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32 章
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
第 32 章
回到家之后已是快到晚饭时候,午饭是由谷子和豆子煮的,三个姐妹胡乱吃了一点。杨氏回到家,把车上的果子卸了之后,便进了灶间刷锅做饭。
苹果容易氧化,到时候黑乎乎的特别难看,且果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好的,所以莲子打算明日早早起来再说。
算着这一批果脯能赚上多少钱,莲子踏踏实实地睡了个好觉。
次日,还没等莲子醒过来,就被杨氏拍了起来。因为头天晚上莲子说了这次要用炕,所以杨氏早早地将炕上收拾了出来,接着去灶间烧热水。
五十斤果脯,就是铺满了炕也放不开。于是莲子打算分两拨,先将接近一百斤的苹果洗了,放进大锅里煮了好几锅,边煮边去皮。去完了皮之后,再挨个切成四块,然后整齐地码在光溜溜的炕上,上面盖上席子、枯草叶等物,开始在底下烧火。
因为有了上次成功的经验,这次做起来并不难。大炕比小陶盆还要好用,这次烧了一个时辰,便停了火,等到温度完全降下来之后,再将又干又硬的苹果干放进大锅里回软。这一番功夫做下来,直等到天都黑透了才算是做完。
一家人忙得热火朝天,连饭都没好好吃上几口。到晚间果脯做好的时候,杨氏竟蒸了大米饭。反正他们很快就能赚到钱了,哪里还怕以后会饿肚子。虽然下饭的还是腌菜,但是一家六口都确确实实地吃了顿饱饭。
杨氏用油纸做了个大口袋,将做好的果脯装进袋里,掂了掂,感觉大概能有三十斤,明日再做上这么多,就完全可以交货了。
如今满炕上满屋里都是苹果的香味,不管是鲜果还是果脯,栗子都吃了不少,再也不说莲子小气了。
第二日,还是重复昨天的流程,虽然辛劳,但是一家子的心里,却是敞亮敞亮的。
到了第三日上,杨氏和刘景仁带着莲子,又赶着牛车一大早去了镇上,将五十斤果脯全部交到了张掌柜手中。
有了上次成功打广告的经验,张掌柜也学聪明了,将广告打得无限风光,只在第一天,原计划限定只卖二十斤的果脯便卖光了,且预订的也是排了不少。
除去借张掌柜的二两银子,莲子只拿到了剩下的三百五十文,再加上买鲜果剩下的六百文,也就是说他们这两天的努力足足赚了九百五十文钱。且家里还有五六十斤鲜果,还可以再赚上差不多一吊钱。
突然间赚钱变得轻松起来,杨氏和刘景仁一时间都激动得无话可说。
张掌柜已经预定了后天再送五十斤,杨氏原本想去集上买些物品的,此时因为时间紧迫,也不得不先去曹家湾子又买了一百斤鲜果。如此一来,刚赚来的钱就只剩下二百来文。但是不要紧,只要一交货,他们很快就有钱了。
这几天以来可忙坏了莲子家的炕,晚上在上面睡觉,白天在上面做果脯。
杨氏不禁感叹,要是再有一个炕就好了,这样不但能多做一些,以后还能给孩子们睡觉。
刘景仁笑道:“过段日子就请人来帮忙再垒一个。”
平均每两天能做五十斤果脯,赶在元宵节之前,莲子家总共做了二百多斤,如此算下来,净赚了六两多银子,几乎每天都能赚上半吊钱。
好在他们如今分了家,住在村前,左右都没邻居,平时除了赵氏,也少有人来串门,因此除了赵氏,别人并不知道他们一家从几天前的一穷二白,一跃升为村里的富户。
这做果脯的方子那是一定要保密的,也幸亏赵氏是个分得了轻重的人,并未向别人多说一个字。
过了元宵节之后,果脯的销量明显的下降,从最初的每天二十斤不够卖的,到最后每天勉勉强强能卖五六斤。再到最后,曹家湾子村的苹果已经被莲子家全买光了,苹果也已经到了下市的时候。
除了果脯,张掌柜铺子里炒货也卖的明显不如年节的时候多,开始进入淡季。同时也就意味着,刘景林编的小篮子,也卖的越来越少。虽然分了家,但是这段日子以来杨氏和刘景仁还是和往常一样,将刘景林的手工活儿带过去。一则是帮他忙,二则是自家果脯要想卖的更好,也需要包装。
转眼到了二月里,天气一如既往地开始转暖了起来,有了冬日几场大雪的滋润,万物开始以眼睛得以看得见的速度迅速地复苏。那场可怕的灾荒,也已经彻底过去,留下的,只存在于刘家庄人的记忆里。
对于莲子家来说,果脯的事已经告一段落,只等着下一个旺季的来临。如今忙春耕,才是头等大事。
正月和二月这两个月,赚了有二十多两银子,如今不但添置了生活必需品,还添了农具,就连那破破烂烂的大门和堂屋门,也换成了新的。
杨氏本来还想再买一头牛的,整日借周通礼家的,也不是个事儿。但是一想到春耕的时候还是要花钱,便只能先放下。
尽然如此,他们家的日子也滋润了不是一节两节。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十六章 春耕
进入二月以来,连连续续下了几场小雨,让原本干涸的土地吸足了水分,润润得预示着今年的好收成。
惊蛰过后,刘家庄人就开始欢天喜地地忙活着春耕,莲子家自然也不例外。
以前都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干活,今年分了家,也分了二亩三级地,老家那边和大房自然不会再管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刘景仁选了个好天,赶着从周通礼家借来的牛车下了地,车上坐着杨氏和四个女孩儿,可谓是全家老少一起出动。
早在决定耕地之前,莲子就先跑来看过了。因为这种春花生的地,去年冬上是撂荒的,所以地力尚可,只要做好保墒和施肥,丰收是没问题的。
至于肥料,这个年代可没有化肥,所以莲子只能选用最原始的纯绿色有机肥料。但是她家并没牲畜,排泄物自然不多,所以只能将少量的粪便和腐烂的秸秆混在一起,又让刘景仁在里面加了锅底灰和土,沤了大半个月,才送到地里。
到了地里,刘景仁将车停在地头上,杨氏则将车上的农具和种子往下拿,又将种子分在几个篮子里。
刘景仁牵着牛,套上犁,吆喝一声,在牛屁股上甩了一鞭子,老黄牛便哞哞叫了几声,慢慢悠悠地向前走。
以前没分家的时候,这犁地就是刘景仁的活儿,所以对于此,他自然熟悉。
这二亩地今天肯定种不完,因此刘景仁只是先犁了一亩,剩下的一半等明日再犁。
犁好了地之后,他又和杨氏开始用铁锨打垄子,随后将耙往整整齐齐打好的垄子上一放便开始向前拉,莲子姐妹则在后面帮忙推耙,得以让杨氏和刘景仁能省些力气。
这些都做完了之后,刚才还错乱不堪的新翻的地,此时竟一畦一畦的,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他们面前,让莲子不禁赞叹刘景仁的技艺。
之后要做的工作便是插孔了。杨氏和刘景仁各拿一个木头杈子,在前面插孔。他们每插一下,松软的畦子上便会并排出现两个小孔。莲子和谷子跟在杨氏后面,栗子和豆子跟在刘景仁后面,每人胳膊上都挂着一个篮子,从篮子里抓一把花生种,每个孔里点上两颗。
这种花生的流程莲子并不陌生,前世她也常跟着去做这活儿,所以自然熟悉得很。本来她以为若是天气还是旱的话,便要把种子放进水里泡上一夜再种,但是二月里雨水还算充足,想必是不需要再浸泡种子的。
虽然时近春分,但天气依然有些微微的寒冷,要想让花生在芽期生长得更好,必须要做好保墒。在莲子的那个时代,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地膜覆盖,但是在这里,这种简单的事情却成了奢求,最后只能用树叶和枯草代替。
一家人轻轻松松地忙活,在太阳落山之前便将一亩地种完,早早地收工回家,杨氏开始洗手刷锅做饭。
如今他们家也不再需要每顿饭只喝稀粥,这日晚上,杨氏除了烧了一大锅米汤,还蒸了棒子面饽饽,里面加上新采的野菜和盐巴,吃起来倍感香甜。这要是放在以前没分家的时候,累死累活地干上一天的活儿,回到家之后,沈氏也不舍得往菜里多放一滴油。
吃完了饭,一家人都到大炕上休息。
要安置在西屋里的炕并没有垒好,因为虽然现在他们生活好了很多,但是赚来的钱也已经花得差不多,所以至于垒炕这类事情,只能暂时先缓上一缓。
因为只剩了一亩没种,不必起早贪黑地忙活,再说如今的天气也不会热的受不了,必须赶在太阳出来之前贪凉快多干点活儿,所以次日一家子下地并不早。直到太阳都升起来了,才赶着牛车出去。
莲子坐在晃晃悠悠的牛车上,一路走一路看着路边沟里的杂草。这些杂草乍一看杂乱无章的,没人会去理睬它们,但是仔细找找,还能发现其中有不少药草。
第 32 章
恋耽美
第 32 章
回到家之后已是快到晚饭时候,午饭是由谷子和豆子煮的,三个姐妹胡乱吃了一点。杨氏回到家,把车上的果子卸了之后,便进了灶间刷锅做饭。
苹果容易氧化,到时候黑乎乎的特别难看,且果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好的,所以莲子打算明日早早起来再说。
算着这一批果脯能赚上多少钱,莲子踏踏实实地睡了个好觉。
次日,还没等莲子醒过来,就被杨氏拍了起来。因为头天晚上莲子说了这次要用炕,所以杨氏早早地将炕上收拾了出来,接着去灶间烧热水。
五十斤果脯,就是铺满了炕也放不开。于是莲子打算分两拨,先将接近一百斤的苹果洗了,放进大锅里煮了好几锅,边煮边去皮。去完了皮之后,再挨个切成四块,然后整齐地码在光溜溜的炕上,上面盖上席子、枯草叶等物,开始在底下烧火。
因为有了上次成功的经验,这次做起来并不难。大炕比小陶盆还要好用,这次烧了一个时辰,便停了火,等到温度完全降下来之后,再将又干又硬的苹果干放进大锅里回软。这一番功夫做下来,直等到天都黑透了才算是做完。
一家人忙得热火朝天,连饭都没好好吃上几口。到晚间果脯做好的时候,杨氏竟蒸了大米饭。反正他们很快就能赚到钱了,哪里还怕以后会饿肚子。虽然下饭的还是腌菜,但是一家六口都确确实实地吃了顿饱饭。
杨氏用油纸做了个大口袋,将做好的果脯装进袋里,掂了掂,感觉大概能有三十斤,明日再做上这么多,就完全可以交货了。
如今满炕上满屋里都是苹果的香味,不管是鲜果还是果脯,栗子都吃了不少,再也不说莲子小气了。
第二日,还是重复昨天的流程,虽然辛劳,但是一家子的心里,却是敞亮敞亮的。
到了第三日上,杨氏和刘景仁带着莲子,又赶着牛车一大早去了镇上,将五十斤果脯全部交到了张掌柜手中。
有了上次成功打广告的经验,张掌柜也学聪明了,将广告打得无限风光,只在第一天,原计划限定只卖二十斤的果脯便卖光了,且预订的也是排了不少。
除去借张掌柜的二两银子,莲子只拿到了剩下的三百五十文,再加上买鲜果剩下的六百文,也就是说他们这两天的努力足足赚了九百五十文钱。且家里还有五六十斤鲜果,还可以再赚上差不多一吊钱。
突然间赚钱变得轻松起来,杨氏和刘景仁一时间都激动得无话可说。
张掌柜已经预定了后天再送五十斤,杨氏原本想去集上买些物品的,此时因为时间紧迫,也不得不先去曹家湾子又买了一百斤鲜果。如此一来,刚赚来的钱就只剩下二百来文。但是不要紧,只要一交货,他们很快就有钱了。
这几天以来可忙坏了莲子家的炕,晚上在上面睡觉,白天在上面做果脯。
杨氏不禁感叹,要是再有一个炕就好了,这样不但能多做一些,以后还能给孩子们睡觉。
刘景仁笑道:“过段日子就请人来帮忙再垒一个。”
平均每两天能做五十斤果脯,赶在元宵节之前,莲子家总共做了二百多斤,如此算下来,净赚了六两多银子,几乎每天都能赚上半吊钱。
好在他们如今分了家,住在村前,左右都没邻居,平时除了赵氏,也少有人来串门,因此除了赵氏,别人并不知道他们一家从几天前的一穷二白,一跃升为村里的富户。
这做果脯的方子那是一定要保密的,也幸亏赵氏是个分得了轻重的人,并未向别人多说一个字。
过了元宵节之后,果脯的销量明显的下降,从最初的每天二十斤不够卖的,到最后每天勉勉强强能卖五六斤。再到最后,曹家湾子村的苹果已经被莲子家全买光了,苹果也已经到了下市的时候。
除了果脯,张掌柜铺子里炒货也卖的明显不如年节的时候多,开始进入淡季。同时也就意味着,刘景林编的小篮子,也卖的越来越少。虽然分了家,但是这段日子以来杨氏和刘景仁还是和往常一样,将刘景林的手工活儿带过去。一则是帮他忙,二则是自家果脯要想卖的更好,也需要包装。
转眼到了二月里,天气一如既往地开始转暖了起来,有了冬日几场大雪的滋润,万物开始以眼睛得以看得见的速度迅速地复苏。那场可怕的灾荒,也已经彻底过去,留下的,只存在于刘家庄人的记忆里。
对于莲子家来说,果脯的事已经告一段落,只等着下一个旺季的来临。如今忙春耕,才是头等大事。
正月和二月这两个月,赚了有二十多两银子,如今不但添置了生活必需品,还添了农具,就连那破破烂烂的大门和堂屋门,也换成了新的。
杨氏本来还想再买一头牛的,整日借周通礼家的,也不是个事儿。但是一想到春耕的时候还是要花钱,便只能先放下。
尽然如此,他们家的日子也滋润了不是一节两节。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十六章 春耕
进入二月以来,连连续续下了几场小雨,让原本干涸的土地吸足了水分,润润得预示着今年的好收成。
惊蛰过后,刘家庄人就开始欢天喜地地忙活着春耕,莲子家自然也不例外。
以前都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干活,今年分了家,也分了二亩三级地,老家那边和大房自然不会再管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刘景仁选了个好天,赶着从周通礼家借来的牛车下了地,车上坐着杨氏和四个女孩儿,可谓是全家老少一起出动。
早在决定耕地之前,莲子就先跑来看过了。因为这种春花生的地,去年冬上是撂荒的,所以地力尚可,只要做好保墒和施肥,丰收是没问题的。
至于肥料,这个年代可没有化肥,所以莲子只能选用最原始的纯绿色有机肥料。但是她家并没牲畜,排泄物自然不多,所以只能将少量的粪便和腐烂的秸秆混在一起,又让刘景仁在里面加了锅底灰和土,沤了大半个月,才送到地里。
到了地里,刘景仁将车停在地头上,杨氏则将车上的农具和种子往下拿,又将种子分在几个篮子里。
刘景仁牵着牛,套上犁,吆喝一声,在牛屁股上甩了一鞭子,老黄牛便哞哞叫了几声,慢慢悠悠地向前走。
以前没分家的时候,这犁地就是刘景仁的活儿,所以对于此,他自然熟悉。
这二亩地今天肯定种不完,因此刘景仁只是先犁了一亩,剩下的一半等明日再犁。
犁好了地之后,他又和杨氏开始用铁锨打垄子,随后将耙往整整齐齐打好的垄子上一放便开始向前拉,莲子姐妹则在后面帮忙推耙,得以让杨氏和刘景仁能省些力气。
这些都做完了之后,刚才还错乱不堪的新翻的地,此时竟一畦一畦的,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他们面前,让莲子不禁赞叹刘景仁的技艺。
之后要做的工作便是插孔了。杨氏和刘景仁各拿一个木头杈子,在前面插孔。他们每插一下,松软的畦子上便会并排出现两个小孔。莲子和谷子跟在杨氏后面,栗子和豆子跟在刘景仁后面,每人胳膊上都挂着一个篮子,从篮子里抓一把花生种,每个孔里点上两颗。
这种花生的流程莲子并不陌生,前世她也常跟着去做这活儿,所以自然熟悉得很。本来她以为若是天气还是旱的话,便要把种子放进水里泡上一夜再种,但是二月里雨水还算充足,想必是不需要再浸泡种子的。
虽然时近春分,但天气依然有些微微的寒冷,要想让花生在芽期生长得更好,必须要做好保墒。在莲子的那个时代,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地膜覆盖,但是在这里,这种简单的事情却成了奢求,最后只能用树叶和枯草代替。
一家人轻轻松松地忙活,在太阳落山之前便将一亩地种完,早早地收工回家,杨氏开始洗手刷锅做饭。
如今他们家也不再需要每顿饭只喝稀粥,这日晚上,杨氏除了烧了一大锅米汤,还蒸了棒子面饽饽,里面加上新采的野菜和盐巴,吃起来倍感香甜。这要是放在以前没分家的时候,累死累活地干上一天的活儿,回到家之后,沈氏也不舍得往菜里多放一滴油。
吃完了饭,一家人都到大炕上休息。
要安置在西屋里的炕并没有垒好,因为虽然现在他们生活好了很多,但是赚来的钱也已经花得差不多,所以至于垒炕这类事情,只能暂时先缓上一缓。
因为只剩了一亩没种,不必起早贪黑地忙活,再说如今的天气也不会热的受不了,必须赶在太阳出来之前贪凉快多干点活儿,所以次日一家子下地并不早。直到太阳都升起来了,才赶着牛车出去。
莲子坐在晃晃悠悠的牛车上,一路走一路看着路边沟里的杂草。这些杂草乍一看杂乱无章的,没人会去理睬它们,但是仔细找找,还能发现其中有不少药草。
第 32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