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章节
力荐河山_御书屋 作者:退戈
分卷阅读50章节
不停叩动。
整个书房里都是那有节奏的,一下重一下轻的闷响。
礼部尚书习惯了此种氛围,可旁边的主考官听着声音却很忐忑。心脏也跟着一颤一颤地,浑身僵硬。
那官员低着头,忍不住用余光窥觑陛下的神色,见对方越看眉头越紧,心里觉得不妙。赶紧低了下去,当自己不知道。
今年这卷子出的太奇怪了,几位官员选人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心虚。
往年科举开考前,前几名都定好了是哪几位。一般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名士,文章写出来,不会太难看。可今年不一样,如何破题就定了七分,文采与论述只占上三分。
谁窥觑得了陛下的心思,如何能不害怕?
上头顾登恒看了摆在最上面的两张,已经很不满意。
看得太难受了。不好看。
前几句写得的确巧妙玲珑,才情是好的,语句通畅,对仗工整。可顾登恒一眼就看出来,这话里遮遮掩掩,其实怕说得太直白,而又说错了,所以先托词两句,实际言之无物。
那几位老歼巨猾的官员就是这样的,他每日都听,听得耳朵起茧。
读书人忧国忧民的气质没品出来,胆小畏缩的模样倒是跃然纸上。
不行!
看到一半,他继续向下翻动,从中随手抽出几张。
看着看着不由笑出声来,笑声里带着明显的愠怒。讽刺道:“这个,啊?这举子说,大过卦不吉,是以,朝廷当以退为进。嗯?通篇说的什么,尽是废话,没一句有用!此人怕是连朝廷近几年做过什么事都不知道,还退?朕退了他就真的是进。这种人的文章你拿给朕看?这玩意儿能叫策论吗?”
考官低着头,礼部尚书不为所动。
“还有这个叫……”顾登恒翻到最前面的名字处,“哦,卢戈阳?这文章写得倒是跟你们做事很像。说说说,念念念,的确是一针见血,然后呢?将问题抛给朕就完了?朕自己看不出来吗?还要找个人来专门给朕添堵?光说话不做事,朕听这些没用的做什么?”
他一巴掌用力拍下,继续去翻别人的。
主考官闭着眼睛,连呼吸都不敢大声。冷汗连连,好在被闷在官帽里。
顾登恒又翻了几份,都不满意,咋舌道:“比刚才那个卢添堵还不如。都什么呢?今年的举子就这种水准?是要气死朕罢!”
外边nei监忐忑来报,顾登恒身边的nei侍小步下去,捧着一本书回来。
顾登恒瞄了一眼,才想起来,问道:“对了,那个叫谁……谁来着,朕让你加进去的那个学子。”
“方拭非。”考官连忙道,“他的卷子应该在后面。”
卷子都被翻乱了,顾登恒在最底下找到了方拭非的名字。
被放在最后边的卷子是什么意思,顾登恒自然明白。但他并未表态,只是拿过在手里,沉下心去看。
方拭非破题,与先前几位举子全然不同。开篇单刀直入,大胆陈言。言辞间比卢戈阳写得还要凌厉两分,入木三分。
第一句话就不客气地点出,既然已得大过卦,即便行事谨慎,求的就是无过,而非有功。
于寻常人来讲,无过自然比有过要好,但于朝廷社稷来说,无功即有过。层层堆叠,便是大过。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今朝廷,边关有勇将镇守,数十年未叫外敌入侵。nei有三公九寺卿,公正廉明,恪尽职守。御史大夫、户部尚书等,皆是两代老臣。忠心耿耿,素有贤名。
陛下忧国忧民,明断是非,求贤若渴。
为何国政会至于今日?
江南贪腐案绝非一日之寒,上官贪污狠戾,下官粉饰太平,万万百姓深受其害。法制虽详,睛神不贯,失格也。
边关战乱不止,通西商道被拦截多年,致使大秦各处经济萧条。
京师水道不对民公开,旧时商船荒废,水道畅通,但运送货物价格上翻数倍不止。有好事者借此牟图暴利。利民之策却未能利民。
她从本次治灾上,借以延展,分析了百姓的心理及今后的发展。
认为无论是治旱还是治涝,单单的发粮免赋,都不是治理根本。“然而小民不知远计,各便私图,非官为倡率之,则苟且因循,年復一年,而荒废愈甚。”甚至可能因此叫百姓生出了懒惰之心。
随后从纲纪、教育、科举、惩贪治腐、安定民心等,开始逐一提策。
洋洋洒洒写了有两千多字。
字迹略带潦草,看着却很舒服,并不妨碍辨认,还有些狂放不羁的意味。
书房nei落可闻针。
主考官盯着自己黑色的鞋尖,站久了,未听陛下发言,不由轻叹口气。倏然发觉耳边最响的竟然就是自己的呼吸声,连忙憋住。
前方nei侍看他一眼,又去沏了一杯热茶,端到顾登恒手边。
顾登恒拿住卷子,一时放不下来。看到一半的时候,因她这文风,失
分卷阅读50章节
分卷阅读50章节
不停叩动。
整个书房里都是那有节奏的,一下重一下轻的闷响。
礼部尚书习惯了此种氛围,可旁边的主考官听着声音却很忐忑。心脏也跟着一颤一颤地,浑身僵硬。
那官员低着头,忍不住用余光窥觑陛下的神色,见对方越看眉头越紧,心里觉得不妙。赶紧低了下去,当自己不知道。
今年这卷子出的太奇怪了,几位官员选人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心虚。
往年科举开考前,前几名都定好了是哪几位。一般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名士,文章写出来,不会太难看。可今年不一样,如何破题就定了七分,文采与论述只占上三分。
谁窥觑得了陛下的心思,如何能不害怕?
上头顾登恒看了摆在最上面的两张,已经很不满意。
看得太难受了。不好看。
前几句写得的确巧妙玲珑,才情是好的,语句通畅,对仗工整。可顾登恒一眼就看出来,这话里遮遮掩掩,其实怕说得太直白,而又说错了,所以先托词两句,实际言之无物。
那几位老歼巨猾的官员就是这样的,他每日都听,听得耳朵起茧。
读书人忧国忧民的气质没品出来,胆小畏缩的模样倒是跃然纸上。
不行!
看到一半,他继续向下翻动,从中随手抽出几张。
看着看着不由笑出声来,笑声里带着明显的愠怒。讽刺道:“这个,啊?这举子说,大过卦不吉,是以,朝廷当以退为进。嗯?通篇说的什么,尽是废话,没一句有用!此人怕是连朝廷近几年做过什么事都不知道,还退?朕退了他就真的是进。这种人的文章你拿给朕看?这玩意儿能叫策论吗?”
考官低着头,礼部尚书不为所动。
“还有这个叫……”顾登恒翻到最前面的名字处,“哦,卢戈阳?这文章写得倒是跟你们做事很像。说说说,念念念,的确是一针见血,然后呢?将问题抛给朕就完了?朕自己看不出来吗?还要找个人来专门给朕添堵?光说话不做事,朕听这些没用的做什么?”
他一巴掌用力拍下,继续去翻别人的。
主考官闭着眼睛,连呼吸都不敢大声。冷汗连连,好在被闷在官帽里。
顾登恒又翻了几份,都不满意,咋舌道:“比刚才那个卢添堵还不如。都什么呢?今年的举子就这种水准?是要气死朕罢!”
外边nei监忐忑来报,顾登恒身边的nei侍小步下去,捧着一本书回来。
顾登恒瞄了一眼,才想起来,问道:“对了,那个叫谁……谁来着,朕让你加进去的那个学子。”
“方拭非。”考官连忙道,“他的卷子应该在后面。”
卷子都被翻乱了,顾登恒在最底下找到了方拭非的名字。
被放在最后边的卷子是什么意思,顾登恒自然明白。但他并未表态,只是拿过在手里,沉下心去看。
方拭非破题,与先前几位举子全然不同。开篇单刀直入,大胆陈言。言辞间比卢戈阳写得还要凌厉两分,入木三分。
第一句话就不客气地点出,既然已得大过卦,即便行事谨慎,求的就是无过,而非有功。
于寻常人来讲,无过自然比有过要好,但于朝廷社稷来说,无功即有过。层层堆叠,便是大过。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今朝廷,边关有勇将镇守,数十年未叫外敌入侵。nei有三公九寺卿,公正廉明,恪尽职守。御史大夫、户部尚书等,皆是两代老臣。忠心耿耿,素有贤名。
陛下忧国忧民,明断是非,求贤若渴。
为何国政会至于今日?
江南贪腐案绝非一日之寒,上官贪污狠戾,下官粉饰太平,万万百姓深受其害。法制虽详,睛神不贯,失格也。
边关战乱不止,通西商道被拦截多年,致使大秦各处经济萧条。
京师水道不对民公开,旧时商船荒废,水道畅通,但运送货物价格上翻数倍不止。有好事者借此牟图暴利。利民之策却未能利民。
她从本次治灾上,借以延展,分析了百姓的心理及今后的发展。
认为无论是治旱还是治涝,单单的发粮免赋,都不是治理根本。“然而小民不知远计,各便私图,非官为倡率之,则苟且因循,年復一年,而荒废愈甚。”甚至可能因此叫百姓生出了懒惰之心。
随后从纲纪、教育、科举、惩贪治腐、安定民心等,开始逐一提策。
洋洋洒洒写了有两千多字。
字迹略带潦草,看着却很舒服,并不妨碍辨认,还有些狂放不羁的意味。
书房nei落可闻针。
主考官盯着自己黑色的鞋尖,站久了,未听陛下发言,不由轻叹口气。倏然发觉耳边最响的竟然就是自己的呼吸声,连忙憋住。
前方nei侍看他一眼,又去沏了一杯热茶,端到顾登恒手边。
顾登恒拿住卷子,一时放不下来。看到一半的时候,因她这文风,失
分卷阅读50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