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105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作者:孙皓晖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105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作者:孙皓晖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105
觉得这些儒生们难以理喻了。
这次大出巡,始皇帝与儒家群体有两次实际接触。第一次论政,始皇帝的感觉一定是大体还可以,毕竟鲁儒们写出了峄山刻石文。第二次,始皇帝与儒生群,一定是双方均感别扭,均感对方不好相与了。这就是秦帝国与儒家群,第一次在实际的政务活动中所产生的精神裂痕。
封禅之后,再次抵达海滨,登临琅琊山,停留三个月。
这三个月,始皇帝很感快意。期间,下令迁徙民众三万户常驻琅琊台下,并免除了这些民户十二年的赋税。还有一次最大的正面宣教行动,始皇帝与随行大臣们登上大船出海,在海上举行了一次重要的理论务虚会议,讨论了此前历代圣王政治的不足,并再次总结了秦帝国的基本国策。海上会议后,书以成文,留下了著名的琅琊刻石。
第二阶段的返程路线是:彭城——衡山——湘水——武关——关中。
返回是从南进开始的。始皇帝先在彭城滞留多日,斋戒祈祷,派千余人潜入泗水,寻找秦军灭周时神秘消失的洛阳九鼎,结果毫无踪迹。显然,这是力图为秦帝国再度确立天命正义性的一次努力。其最终目的,是要天下臣民确认帝国政权的天命根基。之后,始皇帝车船进入南郡,过衡山,再乘船过江到湘山祠。
但是,在大船将开之时,狂风大作,几次不能起锚。经过询问随行博士,始皇帝得知此处的湘君神主是尧帝的两个女儿,也就是舜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于是,始皇帝莫名其妙地大怒了,下令从南郡紧急调来三千苦役犯,将湘山树木全部砍光,还放火将湘山烧成了一片红色。这次莫名伐神,既在神灵时代留下了肃杀恶名,又给复辟势力留下了可资利用的题材。
八年之后,始皇帝寻觅长生不老药的事已经广为人知,始皇帝的生命危机自然也成为天下公开的秘密了。这时,复辟势力捡起了“湘山伐神”这件事,决意对始皇帝进行精神打击。他们派出了一个长于神鬼之道的人物,扮作神秘的水神。某一个黑夜,水神在华阴平舒道拦住了路过的皇帝特使的车辆,将一方佩玉送给了特使,森森然说了两句话:“请代我将这个礼物送给滈池君,告诉他,今年祖龙死。”话一说完,人便没入暗夜了。
祖龙,是始皇帝的天命称谓。滈池君的神主,则是周武王。
这则预言隐含的意思是,始皇帝今年就要死了,请周武王如同当年伐纣一样讨伐当今的纣王——始皇帝。显然,这是六国贵族的精神战。在今天看来,这套把戏浅显之极,不过是借助某些已知信息,对当事人进行精神威胁的下作伎俩;但是,在信奉神灵而消息又相对闭塞的时代,经复辟势力着意传播,其所产生的惑乱人心的作用是绝然不可低估的。
据《史记》的后续记载,始皇帝将佩玉交给了掌管皇室器物的御府辨认。御府官员确认说,这方佩玉是始皇帝当年在湘山掉到湘水中去的佩玉。大感神秘之下,始皇帝在太庙举行占卜,卦象显示的禳解之法是,出游可以化解灾难。于是,始皇帝在占卜之后以重病之身进行了最后一次大出巡,以至突然死在了路途中。
当然,在第一次大出巡的时候,始皇帝还处于生命旺盛阶段,还是雄心勃勃的。
(5)始皇帝在大巡狩途中和之后,突然遭遇严重暗杀 第二次大出巡之时,直接对准始皇帝的秘密暗杀突然出现了。
这是第一次暗杀活动,发生在公元前218年始皇帝第二次大出巡的路上。这次大出巡,是接着第一次大出巡,在第二年立即进行的。为什么第一次大出巡刚刚结束,就要立即开始第二次大出巡?其间具体原因,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了。但是,从出巡路线以及实际作为我们却可以明白看出,始皇帝是要对昔日的赵、齐、燕三大国进行视察,再次正面宣教秦帝国的德政功绩。
让我们再次穿越,来一次情境再现——
浩浩荡荡的车马大军,开出函谷关,在平坦的驰道上辚辚行进着。
进入“博浪沙”(故韩国地界),道外高出路基的树林中,突然呼啸飞出一只大铁锤。
大铁锤准确地击中了一辆六马大型座车。
车厢轰然碎裂,车辆连同驾车六马一齐轰然滚落道边水沟中。
驰道中一声号令,前后各有一支马队立即飞出了驰道,向路基树林包围过来。
树林中,两个绿色身影迅速掀开一丛灌木,没入地洞。
官道中。一名将军高声禀报:“陛下!刺客逃亡!”
始皇帝掀开车窗,走下坐车,冰冷地说:“大索天下十日,捕拿刺客。”
这次暗杀活动的直接策划者与组织实施者,正是孜孜反秦的韩国世族张良。
此公从王贲镇压新郑暴动的战场逃脱,此时已经秘密漂泊13年。武装暴动失败后,张良对公开正面地举兵复辟,已经丧失了信心,转而秘密筹划直接对始皇帝的暗杀活动。后来,此公在东海郡遇到了一个当年齐国的地方官,号为“沧海君”。这位沧海君也是失意旧贵族,向张良举荐了一个可以使用120斤大铁锤的勇猛力士。在对力士进行相关训练的同时,张良也在等待时机。始皇帝第二次大出巡的消息传来,张良便带着大力士出场了。
经历了荆轲刺秦之后的始皇帝,似乎对暗杀已经有了某种精神免疫力。辄逢暗杀,之后的任何行动都一如既往,绝无因为暗杀而改变行程的事情发生。这次暗杀之后也是一样,始皇帝照样巡视,在海滨的之罘山再次留下了宣教秦政的刻石,完成了第二次出巡。
一年后,始皇帝遭遇生平最为严重的一次暗杀。
这是公元前216年的岁末时节,也就是始皇帝三十一年的岁末。
一个晚上,始皇帝换上了便装,带着三个护卫武士,一行四人出了皇城,正要走过咸阳城郊的皇家园林——兰池,要进入咸阳城外的居民区做一次暗访活动。按照后世说法,这是岁末时节的微服出访。
依据帝国政事年表,可以合理推断出,始皇帝所以在岁末微服出行,是想看看都城民众对当年三大政令的反应。因为,这一年年初,秦帝国颁布了民众自报土地而官府予以确认的土地法,从而确立了自耕农以及佣耕者获得土地的权利。这就是帝国在整合民生中最著名的一道法令——“使黔首自实田”。这一政策的推行,严重打击了旧贵族大地主暗中进行的大规模土地兼并,也引起了地下复辟势力的极大仇恨。可是,当时的始皇帝根本不会从这个方向想问题,充斥他和帝国上层大臣们头脑的,只是尽快恢复民生,整合天下。
基于土地政策的成功推行,始皇帝心情很好。
这一年,始皇帝还听到了一首关于更改“腊月”名称可以使人长生为神的歌谣。于是,始皇帝下令,将“腊月”改为殷商时代的称谓——“嘉平”,期望自己能获得长生,甚或能成为神仙。为增加祥瑞之气,始皇帝同时下令:嘉平之月,由帝国各级官府赐给全国每个行政村(里)六石米、两只羊,以鼓舞民众过个好年。随之,腊月更名之后的第一个“嘉平”来临,始皇帝便走出了咸阳皇城,想到城外世界看看,改名“嘉平”之后的腊月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吉庆发生?
可是,始皇帝仅仅走到兰池,巨大的危险就突然发生了。
兰池者,兰池宫也。它是秦帝国时代最负盛名的一座宏大园林。兰池宫的实际构成,是一片广阔的湖泊,无数错落有致的殿阁景观,与覆盖所有丘陵地带的葱郁林木。兰池湖中,更有帝国时代最著名的水中石刻——巨石鲸鱼。这条巨石鲸鱼长达两百丈,相当于今日六百余米,置身浩浩碧波,直如天河巨龙。整个兰池园林占地无算,巨石林木交错,刺客一旦潜入,非常有利于伏击突袭。
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在这黑黝黝的夜里,暗杀袭击突然发生了。
对这次暗杀,《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简单记载是:
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
这是始皇帝生平遭遇的最为严重的一次暗杀。
首先,始皇帝一行四人,三个是护卫武士。如此四人,其实际战斗力远远超过了一个寻常的基本作战单元——伍。且不说他们每个人的装备何等精良,仅以技击水平论,四人中的短板人物始皇帝,原本就颇具剑器格杀功底,这一点已经在荆轲刺秦时得到了证明。三名护卫武士的技击水准,更无须多说。就是如此四人,竟然一时陷入难以招架的窘迫。由此可知,刺客至少是五个人,甚或七个八个,而且都是超一流的敢死剑士。
其次,能使四名强手陷入危境,最大的可能是,刺客使用了箭镞淬毒的小型单兵弩机,做第一轮攻击。否则,很难使始皇帝一行在开始阶段“见窘”。再次,始皇帝四人逃过最初危局后,三个武士全力作战,终于全部击杀了刺客。因为,地形景观交错,虽对暗杀有利,但也对遭遇攻击者的抵抗有利。
这次暗杀后,帝国在关中大搜捕二十天,但结果如同既往一样,一无所获。
4.分封制大论战后秦帝国的铁血反击
此后两年,秦帝国大政连连,复辟活动暂时沉寂了。
决通川防、开凿灵渠、进军岭南、反击匈奴、修建长城等,一项接一项的大规模建设,一个接一个的大规模胜利,使帝国气势如日中天。在这两年中,地下复辟活动暂时地销声匿迹了。可是,仅仅在暂时沉寂两年之后,一场最大的复辟暗潮便拉开了序幕。由此,导致了帝国铁血镇压政策的出台。
(1)复辟思潮公开化:公元前213年关于分封制的朝会大论争 自丞相王绾第一次提出分封制,已经过去八年,分封制却被再度提起。这件事本身就具有不合常理的蹊跷性。在缺乏直接史料的情况下,我们也无须对这种隐秘的联结细节做进一步探究了。关于这次大论争的内容,我们也已经在此前展现过了。
这里,我们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基本事实:
其一,这次大论争之后,意识形态领域的各个流派与复辟思潮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明白了。仅仅从学术思想的流派看,构成复辟思潮的,并不是天下所有的学术流派,而仅仅是主张复古并推崇分封制的儒家学派、《吕氏春秋》学派,以及王道学派等。其中,以王绾等大臣为首的《吕氏春秋》学派,与王道学派提出分封制,属于政见分歧,与地下复辟势力没有实际呼应。只有儒家学派的分封制主张背后,与旧贵族复辟势力有着极为复杂的实际联结。为此,帝国决策层对文通君孔鲋,以及博士群中的儒家士子,有了高度的警觉。
其二,这次朝会大论争,最终推出了焚书令、禁议国事令、取消议事制度令三大思想镇压政策。随着这三项法令的迅速颁布与实施,帝国对地下复辟活动的基本政策空前明确化。这就是:铁血镇压,毫不手软。
(2)铁血政策第一波:焚书坑儒案
这样的开场结束之后,帝国的铁血政策空前明朗。
所有在国都咸阳的官方博士,以及非官方士子,都已经明白无误地感觉到了,也意识到了。为此,大论争结束之后,咸阳的儒家士子群、博士官中的儒生博士,以及与儒生一起攻击过帝国大政的方士群,都纷纷开始逃亡。官居文通君的儒家领袖孔鲋,首先逃亡了。其后,方士卢生与儒家博士侯生,又在散布流言后逃亡了。再后,儒家博士淳于越、叔孙通等,也纷纷逃亡了。
在逃亡人士中,博士侯生、方士卢生两人,牵涉出了一宗重大犯罪事实。
这两人的逃亡,涉嫌违反刚刚颁布的新法令,被上报到了始皇帝案头。
案件的起因是:方士卢生与方士徐福一起,担任始皇帝的长生顾问。两人利用邪术,为始皇帝进行身体护理,很可能曾经有一时功效,从而骗取了身体状况开始衰弱的始皇帝的信任。于是,始皇帝从皇室拨付了巨额钱财,支持两人寻求仙药。多年之后,却一无所获。同时,卢生以修炼长生术为名,介入政治,主张始皇帝行迹神秘化,要以神仙真人自居,要隔绝于大臣。始皇帝末期,相信了这两个方士,行迹神秘化了。
可是,博士官禀报的卢生言论,非但全面攻击始皇帝的政绩、人格、勤政等政治作为,而且连仙药邪术不能实现,也归罪于始皇帝,说始皇帝“贪于权势如此,未可为求仙药”。面对如此颠倒事实的攻击,始皇帝终于大怒,紧急召集大臣们澄清此事。
始皇帝的愤怒说法,翻译成今天的话是这样的——
朕原先收缴了天下不中用之书,又将天下文学之士与方术之士召集到咸阳,本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105在线阅读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105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105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105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作者:孙皓晖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105
觉得这些儒生们难以理喻了。
这次大出巡,始皇帝与儒家群体有两次实际接触。第一次论政,始皇帝的感觉一定是大体还可以,毕竟鲁儒们写出了峄山刻石文。第二次,始皇帝与儒生群,一定是双方均感别扭,均感对方不好相与了。这就是秦帝国与儒家群,第一次在实际的政务活动中所产生的精神裂痕。
封禅之后,再次抵达海滨,登临琅琊山,停留三个月。
这三个月,始皇帝很感快意。期间,下令迁徙民众三万户常驻琅琊台下,并免除了这些民户十二年的赋税。还有一次最大的正面宣教行动,始皇帝与随行大臣们登上大船出海,在海上举行了一次重要的理论务虚会议,讨论了此前历代圣王政治的不足,并再次总结了秦帝国的基本国策。海上会议后,书以成文,留下了著名的琅琊刻石。
第二阶段的返程路线是:彭城——衡山——湘水——武关——关中。
返回是从南进开始的。始皇帝先在彭城滞留多日,斋戒祈祷,派千余人潜入泗水,寻找秦军灭周时神秘消失的洛阳九鼎,结果毫无踪迹。显然,这是力图为秦帝国再度确立天命正义性的一次努力。其最终目的,是要天下臣民确认帝国政权的天命根基。之后,始皇帝车船进入南郡,过衡山,再乘船过江到湘山祠。
但是,在大船将开之时,狂风大作,几次不能起锚。经过询问随行博士,始皇帝得知此处的湘君神主是尧帝的两个女儿,也就是舜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于是,始皇帝莫名其妙地大怒了,下令从南郡紧急调来三千苦役犯,将湘山树木全部砍光,还放火将湘山烧成了一片红色。这次莫名伐神,既在神灵时代留下了肃杀恶名,又给复辟势力留下了可资利用的题材。
八年之后,始皇帝寻觅长生不老药的事已经广为人知,始皇帝的生命危机自然也成为天下公开的秘密了。这时,复辟势力捡起了“湘山伐神”这件事,决意对始皇帝进行精神打击。他们派出了一个长于神鬼之道的人物,扮作神秘的水神。某一个黑夜,水神在华阴平舒道拦住了路过的皇帝特使的车辆,将一方佩玉送给了特使,森森然说了两句话:“请代我将这个礼物送给滈池君,告诉他,今年祖龙死。”话一说完,人便没入暗夜了。
祖龙,是始皇帝的天命称谓。滈池君的神主,则是周武王。
这则预言隐含的意思是,始皇帝今年就要死了,请周武王如同当年伐纣一样讨伐当今的纣王——始皇帝。显然,这是六国贵族的精神战。在今天看来,这套把戏浅显之极,不过是借助某些已知信息,对当事人进行精神威胁的下作伎俩;但是,在信奉神灵而消息又相对闭塞的时代,经复辟势力着意传播,其所产生的惑乱人心的作用是绝然不可低估的。
据《史记》的后续记载,始皇帝将佩玉交给了掌管皇室器物的御府辨认。御府官员确认说,这方佩玉是始皇帝当年在湘山掉到湘水中去的佩玉。大感神秘之下,始皇帝在太庙举行占卜,卦象显示的禳解之法是,出游可以化解灾难。于是,始皇帝在占卜之后以重病之身进行了最后一次大出巡,以至突然死在了路途中。
当然,在第一次大出巡的时候,始皇帝还处于生命旺盛阶段,还是雄心勃勃的。
(5)始皇帝在大巡狩途中和之后,突然遭遇严重暗杀 第二次大出巡之时,直接对准始皇帝的秘密暗杀突然出现了。
这是第一次暗杀活动,发生在公元前218年始皇帝第二次大出巡的路上。这次大出巡,是接着第一次大出巡,在第二年立即进行的。为什么第一次大出巡刚刚结束,就要立即开始第二次大出巡?其间具体原因,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了。但是,从出巡路线以及实际作为我们却可以明白看出,始皇帝是要对昔日的赵、齐、燕三大国进行视察,再次正面宣教秦帝国的德政功绩。
让我们再次穿越,来一次情境再现——
浩浩荡荡的车马大军,开出函谷关,在平坦的驰道上辚辚行进着。
进入“博浪沙”(故韩国地界),道外高出路基的树林中,突然呼啸飞出一只大铁锤。
大铁锤准确地击中了一辆六马大型座车。
车厢轰然碎裂,车辆连同驾车六马一齐轰然滚落道边水沟中。
驰道中一声号令,前后各有一支马队立即飞出了驰道,向路基树林包围过来。
树林中,两个绿色身影迅速掀开一丛灌木,没入地洞。
官道中。一名将军高声禀报:“陛下!刺客逃亡!”
始皇帝掀开车窗,走下坐车,冰冷地说:“大索天下十日,捕拿刺客。”
这次暗杀活动的直接策划者与组织实施者,正是孜孜反秦的韩国世族张良。
此公从王贲镇压新郑暴动的战场逃脱,此时已经秘密漂泊13年。武装暴动失败后,张良对公开正面地举兵复辟,已经丧失了信心,转而秘密筹划直接对始皇帝的暗杀活动。后来,此公在东海郡遇到了一个当年齐国的地方官,号为“沧海君”。这位沧海君也是失意旧贵族,向张良举荐了一个可以使用120斤大铁锤的勇猛力士。在对力士进行相关训练的同时,张良也在等待时机。始皇帝第二次大出巡的消息传来,张良便带着大力士出场了。
经历了荆轲刺秦之后的始皇帝,似乎对暗杀已经有了某种精神免疫力。辄逢暗杀,之后的任何行动都一如既往,绝无因为暗杀而改变行程的事情发生。这次暗杀之后也是一样,始皇帝照样巡视,在海滨的之罘山再次留下了宣教秦政的刻石,完成了第二次出巡。
一年后,始皇帝遭遇生平最为严重的一次暗杀。
这是公元前216年的岁末时节,也就是始皇帝三十一年的岁末。
一个晚上,始皇帝换上了便装,带着三个护卫武士,一行四人出了皇城,正要走过咸阳城郊的皇家园林——兰池,要进入咸阳城外的居民区做一次暗访活动。按照后世说法,这是岁末时节的微服出访。
依据帝国政事年表,可以合理推断出,始皇帝所以在岁末微服出行,是想看看都城民众对当年三大政令的反应。因为,这一年年初,秦帝国颁布了民众自报土地而官府予以确认的土地法,从而确立了自耕农以及佣耕者获得土地的权利。这就是帝国在整合民生中最著名的一道法令——“使黔首自实田”。这一政策的推行,严重打击了旧贵族大地主暗中进行的大规模土地兼并,也引起了地下复辟势力的极大仇恨。可是,当时的始皇帝根本不会从这个方向想问题,充斥他和帝国上层大臣们头脑的,只是尽快恢复民生,整合天下。
基于土地政策的成功推行,始皇帝心情很好。
这一年,始皇帝还听到了一首关于更改“腊月”名称可以使人长生为神的歌谣。于是,始皇帝下令,将“腊月”改为殷商时代的称谓——“嘉平”,期望自己能获得长生,甚或能成为神仙。为增加祥瑞之气,始皇帝同时下令:嘉平之月,由帝国各级官府赐给全国每个行政村(里)六石米、两只羊,以鼓舞民众过个好年。随之,腊月更名之后的第一个“嘉平”来临,始皇帝便走出了咸阳皇城,想到城外世界看看,改名“嘉平”之后的腊月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吉庆发生?
可是,始皇帝仅仅走到兰池,巨大的危险就突然发生了。
兰池者,兰池宫也。它是秦帝国时代最负盛名的一座宏大园林。兰池宫的实际构成,是一片广阔的湖泊,无数错落有致的殿阁景观,与覆盖所有丘陵地带的葱郁林木。兰池湖中,更有帝国时代最著名的水中石刻——巨石鲸鱼。这条巨石鲸鱼长达两百丈,相当于今日六百余米,置身浩浩碧波,直如天河巨龙。整个兰池园林占地无算,巨石林木交错,刺客一旦潜入,非常有利于伏击突袭。
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在这黑黝黝的夜里,暗杀袭击突然发生了。
对这次暗杀,《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简单记载是:
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
这是始皇帝生平遭遇的最为严重的一次暗杀。
首先,始皇帝一行四人,三个是护卫武士。如此四人,其实际战斗力远远超过了一个寻常的基本作战单元——伍。且不说他们每个人的装备何等精良,仅以技击水平论,四人中的短板人物始皇帝,原本就颇具剑器格杀功底,这一点已经在荆轲刺秦时得到了证明。三名护卫武士的技击水准,更无须多说。就是如此四人,竟然一时陷入难以招架的窘迫。由此可知,刺客至少是五个人,甚或七个八个,而且都是超一流的敢死剑士。
其次,能使四名强手陷入危境,最大的可能是,刺客使用了箭镞淬毒的小型单兵弩机,做第一轮攻击。否则,很难使始皇帝一行在开始阶段“见窘”。再次,始皇帝四人逃过最初危局后,三个武士全力作战,终于全部击杀了刺客。因为,地形景观交错,虽对暗杀有利,但也对遭遇攻击者的抵抗有利。
这次暗杀后,帝国在关中大搜捕二十天,但结果如同既往一样,一无所获。
4.分封制大论战后秦帝国的铁血反击
此后两年,秦帝国大政连连,复辟活动暂时沉寂了。
决通川防、开凿灵渠、进军岭南、反击匈奴、修建长城等,一项接一项的大规模建设,一个接一个的大规模胜利,使帝国气势如日中天。在这两年中,地下复辟活动暂时地销声匿迹了。可是,仅仅在暂时沉寂两年之后,一场最大的复辟暗潮便拉开了序幕。由此,导致了帝国铁血镇压政策的出台。
(1)复辟思潮公开化:公元前213年关于分封制的朝会大论争 自丞相王绾第一次提出分封制,已经过去八年,分封制却被再度提起。这件事本身就具有不合常理的蹊跷性。在缺乏直接史料的情况下,我们也无须对这种隐秘的联结细节做进一步探究了。关于这次大论争的内容,我们也已经在此前展现过了。
这里,我们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基本事实:
其一,这次大论争之后,意识形态领域的各个流派与复辟思潮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明白了。仅仅从学术思想的流派看,构成复辟思潮的,并不是天下所有的学术流派,而仅仅是主张复古并推崇分封制的儒家学派、《吕氏春秋》学派,以及王道学派等。其中,以王绾等大臣为首的《吕氏春秋》学派,与王道学派提出分封制,属于政见分歧,与地下复辟势力没有实际呼应。只有儒家学派的分封制主张背后,与旧贵族复辟势力有着极为复杂的实际联结。为此,帝国决策层对文通君孔鲋,以及博士群中的儒家士子,有了高度的警觉。
其二,这次朝会大论争,最终推出了焚书令、禁议国事令、取消议事制度令三大思想镇压政策。随着这三项法令的迅速颁布与实施,帝国对地下复辟活动的基本政策空前明确化。这就是:铁血镇压,毫不手软。
(2)铁血政策第一波:焚书坑儒案
这样的开场结束之后,帝国的铁血政策空前明朗。
所有在国都咸阳的官方博士,以及非官方士子,都已经明白无误地感觉到了,也意识到了。为此,大论争结束之后,咸阳的儒家士子群、博士官中的儒生博士,以及与儒生一起攻击过帝国大政的方士群,都纷纷开始逃亡。官居文通君的儒家领袖孔鲋,首先逃亡了。其后,方士卢生与儒家博士侯生,又在散布流言后逃亡了。再后,儒家博士淳于越、叔孙通等,也纷纷逃亡了。
在逃亡人士中,博士侯生、方士卢生两人,牵涉出了一宗重大犯罪事实。
这两人的逃亡,涉嫌违反刚刚颁布的新法令,被上报到了始皇帝案头。
案件的起因是:方士卢生与方士徐福一起,担任始皇帝的长生顾问。两人利用邪术,为始皇帝进行身体护理,很可能曾经有一时功效,从而骗取了身体状况开始衰弱的始皇帝的信任。于是,始皇帝从皇室拨付了巨额钱财,支持两人寻求仙药。多年之后,却一无所获。同时,卢生以修炼长生术为名,介入政治,主张始皇帝行迹神秘化,要以神仙真人自居,要隔绝于大臣。始皇帝末期,相信了这两个方士,行迹神秘化了。
可是,博士官禀报的卢生言论,非但全面攻击始皇帝的政绩、人格、勤政等政治作为,而且连仙药邪术不能实现,也归罪于始皇帝,说始皇帝“贪于权势如此,未可为求仙药”。面对如此颠倒事实的攻击,始皇帝终于大怒,紧急召集大臣们澄清此事。
始皇帝的愤怒说法,翻译成今天的话是这样的——
朕原先收缴了天下不中用之书,又将天下文学之士与方术之士召集到咸阳,本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105在线阅读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105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