军更盛,连续数次交锋,平叛大军都没有讨得好处,反而兵力损失要比光明军更多一些,足以看出对面的光明军是多么的强大,若是一个不小心,平叛大军也会兵败,那时临州可就危险了。

    在大黎帝国其他一些州内,光明军还有大量兵力,也幸好光明军兵力分散到各州,若是光明军聚集在一起,那大黎帝国有谁能抵挡?即使是世家也不行,只会被光明军各个攻破。

    光明教,以保德王氏、云华云氏为主的世家大族,他们已经撼动大黎帝国的统治,但是新平城内的那些帝子帝孙们却只知道拉帮结派、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怎的一个乱字了得。

    为了报答帝君知遇之恩,为了继续维持这个朝廷,为了整个大黎帝国,周树已经是心力交瘁,每一天周树好似都会衰老几分,暮气沉沉,身子也越加变得佝偻瘦弱,好似一阵分就会被吹倒。

    第 159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