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节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作者:紫微不是花
第2节
“你可来了,今天你迟了些,炜儿便闹脾气要抱着到处走走,一看就是想你了。”张氏戏谑道。
朱厚炜小包子才五个月就长得像个大白馒头。小脸鼓鼓的,胖胖的小手指一握一握,看见什么都要抓起来放到嘴里咬,不让他咬他就哭。照顾他的嬷嬷宫女们都把头发用布裹的密不透风,防止二皇子将头发吃到嘴里。
朱厚照人小力气小,不好抱他,只站在他一旁跟他躲猫猫逗他。朱厚炜乐的咯咯直笑,也学着朱厚照,拿手遮住自己的脸再一下子拿开。
“弟弟生病这几日,吵闹不休,母后近日睡得可好”北京前几天日忽然降温,小小的朱厚炜一不小心就感冒了。他身上不舒服就哼哼唧唧的哭,让人又担忧他又烦他。到了晚上,他是睡熟了,可到了半夜他又会自己醒来直哭,不见到母亲就不停,让人不得安生。
“这个小祖宗,让人好不烦腻。”张氏笑骂道。“你小时候不吵不闹,可比他省事儿多了。”
朱厚照在心中腹诽,自己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怎么可能真像小孩一样,朱厚炜这样才是真正的熊孩子好吗?
“父皇今日过来了吗?”
“今天张道长进宫给你父皇讲经,就不过来了。”
“讲经?讲什么经啊。”朱厚照故作不懂。
“今日讲的是《高上玉皇心印妙经》,讲的是修炼之理,长生之道。这位张仙人可是龙虎山传人,经讲的好,丹也炼的好,不同于那些只知骗人的游方道士,这位可是有大本事大功德的仙人。”张皇后是佛道皆信,她对这位张道长也深信不已,只恨自己身为女儿身不能去听这位道长讲经。
“母后怎知他有真本事?”朱厚照到底不是古代人,他是不能理解古代人对宗教的那种狂热。
“张天师最善捉妖除魔,说那南京有猪妖作祟,就是他降妖除魔,捉出来一个三百(大约现代的四百斤)的黑猪妖。”张皇后很喜欢这种故事,也爱当故事讲给小孩子当笑话听。“这位张道长人人都说他灵验,可见是真的灵验,毕竟不同于一般道人。”
朱厚照心中不是滋味,不知该如何是好。若是父亲母亲,都对这位张道长十分信任,他如何能劝父亲远离这些道人。
或许是因为在娘肚子里时纪氏吃过打胎药的缘故,朱佑樘出身时身体就弱。等他长得大了些,为了逃避万贵妃,他又被长期幽禁在宫中不敢出现,每日只是吃得饱而已,根本没有条件调养先天体弱的身体。
他害怕自己不能长寿,又苦于不能找到健身良法。于是,弘治皇帝就想到了神仙佛道,又有李广吹得一手好耳旁风,弘治皇帝就想通过此道想炼仙丹延寿。
朱厚照也担心父亲的身体,只是他来自现代,知道炼丹这种事不可信。这些丹药不但不会有益于父亲的身体还会伤害他。而且这个张道长传的神乎其神,他始终不放心。他一定要想个方法劝诫自己的父亲,至于李广,是该敲打敲打了。
☆、第八章 弘治八年
杜若在外的最后一晚歇在了京郊杜家的别庄。第二天一大早就有留守京中的家人备好马车,在城外杜家别庄等候。杜若在别庄梳洗爽利方换乘大马车入京。
此时正是春景最盛时,京中的杨柳已经绿成一片,路旁毛茸茸的嫩草也冲出束缚伸展身姿。京中儿女都换下厚重的棉袄,穿上了较薄的春衫,爱俏的姑娘们还要在鬓边簪上一朵蔷薇或杏花。路旁小贩沿街叫卖,大道上行人如云。好一派喧闹盛世之景。
马车顺利驶进安定侯府,杜若又换上小轿。只见侯府各种艳丽装饰都已撤下,府中诸人都穿着淡色衣衫在大堂前站立静候。重回侯府,旧物如故,人事已非,杜若心下凄然。
“请少爷安”众家仆,男者右膝半跪;女者双手扶膝右腿微屈,皆蹲身请安。
“从前有母亲在掌管府中家事,母亲贤德淑良,你们做事也十分尽心,家中事务条理分明。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母亲过世,府中家事再无人来操持。侯府遭逢大难,我亦年幼,以后还要多多倚仗大家。母亲在世时,杜总管就总管外院事务。以后也由杜总管掌管府中各项杂事,还望各位恪尽职守,杜若十分感激。”杜若明白自己不能出面理事,他必须得找一个稳当的人。杜林既衷心又有才干,他很清楚现在杜林是自己最可以信任也是最适合的人,府中事务还是交给他比较妥当。
众人皆称“是。”杜若这才挥手让大家退下。
到了下午,便有宫中的李公公来宣旨。圣旨中言道,如今安定侯为国捐躯,便让杜若袭爵,世袭罔替,并赐下侯爵服制,各式宝物若干。李广还带了皇帝口信,让他明天入宫谢恩,还让他不要悲伤过度,务必保重身体。
杜若叩首接旨谢恩。李广立马将他扶起,“小侯爷还请节哀。”
“多谢公公。”杜若起身道谢。杜林立马将一个玄色荷包悄悄递给李广,李广暗笑着偷偷掂一掂收入怀中。
事情也办好了,孝敬也让人满意,李广退身向杜若告辞“:天色已晚,杂家不便多留,这就先告辞了。”
“我还有孝在身,不便留饭,就不多留公公了。”杜若将李广送出大门,等到一行人行至远处不见踪影方回。
第二天,一大早杜若便起身,用过饭后,穿戴好侯爵服制,乘着轿子前往紫禁城行去。
到了宫门,就有宫人引杜若下轿前往养心殿东暖阁。到了养心殿即刻有人引杜若去见皇帝。进了养心殿东暖阁进得门去,杜若不敢抬头,对着明黄身影行了五拜三叩之礼,“臣杜若拜见皇上。”
弘治皇帝忙双手扶起他,“快起,快起。”又叫宫人赐座。
待杜若坐好,他方抬头打量传说中的明孝宗。只见弘治皇帝身着盘领、宽袖、龙纹常服,头戴乌纱折上巾,玉带皮靴,富贵逼人。弘治皇帝本人却长得文雅秀气,面上的胡须更显文质彬彬。
朱佑樘也在打量杜若。面前的小童一张小脸白如敷粉,继承自父亲的剑眉下,一双杏眼炯炯有神。杜家有外族血统,所以杜若的鼻梁尤为挺直。他硬朗的脸部轮廓还有婴儿肥的痕迹,但依稀可以看见长大后的英武长相。更为难得的是,面见天子,仪态落落大方,非一般孩童可比。朱佑樘心里直道,杜意德,江氏果然生了一个好孩子,后继有人。又暗自叹道,孩子还这般年幼,父母却英年早逝,可悲,可叹。转念想到自己虚弱的身体和两个孩子,更添悲伤。
心中不是滋味,朱佑樘一脸凄然说道:“我与你母亲情同姐弟,你父亲与我当年在潜邸亦以兄弟相称,如今两位为国捐躯,我也十分悲痛。可怜如今你年幼失怙,我却不能坐视不理,所以收你为义子,也算全了我与你父母的情分。你我以后就以父子相称吧”
杜若点头称是,朱佑樘又细细询问杜若的学业,身体,杜若一一答了。
朱佑樘又说,“我也不多留你了,你且去见见你义母吧。”
就有太监过来抱着杜若往坤宁宫行去。
到了坤宁宫中,只见张氏头戴龙凤珠翠冠,穿着红色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红褙子,一旁还坐着一个身穿红罗常服的小童,仔细看他的容貌,杜若却如遭雷击。原来朱厚照前生今世容貌别无二致,所以杜若才这样惊异。
见杜若只是傻傻的望着她,不说话,张氏扑哧一笑,唤他到跟前来搂入怀中。杜若直直往朱厚照走去,等到发现自己被搂张氏怀中,他这才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出了糗,白白的小脸砰的爆红,喃喃叫道:“皇后娘娘。”
张氏见他这般可爱模样,心下母爱大发说:“你这痴儿,我是你义母,以后可要改口叫母亲。”
这边,朱厚照内心也震惊不已。他刚刚重生时只是一个婴儿,口不能言,身不能行,无事可做,就只能在心中默想自己的前世,而杜若永远是自己不能割舍的牵挂之一。如今来了一个小孩,名字是杜若的,脸也是杜若的,自己在这个躯体重生了,那么杜若呢?
于是朱厚照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红楼梦的一句名句,傻傻说道:“这个哥哥,我是见过的。”
杜若听了他的话,心内激起无限希望,只是他也不能肯定,只能试探道:“手机?”
朱厚照听到这两个久违的字心内狂喜不已,心中波涛骇浪之下,竟不知该如何回答,细细细思量后找了一个最稳妥的,轻轻说道:“大花。”
现在的朱厚照特别怕这个人不是他的杜若。有些时候绝望不可怕,可怕的是给了上天给了你希望后再让你绝望。他已经绝望过一次,只希望老天能开开眼,再给他一次机会。
漂亮的大花是他和杜若养的猫大爷,他们一起养了它六年,它见证了他们的相遇、相识、相爱,见证着他们的爱情、生活,直到它死去。如果对方是真的杜若不可能不知道其中含义。
杜若一听,泪珠憋在眼眶里,慢慢地,慢慢地用尽全身力气把头点下去下来。
张爱玲说:“于千万之中遇见你所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垠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么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请轻轻地一声:“噢,你已在这里吗?” ”年少读时,我们只感慨于爱情的浪漫,只有经历过情到深处后的分离,我们才知道,缘分恍如天边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即。若是能偶得一抹月光,就如沙漠中的清泉,死亦足矣。
如今他终于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白月光,心内怎能不会有朝圣一般的狂喜。对于杜若来说虽然他失去过,但是现在还来得及,不是吗?
张氏见这两个孩子呆头鹅似地相对而视,还说着一些听不懂的话,心中疑惑,忙叫自己儿子的名字“阿照”。
朱厚照回过神来,他知道此时不是相认得好时机,立马笑道:“我见这个哥哥十分眼熟,怕是曾经在梦里神交已久。”
杜若也反应过来,知道一定要圆过这个场面,只是他心中慌乱,只能胡乱掰扯:“我见殿下如故人,今日相见就如故人重逢一般。”
张氏身边大宫女碧月见了,忙说道:“娘娘大喜,殿下与侯爷有这样的机缘,可不就是小侯爷天生与娘娘是天定的母子?”
张氏听了叹道:“江姐姐,本宫也是认识的,她的品行本宫十分知道,如今她去了,可想这世间又少了一个好人。如今本宫倒好,白捡了一个儿子。”
“娘娘不用烦恼,若是娘在,她一定也会高兴的。”杜若终于解开了心结,如今只想将朱厚照搂入怀中,软语温存,但是时机不合适,他只能按捺住心中的兴奋。
张氏三人又说了一些话,中间又有太后,太皇太后派人送来赏赐若干,都道身体不适就不用去谢恩了。
朱厚照心急如焚,又不叫周围的人看出端倪,好不容易张氏不再问话,就对张氏撒娇道:“我很喜欢这个哥哥,我也要送哥哥礼物,你让哥哥陪我去慈庆宫拿吧。”
“哪有这样的道理,让哥哥陪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张氏只当孩子一时心血来潮,不肯答应。
朱厚照知道这不合规距,但他实在没法,今日错过不知何日才会相见,无论如何今天都要和杜若说清楚。
朱厚照只好使出熊孩子十八计,在张氏和一并宫女面前哭闹起来,他两辈子都没有这么丢脸过,今日为了杜若也是拼了。朱厚照恨恨的想:杜若,待会儿不讨回来,老子誓不为人。
杜若心中偷笑,脸上却做出左右犹豫的感觉。张氏见朱厚照这样,实在无法,只得遂了他的意,并交代左右侍奉的宫人一定看好两个孩子。
两个人故作镇定的走出坤宁宫。一出门,朱厚照就忍不住去牵杜若的手,握到杜若手那一刻,他觉得整个生命都圆满了。
紧紧的牵着朱厚照的手,杜若嘴角偷偷翘起来,有爱人在身边真好,不是吗?
十里软红,一片红香。四月的春风吹拂过巍峨的紫禁城,一片片桃花在这寂寞的宫墙中缓缓开放。桃花开,桃花飞,桃花盛时君又回。在这烂漫的春风中,我与你共同携手。
☆、第九章 弘治八年
两人一进慈庆宫,朱厚照就借口要将珍藏自己的宝贝给杜若看,将伺候的众人支开。
将门细细掩好。朱厚照转身就扑向杜若,一口小米牙狠狠咬向杜若的嘴唇。杜若年纪尚小站将不住,被朱厚照撞得一下坐到地上。朱厚照气的两只小手握成拳头直捶他的胸膛,杜若也不恼,一把抱住他,直接咬回去。
杜若咬得又狠又深,咬的朱厚照疼的直抽抽。朱厚照见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忙推开他,“卧槽,我待会还要见人呢。”
“你不是欲求不满?”杜若看他拼命的揉自己的嘴唇想让它看起来正常一些,笑着调侃道。
“杜小五,你找打?”朱厚照恨他一眼,站起来整理好在地上弄乱的衣物。
杜若坐在地上也不起身,痴痴的望着朱厚照。
朱厚照见他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瞥了他一眼,“傻啦。”
“阿照,我爱你。”
朱厚照听见杜若的话瞬间愣了,沉默许久叹气问道:“你还好吗?”
“很好,有了你一切都很好。”杜若脸不红气不喘的说着情话,失去过一次的经历,让他已经完全放开来,这样的情话对他来说只是小意思。
朱厚照见他这样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想俯下身去吻他的爱人,“你轻点啊,我们一会就要出去了。”说完直接覆了上去。
杜若轻轻的含着朱厚照的嘴唇慢慢辗转,互相享受这甜蜜的时刻。
一吻毕后,朱厚照将杜若拉起来,“快起来,待会儿他们该进来了。”说完将自己收藏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不管什么都拿一些出来围绕两人杂乱的摆成一个圈,还将盒盖都打开。杜若就在旁边含笑看着小蜜蜂忙来忙去。
朱厚照一边伪造现场,一边喋喋不休的唠叨。“你有孝在身,不好进宫。你平时就安心呆在家里,我想办法出宫来找你。等你出了孝,我就让我爸,就是皇帝,让你进宫和我一起读书,咱们就好见面了。”
说着说着又开始抱怨起来,“你不知道,古文有多难懂。刘健那厮就是个老古板,在现代不被那帮学生整死,我都不信朱。”等布置完了,才终于安静下来,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作品。
杜若心里满满的感动和幸福,感觉整个人都重新活了过来。他走过去握住朱厚照的手,小声地嘱咐:“你要好好的。”
朱厚照听了点点头,轻轻的抱了一下杜若。“你也要好好地。”
说话间就听见李嬷嬷的声音,“殿下,时候不早了,皇后娘娘该传膳了。”
朱厚照不舍的亲了杜若一口,慢慢走过去将门打开,问站在门口的李嬷嬷:“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禀殿下,已经快要到申时了。”
朱厚照无法,只得将先前拿出的东西交给李嬷嬷,嘱咐她这是送给杜若的礼物并交代她将屋子里的东西收拾干净。将这些都做好后才牵着杜若的手往坤宁宫行去。
走在巍峨紫禁城中,温暖的春风拂过脸庞,朱厚照只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粉红色的泡泡。杜若见身边的朱厚照高兴地像走在云上一般,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一直在想朱厚照会不会怪他,如今朱厚照这般高兴,可见心中已经没有芥蒂。
还没到坤宁宫,就远远看见了宫门前停着的皇帝轿辇。进入宫中张氏便招呼两人坐好,又叫人将朱厚炜抱出来。天气暖了,小包子也换了薄衣服,黄色的小袄称的小脸越发白净,他也不怕人,见了谁都乐呵呵的。张氏握着朱厚炜的小手,跟杜若说:“这便是你二弟弟了,他呀最是调皮。”
似乎知道母亲在说他的坏话,朱厚炜咿咿呀呀的叫起来。杜若见着觉得十分可爱,心中腹诽:果然是朱厚照的弟弟,都一样的蠢萌。
朱厚炜好不容易出来见了客,一会儿就被抱走了,走时还不停朝着朱厚照招手,想让他将自己抱过去。朱厚照当然不理他,他又朝自己的爹爹瘪嘴装哭,朱佑樘只对他笑笑,任他幽幽怨怨的被抱下去。
朱佑樘见时间差不多了,就带着大家移步就座。见大家都做好了,便吩咐下去让开始传膳,只听“传膳”二字一声一声的传出去,回荡在紫禁城上空。少时就有一排排的太监端着盖着黄缎的美味佳肴上来。
寂然饭毕,由宫女们伺候着洗漱完毕,皇帝并张氏又与杜若拉了好一会儿家常,才放杜若出宫。朱厚照又使出了浑身解数,才让朱佑樘点头答应让自己送杜若。
两人一起乘坐一顶软轿到了宫门前,期间害怕人多嘴杂两人只好扯些四六不搭的话,只有紧紧相握的双手才能看出两人的不舍。等到轿子停了,两人亲昵一番才下轿。
杜若盯着朱厚照的眼睛对他说:“等我。”朱厚照点头称是,他才放心的出宫去。朱厚照直到看着他的轿子再不见踪影才离开。
回家的路上,春风送暖,杜若只觉神清气爽,掀帘见春光烂漫,更是满心欢喜。
一路疾行回到侯府,刚进门就看见杜林迎上来,“侯爷,今日可还顺利?”杜若由他将自己扶下来,点头说:“圣上与皇后娘娘都十分平易近人。”
杜林心中的担忧终于放下,忙禀告说:“今日江老爷派人来下了帖子,说明日要上门来拜访。”杜若与母亲外家的联系就只有这个姥爷了。虽然杜若与这个姥爷的关系并不亲密,但姥爷与母亲关系尚佳,杜若自然也对这个姥爷心存一些敬重。
虽然母亲在家时,江家的女人们对她都不太友好,大家都孤立她,但并未让她缺吃少穿,且江家女人也十分有骨气,并未因为江氏有了权势就趋炎附势,对江氏依然淡淡的。尤其是江老爷的正室蒋敏,更是让杜若佩服。
蒋家是顺德府的大户,蒋敏虽然不是嫡枝女儿,但蒋家嫡枝那一代竟然没有一个女童出世,这蒋敏便被蒋家嫡枝的老祖宗养在身边长大,一众仆人用度教养都与嫡枝子女无异。蒋氏养到十四岁要嫁人时,蒋家的老祖宗看中了闺中密友胡氏的外孙江秉炎。
江秉炎年少有成,十九岁就高中进士。虽然蒋家门第高,但蒋敏并非真正的嫡枝女儿,江秉炎也前途无量,两家说和,都觉得合适。蒋敏也羞答答的应了,准备出嫁的嫁妆。
可谁知这江秉炎居然与一个破落秀才之女有了私情。江秉炎为了这个女子闹着要退婚。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那最爱搬弄是非的人,虽然蒋敏身在顺德府,但很快也听到风言风语。
她出身大家,家教严格,自然不会不问青红皂白就冤枉自己的未婚夫。蒋家于是派人远赴京城拜见江家。江秉炎当时正与家里闹得不可开交,大放厥词将蒋家来人骂出府去,直言死也不会娶蒋家小姐。
蒋家也是一方大族,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很快就托人来退亲。江家听了,自然不答应,江家曾经也煊赫鼎盛,只是如今家道中落,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儿子尚算出息,就要娶大族之女,婚事却横生波折,如何叫他们能咽下这口气来。
江家一边派人前往蒋家道歉,一边控制江秉炎解决柳家这位柳湘小姐。柳家家贫,如何能抵抗江家威逼利诱施加的压力,柳湘只得答应远走他乡。江秉炎也是个软柿子知道爱人已经离开自己,只好答应父母求娶蒋敏并答应再不与柳湘有牵扯。
蒋家看江家的确心诚,江秉炎的确少年才俊,婚事依旧。蒋敏虽然不想嫁进江家,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不得不嫁。江秉炎为了使蒋家安心,还亲笔写了一封信,承诺必然真心对待蒋氏。
蒋敏生来貌美,又饱读诗书,江秉炎得此如花美眷,自然恩爱之非常。但好景不长,柳湘与父母移居乡间,她很快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她也聪明,知道自己不能马上回去。一是江秉炎新婚,为了顾及新夫人的脸面,江家父母必不会容她。二是孩子在她肚子里还小,极易出事,等再大点,她才更有胜算,江父江母总不能坐视江家骨肉流离在外。
柳湘一直等到孩子出生,才找上江家门来。江家父母虽然不忍孙女年幼流落在外答应抚养,却也顾及儿媳拒绝了柳湘。只有江秉炎对柳湘旧情难忘,坚持再娶柳湘为妾室。
蒋敏出身高贵,新婚不过数月丈夫就有了一个庶女,自然气不过。但她有自己的处世之道,也不与江秉炎吵架,只与江秉炎摊开来讲,希望江秉炎多资助柳湘些嫁妆让她再找个好人家。这个女儿她也认下了,只当是自己生的。
哪知江秉炎旧情难忘,以为蒋敏心怀不轨要做手脚,想将柳湘嫁给不堪之人。他当场与蒋敏吵起来,还失手推了蒋敏一把,哪知蒋敏此时已有一月身孕,当场留下血来。幸好蒋敏身体健康,摔得又不严重,孩子才得以保全。
经此一事,蒋敏才明白了枕边人的花心多情,软弱多变,终于死了心。蒋敏有蒋家撑腰,江秉炎有错在先,两人从此不再同房,连院子也分两处,只留夫妻名分罢了。
蒋敏也是个烈性人,既然不再搭理江秉炎,也不再花江家一分一毫,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将嫁妆打理的井井有条,独自将儿子养大,如今算是一方豪富。堪称明朝的女强人,比一般现代女性还通透些。
至于江秉炎,大女儿早夭,柳湘为了生下二女儿也早早死去,蒋敏与两人的儿子也不再理他,自己一个人仕途也无甚起色,只能孤独的一个人过活。而江家父母也是有骨气的,既然不喜欢这个孙女,孙女有权势自然也不愿来沾光,如今也多于儿媳孙子在一起过活。
杜若最喜欢蒋氏这种利落个性,最恼江秉炎这种在感情上软弱花心的人。在他看来江秉炎现在这般,纯属自作孽不可活。不过讨厌虽讨厌,江秉炎还是个好父亲好姥爷,自己还是要他做长辈看待。明天江秉炎要来看望自己,家中守孝,吃的都是粗茶淡饭,他只有吩咐杜林明天好好准备,不可怠慢。
☆、第十章 弘治八年
朱厚照送别杜若后,心带不舍的回到了坤宁宫。刚进坤宁宫就听朱佑樘一声暴喝:“跪下。”朱厚照被吓得打了一个冷噤。他从现代而来,家里崇尚民主自由,从未有父母让孩子跪下一说。到了明朝,他又自幼受宠,除了祭祀与重大庆典外还从没有人这般叫他跪下,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愣在门口。
朱佑樘见他这样,气的要拿杯子砸他。张氏心疼儿子,忙将他手上的杯子夺下来劝道:“阿照还这样小,不过他贪玩了些,陛下这般认真干什么。”
朱佑樘见妻子这般维护,怒道:“他贵为太子,一言一行关乎社稷。今日他能无视宫规,明日就可不敬朝纲,祸乱天下,今日朕必要教训他。”
朱厚照这才明白是今日与杜若之事了,他一咬牙跪下请罪:“父皇,儿臣知错。儿臣下次再也不敢了。”
张氏也在旁劝道:“照儿一向聪慧听话,今日只是见了同龄的朋友,心中太过欢喜罢了,他年纪尚小,你这般苛求他作甚?”
朱厚照见朱佑樘稍稍平静了一些,忙说:“今日见到哥哥,见他年纪和我一般,却没了父母。我有爹爹母亲爱护,他却一点依仗也无。这才想将自己的东西与哥哥分享。”
朱厚照直戳朱佑樘的痒处,朱佑樘心中最怕的就是自己命不久矣。如今听了朱厚照的话,心中不仅怒意全消,更是顿时生出另一番感慨。
“你自幼做事安静稳重,我对你十分放心。所以你闹着读书也罢,学武也罢,我都不拦着你。可是你最近越加顽皮,今日更是无视宫规,你让我如何不气。”朱佑樘叹了一口气站起来将朱厚照扶起,见朱厚照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轻轻的摸摸他的头,“你是长兄,更是太子,自己该做出表率才是。”
朱厚照自然知道朱佑樘对自己的殷切期待,虽然不赞同朱佑樘这种将孩子养成小老头的看法,却不得不低下头来认错,“爹爹,孩儿错了,孩儿今日只是高兴过了头,下次再也不敢了。”
张氏见朱佑樘不再生气了,也假装呵斥朱厚照:“今日受了教训,下次可还敢不敢?若再调皮,小心看你爹爹打断你的腿。“语下之意,今日之事便就此揭过。
朱佑樘见妻子不停朝大儿子使眼色,笑道:“好了,今日就放过你,你们娘三真是我上辈子的债。你下次再不许这样了。”想了想又说道:“你杜家哥哥还在孝中,你就不要总是去打搅他,平日书信来往却是可以。你也多多劝慰他,不要让他过于悲伤。”
朱厚照顽皮的笑笑,答应道:“我很喜欢哥哥,一定好好和他交往。”至于此喜欢是何喜欢,此交往是何交往,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第二日一大早,江老爷子就登门来拜访。老爷子本来斑白的头发一片花白中只余点点灰丝,老去的容颜更显灰败。见到瘦了一圈一身素服的杜若,老爷子把持不住,直掉泪珠。
杜若被他勾的也留下泪来。一时间两爷孙相视而哭,叫人肝肠寸断。杜林忙劝道:“江老太爷还请节哀,少爷如今年幼,还要老太爷多多关照呢。”
江老爷子听了,忙抹抹眼泪,强笑道:“是我不好,倒引得大家不高兴。”
“外公不必伤心,母亲在天之灵定然也希望你安好。”杜若也擦干眼泪,安慰外公。
“外公知你小小年纪一个人顶家立户十分不易,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外公。外公老了,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你是你母亲唯一的骨血,是我张秉炎唯一的外孙,谁要和你过不去,我江秉炎是第一个不答应的。”江秉炎只有这一个贴心的女儿,如今女儿早逝,只留下外孙一个人,让他如何不伤心。
“外孙知道。那鞑靼最为可恶,杀父杀母之仇不可不报。待我长大,定要将这些贼子杀个片甲不留。”以前杜若学历史时,觉得历史不过就是“成为王,败为寇”六字。但当自己真正置身于历史中,他才明白了历史的无情,与战争的残酷。他已将杜家夫妻做父母看待。鞑靼人杀了他的父母,让他如何不恨?
“孽子,那鞑靼人可是如此软弱可欺的?如今你母亲只余你一子,连你也要去送死吗?”在江秉炎看来,若不是杜意德不自量力,他的女儿如何能惨遭横祸?如今连他唯一的外孙也要和他父亲一样去送死吗?
杜若见江秉炎如此也不恼,他的外祖父一向如此,没有什么好稀奇的。杜若也不与他争辩,转移话题道:“如今我还在孝中,平日出门也不便宜,想请一位老师在家教习。此事还劳烦外公多多留意。”
“小宝转眼就长大了啊,想当年你还在襁褓中,还是小小一只。”杜若有一个俗气的小名:小宝。每一次听到都让他恶寒不已。江秉炎细细想了想,说道:“还巧了,真有一个现成的人选。有一位姓白的举人,乃宪宗成化二十二年丙科的举子,他才学是顶顶的好,只是后来再考进士却是多次落第。如今正想谋个差事,等着下一次秋闱。你身为侯爷,又是皇帝义子,也不辱没他。他才学也好,教你还是绰绰有余的。你们两相便宜,可不正好。”
江秉炎虽然脾气软弱,但做事还是靠谱的,对外孙也是真的喜爱。杜若听了话也觉得合适,“一切都由外公做主。“
两人说了些闲话,杜若就向江秉炎请教府中形制礼仪问题。他家自他父亲才发迹,家中诸人都没有经过大事。如今又是守孝,皇帝又收他为义子,不知有何讲究,还得请教江秉炎这样的老人。
江秉炎挑着重要的细细跟杜林讲了,又往四周转了一圈,将不合规矩的也一一吩咐改正。吃过午饭后,江秉炎又不放心的翻来覆去的嘱咐了一大番,才起身回家。
送走江秉炎,杜若一个人在书房中发呆。他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虽然对明朝历史不甚熟悉,但相比朱厚照这个历史盲真的好太多。如今朱厚照贵为太子,以后说不定还会是天子,他与朱厚照之间的感情出路又在何方呢?
已经失去过一切的他不想再失去一次,只是这一世他与朱厚照实在身份悬殊,他该如何是好?算来算去也只有知道现代科学知识这一点还算是比较粗壮的金手指。只是他该从何处着手呢?
杜若有时间发呆,朱厚照可没有这样的待遇。他现在正和传说中的大奸臣刘(当然现在还是小太监一枚)大眼瞪小眼。
“奴有何不妥,太子殿下这般看我。”刘瑾是个人精,他早已打听明白朱厚照不喜欢唯唯诺诺之人,自然做出大方姿态任朱厚照打量。他费尽心机讨好皇上身边的李广来到太子身边,求得不过就是一个从龙之功,可他却不知道朱厚照早就知道他的底细,任他如何表现朱厚照都不可能在信任他。
“你就是刘瑾?”朱厚照看面前的人,普通的相貌,平常人的声音,与别人全无二致,这便是大奸臣刘瑾?
“奴正是刘瑾。”刘瑾见太子这般,心中疑惑。“不知殿下有何疑问。”
“你是李公公荐来的?”
“正是。”朱厚照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直望着刘瑾,盯得刘瑾全身都不舒服。刘瑾心想不会是有人在太子面前嚼了自己的舌根吧,只是自己与东宫之人一直没有纠葛,不该啊。
“你是哪人?如何进的宫?”朱厚照看着眼前的刘瑾,心中满满的八卦欲望。眼前这人可是历史名人,比刘健,李广之流都要有名,围观活生生的历史名人神马的不要太幸福。只是蠢蠢的朱小受也不想想,自己才最有名好不好
“奴乃是陕西兴平县人,原来姓谈,六岁时随义父刘顺入宫,就改姓刘了。”刘瑾摸不透朱厚照的想法,又不能隐瞒,只好将身世一一道来。
朱厚照一听也无甚稀奇,看也看够了,将他交给侍立在一旁的高凤“我身边还缺个看管顽物的,你便去那里吧。”
刘瑾也没有想一口气吃个胖子,对这个安排也十分满意,跪拜叩谢后就跟随高凤退了出去。
一会儿,高凤就安置好了刘瑾回来,静静立在一旁。
“他还满意吗?”朱厚照提笔疾书,年岁渐长他的臂力也渐长,他的字也从毛毛虫进化到了一般水平,成功骗过了周围所有的人。
“刘瑾自然没有不满的地方,能伺候殿下,是他的福气。”高凤是靠自己的才干才有如今的地位,如今更是太子身边第一等得宠之人,对刘瑾这种胸无点墨,只知阿谀奉承之辈自然全无好感。
朱厚照自然听出了高凤言语中的奚落,笑道:“你也不必管他,只多叫几个人好好地哄他。他在李广身边多年,李广的底细他定然知道不少,都叫人给本宫问出来。”
高凤听了,心中对刘瑾只有冷笑,“已经安排好了,马三,王于几个都是喝酒耍牌的好手,不出三日,定将这刘瑾翻个底朝天。”
☆、第十一章弘治八年
“公公好。”李广一路往乾清宫行去,路上遇着的宫女太监都毕恭毕敬的向他问好。有了张道人加持,如今他是圣上面前第一得意的人,宫中之人自然无一敢于他抗衡。
还未到乾清宫,就有一个小太监迎上来:“公公看着精神甚好,可有什么喜事?”
李广轻笑骂道:“你到乖觉,懂得讨好我了。圣上今日如何?”
“圣上刚宣了张仙师进宫,正与他畅谈呢。圣上今儿正高兴,公公进去正好。”
这小太监正是皇帝身边伺候的小孩儿,名叫黄泰,他认了李广当义父,如今也算熬出了头。得了李广的势,尝到了甜头,他自然一切以李广为上。
李广听了只管疾步进去,掀帘就见朱佑樘坐在榻上,张道人盘腿坐在另一边,口中正讲着经书:“乾坤为炉鼎,上釜为乾,下釜为坤,并取天上地下之象。这坎离指便是药物,坎即是铅,离即是汞;或坎为水,离为火;火即是蒸,水指药物融为液体。”
见朱佑樘听得津津有味,李广就悄不做声,站到朱佑樘旁边去。朱佑樘见他进来问到:“那刘瑾去太子那里了?”
“回禀陛下,正是。如今太子身边少一个得用的人,他最是稳当不过,还是他最合适。”李广知道他也瞒不过朱佑樘,刘瑾是他的人,也不躲着朱佑樘。况且刘瑾虽然不能与怀恩、高凤之流相比,歪才的确有些的,给太子也尽够使唤了。
宫中这么多年的浮沉让他知道,这宫中最重要的还是皇帝的信任,像他与刘瑾这般不过是顺手而为,至于刘瑾能如何就看他的造化了。以后他好也就罢了,若他不好,刘瑾难道就不会踩他一脚?换过来,刘瑾好,自己也不过沾沾光罢了,他不好,自己手里的卒子多的是,还差他一个?
“刘瑾也是不错的。”朱佑樘当然知道,李广与刘瑾之间牵扯,只是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难道这两人还能翻出花来?
朱佑樘说完就不再说话,李广也不好说什么,只立在那里。那张道人听着两人对话,像是宫内事务,只当做没有听见,继续讲自己的经:“乾卦、离卦为阳,坤卦、坎卦为阴;鼎上为阳,鼎下为阴;汞为阳,铅为阴;火为阳,水为阴。这炼药之法都是依阴阳变易的法则来的,要用阴阳势力的消长来掌握火候。这便是《周易参同契》了。”
看朱佑樘听得兴致勃勃,他又说道:“这外丹有神丹、金液、黄金三种。金丹为药,烧之愈久,变化愈妙,百炼不消,毕天不朽,人若服之能令人不老不死。贫道道行尚浅只能炼些延年益寿的丹药。却不知那些道行高深的前辈如今身在何方,若能找到,为陛下献上仙药,陛下就真的与天同寿了。”
朱佑樘心中半信半疑,“那样的仙人都闲云野鹤,一时半会如何能找到。你的丹药就很好。”
“陛下,前日的那聚灵丹效果还好?”张道人前日献上了两颗仙丹,据说有洗经伐髓之效。
“那丹药甚好,这几日我身上也松快不少。你有大功。”
张道人听了忙起身,下跪叩谢:“能为圣上解忧是贫道的荣幸,愿圣上龙体康健,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广与众人听了也立马跪下,一起叩首道:“圣上大喜。”
朱佑樘这几天心中高兴,挥手说道:“都起来吧。”又对张道人说:“朕今日还有事,就不能听仙人多讲了。”
“那贫道告退。”朱佑樘又让李广去送他出去。
待两人走出乾清宫到了空旷无人处,那张道人说:“多谢李公公提携。”说完又笑着伸出右手比了两只手指,“我前日见着公公的兄长,听说他们家三儿子为他新添了孙子,我心内为公公高兴,也添了一份小小的贺礼送了点儿黄米,不成敬意。恭喜公公,贺喜公公了。”
过继的儿子为自己添了孙子,李广听了只觉全身上下无一不舒爽,笑道:“张道长客气,杂家在这里就谢过道长了。如今,圣上身体渐好,杂家还要多多倚靠道长。”
“公公放心,贫道自然不会忘了公公。”张道人拱手鞠躬道:“太阳大,公公还请留步。”
“那杂家就不送你了。”李广亦拱手。
杜若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生财之道,印刷——北京的印刷从辽金两代就兴起了,到了明代,北京更成为全国最大的图书销售市场,从而促进了民间印刷业的发展。现在北京的印刷作坊有几十家,都在正阳门内大街、刑部街、宣武门里、崇文门里、太平仓、国子监前等处。在北京书坊中,较着名的有,永顺书堂、金台岳家、更铺门汪谅书铺、二酉堂、高家经铺等。刻书的品种除经、史、子集、诗文选外,还有各种应试参考用书。
只是这些印刷主要还是靠手工刻雕版,慢慢刷上去,造价高昂。如今杜若要做的就是改良技艺,看是否能用现代流水线生产的思想将一些普通印刷品的造价降下来。他做这个一是不打眼,二是笼络天下学子。钱在古代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名声。
正在与商铺的掌柜商量间,杜林就过来叫他出去,说有要事。一看却是朱厚照的信。杜林解释道:“是太子宫中的刘伟小公公悄悄送来的,只说少爷你看了信就明白了,还吩咐万万不要让他人知道。”
杜若打开信细看,了然心中。
弘治八年的五月至六月,连日的阴雨连绵毁坏了南京城的朝阳门,五月中的一天本来北京的艳阳天忽然下起了冰雹。
一首歌谣在京中开始流传:
李广老儿肚多大,黄米白米千百石。
黄者金,白者银,李广老儿不要脸。
倒卖盐利多少万,擅夺畿内多少田,
祸朝纲,献金丹,哄得圣人团团转。
城门倒,雹子现,李广还能活几年,
呀,佛爷看了也愁着脸。
明朝的人十分相信上天的预兆,当年成化皇帝要废太子朱佑樘,就是因为泰山地震才罢休。南京乃太祖龙兴之地,如今虽沦为陪都,却依然是皇朝正统的体现,是皇帝心中的重地,如今南京的朝阳门竟然倒了,你让朱佑樘心中如何想这件事?
自古六月飞雪象征着冤情,北京居然五月下了冰雹,又叫人如何做想?如果没有人将这些事联系到一起也就罢了,可偏偏有人有人将这些事联系到了一起。就让人不得不多想了。
再说明朝的政局,朱佑樘的祖父给朱佑樘留下了三个麻烦:土地兼并,官风败坏,边防飞驰,让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朱佑樘那个完全不干活的父亲,朱佑樘登基前,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了。
如今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好皇帝,大家好不容易能够喘口气,这病好不容易服帖了一些。一听,哟,皇帝面前又来了奸臣,好日子就要没啦,老百姓如何干休。这首歌谣朗朗上口,不仅小孩满大街子的唱,连大人们也随口挂在耳边,现在整个京城就没有不知道这首歌谣的人。
李广耳目也多,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他自然知道是有人故意整他,但他没有经历过自媒体时代,自然不知道转移话题等等公关危机的招数。他自己也想了不少的法子要平了这件事,可是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等他发现这件事怎么也压不下去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
很快弹劾李广的奏章就摆满了朱佑樘的案头。
其实朱佑樘也很为难。李广跟了他多年,他的忠心朱佑樘自然知道。李广荐的张道长也的确得用。只是李广贪污的事实确凿无误,他平生最恨贪污受贿的人,李广是饶不得的。李广的确该死,可是如果这件事是自己才四岁的儿子做的,那就不那么容易办,也办的不那么愉快了。
就在朱佑樘左右为难之际,京内又出了一件大事——张道长张仙人奸污民女被人当场拿住了。
东厂禀报的人刚走,朱佑樘就瘫坐在椅上,身边侍奉的蒋琮忙为他顺气。
“蒋老儿,你说照儿是哪里学的这一身本事?”朱佑樘知道朱厚照聪慧。虽然行事稍显幼稚,可是这样的年纪,这样的手段,直叫心惊,也叫人……心寒。
“太子虽然行事稍欠妥当,但圣上有此赤子,天下有此储君,是天下之辛,百姓之福啊。”蒋琮不比李广,他只忠于皇上,皇帝叫他拿,他一分也不会放过,皇帝不让他拿,他一分也不会碰。如李广一般浅显,不过是杀鸡取卵罢了。
“当年皇后怀他时,朕担心坏了。只想他是不是一位皇子?还是一位公主?”说着说着,似乎自己也陷入了往事之中。
“当年皇上还装病呢。”蒋琮自然明白朱佑樘对朱厚照这种“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落寞感,只捡逗乐的站事说。朱佑樘
“当年朕是装病,如今可是真病喽。”他扶着椅子的把手站起来,“他今日也大了,两个小毛孩子,就能做出这样的事。朕还以为他们只是小孩儿伎俩,万不能成事,却不想真成了。”
“是殿下与侯爷机敏。”朱佑樘话中的自豪,他如何听不出,只顺着朱佑樘的毛摸。
“罢了,你也不要为他们说好话了。李广就即刻拿了吧,那姓张的道士就留着。这两个小子,能做事不知道擦屁股,我非给他们一个教训不可。”
☆、第十二章弘治八年
“殿下三思啊。”高凤看朱厚照这一手玩得漂亮,只是那刘伟虽然藏得深,可是朱厚照已经知道他是皇上身边蒋琮的人。蒋琮只忠于皇上,这不是明摆着让皇上猜忌嘛,儿子居然要动老子身边的人,哪个老子能忍?
“不用刘伟又能瞒过爹爹?你也是活回去了。我就是要父亲知道我的态度。”行在御花园中,六月的阳光十分刺眼,穿过柳荫,行过回廊,朱厚照直往慈庆宫而去。“那个赖师傅做的如何了?”
“高凤还从未见过这样稀奇的事,老奴亲眼见那铁片就融进去了,一会儿那蓝色的水就变成了浅绿色,那铁片上居然全是铜。还有那金子,放进水银了,一会儿就融了。老奴可真真见了世面。”朱厚照本想制王水来一出点石成金的把戏,可是不说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的制取,就连现代实验室一抓一大把的玻璃器皿都没有,只有瓷器若干,高猛酸钾、□□这样稀松平常的化学药剂也一样皆无。王水是实在做不出来的。朱厚照就只能玩些小把戏了。
既然朱佑樘迷信金丹之术,他就要给朱佑樘展示展示这些冶金之术。虽然湿法炼铜,金汞相溶自古就有,不过也足够震撼自幼生长在宫中,只读圣贤之术的朱佑樘了。他说服不了朱佑樘不信佛道,但只要朱佑樘不服用那些道士的金丹,保重身体,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可有人身体不适?”这一次要演示的实验中水银等都对人体有害,他已事先提醒,不知下面的人有没有注意。
“回禀殿下,没有一人不适。大家都注意着,并没有人犯了禁忌。”
朱厚照望向皇极殿的方向,琉璃的瓦反射着刺眼的光,“那就好,你叫人候着。雨就要来了。”
急匆匆赶回慈庆宫,就看见刘瑾与两个伺候的太监在门口牵扯。听见朱厚照的脚步声,刘瑾冲朱厚照跪下大哭直唤道:“奴才有罪,奴才有罪,奴才有罪。”
本来拿着他的两个太监急了,一边踢着刘瑾,一边就要绑走他,刘瑾力气甚大竟被他挣脱了,爬到朱厚照的面前抱着他的大腿,直叫唤“奴才错了,奴才错了。”
朱厚照怎么也挣不脱他,听得又气又笑:“你错在哪了?”
刘瑾哽咽着,一只手紧紧抱住朱厚照大腿,边擦眼泪边说道:“奴才不该与那李广狼狈为奸,不该瞒着殿下。可奴才并没有行那收贿受贿之事啊啊,奴才冤枉,奴才冤枉啊。”
“你这既有错又无错的,听得我糊涂了。你说你到底有错还是无错?”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朱厚照发现刘瑾其实同这宫中大部分太监一样。他们忠于皇上,皇上也只信任他们。
虽然明朝有完备的御史体系和六科体系,但这都属于自己人监督自己人,言官们本身也是有自身派别的。唯有东厂,才能对皇帝完全尽忠。百姓,官吏都有可能背叛皇帝,都有自己的退路。只有太监这群体,他们寄生于皇权,只活在皇帝给予的荣光中,没有皇帝的信任,一切都是虚幻。
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坏人,虽然太监这个群体受过某种特殊的苦痛,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中就没有好人。比如七下西洋的郑和,比如忠心护主的怀恩,比如力挺改革的冯保,比如扶助天启的王安,比如陪崇祯自杀的王承恩,都是其中的好人,至少是做过不少好事的人。而那些坏太监,如刘瑾、王振、魏忠贤之流,也不过是假着皇帝的旨意,行着欺上瞒下的勾当。说到底不过是皇帝自己做出来的。
来到明朝,朱厚照也渐渐理解了这些太监们,虽然他们依然有自己小心思。但相比那些只知道“道德仁义”,只知道所谓“民间疾苦”,不知变通,不知实事,不知躬耕的酸儒官老爷,没了獠牙的他们其实也可爱的紧。要拔了他们的獠牙也很简单,因为,没了皇权的偏好,一切宦官特权都是纸老虎。
“你这狗奴才,怎么到这儿,来污殿下的耳!”高凤没见过这么找死的人,忙使眼色让小太监们将他拉下去。
“太子殿下,小人有要事禀告啊!”刘瑾知道朱厚照对自己有莫名的好奇,他在赌,赌朱厚照不同于他知道的那些贵人。宫中最怕反水的人,没有人会信任一个背叛过主子、有恩之人的人。但是,他有预感,朱厚照不同。李广的老底已经被朱厚照、朱佑樘先后抄了,只是底被抄了,这抄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抄的人知不知道就不一定了。
“你让他说。”朱厚照的兴趣还真的被刘瑾勾起来了,他倒要看看这刘瑾死到临头来还有什么可以救他的命。
“账簿黄米白米之事,殿下已经悉数知晓。奴才向殿下禀告的是另外的事。”说了这句话,刘瑾害怕的看了一眼朱厚照,却不再往下说了。
朱厚照心中冷笑,也不管了,挥袖往门内走去。高凤见他这样,踢他一脚骂他,“你倒是快说呀!”
刘瑾任高凤斥他,见朱厚照直往里走真的不管他了,也顾不上装锯嘴葫芦,小声叫道:“是国舅爷。”
朱厚照听了,心中忽然引起不祥的预感,他的两个“舅舅”用特别不靠谱已经不能形容了,相比这两个“舅舅”,朱候兆的舅舅要哭死了。卧槽,我看着宠着长大的外甥居然就怎么被你们做?
张氏的父亲张峦和妻子金氏有张延龄,张鹤龄的两个儿子。张家小门小户,张峦不过是个秀才而已,起初家境贫寒,家中几个孩子都早夭了。后来张峦进了国子监,家境才好了起来,又有了张氏、张延龄、张鹤龄两兄弟。养子不易,家境好了起来,张家就特别娇养这两个儿子,直养的嚣张跋扈。
一般人家这样也就罢了,可张氏被选入宫中当了太子妃,后来又当了皇后。
弘治五年的时候张峦被封了寿宁伯。同年朱厚照立为皇太子,进为寿宁侯。第二年张峦去了,封赠‘昌国公’,谥庄肃。张峦死后,长子张鹤龄袭封寿宁侯,另一个儿子张延龄为建昌伯。
有了权势,又没了老子,还有一味纵容的母亲和姐姐,两人更是不得了,三天一小事,五天一大事,言官弹劾他们的奏疏都快淹了坤宁宫了。朱佑樘因为张氏的缘故颇为优待外戚,始终居中调节。可朱佑樘是朱佑樘,他朱厚照可不认这什么“舅舅”。
“寿宁侯也是与李广有来往的,国舅爷给了李广在外的宅子送去了十万两银子,并没有入账,国舅爷矿中坍塌压死了两百多矿工,李广是首席秉笔太监,锦衣卫他管着,国舅爷让李广瞒着皇上。那张道人也是国舅爷的人找来的,张道人还给了国舅爷几颗仙丹让他献给皇上,那丹……也有些龌龊。”刘瑾不敢抬头,他有直觉,朱厚照不喜欢这两个国舅爷,但不喜欢不代表不救,不代表不关乎自身。
“继续说”朱厚照要被自己的好舅舅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了。两百人就是这么好瞒着的,这丹药就这么好献。
“这些事别人都不知,是李广叫小的悄悄做的。那两百多人是牢中苦役,被国舅爷家的人勾了病死的带走的,一干人等都不会说话了,此时并无大碍。至于那金丹,不过是国舅爷求来的自己进服的,也不过是被骗罢了。”刘瑾敢说出来,必然是有对解之法。
“你是好样的……明天依旧在这慈庆宫中当值吧。”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刘瑾终于松了气,整个人虚脱的一下子趴到地上。高凤见他这样叹了口气,“你好自为之。”也走了。只留刘瑾趴在那,冷汗直流。
“少爷,该歇息了。” 今日值夜的大丫鬟是龄草,她平日是最多话的,像只麻雀似的说个不停。“你看你这两天,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就折腾什么印刷术,你们男人的事奴婢也不懂,只是少爷见天的瘦了,怎么让我们不担心。”
“就你最话多。”杜若写完最后一个字,将写好的几页纸一一收好。“今日掌柜送来的印书呢?”
“素荷姐姐收着呢,就在书桌上。少爷仔细看看,就在你的右边,少爷。”龄草手中端着一大盆洗脸水走出去。
“送来的人说这是第几版印的?”
“今儿刘掌柜送来的时候说这已经刷了两百来遍了。”回话的是值夜的二等丫鬟,名唤喜鹊。
杜若看着眼前带着墨香味的书,高兴说道:“成了!”
其实在中国清朝晚期以前活字印刷并未在中国广泛实行,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一块活字版,印过一次,就要把字拆下来重铸,而一块木板印过一次,下次还可以拿出来再印。中国古籍十分固定只有那么些书,多排印一次,就很可能多一次错误。一块木板印很多很多次,错了、坏了还有很成熟的技术进行修补,这对古代的书坊来说是非常经济的。
二是,中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落后,制活字的成本很高,所以大多是木活字,但木活字的重复使用率低,多印几次就花了,所以妨碍了活字印刷术的流行。
三是,中国的活字排版工人至少需要认识几千个汉字。在古代,认识几千个汉字的知识分子,谁会去印刷作坊做工呢,都考科举去了。
杜若现在要做的就是事有许多:铅板活字印刷,蜡纸油印技术……最重要的还是改良纸张与材料。万事开头难,如今铅板活字印刷面世了,总算走出了第一步。
☆、第十三章弘治八年
朱厚照一直担心着案情的发展,虽然他也知道朱佑樘不可能严办这两人。李广昨天晚上死在了诏狱里,据说是得了急症。那张道人发了大愿,说要遍访名山大川为皇上寻那活了一百二十岁的无影无踪张三丰,上了折子,皇上赐了他一袭道袍,让他去了。涉案的其他人,或贬官,或流放,或死罪,避过不提。
朱厚照在文华殿上学后已经很少来乾清宫了,而他现在正跪在乾清宫里。
“你是个厉害的。”朱佑樘高座在龙椅上,俯视着下面跪着的朱厚照,小小的孩子不高,胖胖的,还是个团子模样。谁曾想,就这么个团子模样的孩子,有不逊于成人的手段。
乾清宫地才刚刚洗过,朱佑樘有些不放心他跪在上面,可一想到他做的事儿就狠下心不去管他。
“儿臣不敢。”朱厚照跪在乾清宫冰凉的地板上,他看不清朱佑樘的面容,不知道朱佑樘到底是什么表情。君父,君父,朱厚照出身生以来朱佑樘表现的一直是父亲的一面,今天他终于看到朱佑樘为君的一面。
“你不敢,你还有什么不敢的”朱厚照的对付李广利落的手段让朱佑樘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儿子不知不觉间就已长大了,有手段有能力除掉他想除掉的人。他这个父亲心里不是滋味啊。
“儿臣有敢,有不敢。”朱厚照并不怕展露出不同寻常的智慧。朱佑樘身体孱弱,生恐自己寿数不长,留下年幼的儿子。中国历代从来不缺将年幼皇帝玩弄在股掌中的奸臣。他最希望的就是儿子快快能够长大,有承担家国大事的能力。朱厚照越聪明,他越高兴,只要这个儿子还在他的掌握之中,一切都不是问题。朱厚照正是抓住了朱佑樘的这个心理,才敢放心去干这件事。“儿臣刚刚读了一句诗,觉得十分心惊,应该用来劝诫自己。”
“什么诗?”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朱佑樘瞬间有些真怒了,他以为朱厚照针对李广,不过是看不惯李广的嚣张跋扈。明朝宦官为害,朱佑樘自己也主张打击宦官,儿子有这样的想法他自然是支持的。可是自己的儿子居然是冲自己来的,质疑自己做父亲,做皇帝的权威,让他焉能不怒,“放肆。”
“儿臣不知错在何处,望父皇指教。”
“你这是诽谤君父。”朱佑樘是个好父亲,可是他也是皇帝,面对朱厚照的诘问,他觉得这就是在挑战他的权威。
“父亲既为儿子定了罪,儿子不得不辩解一番。父亲为了听那张道人讲经,已经多少日没有早朝了?还有那金丹,他只蒙骗父皇能延年益寿,哪知连他自己都是不吃的。父亲身子不好,平日都是畏寒的,服了他的丹药,竟然怕起热来,儿臣觉得肯定不是什么好药。”朱厚照也不是怕朱佑樘沉迷于黄老之术,不理朝政,朱厚照相信朱佑樘还是有自己的分寸的。朱厚照真的担心他的身体。提到朝政不过是放大后果,好劝说朱佑樘罢了。
“儿子说了父亲也别恼。太医院多次进言,儿子也多次劝你,父亲只信那张道人的话,不信正经太医和儿子的话,儿子无法,只得自己动手。”
“你倒说的多委屈似的,你做的倒是好事了。”
“儿子自认为做的并不错。我还记得父亲教过我,为子为臣的本分。为子,父亲身体有佯,儿子自然该延医问药。为臣,有奸佞欺瞒圣上,臣子自该清君侧。李广和张道人联手骗父亲,儿子自然要出手收拾他们”朱厚照见朱佑樘语中终于带了一丝笑意,撒娇似的说道。
朱佑樘见他这般撒娇,也绷不住脸,叹气说:“你父亲我还是那句话,你是太子,一举一动都要思虑万分。别人是三思,你要五思、六思。你这次捅的篓子你可知道”
“我知道这样做会惹麻烦,可是我没法子啦。上一次母亲也劝父亲,我也劝父亲,父亲就是不听。”朱厚照看朱佑樘彻底软化下来,自动切换成卖萌正太。
“还有杜若。那杜若,你不过和他见了一面,就如此信任他”?对杜若好不保留的信任也是朱佑樘不满的一部分。他哪里知道,朱厚照和杜若前世的牵扯。两人在商海中沉浮数年,相扶相持,没有人比朱厚照更懂杜若,也没有人比朱厚照更信任杜若。
“儿臣相信杜哥哥,或许这就是前世有缘吧”朱厚照实在圆不了这个故事,准备以后一概以前世有缘搪塞过去。
“你不愿说就算了。这件事就到处此为止吧,你是好心,但到底年轻,只知道抓一个李广,可是李广后面那些人呢,你就不管了吗?拔出萝卜带出泥,你还欠火候。”朱佑樘知道这两人肯定有猫腻,但杜若这事做的也漂亮,没有留下把柄,他自然也不好与小孩子过不去了。
“那个杜若,实在有些本事,折腾什么铅板印刷术,据说有些成果。你也不是小孩子了,你们俩既然玩得来,我也不禁你了,从此你要出宫就出宫吧。”朱厚照听了,高兴的站起来往朱佑樘跑去,一下子冲到了朱佑樘的怀里。见朱佑樘依然皱着眉头,就伸手去抹平。“爹爹,爹爹,你就别装了。我知道你知道。”
“你这小心思我还不知道的。你以为没有我,刘瑾能去你身边。”朱佑樘摸摸朱厚照的额头笑着说说。自古有报孙不报子之说,但他的大儿子,二儿子自己都是亲手报过的,尤其是大儿子,从小时起自己就是经常抱着的长大的,也最得他喜爱。
“儿子知道错了,爹爹不要生气了嘛。”
“好了,好了,爹爹不生气了。你且去吧。”朱佑樘被自己的大儿子哄得火气全无。
朱厚照得了朱佑樘的批准,自然大摇大摆的往安定侯府行去。到了门口,正巧碰上正在角门等造纸坊来人的的杜林。高凤见门口他穿的最好,想他应该是管家一类的人物,下马叫道“老丈。”
杜林看来了一个面白无须,一脸富贵相,牵着高头大马的中年男子,后面跟着侍从十来人,护着精致马车一顶,不知是谁人来拜访,拱手作揖道:“不知有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只是不知轿上是?”
“鄙人高凤,车上是我家小少爷。我家少爷与你家侯爷乃异姓兄弟,今日来拜访小侯爷,劳烦通禀。”
杜林听了疑惑,自家小侯爷何时有了异姓兄弟,但见与自己说话的男子面上实在干净了些,有些像宫中的公公,心下惊骇,问道:“莫不是朱少爷?”
高凤答道:“正是,还不快通禀。”
杜林忙唤来角门内听候使唤的小厮耳语吩咐了一番,那小厮飞奔去了。杜林见朱厚照还没有下马车,问高凤说:“可要请朱少爷下车,我家少爷马上就到。”
第2节
恋耽美
第2节
“你可来了,今天你迟了些,炜儿便闹脾气要抱着到处走走,一看就是想你了。”张氏戏谑道。
朱厚炜小包子才五个月就长得像个大白馒头。小脸鼓鼓的,胖胖的小手指一握一握,看见什么都要抓起来放到嘴里咬,不让他咬他就哭。照顾他的嬷嬷宫女们都把头发用布裹的密不透风,防止二皇子将头发吃到嘴里。
朱厚照人小力气小,不好抱他,只站在他一旁跟他躲猫猫逗他。朱厚炜乐的咯咯直笑,也学着朱厚照,拿手遮住自己的脸再一下子拿开。
“弟弟生病这几日,吵闹不休,母后近日睡得可好”北京前几天日忽然降温,小小的朱厚炜一不小心就感冒了。他身上不舒服就哼哼唧唧的哭,让人又担忧他又烦他。到了晚上,他是睡熟了,可到了半夜他又会自己醒来直哭,不见到母亲就不停,让人不得安生。
“这个小祖宗,让人好不烦腻。”张氏笑骂道。“你小时候不吵不闹,可比他省事儿多了。”
朱厚照在心中腹诽,自己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怎么可能真像小孩一样,朱厚炜这样才是真正的熊孩子好吗?
“父皇今日过来了吗?”
“今天张道长进宫给你父皇讲经,就不过来了。”
“讲经?讲什么经啊。”朱厚照故作不懂。
“今日讲的是《高上玉皇心印妙经》,讲的是修炼之理,长生之道。这位张仙人可是龙虎山传人,经讲的好,丹也炼的好,不同于那些只知骗人的游方道士,这位可是有大本事大功德的仙人。”张皇后是佛道皆信,她对这位张道长也深信不已,只恨自己身为女儿身不能去听这位道长讲经。
“母后怎知他有真本事?”朱厚照到底不是古代人,他是不能理解古代人对宗教的那种狂热。
“张天师最善捉妖除魔,说那南京有猪妖作祟,就是他降妖除魔,捉出来一个三百(大约现代的四百斤)的黑猪妖。”张皇后很喜欢这种故事,也爱当故事讲给小孩子当笑话听。“这位张道长人人都说他灵验,可见是真的灵验,毕竟不同于一般道人。”
朱厚照心中不是滋味,不知该如何是好。若是父亲母亲,都对这位张道长十分信任,他如何能劝父亲远离这些道人。
或许是因为在娘肚子里时纪氏吃过打胎药的缘故,朱佑樘出身时身体就弱。等他长得大了些,为了逃避万贵妃,他又被长期幽禁在宫中不敢出现,每日只是吃得饱而已,根本没有条件调养先天体弱的身体。
他害怕自己不能长寿,又苦于不能找到健身良法。于是,弘治皇帝就想到了神仙佛道,又有李广吹得一手好耳旁风,弘治皇帝就想通过此道想炼仙丹延寿。
朱厚照也担心父亲的身体,只是他来自现代,知道炼丹这种事不可信。这些丹药不但不会有益于父亲的身体还会伤害他。而且这个张道长传的神乎其神,他始终不放心。他一定要想个方法劝诫自己的父亲,至于李广,是该敲打敲打了。
☆、第八章 弘治八年
杜若在外的最后一晚歇在了京郊杜家的别庄。第二天一大早就有留守京中的家人备好马车,在城外杜家别庄等候。杜若在别庄梳洗爽利方换乘大马车入京。
此时正是春景最盛时,京中的杨柳已经绿成一片,路旁毛茸茸的嫩草也冲出束缚伸展身姿。京中儿女都换下厚重的棉袄,穿上了较薄的春衫,爱俏的姑娘们还要在鬓边簪上一朵蔷薇或杏花。路旁小贩沿街叫卖,大道上行人如云。好一派喧闹盛世之景。
马车顺利驶进安定侯府,杜若又换上小轿。只见侯府各种艳丽装饰都已撤下,府中诸人都穿着淡色衣衫在大堂前站立静候。重回侯府,旧物如故,人事已非,杜若心下凄然。
“请少爷安”众家仆,男者右膝半跪;女者双手扶膝右腿微屈,皆蹲身请安。
“从前有母亲在掌管府中家事,母亲贤德淑良,你们做事也十分尽心,家中事务条理分明。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母亲过世,府中家事再无人来操持。侯府遭逢大难,我亦年幼,以后还要多多倚仗大家。母亲在世时,杜总管就总管外院事务。以后也由杜总管掌管府中各项杂事,还望各位恪尽职守,杜若十分感激。”杜若明白自己不能出面理事,他必须得找一个稳当的人。杜林既衷心又有才干,他很清楚现在杜林是自己最可以信任也是最适合的人,府中事务还是交给他比较妥当。
众人皆称“是。”杜若这才挥手让大家退下。
到了下午,便有宫中的李公公来宣旨。圣旨中言道,如今安定侯为国捐躯,便让杜若袭爵,世袭罔替,并赐下侯爵服制,各式宝物若干。李广还带了皇帝口信,让他明天入宫谢恩,还让他不要悲伤过度,务必保重身体。
杜若叩首接旨谢恩。李广立马将他扶起,“小侯爷还请节哀。”
“多谢公公。”杜若起身道谢。杜林立马将一个玄色荷包悄悄递给李广,李广暗笑着偷偷掂一掂收入怀中。
事情也办好了,孝敬也让人满意,李广退身向杜若告辞“:天色已晚,杂家不便多留,这就先告辞了。”
“我还有孝在身,不便留饭,就不多留公公了。”杜若将李广送出大门,等到一行人行至远处不见踪影方回。
第二天,一大早杜若便起身,用过饭后,穿戴好侯爵服制,乘着轿子前往紫禁城行去。
到了宫门,就有宫人引杜若下轿前往养心殿东暖阁。到了养心殿即刻有人引杜若去见皇帝。进了养心殿东暖阁进得门去,杜若不敢抬头,对着明黄身影行了五拜三叩之礼,“臣杜若拜见皇上。”
弘治皇帝忙双手扶起他,“快起,快起。”又叫宫人赐座。
待杜若坐好,他方抬头打量传说中的明孝宗。只见弘治皇帝身着盘领、宽袖、龙纹常服,头戴乌纱折上巾,玉带皮靴,富贵逼人。弘治皇帝本人却长得文雅秀气,面上的胡须更显文质彬彬。
朱佑樘也在打量杜若。面前的小童一张小脸白如敷粉,继承自父亲的剑眉下,一双杏眼炯炯有神。杜家有外族血统,所以杜若的鼻梁尤为挺直。他硬朗的脸部轮廓还有婴儿肥的痕迹,但依稀可以看见长大后的英武长相。更为难得的是,面见天子,仪态落落大方,非一般孩童可比。朱佑樘心里直道,杜意德,江氏果然生了一个好孩子,后继有人。又暗自叹道,孩子还这般年幼,父母却英年早逝,可悲,可叹。转念想到自己虚弱的身体和两个孩子,更添悲伤。
心中不是滋味,朱佑樘一脸凄然说道:“我与你母亲情同姐弟,你父亲与我当年在潜邸亦以兄弟相称,如今两位为国捐躯,我也十分悲痛。可怜如今你年幼失怙,我却不能坐视不理,所以收你为义子,也算全了我与你父母的情分。你我以后就以父子相称吧”
杜若点头称是,朱佑樘又细细询问杜若的学业,身体,杜若一一答了。
朱佑樘又说,“我也不多留你了,你且去见见你义母吧。”
就有太监过来抱着杜若往坤宁宫行去。
到了坤宁宫中,只见张氏头戴龙凤珠翠冠,穿着红色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红褙子,一旁还坐着一个身穿红罗常服的小童,仔细看他的容貌,杜若却如遭雷击。原来朱厚照前生今世容貌别无二致,所以杜若才这样惊异。
见杜若只是傻傻的望着她,不说话,张氏扑哧一笑,唤他到跟前来搂入怀中。杜若直直往朱厚照走去,等到发现自己被搂张氏怀中,他这才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出了糗,白白的小脸砰的爆红,喃喃叫道:“皇后娘娘。”
张氏见他这般可爱模样,心下母爱大发说:“你这痴儿,我是你义母,以后可要改口叫母亲。”
这边,朱厚照内心也震惊不已。他刚刚重生时只是一个婴儿,口不能言,身不能行,无事可做,就只能在心中默想自己的前世,而杜若永远是自己不能割舍的牵挂之一。如今来了一个小孩,名字是杜若的,脸也是杜若的,自己在这个躯体重生了,那么杜若呢?
于是朱厚照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红楼梦的一句名句,傻傻说道:“这个哥哥,我是见过的。”
杜若听了他的话,心内激起无限希望,只是他也不能肯定,只能试探道:“手机?”
朱厚照听到这两个久违的字心内狂喜不已,心中波涛骇浪之下,竟不知该如何回答,细细细思量后找了一个最稳妥的,轻轻说道:“大花。”
现在的朱厚照特别怕这个人不是他的杜若。有些时候绝望不可怕,可怕的是给了上天给了你希望后再让你绝望。他已经绝望过一次,只希望老天能开开眼,再给他一次机会。
漂亮的大花是他和杜若养的猫大爷,他们一起养了它六年,它见证了他们的相遇、相识、相爱,见证着他们的爱情、生活,直到它死去。如果对方是真的杜若不可能不知道其中含义。
杜若一听,泪珠憋在眼眶里,慢慢地,慢慢地用尽全身力气把头点下去下来。
张爱玲说:“于千万之中遇见你所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垠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么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请轻轻地一声:“噢,你已在这里吗?” ”年少读时,我们只感慨于爱情的浪漫,只有经历过情到深处后的分离,我们才知道,缘分恍如天边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即。若是能偶得一抹月光,就如沙漠中的清泉,死亦足矣。
如今他终于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白月光,心内怎能不会有朝圣一般的狂喜。对于杜若来说虽然他失去过,但是现在还来得及,不是吗?
张氏见这两个孩子呆头鹅似地相对而视,还说着一些听不懂的话,心中疑惑,忙叫自己儿子的名字“阿照”。
朱厚照回过神来,他知道此时不是相认得好时机,立马笑道:“我见这个哥哥十分眼熟,怕是曾经在梦里神交已久。”
杜若也反应过来,知道一定要圆过这个场面,只是他心中慌乱,只能胡乱掰扯:“我见殿下如故人,今日相见就如故人重逢一般。”
张氏身边大宫女碧月见了,忙说道:“娘娘大喜,殿下与侯爷有这样的机缘,可不就是小侯爷天生与娘娘是天定的母子?”
张氏听了叹道:“江姐姐,本宫也是认识的,她的品行本宫十分知道,如今她去了,可想这世间又少了一个好人。如今本宫倒好,白捡了一个儿子。”
“娘娘不用烦恼,若是娘在,她一定也会高兴的。”杜若终于解开了心结,如今只想将朱厚照搂入怀中,软语温存,但是时机不合适,他只能按捺住心中的兴奋。
张氏三人又说了一些话,中间又有太后,太皇太后派人送来赏赐若干,都道身体不适就不用去谢恩了。
朱厚照心急如焚,又不叫周围的人看出端倪,好不容易张氏不再问话,就对张氏撒娇道:“我很喜欢这个哥哥,我也要送哥哥礼物,你让哥哥陪我去慈庆宫拿吧。”
“哪有这样的道理,让哥哥陪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张氏只当孩子一时心血来潮,不肯答应。
朱厚照知道这不合规距,但他实在没法,今日错过不知何日才会相见,无论如何今天都要和杜若说清楚。
朱厚照只好使出熊孩子十八计,在张氏和一并宫女面前哭闹起来,他两辈子都没有这么丢脸过,今日为了杜若也是拼了。朱厚照恨恨的想:杜若,待会儿不讨回来,老子誓不为人。
杜若心中偷笑,脸上却做出左右犹豫的感觉。张氏见朱厚照这样,实在无法,只得遂了他的意,并交代左右侍奉的宫人一定看好两个孩子。
两个人故作镇定的走出坤宁宫。一出门,朱厚照就忍不住去牵杜若的手,握到杜若手那一刻,他觉得整个生命都圆满了。
紧紧的牵着朱厚照的手,杜若嘴角偷偷翘起来,有爱人在身边真好,不是吗?
十里软红,一片红香。四月的春风吹拂过巍峨的紫禁城,一片片桃花在这寂寞的宫墙中缓缓开放。桃花开,桃花飞,桃花盛时君又回。在这烂漫的春风中,我与你共同携手。
☆、第九章 弘治八年
两人一进慈庆宫,朱厚照就借口要将珍藏自己的宝贝给杜若看,将伺候的众人支开。
将门细细掩好。朱厚照转身就扑向杜若,一口小米牙狠狠咬向杜若的嘴唇。杜若年纪尚小站将不住,被朱厚照撞得一下坐到地上。朱厚照气的两只小手握成拳头直捶他的胸膛,杜若也不恼,一把抱住他,直接咬回去。
杜若咬得又狠又深,咬的朱厚照疼的直抽抽。朱厚照见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忙推开他,“卧槽,我待会还要见人呢。”
“你不是欲求不满?”杜若看他拼命的揉自己的嘴唇想让它看起来正常一些,笑着调侃道。
“杜小五,你找打?”朱厚照恨他一眼,站起来整理好在地上弄乱的衣物。
杜若坐在地上也不起身,痴痴的望着朱厚照。
朱厚照见他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瞥了他一眼,“傻啦。”
“阿照,我爱你。”
朱厚照听见杜若的话瞬间愣了,沉默许久叹气问道:“你还好吗?”
“很好,有了你一切都很好。”杜若脸不红气不喘的说着情话,失去过一次的经历,让他已经完全放开来,这样的情话对他来说只是小意思。
朱厚照见他这样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想俯下身去吻他的爱人,“你轻点啊,我们一会就要出去了。”说完直接覆了上去。
杜若轻轻的含着朱厚照的嘴唇慢慢辗转,互相享受这甜蜜的时刻。
一吻毕后,朱厚照将杜若拉起来,“快起来,待会儿他们该进来了。”说完将自己收藏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不管什么都拿一些出来围绕两人杂乱的摆成一个圈,还将盒盖都打开。杜若就在旁边含笑看着小蜜蜂忙来忙去。
朱厚照一边伪造现场,一边喋喋不休的唠叨。“你有孝在身,不好进宫。你平时就安心呆在家里,我想办法出宫来找你。等你出了孝,我就让我爸,就是皇帝,让你进宫和我一起读书,咱们就好见面了。”
说着说着又开始抱怨起来,“你不知道,古文有多难懂。刘健那厮就是个老古板,在现代不被那帮学生整死,我都不信朱。”等布置完了,才终于安静下来,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作品。
杜若心里满满的感动和幸福,感觉整个人都重新活了过来。他走过去握住朱厚照的手,小声地嘱咐:“你要好好的。”
朱厚照听了点点头,轻轻的抱了一下杜若。“你也要好好地。”
说话间就听见李嬷嬷的声音,“殿下,时候不早了,皇后娘娘该传膳了。”
朱厚照不舍的亲了杜若一口,慢慢走过去将门打开,问站在门口的李嬷嬷:“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禀殿下,已经快要到申时了。”
朱厚照无法,只得将先前拿出的东西交给李嬷嬷,嘱咐她这是送给杜若的礼物并交代她将屋子里的东西收拾干净。将这些都做好后才牵着杜若的手往坤宁宫行去。
走在巍峨紫禁城中,温暖的春风拂过脸庞,朱厚照只觉得空气中充满了粉红色的泡泡。杜若见身边的朱厚照高兴地像走在云上一般,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一直在想朱厚照会不会怪他,如今朱厚照这般高兴,可见心中已经没有芥蒂。
还没到坤宁宫,就远远看见了宫门前停着的皇帝轿辇。进入宫中张氏便招呼两人坐好,又叫人将朱厚炜抱出来。天气暖了,小包子也换了薄衣服,黄色的小袄称的小脸越发白净,他也不怕人,见了谁都乐呵呵的。张氏握着朱厚炜的小手,跟杜若说:“这便是你二弟弟了,他呀最是调皮。”
似乎知道母亲在说他的坏话,朱厚炜咿咿呀呀的叫起来。杜若见着觉得十分可爱,心中腹诽:果然是朱厚照的弟弟,都一样的蠢萌。
朱厚炜好不容易出来见了客,一会儿就被抱走了,走时还不停朝着朱厚照招手,想让他将自己抱过去。朱厚照当然不理他,他又朝自己的爹爹瘪嘴装哭,朱佑樘只对他笑笑,任他幽幽怨怨的被抱下去。
朱佑樘见时间差不多了,就带着大家移步就座。见大家都做好了,便吩咐下去让开始传膳,只听“传膳”二字一声一声的传出去,回荡在紫禁城上空。少时就有一排排的太监端着盖着黄缎的美味佳肴上来。
寂然饭毕,由宫女们伺候着洗漱完毕,皇帝并张氏又与杜若拉了好一会儿家常,才放杜若出宫。朱厚照又使出了浑身解数,才让朱佑樘点头答应让自己送杜若。
两人一起乘坐一顶软轿到了宫门前,期间害怕人多嘴杂两人只好扯些四六不搭的话,只有紧紧相握的双手才能看出两人的不舍。等到轿子停了,两人亲昵一番才下轿。
杜若盯着朱厚照的眼睛对他说:“等我。”朱厚照点头称是,他才放心的出宫去。朱厚照直到看着他的轿子再不见踪影才离开。
回家的路上,春风送暖,杜若只觉神清气爽,掀帘见春光烂漫,更是满心欢喜。
一路疾行回到侯府,刚进门就看见杜林迎上来,“侯爷,今日可还顺利?”杜若由他将自己扶下来,点头说:“圣上与皇后娘娘都十分平易近人。”
杜林心中的担忧终于放下,忙禀告说:“今日江老爷派人来下了帖子,说明日要上门来拜访。”杜若与母亲外家的联系就只有这个姥爷了。虽然杜若与这个姥爷的关系并不亲密,但姥爷与母亲关系尚佳,杜若自然也对这个姥爷心存一些敬重。
虽然母亲在家时,江家的女人们对她都不太友好,大家都孤立她,但并未让她缺吃少穿,且江家女人也十分有骨气,并未因为江氏有了权势就趋炎附势,对江氏依然淡淡的。尤其是江老爷的正室蒋敏,更是让杜若佩服。
蒋家是顺德府的大户,蒋敏虽然不是嫡枝女儿,但蒋家嫡枝那一代竟然没有一个女童出世,这蒋敏便被蒋家嫡枝的老祖宗养在身边长大,一众仆人用度教养都与嫡枝子女无异。蒋氏养到十四岁要嫁人时,蒋家的老祖宗看中了闺中密友胡氏的外孙江秉炎。
江秉炎年少有成,十九岁就高中进士。虽然蒋家门第高,但蒋敏并非真正的嫡枝女儿,江秉炎也前途无量,两家说和,都觉得合适。蒋敏也羞答答的应了,准备出嫁的嫁妆。
可谁知这江秉炎居然与一个破落秀才之女有了私情。江秉炎为了这个女子闹着要退婚。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那最爱搬弄是非的人,虽然蒋敏身在顺德府,但很快也听到风言风语。
她出身大家,家教严格,自然不会不问青红皂白就冤枉自己的未婚夫。蒋家于是派人远赴京城拜见江家。江秉炎当时正与家里闹得不可开交,大放厥词将蒋家来人骂出府去,直言死也不会娶蒋家小姐。
蒋家也是一方大族,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很快就托人来退亲。江家听了,自然不答应,江家曾经也煊赫鼎盛,只是如今家道中落,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儿子尚算出息,就要娶大族之女,婚事却横生波折,如何叫他们能咽下这口气来。
江家一边派人前往蒋家道歉,一边控制江秉炎解决柳家这位柳湘小姐。柳家家贫,如何能抵抗江家威逼利诱施加的压力,柳湘只得答应远走他乡。江秉炎也是个软柿子知道爱人已经离开自己,只好答应父母求娶蒋敏并答应再不与柳湘有牵扯。
蒋家看江家的确心诚,江秉炎的确少年才俊,婚事依旧。蒋敏虽然不想嫁进江家,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不得不嫁。江秉炎为了使蒋家安心,还亲笔写了一封信,承诺必然真心对待蒋氏。
蒋敏生来貌美,又饱读诗书,江秉炎得此如花美眷,自然恩爱之非常。但好景不长,柳湘与父母移居乡间,她很快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她也聪明,知道自己不能马上回去。一是江秉炎新婚,为了顾及新夫人的脸面,江家父母必不会容她。二是孩子在她肚子里还小,极易出事,等再大点,她才更有胜算,江父江母总不能坐视江家骨肉流离在外。
柳湘一直等到孩子出生,才找上江家门来。江家父母虽然不忍孙女年幼流落在外答应抚养,却也顾及儿媳拒绝了柳湘。只有江秉炎对柳湘旧情难忘,坚持再娶柳湘为妾室。
蒋敏出身高贵,新婚不过数月丈夫就有了一个庶女,自然气不过。但她有自己的处世之道,也不与江秉炎吵架,只与江秉炎摊开来讲,希望江秉炎多资助柳湘些嫁妆让她再找个好人家。这个女儿她也认下了,只当是自己生的。
哪知江秉炎旧情难忘,以为蒋敏心怀不轨要做手脚,想将柳湘嫁给不堪之人。他当场与蒋敏吵起来,还失手推了蒋敏一把,哪知蒋敏此时已有一月身孕,当场留下血来。幸好蒋敏身体健康,摔得又不严重,孩子才得以保全。
经此一事,蒋敏才明白了枕边人的花心多情,软弱多变,终于死了心。蒋敏有蒋家撑腰,江秉炎有错在先,两人从此不再同房,连院子也分两处,只留夫妻名分罢了。
蒋敏也是个烈性人,既然不再搭理江秉炎,也不再花江家一分一毫,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将嫁妆打理的井井有条,独自将儿子养大,如今算是一方豪富。堪称明朝的女强人,比一般现代女性还通透些。
至于江秉炎,大女儿早夭,柳湘为了生下二女儿也早早死去,蒋敏与两人的儿子也不再理他,自己一个人仕途也无甚起色,只能孤独的一个人过活。而江家父母也是有骨气的,既然不喜欢这个孙女,孙女有权势自然也不愿来沾光,如今也多于儿媳孙子在一起过活。
杜若最喜欢蒋氏这种利落个性,最恼江秉炎这种在感情上软弱花心的人。在他看来江秉炎现在这般,纯属自作孽不可活。不过讨厌虽讨厌,江秉炎还是个好父亲好姥爷,自己还是要他做长辈看待。明天江秉炎要来看望自己,家中守孝,吃的都是粗茶淡饭,他只有吩咐杜林明天好好准备,不可怠慢。
☆、第十章 弘治八年
朱厚照送别杜若后,心带不舍的回到了坤宁宫。刚进坤宁宫就听朱佑樘一声暴喝:“跪下。”朱厚照被吓得打了一个冷噤。他从现代而来,家里崇尚民主自由,从未有父母让孩子跪下一说。到了明朝,他又自幼受宠,除了祭祀与重大庆典外还从没有人这般叫他跪下,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愣在门口。
朱佑樘见他这样,气的要拿杯子砸他。张氏心疼儿子,忙将他手上的杯子夺下来劝道:“阿照还这样小,不过他贪玩了些,陛下这般认真干什么。”
朱佑樘见妻子这般维护,怒道:“他贵为太子,一言一行关乎社稷。今日他能无视宫规,明日就可不敬朝纲,祸乱天下,今日朕必要教训他。”
朱厚照这才明白是今日与杜若之事了,他一咬牙跪下请罪:“父皇,儿臣知错。儿臣下次再也不敢了。”
张氏也在旁劝道:“照儿一向聪慧听话,今日只是见了同龄的朋友,心中太过欢喜罢了,他年纪尚小,你这般苛求他作甚?”
朱厚照见朱佑樘稍稍平静了一些,忙说:“今日见到哥哥,见他年纪和我一般,却没了父母。我有爹爹母亲爱护,他却一点依仗也无。这才想将自己的东西与哥哥分享。”
朱厚照直戳朱佑樘的痒处,朱佑樘心中最怕的就是自己命不久矣。如今听了朱厚照的话,心中不仅怒意全消,更是顿时生出另一番感慨。
“你自幼做事安静稳重,我对你十分放心。所以你闹着读书也罢,学武也罢,我都不拦着你。可是你最近越加顽皮,今日更是无视宫规,你让我如何不气。”朱佑樘叹了一口气站起来将朱厚照扶起,见朱厚照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轻轻的摸摸他的头,“你是长兄,更是太子,自己该做出表率才是。”
朱厚照自然知道朱佑樘对自己的殷切期待,虽然不赞同朱佑樘这种将孩子养成小老头的看法,却不得不低下头来认错,“爹爹,孩儿错了,孩儿今日只是高兴过了头,下次再也不敢了。”
张氏见朱佑樘不再生气了,也假装呵斥朱厚照:“今日受了教训,下次可还敢不敢?若再调皮,小心看你爹爹打断你的腿。“语下之意,今日之事便就此揭过。
朱佑樘见妻子不停朝大儿子使眼色,笑道:“好了,今日就放过你,你们娘三真是我上辈子的债。你下次再不许这样了。”想了想又说道:“你杜家哥哥还在孝中,你就不要总是去打搅他,平日书信来往却是可以。你也多多劝慰他,不要让他过于悲伤。”
朱厚照顽皮的笑笑,答应道:“我很喜欢哥哥,一定好好和他交往。”至于此喜欢是何喜欢,此交往是何交往,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第二日一大早,江老爷子就登门来拜访。老爷子本来斑白的头发一片花白中只余点点灰丝,老去的容颜更显灰败。见到瘦了一圈一身素服的杜若,老爷子把持不住,直掉泪珠。
杜若被他勾的也留下泪来。一时间两爷孙相视而哭,叫人肝肠寸断。杜林忙劝道:“江老太爷还请节哀,少爷如今年幼,还要老太爷多多关照呢。”
江老爷子听了,忙抹抹眼泪,强笑道:“是我不好,倒引得大家不高兴。”
“外公不必伤心,母亲在天之灵定然也希望你安好。”杜若也擦干眼泪,安慰外公。
“外公知你小小年纪一个人顶家立户十分不易,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外公。外公老了,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你是你母亲唯一的骨血,是我张秉炎唯一的外孙,谁要和你过不去,我江秉炎是第一个不答应的。”江秉炎只有这一个贴心的女儿,如今女儿早逝,只留下外孙一个人,让他如何不伤心。
“外孙知道。那鞑靼最为可恶,杀父杀母之仇不可不报。待我长大,定要将这些贼子杀个片甲不留。”以前杜若学历史时,觉得历史不过就是“成为王,败为寇”六字。但当自己真正置身于历史中,他才明白了历史的无情,与战争的残酷。他已将杜家夫妻做父母看待。鞑靼人杀了他的父母,让他如何不恨?
“孽子,那鞑靼人可是如此软弱可欺的?如今你母亲只余你一子,连你也要去送死吗?”在江秉炎看来,若不是杜意德不自量力,他的女儿如何能惨遭横祸?如今连他唯一的外孙也要和他父亲一样去送死吗?
杜若见江秉炎如此也不恼,他的外祖父一向如此,没有什么好稀奇的。杜若也不与他争辩,转移话题道:“如今我还在孝中,平日出门也不便宜,想请一位老师在家教习。此事还劳烦外公多多留意。”
“小宝转眼就长大了啊,想当年你还在襁褓中,还是小小一只。”杜若有一个俗气的小名:小宝。每一次听到都让他恶寒不已。江秉炎细细想了想,说道:“还巧了,真有一个现成的人选。有一位姓白的举人,乃宪宗成化二十二年丙科的举子,他才学是顶顶的好,只是后来再考进士却是多次落第。如今正想谋个差事,等着下一次秋闱。你身为侯爷,又是皇帝义子,也不辱没他。他才学也好,教你还是绰绰有余的。你们两相便宜,可不正好。”
江秉炎虽然脾气软弱,但做事还是靠谱的,对外孙也是真的喜爱。杜若听了话也觉得合适,“一切都由外公做主。“
两人说了些闲话,杜若就向江秉炎请教府中形制礼仪问题。他家自他父亲才发迹,家中诸人都没有经过大事。如今又是守孝,皇帝又收他为义子,不知有何讲究,还得请教江秉炎这样的老人。
江秉炎挑着重要的细细跟杜林讲了,又往四周转了一圈,将不合规矩的也一一吩咐改正。吃过午饭后,江秉炎又不放心的翻来覆去的嘱咐了一大番,才起身回家。
送走江秉炎,杜若一个人在书房中发呆。他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虽然对明朝历史不甚熟悉,但相比朱厚照这个历史盲真的好太多。如今朱厚照贵为太子,以后说不定还会是天子,他与朱厚照之间的感情出路又在何方呢?
已经失去过一切的他不想再失去一次,只是这一世他与朱厚照实在身份悬殊,他该如何是好?算来算去也只有知道现代科学知识这一点还算是比较粗壮的金手指。只是他该从何处着手呢?
杜若有时间发呆,朱厚照可没有这样的待遇。他现在正和传说中的大奸臣刘(当然现在还是小太监一枚)大眼瞪小眼。
“奴有何不妥,太子殿下这般看我。”刘瑾是个人精,他早已打听明白朱厚照不喜欢唯唯诺诺之人,自然做出大方姿态任朱厚照打量。他费尽心机讨好皇上身边的李广来到太子身边,求得不过就是一个从龙之功,可他却不知道朱厚照早就知道他的底细,任他如何表现朱厚照都不可能在信任他。
“你就是刘瑾?”朱厚照看面前的人,普通的相貌,平常人的声音,与别人全无二致,这便是大奸臣刘瑾?
“奴正是刘瑾。”刘瑾见太子这般,心中疑惑。“不知殿下有何疑问。”
“你是李公公荐来的?”
“正是。”朱厚照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直望着刘瑾,盯得刘瑾全身都不舒服。刘瑾心想不会是有人在太子面前嚼了自己的舌根吧,只是自己与东宫之人一直没有纠葛,不该啊。
“你是哪人?如何进的宫?”朱厚照看着眼前的刘瑾,心中满满的八卦欲望。眼前这人可是历史名人,比刘健,李广之流都要有名,围观活生生的历史名人神马的不要太幸福。只是蠢蠢的朱小受也不想想,自己才最有名好不好
“奴乃是陕西兴平县人,原来姓谈,六岁时随义父刘顺入宫,就改姓刘了。”刘瑾摸不透朱厚照的想法,又不能隐瞒,只好将身世一一道来。
朱厚照一听也无甚稀奇,看也看够了,将他交给侍立在一旁的高凤“我身边还缺个看管顽物的,你便去那里吧。”
刘瑾也没有想一口气吃个胖子,对这个安排也十分满意,跪拜叩谢后就跟随高凤退了出去。
一会儿,高凤就安置好了刘瑾回来,静静立在一旁。
“他还满意吗?”朱厚照提笔疾书,年岁渐长他的臂力也渐长,他的字也从毛毛虫进化到了一般水平,成功骗过了周围所有的人。
“刘瑾自然没有不满的地方,能伺候殿下,是他的福气。”高凤是靠自己的才干才有如今的地位,如今更是太子身边第一等得宠之人,对刘瑾这种胸无点墨,只知阿谀奉承之辈自然全无好感。
朱厚照自然听出了高凤言语中的奚落,笑道:“你也不必管他,只多叫几个人好好地哄他。他在李广身边多年,李广的底细他定然知道不少,都叫人给本宫问出来。”
高凤听了,心中对刘瑾只有冷笑,“已经安排好了,马三,王于几个都是喝酒耍牌的好手,不出三日,定将这刘瑾翻个底朝天。”
☆、第十一章弘治八年
“公公好。”李广一路往乾清宫行去,路上遇着的宫女太监都毕恭毕敬的向他问好。有了张道人加持,如今他是圣上面前第一得意的人,宫中之人自然无一敢于他抗衡。
还未到乾清宫,就有一个小太监迎上来:“公公看着精神甚好,可有什么喜事?”
李广轻笑骂道:“你到乖觉,懂得讨好我了。圣上今日如何?”
“圣上刚宣了张仙师进宫,正与他畅谈呢。圣上今儿正高兴,公公进去正好。”
这小太监正是皇帝身边伺候的小孩儿,名叫黄泰,他认了李广当义父,如今也算熬出了头。得了李广的势,尝到了甜头,他自然一切以李广为上。
李广听了只管疾步进去,掀帘就见朱佑樘坐在榻上,张道人盘腿坐在另一边,口中正讲着经书:“乾坤为炉鼎,上釜为乾,下釜为坤,并取天上地下之象。这坎离指便是药物,坎即是铅,离即是汞;或坎为水,离为火;火即是蒸,水指药物融为液体。”
见朱佑樘听得津津有味,李广就悄不做声,站到朱佑樘旁边去。朱佑樘见他进来问到:“那刘瑾去太子那里了?”
“回禀陛下,正是。如今太子身边少一个得用的人,他最是稳当不过,还是他最合适。”李广知道他也瞒不过朱佑樘,刘瑾是他的人,也不躲着朱佑樘。况且刘瑾虽然不能与怀恩、高凤之流相比,歪才的确有些的,给太子也尽够使唤了。
宫中这么多年的浮沉让他知道,这宫中最重要的还是皇帝的信任,像他与刘瑾这般不过是顺手而为,至于刘瑾能如何就看他的造化了。以后他好也就罢了,若他不好,刘瑾难道就不会踩他一脚?换过来,刘瑾好,自己也不过沾沾光罢了,他不好,自己手里的卒子多的是,还差他一个?
“刘瑾也是不错的。”朱佑樘当然知道,李广与刘瑾之间牵扯,只是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难道这两人还能翻出花来?
朱佑樘说完就不再说话,李广也不好说什么,只立在那里。那张道人听着两人对话,像是宫内事务,只当做没有听见,继续讲自己的经:“乾卦、离卦为阳,坤卦、坎卦为阴;鼎上为阳,鼎下为阴;汞为阳,铅为阴;火为阳,水为阴。这炼药之法都是依阴阳变易的法则来的,要用阴阳势力的消长来掌握火候。这便是《周易参同契》了。”
看朱佑樘听得兴致勃勃,他又说道:“这外丹有神丹、金液、黄金三种。金丹为药,烧之愈久,变化愈妙,百炼不消,毕天不朽,人若服之能令人不老不死。贫道道行尚浅只能炼些延年益寿的丹药。却不知那些道行高深的前辈如今身在何方,若能找到,为陛下献上仙药,陛下就真的与天同寿了。”
朱佑樘心中半信半疑,“那样的仙人都闲云野鹤,一时半会如何能找到。你的丹药就很好。”
“陛下,前日的那聚灵丹效果还好?”张道人前日献上了两颗仙丹,据说有洗经伐髓之效。
“那丹药甚好,这几日我身上也松快不少。你有大功。”
张道人听了忙起身,下跪叩谢:“能为圣上解忧是贫道的荣幸,愿圣上龙体康健,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广与众人听了也立马跪下,一起叩首道:“圣上大喜。”
朱佑樘这几天心中高兴,挥手说道:“都起来吧。”又对张道人说:“朕今日还有事,就不能听仙人多讲了。”
“那贫道告退。”朱佑樘又让李广去送他出去。
待两人走出乾清宫到了空旷无人处,那张道人说:“多谢李公公提携。”说完又笑着伸出右手比了两只手指,“我前日见着公公的兄长,听说他们家三儿子为他新添了孙子,我心内为公公高兴,也添了一份小小的贺礼送了点儿黄米,不成敬意。恭喜公公,贺喜公公了。”
过继的儿子为自己添了孙子,李广听了只觉全身上下无一不舒爽,笑道:“张道长客气,杂家在这里就谢过道长了。如今,圣上身体渐好,杂家还要多多倚靠道长。”
“公公放心,贫道自然不会忘了公公。”张道人拱手鞠躬道:“太阳大,公公还请留步。”
“那杂家就不送你了。”李广亦拱手。
杜若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生财之道,印刷——北京的印刷从辽金两代就兴起了,到了明代,北京更成为全国最大的图书销售市场,从而促进了民间印刷业的发展。现在北京的印刷作坊有几十家,都在正阳门内大街、刑部街、宣武门里、崇文门里、太平仓、国子监前等处。在北京书坊中,较着名的有,永顺书堂、金台岳家、更铺门汪谅书铺、二酉堂、高家经铺等。刻书的品种除经、史、子集、诗文选外,还有各种应试参考用书。
只是这些印刷主要还是靠手工刻雕版,慢慢刷上去,造价高昂。如今杜若要做的就是改良技艺,看是否能用现代流水线生产的思想将一些普通印刷品的造价降下来。他做这个一是不打眼,二是笼络天下学子。钱在古代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名声。
正在与商铺的掌柜商量间,杜林就过来叫他出去,说有要事。一看却是朱厚照的信。杜林解释道:“是太子宫中的刘伟小公公悄悄送来的,只说少爷你看了信就明白了,还吩咐万万不要让他人知道。”
杜若打开信细看,了然心中。
弘治八年的五月至六月,连日的阴雨连绵毁坏了南京城的朝阳门,五月中的一天本来北京的艳阳天忽然下起了冰雹。
一首歌谣在京中开始流传:
李广老儿肚多大,黄米白米千百石。
黄者金,白者银,李广老儿不要脸。
倒卖盐利多少万,擅夺畿内多少田,
祸朝纲,献金丹,哄得圣人团团转。
城门倒,雹子现,李广还能活几年,
呀,佛爷看了也愁着脸。
明朝的人十分相信上天的预兆,当年成化皇帝要废太子朱佑樘,就是因为泰山地震才罢休。南京乃太祖龙兴之地,如今虽沦为陪都,却依然是皇朝正统的体现,是皇帝心中的重地,如今南京的朝阳门竟然倒了,你让朱佑樘心中如何想这件事?
自古六月飞雪象征着冤情,北京居然五月下了冰雹,又叫人如何做想?如果没有人将这些事联系到一起也就罢了,可偏偏有人有人将这些事联系到了一起。就让人不得不多想了。
再说明朝的政局,朱佑樘的祖父给朱佑樘留下了三个麻烦:土地兼并,官风败坏,边防飞驰,让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朱佑樘那个完全不干活的父亲,朱佑樘登基前,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了。
如今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好皇帝,大家好不容易能够喘口气,这病好不容易服帖了一些。一听,哟,皇帝面前又来了奸臣,好日子就要没啦,老百姓如何干休。这首歌谣朗朗上口,不仅小孩满大街子的唱,连大人们也随口挂在耳边,现在整个京城就没有不知道这首歌谣的人。
李广耳目也多,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他自然知道是有人故意整他,但他没有经历过自媒体时代,自然不知道转移话题等等公关危机的招数。他自己也想了不少的法子要平了这件事,可是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等他发现这件事怎么也压不下去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
很快弹劾李广的奏章就摆满了朱佑樘的案头。
其实朱佑樘也很为难。李广跟了他多年,他的忠心朱佑樘自然知道。李广荐的张道长也的确得用。只是李广贪污的事实确凿无误,他平生最恨贪污受贿的人,李广是饶不得的。李广的确该死,可是如果这件事是自己才四岁的儿子做的,那就不那么容易办,也办的不那么愉快了。
就在朱佑樘左右为难之际,京内又出了一件大事——张道长张仙人奸污民女被人当场拿住了。
东厂禀报的人刚走,朱佑樘就瘫坐在椅上,身边侍奉的蒋琮忙为他顺气。
“蒋老儿,你说照儿是哪里学的这一身本事?”朱佑樘知道朱厚照聪慧。虽然行事稍显幼稚,可是这样的年纪,这样的手段,直叫心惊,也叫人……心寒。
“太子虽然行事稍欠妥当,但圣上有此赤子,天下有此储君,是天下之辛,百姓之福啊。”蒋琮不比李广,他只忠于皇上,皇帝叫他拿,他一分也不会放过,皇帝不让他拿,他一分也不会碰。如李广一般浅显,不过是杀鸡取卵罢了。
“当年皇后怀他时,朕担心坏了。只想他是不是一位皇子?还是一位公主?”说着说着,似乎自己也陷入了往事之中。
“当年皇上还装病呢。”蒋琮自然明白朱佑樘对朱厚照这种“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落寞感,只捡逗乐的站事说。朱佑樘
“当年朕是装病,如今可是真病喽。”他扶着椅子的把手站起来,“他今日也大了,两个小毛孩子,就能做出这样的事。朕还以为他们只是小孩儿伎俩,万不能成事,却不想真成了。”
“是殿下与侯爷机敏。”朱佑樘话中的自豪,他如何听不出,只顺着朱佑樘的毛摸。
“罢了,你也不要为他们说好话了。李广就即刻拿了吧,那姓张的道士就留着。这两个小子,能做事不知道擦屁股,我非给他们一个教训不可。”
☆、第十二章弘治八年
“殿下三思啊。”高凤看朱厚照这一手玩得漂亮,只是那刘伟虽然藏得深,可是朱厚照已经知道他是皇上身边蒋琮的人。蒋琮只忠于皇上,这不是明摆着让皇上猜忌嘛,儿子居然要动老子身边的人,哪个老子能忍?
“不用刘伟又能瞒过爹爹?你也是活回去了。我就是要父亲知道我的态度。”行在御花园中,六月的阳光十分刺眼,穿过柳荫,行过回廊,朱厚照直往慈庆宫而去。“那个赖师傅做的如何了?”
“高凤还从未见过这样稀奇的事,老奴亲眼见那铁片就融进去了,一会儿那蓝色的水就变成了浅绿色,那铁片上居然全是铜。还有那金子,放进水银了,一会儿就融了。老奴可真真见了世面。”朱厚照本想制王水来一出点石成金的把戏,可是不说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的制取,就连现代实验室一抓一大把的玻璃器皿都没有,只有瓷器若干,高猛酸钾、□□这样稀松平常的化学药剂也一样皆无。王水是实在做不出来的。朱厚照就只能玩些小把戏了。
既然朱佑樘迷信金丹之术,他就要给朱佑樘展示展示这些冶金之术。虽然湿法炼铜,金汞相溶自古就有,不过也足够震撼自幼生长在宫中,只读圣贤之术的朱佑樘了。他说服不了朱佑樘不信佛道,但只要朱佑樘不服用那些道士的金丹,保重身体,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可有人身体不适?”这一次要演示的实验中水银等都对人体有害,他已事先提醒,不知下面的人有没有注意。
“回禀殿下,没有一人不适。大家都注意着,并没有人犯了禁忌。”
朱厚照望向皇极殿的方向,琉璃的瓦反射着刺眼的光,“那就好,你叫人候着。雨就要来了。”
急匆匆赶回慈庆宫,就看见刘瑾与两个伺候的太监在门口牵扯。听见朱厚照的脚步声,刘瑾冲朱厚照跪下大哭直唤道:“奴才有罪,奴才有罪,奴才有罪。”
本来拿着他的两个太监急了,一边踢着刘瑾,一边就要绑走他,刘瑾力气甚大竟被他挣脱了,爬到朱厚照的面前抱着他的大腿,直叫唤“奴才错了,奴才错了。”
朱厚照怎么也挣不脱他,听得又气又笑:“你错在哪了?”
刘瑾哽咽着,一只手紧紧抱住朱厚照大腿,边擦眼泪边说道:“奴才不该与那李广狼狈为奸,不该瞒着殿下。可奴才并没有行那收贿受贿之事啊啊,奴才冤枉,奴才冤枉啊。”
“你这既有错又无错的,听得我糊涂了。你说你到底有错还是无错?”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朱厚照发现刘瑾其实同这宫中大部分太监一样。他们忠于皇上,皇上也只信任他们。
虽然明朝有完备的御史体系和六科体系,但这都属于自己人监督自己人,言官们本身也是有自身派别的。唯有东厂,才能对皇帝完全尽忠。百姓,官吏都有可能背叛皇帝,都有自己的退路。只有太监这群体,他们寄生于皇权,只活在皇帝给予的荣光中,没有皇帝的信任,一切都是虚幻。
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坏人,虽然太监这个群体受过某种特殊的苦痛,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中就没有好人。比如七下西洋的郑和,比如忠心护主的怀恩,比如力挺改革的冯保,比如扶助天启的王安,比如陪崇祯自杀的王承恩,都是其中的好人,至少是做过不少好事的人。而那些坏太监,如刘瑾、王振、魏忠贤之流,也不过是假着皇帝的旨意,行着欺上瞒下的勾当。说到底不过是皇帝自己做出来的。
来到明朝,朱厚照也渐渐理解了这些太监们,虽然他们依然有自己小心思。但相比那些只知道“道德仁义”,只知道所谓“民间疾苦”,不知变通,不知实事,不知躬耕的酸儒官老爷,没了獠牙的他们其实也可爱的紧。要拔了他们的獠牙也很简单,因为,没了皇权的偏好,一切宦官特权都是纸老虎。
“你这狗奴才,怎么到这儿,来污殿下的耳!”高凤没见过这么找死的人,忙使眼色让小太监们将他拉下去。
“太子殿下,小人有要事禀告啊!”刘瑾知道朱厚照对自己有莫名的好奇,他在赌,赌朱厚照不同于他知道的那些贵人。宫中最怕反水的人,没有人会信任一个背叛过主子、有恩之人的人。但是,他有预感,朱厚照不同。李广的老底已经被朱厚照、朱佑樘先后抄了,只是底被抄了,这抄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抄的人知不知道就不一定了。
“你让他说。”朱厚照的兴趣还真的被刘瑾勾起来了,他倒要看看这刘瑾死到临头来还有什么可以救他的命。
“账簿黄米白米之事,殿下已经悉数知晓。奴才向殿下禀告的是另外的事。”说了这句话,刘瑾害怕的看了一眼朱厚照,却不再往下说了。
朱厚照心中冷笑,也不管了,挥袖往门内走去。高凤见他这样,踢他一脚骂他,“你倒是快说呀!”
刘瑾任高凤斥他,见朱厚照直往里走真的不管他了,也顾不上装锯嘴葫芦,小声叫道:“是国舅爷。”
朱厚照听了,心中忽然引起不祥的预感,他的两个“舅舅”用特别不靠谱已经不能形容了,相比这两个“舅舅”,朱候兆的舅舅要哭死了。卧槽,我看着宠着长大的外甥居然就怎么被你们做?
张氏的父亲张峦和妻子金氏有张延龄,张鹤龄的两个儿子。张家小门小户,张峦不过是个秀才而已,起初家境贫寒,家中几个孩子都早夭了。后来张峦进了国子监,家境才好了起来,又有了张氏、张延龄、张鹤龄两兄弟。养子不易,家境好了起来,张家就特别娇养这两个儿子,直养的嚣张跋扈。
一般人家这样也就罢了,可张氏被选入宫中当了太子妃,后来又当了皇后。
弘治五年的时候张峦被封了寿宁伯。同年朱厚照立为皇太子,进为寿宁侯。第二年张峦去了,封赠‘昌国公’,谥庄肃。张峦死后,长子张鹤龄袭封寿宁侯,另一个儿子张延龄为建昌伯。
有了权势,又没了老子,还有一味纵容的母亲和姐姐,两人更是不得了,三天一小事,五天一大事,言官弹劾他们的奏疏都快淹了坤宁宫了。朱佑樘因为张氏的缘故颇为优待外戚,始终居中调节。可朱佑樘是朱佑樘,他朱厚照可不认这什么“舅舅”。
“寿宁侯也是与李广有来往的,国舅爷给了李广在外的宅子送去了十万两银子,并没有入账,国舅爷矿中坍塌压死了两百多矿工,李广是首席秉笔太监,锦衣卫他管着,国舅爷让李广瞒着皇上。那张道人也是国舅爷的人找来的,张道人还给了国舅爷几颗仙丹让他献给皇上,那丹……也有些龌龊。”刘瑾不敢抬头,他有直觉,朱厚照不喜欢这两个国舅爷,但不喜欢不代表不救,不代表不关乎自身。
“继续说”朱厚照要被自己的好舅舅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了。两百人就是这么好瞒着的,这丹药就这么好献。
“这些事别人都不知,是李广叫小的悄悄做的。那两百多人是牢中苦役,被国舅爷家的人勾了病死的带走的,一干人等都不会说话了,此时并无大碍。至于那金丹,不过是国舅爷求来的自己进服的,也不过是被骗罢了。”刘瑾敢说出来,必然是有对解之法。
“你是好样的……明天依旧在这慈庆宫中当值吧。”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刘瑾终于松了气,整个人虚脱的一下子趴到地上。高凤见他这样叹了口气,“你好自为之。”也走了。只留刘瑾趴在那,冷汗直流。
“少爷,该歇息了。” 今日值夜的大丫鬟是龄草,她平日是最多话的,像只麻雀似的说个不停。“你看你这两天,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就折腾什么印刷术,你们男人的事奴婢也不懂,只是少爷见天的瘦了,怎么让我们不担心。”
“就你最话多。”杜若写完最后一个字,将写好的几页纸一一收好。“今日掌柜送来的印书呢?”
“素荷姐姐收着呢,就在书桌上。少爷仔细看看,就在你的右边,少爷。”龄草手中端着一大盆洗脸水走出去。
“送来的人说这是第几版印的?”
“今儿刘掌柜送来的时候说这已经刷了两百来遍了。”回话的是值夜的二等丫鬟,名唤喜鹊。
杜若看着眼前带着墨香味的书,高兴说道:“成了!”
其实在中国清朝晚期以前活字印刷并未在中国广泛实行,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一块活字版,印过一次,就要把字拆下来重铸,而一块木板印过一次,下次还可以拿出来再印。中国古籍十分固定只有那么些书,多排印一次,就很可能多一次错误。一块木板印很多很多次,错了、坏了还有很成熟的技术进行修补,这对古代的书坊来说是非常经济的。
二是,中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落后,制活字的成本很高,所以大多是木活字,但木活字的重复使用率低,多印几次就花了,所以妨碍了活字印刷术的流行。
三是,中国的活字排版工人至少需要认识几千个汉字。在古代,认识几千个汉字的知识分子,谁会去印刷作坊做工呢,都考科举去了。
杜若现在要做的就是事有许多:铅板活字印刷,蜡纸油印技术……最重要的还是改良纸张与材料。万事开头难,如今铅板活字印刷面世了,总算走出了第一步。
☆、第十三章弘治八年
朱厚照一直担心着案情的发展,虽然他也知道朱佑樘不可能严办这两人。李广昨天晚上死在了诏狱里,据说是得了急症。那张道人发了大愿,说要遍访名山大川为皇上寻那活了一百二十岁的无影无踪张三丰,上了折子,皇上赐了他一袭道袍,让他去了。涉案的其他人,或贬官,或流放,或死罪,避过不提。
朱厚照在文华殿上学后已经很少来乾清宫了,而他现在正跪在乾清宫里。
“你是个厉害的。”朱佑樘高座在龙椅上,俯视着下面跪着的朱厚照,小小的孩子不高,胖胖的,还是个团子模样。谁曾想,就这么个团子模样的孩子,有不逊于成人的手段。
乾清宫地才刚刚洗过,朱佑樘有些不放心他跪在上面,可一想到他做的事儿就狠下心不去管他。
“儿臣不敢。”朱厚照跪在乾清宫冰凉的地板上,他看不清朱佑樘的面容,不知道朱佑樘到底是什么表情。君父,君父,朱厚照出身生以来朱佑樘表现的一直是父亲的一面,今天他终于看到朱佑樘为君的一面。
“你不敢,你还有什么不敢的”朱厚照的对付李广利落的手段让朱佑樘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儿子不知不觉间就已长大了,有手段有能力除掉他想除掉的人。他这个父亲心里不是滋味啊。
“儿臣有敢,有不敢。”朱厚照并不怕展露出不同寻常的智慧。朱佑樘身体孱弱,生恐自己寿数不长,留下年幼的儿子。中国历代从来不缺将年幼皇帝玩弄在股掌中的奸臣。他最希望的就是儿子快快能够长大,有承担家国大事的能力。朱厚照越聪明,他越高兴,只要这个儿子还在他的掌握之中,一切都不是问题。朱厚照正是抓住了朱佑樘的这个心理,才敢放心去干这件事。“儿臣刚刚读了一句诗,觉得十分心惊,应该用来劝诫自己。”
“什么诗?”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朱佑樘瞬间有些真怒了,他以为朱厚照针对李广,不过是看不惯李广的嚣张跋扈。明朝宦官为害,朱佑樘自己也主张打击宦官,儿子有这样的想法他自然是支持的。可是自己的儿子居然是冲自己来的,质疑自己做父亲,做皇帝的权威,让他焉能不怒,“放肆。”
“儿臣不知错在何处,望父皇指教。”
“你这是诽谤君父。”朱佑樘是个好父亲,可是他也是皇帝,面对朱厚照的诘问,他觉得这就是在挑战他的权威。
“父亲既为儿子定了罪,儿子不得不辩解一番。父亲为了听那张道人讲经,已经多少日没有早朝了?还有那金丹,他只蒙骗父皇能延年益寿,哪知连他自己都是不吃的。父亲身子不好,平日都是畏寒的,服了他的丹药,竟然怕起热来,儿臣觉得肯定不是什么好药。”朱厚照也不是怕朱佑樘沉迷于黄老之术,不理朝政,朱厚照相信朱佑樘还是有自己的分寸的。朱厚照真的担心他的身体。提到朝政不过是放大后果,好劝说朱佑樘罢了。
“儿子说了父亲也别恼。太医院多次进言,儿子也多次劝你,父亲只信那张道人的话,不信正经太医和儿子的话,儿子无法,只得自己动手。”
“你倒说的多委屈似的,你做的倒是好事了。”
“儿子自认为做的并不错。我还记得父亲教过我,为子为臣的本分。为子,父亲身体有佯,儿子自然该延医问药。为臣,有奸佞欺瞒圣上,臣子自该清君侧。李广和张道人联手骗父亲,儿子自然要出手收拾他们”朱厚照见朱佑樘语中终于带了一丝笑意,撒娇似的说道。
朱佑樘见他这般撒娇,也绷不住脸,叹气说:“你父亲我还是那句话,你是太子,一举一动都要思虑万分。别人是三思,你要五思、六思。你这次捅的篓子你可知道”
“我知道这样做会惹麻烦,可是我没法子啦。上一次母亲也劝父亲,我也劝父亲,父亲就是不听。”朱厚照看朱佑樘彻底软化下来,自动切换成卖萌正太。
“还有杜若。那杜若,你不过和他见了一面,就如此信任他”?对杜若好不保留的信任也是朱佑樘不满的一部分。他哪里知道,朱厚照和杜若前世的牵扯。两人在商海中沉浮数年,相扶相持,没有人比朱厚照更懂杜若,也没有人比朱厚照更信任杜若。
“儿臣相信杜哥哥,或许这就是前世有缘吧”朱厚照实在圆不了这个故事,准备以后一概以前世有缘搪塞过去。
“你不愿说就算了。这件事就到处此为止吧,你是好心,但到底年轻,只知道抓一个李广,可是李广后面那些人呢,你就不管了吗?拔出萝卜带出泥,你还欠火候。”朱佑樘知道这两人肯定有猫腻,但杜若这事做的也漂亮,没有留下把柄,他自然也不好与小孩子过不去了。
“那个杜若,实在有些本事,折腾什么铅板印刷术,据说有些成果。你也不是小孩子了,你们俩既然玩得来,我也不禁你了,从此你要出宫就出宫吧。”朱厚照听了,高兴的站起来往朱佑樘跑去,一下子冲到了朱佑樘的怀里。见朱佑樘依然皱着眉头,就伸手去抹平。“爹爹,爹爹,你就别装了。我知道你知道。”
“你这小心思我还不知道的。你以为没有我,刘瑾能去你身边。”朱佑樘摸摸朱厚照的额头笑着说说。自古有报孙不报子之说,但他的大儿子,二儿子自己都是亲手报过的,尤其是大儿子,从小时起自己就是经常抱着的长大的,也最得他喜爱。
“儿子知道错了,爹爹不要生气了嘛。”
“好了,好了,爹爹不生气了。你且去吧。”朱佑樘被自己的大儿子哄得火气全无。
朱厚照得了朱佑樘的批准,自然大摇大摆的往安定侯府行去。到了门口,正巧碰上正在角门等造纸坊来人的的杜林。高凤见门口他穿的最好,想他应该是管家一类的人物,下马叫道“老丈。”
杜林看来了一个面白无须,一脸富贵相,牵着高头大马的中年男子,后面跟着侍从十来人,护着精致马车一顶,不知是谁人来拜访,拱手作揖道:“不知有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只是不知轿上是?”
“鄙人高凤,车上是我家小少爷。我家少爷与你家侯爷乃异姓兄弟,今日来拜访小侯爷,劳烦通禀。”
杜林听了疑惑,自家小侯爷何时有了异姓兄弟,但见与自己说话的男子面上实在干净了些,有些像宫中的公公,心下惊骇,问道:“莫不是朱少爷?”
高凤答道:“正是,还不快通禀。”
杜林忙唤来角门内听候使唤的小厮耳语吩咐了一番,那小厮飞奔去了。杜林见朱厚照还没有下马车,问高凤说:“可要请朱少爷下车,我家少爷马上就到。”
第2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