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基建高手在红楼——安静的九乔(1
为了让下一代有机会吃皇粮,能够进入寨子里的重要部门谋个好前程,也是为了让孩子们以后学起来不像自己这么吃力,新余诸村的村民大多选择将孩子们送进了书院。
除了各种与日常生产劳动有关的课程之外,小学部在每年农忙时会组织生产实践,给乡亲们搭把手。再加上潇湘书院提供一餐免费午餐,这小学部对乡民们的诱惑力不小。贾放派人统计过一次,全寨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在75%以上,男孩的入学率比女孩高,基本上达到了100%。
这样哪行?
于是贾放又发动了寨子里的妇人们挨家挨户地动员,苦口婆心地劝说,终于也说动了不少父母,将女孩也送入书院读书。
小学部的教员主要由姜夫子担纲,除此之外,金融部的老金和老涂,招商部的小余,以及公共事业部的一部分已经通过了文凭考试的人员,都在书院里有所任职。
目前小学部以上还没有中学部,上面直接就是成人部和研究部这主要是因为贾放到此的时间还太短,接受小学教育的孩子们还来不及完成这部分学业。而再年长一些的,一般都选择直接参加成人部。
贾放估计,三四年以后,应该就会有第一批上中学的孩子了。
至于成人部,则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夜校,即识字班和文凭考核部;另一部分就是三个光杆研究员的研究部。
三个研究员各自都承担了一部分教学任务,除了桂遐学以外,其余人都对这些日常工作非常熟悉。此外,他们还有一半的时间,从事手中的各项研究:老邵在研究杂交水稻,张友士在捣鼓黄花蒿和钉螺,桂遐学则就各种自然现象什么有趣研究什么,贾放则尽力要给桂遐学这匹野马套上龙头,让他有个大致的研究方向。
研究员们也可以从学院的学员中发现好苗子,召入自己的学院一起做研究与实验;贾放承诺了他们,这些研究员也将领取一部分津贴,特别优秀有杰出贡献的也将获得初级研究员的职称。
贾放松了一口气:教育与研究,桃源寨的架子总算搭起来了。
有了这个框架,他就可以将现有的模式向外拓展。但是周边县镇的情况桃源寨不同,投入资源的力度也不一样。
现阶段贾放不打算把桃源寨的模式强推出去,但他正在考虑邀请南方各州县的学官到桃源寨参观学习,看看桃源寨的经验有没有、有多少值得推广到他们地头的可能。
*
将张友士和桂遐学安顿好,贾放就准备回大观园去了。谁知这时田友明匆匆跑来找贾放:贾三爷,有空吗?
贾放见到田友明,先向他贺喜:恭喜啊,听说你已经准备去领证了。
田友明摸着后脑憨厚地笑,说:多谢贾三爷,我已经和鞠家的姑娘扯证了。我家小妹和赵队长扯证了。
近来相亲大会成果丰硕,寨子里的年轻人喜结连理的相当多,他们大多先去户籍档案办公室领个证,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先把名分先定下了,然后再谈其他。
扯证之后的青年男女,便能够大大方方地成双入对,也有经常到对方家里帮一帮忙,搭把手的。纵使亲密,旁人也笑话不得毕竟贾三爷都说过,领了证就是夫妻。
但寨子里这些年轻人都还没有直接一道生活,毕竟婚姻大事,大家都挺重视,谁都想有个值得铭记的仪式。
贾放一拍后脑:你提醒我了,集体婚礼得赶紧办了。
田友明的脸咕嘟一声立刻就红了,努力转移话题,说:今天来是记得贾三爷提过一回,说是等我那制糖作坊搭出一个样子之后,请您过去看一看的。
贾放点点头,说:可是建好了?
田友明欢然点头:最近也收了好些甘蔗,刚好可以开始制糖。
说来也巧,桃源寨附近很多村寨都种甘蔗,平日里这些甘蔗都是销往武元县一带。前些日子太行与王屋山崩,这些村寨便不怎么再敢武元去,听说桃源寨收,就一起都卖到桃源寨来。
贾放便随田友明去看新的糖厂作坊。
两人一面过青坊桥,田友明一面感谢贾放:多谢贾三爷为我们安排的那一口沼气井。
田友明开始建请作坊的时候,贾放就帮他规划了一座沼气池。田友明制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料都可以填充到这沼气池里,产生的沼气则刚好可以作为供制糖作坊熬糖的燃料。
小事一桩!贾放随口答应,反正建沼气池的开支也是从田家申请的创业贷款里扣去的,他一点儿也不肉疼。
俺爹已经试用了那沼气的火力,果然好用,文火武火还能调节。田友明喜滋滋地说,回想以前烧柴那日子,真是辛苦。
贾放登时开起了玩笑:现在不用烧柴了,你那位使柴刀的朋友会不会怪你?
田友明:您说米三刀呀,他才不会,他现在忙着养蜂,根本顾不上砍柴了。再说,将来家家都能用上沼气,谁还要费那事到山里去砍柴呀?
前一阵子米三刀受贾放所托,开始尝试养蜂,他除了当日分蜂分出的两只蜂箱之外,又去野外采了好几只野蜂巢,带回来分蜂群盛入蜂箱中养殖,算来不久就可以收第一茬蜜了。
贾放笑道:我找米三刀也有事,不过,先去看你的,看过你的糖坊再说。
两人越过青坊桥,来到右岸。田家的糖坊已经建起来了,看外头像是一座二进的小院子。走进第一进,贾放就见到一个二十不到,身形瘦弱的姑娘,正在持刀削甘蔗皮。那些以往被当做废弃物丢掉的甘蔗皮,现在也被盛在一个竹筐里,等积攒多了,会被当做填料填到沼气池里去。
贾三爷,这是拙荆。田友明红着脸介绍。
贾放便知这就是鞠三娘了。他点头向对方示意鞠三娘和田友明的故事他当然晓得,正是因为了解了这一家的实际情况,贾放才很干脆地提出了废除高额彩礼之事。
现在看到鞠三娘,贾放唯一的感慨便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鞠三娘低着头站起来,向贾放问好之后,红着脸站在田友明身边一声不吭。田友明则情不自禁地握住了媳妇的小手。
贾放瞅瞅这俩,点点头说:好了,晓得你们这间是糖坊了还是让我看看你们的制糖工艺吧!
田友明赶紧放开鞠三娘,就从这处理甘蔗开始,将主要的工序与流程一项一项地向贾放介绍。
贾放一边听一边想,说:我瞅着你们这工艺,似乎还可以改一改。
田友明便皱起眉头:我爹说过,这是古法工艺,只有遵循古法,制出来的糖,才是顶顶好的糖。
贾放嗤的一声就笑了,望着田友明不说话。鞠三娘依旧红着脸,却小声小声地对田友明说了几句,田友明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忙不迭地向贾放赔罪,贾三爷什么都还没说,我便急着申辩,这真是太不知好歹了罪过罪过,贾三爷请恕罪。
他诚心诚意地道:今日把贾三爷请来,就是请您指点的。您请尽管说。
第116章
这红香糖坊的糖, 是从甘蔗中提取糖汁之后,熬成的黑糖。贾放到时,这田友明袖子里已经装了一小包样品, 先递了给贾放看。
贾放看了看,确认是品质非常优秀的古法黑糖, 送到口中尝了一点点, 入口除了甜味, 还有一股淡淡的焦香, 这证明黑糖熬制的过程中火候非常足, 田家的古法确实很上道。
他再由田友明带着, 看了一遍制作黑糖的工艺。见田家作坊是用畜力驱动的榨汁设备将甘蔗中的蔗糖汁都榨出来, 然后将甘蔗汁倒入一口大锅中加温,待温度加到一定程度,锅中甘蔗汁的杂质便自然而然地形成泡沫, 浮上表面, 这时便用笊篱之类的工具将杂质滤去, 剩下就是纯净的甘蔗糖汁。
这口大锅里的的糖汁便会送到两排并行排列的四联锅跟前,开始熬糖。
这熬糖,其实就是去除糖汁中的水分,让糖汁熬制成为极其粘稠的糖浆的过程。糖坊在灶上放置四个大锅,锅底下有火力不断加热。熬糖人则不断地将糖汁从一口锅移到另一口锅,在这过程中促进水分的持续挥发。
待到糖浆熬制非常粘稠, 这锅里的糖浆便会被舀到一个巨大的木桶里,不断搅动, 让糖浆自然冷却并凝结。在糖浆凝结之前,这木桶里的糖浆会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里,让糖浆凝结成型, 之后再切割成一块一块的,便是贾放手上拿到的古法黑糖了。
按照田友明所说,田家现在熬糖的人是他的父亲,田家爹在熬糖上有足够的经验和对火候的判断。但田家爹年纪大了,这又是体力活,田友明迟早要把这活接过来的。
田友明听贾放说似乎可以改一改,相当不解,毕竟这一套古法已经流传了数百年,恐怕他的祖父出生时,这制糖法已经是这样,从没有人想过竟然要改一改。
好在他有个贤惠的妻子,在鞠三娘的提醒下,田友明才赶紧肃然向贾放行礼,请他明言。
贾放却笑着说:甭管成与不成,我先说出来,咱们慢慢探讨。
头一件,是这榨汁。贾放指着榨汁的机器,我建议你们可以考虑将榨汁之后的甘蔗渣浸水,将浸泡的水一起加入熬糖的糖汁里一并熬制。这样可以提高你们的出糖率。
田友明涨红了脸反驳:我们的古法就是说,这水是一点都不能加的。
贾放望着田友明那张脸,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执拗得可爱。贾放做出这判断的依据是蔗糖可溶于水,而反正那些水分之后也是要蒸发掉的。
但是田友明却摆出了一副兢兢业业的面孔,表示为了质量计,他要坚持古法不能妥协,即便是面对寨子里地位如此之高的贾放,这个家伙也不肯丝毫让步很好!
贾放知道遇上了一个对自己要求极高,半点也不肯放松的年轻人。
他微笑着开口,丝毫也不愿打消对方的坚持与热情:我只是这样一说,究竟是不是能提高出糖率,又或是会不会影响制糖的质量,你其实完全可以试一试再下结论。
比如你可以用同样重量的甘蔗,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糖,一种纯粹榨汁,另一种加入浸泡甘蔗渣的水,熬制之后比较制出黑糖的重量和品质,然后得出你自己的结论。
贾放诱导田友明尝试一下实验的乐趣。田友明觉得这倒可以接受,反正他是想要坚持古法的,但如果新的办法比古法更好那至少改一改也并不是全无依据的嘛!
至于这背后的原理嘛,你可以做完实验之后去请教一下理学院的桂遐学桂教员。
贾放笑着说,然后丢出一记重磅的诱饵:另外就是想问你,你想不想做冰糖?
还没等田友明答话,另外一个声音接口道:冰糖?您是说冰糖?
田家爹迈着大步走了进来,带着满脸的难以置信,大声问贾放:贾三爷,我没听错您的话吧?你是说制冰糖?
贾放点头:对,冰糖!
糖在自然界能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其中以大颗粒结晶的方式存在的,便是冰糖。
贾放很能理解田家爹的激动,毕竟这个时空里工业制糖还没有开始,世面上最常见的就是红糖和黑糖,而冰糖是可以入药的。作为一种药材,可想而知这冰糖的价值有多高。
贾放的这记诱饵抛出来,田友明还不怎么地,先把田家爹给炸了出来。
贾三爷,田家爹先郑重向贾放问好,没有想到您竟然也精通这制糖之术。
贾放连忙谦虚,说他只是看过一些闲书,上面提到了这种技术,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尝试过,属于光说不练,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那种人。
田家爹沉默了片刻,道:小民还记得年纪小的时候,先祖父确实提过咱家的作坊做过冰糖。
贾放颔首:冰糖的制法早有流传,否则冰糖也不会成为一种药物入药。但是田家这样的小糖坊,规模受限、材料受限,再加上制糖的方法都是父祖到儿孙之间的口口相传,传着传着,这做法就丢了。
田友明瞅瞅自己爹,赶紧冲贾放就拜了下去,激动地大声道:请贾三爷赐教。
冰糖的利润,想想就让人心热啊只要他们糖坊能把这技术再找回来。
贾放却郑重提醒:我丑话说在前头,我能够找到文字记述的冰糖制糖法,但是这制糖法究竟如何在桃源寨实现,还需要你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好好研究,不断尝试,甚至可能需要失败百次千次,才能实现形成一套可以用于实际生产的方案。
这里风险甚大,甚至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你们的投入很大,回报却没有预想的那么丰厚,你们可能会等上一季又一季,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这样,你们还愿意尝试吗?
田家爹登时转过头,与田友明相互看了看。父子两人都是有点迟疑。
贾放见状,表示很理解:各位可以商量一回,等到有结论了再说。到时若是我不在寨子里,几位可以去找桂遐学研究员。
说罢贾放就告辞要走,谁知田家爹把贾放叫住了,然后飞快地与田友明和鞠三娘商量了几句,转过身来冲贾放点头道:贾三爷,我们愿意尝试。
真的愿意?再大的风险也不怕?贾放问出口,也觉得自己有点矫情。
不怕!田家爹说了心里话,咱家从余江过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把糖坊再开起来。如今更加不该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的。
再说了,咱家除了试制这冰糖以外,也依旧会按照古法做黑糖,自家营生还是会保留,出产会有一些,至少收支相抵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田家爹刚才已经暗自盘算过了投入糖坊的花费,毕竟贾放给的创业贷款利息极低,他们不用担心利滚利的问题,这贷款便迟早能还上。
再说他也还计算着,除了糖坊以外,自家和即将要嫁出去的小妹家里,房前屋后多种些辣椒、番茄、各种蔬菜,都是能赚钱的,不愁撑不过这最初不怎么赚钱的几年。
非常好!贾放对田家爹的魄力感到非常满意,并且与田家父子媳妇一道约定了时间,讨论制冰糖的技术,然后找了米三刀,去取了他要的东西,便匆匆回大观园去了。
恋耽美
除了各种与日常生产劳动有关的课程之外,小学部在每年农忙时会组织生产实践,给乡亲们搭把手。再加上潇湘书院提供一餐免费午餐,这小学部对乡民们的诱惑力不小。贾放派人统计过一次,全寨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在75%以上,男孩的入学率比女孩高,基本上达到了100%。
这样哪行?
于是贾放又发动了寨子里的妇人们挨家挨户地动员,苦口婆心地劝说,终于也说动了不少父母,将女孩也送入书院读书。
小学部的教员主要由姜夫子担纲,除此之外,金融部的老金和老涂,招商部的小余,以及公共事业部的一部分已经通过了文凭考试的人员,都在书院里有所任职。
目前小学部以上还没有中学部,上面直接就是成人部和研究部这主要是因为贾放到此的时间还太短,接受小学教育的孩子们还来不及完成这部分学业。而再年长一些的,一般都选择直接参加成人部。
贾放估计,三四年以后,应该就会有第一批上中学的孩子了。
至于成人部,则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夜校,即识字班和文凭考核部;另一部分就是三个光杆研究员的研究部。
三个研究员各自都承担了一部分教学任务,除了桂遐学以外,其余人都对这些日常工作非常熟悉。此外,他们还有一半的时间,从事手中的各项研究:老邵在研究杂交水稻,张友士在捣鼓黄花蒿和钉螺,桂遐学则就各种自然现象什么有趣研究什么,贾放则尽力要给桂遐学这匹野马套上龙头,让他有个大致的研究方向。
研究员们也可以从学院的学员中发现好苗子,召入自己的学院一起做研究与实验;贾放承诺了他们,这些研究员也将领取一部分津贴,特别优秀有杰出贡献的也将获得初级研究员的职称。
贾放松了一口气:教育与研究,桃源寨的架子总算搭起来了。
有了这个框架,他就可以将现有的模式向外拓展。但是周边县镇的情况桃源寨不同,投入资源的力度也不一样。
现阶段贾放不打算把桃源寨的模式强推出去,但他正在考虑邀请南方各州县的学官到桃源寨参观学习,看看桃源寨的经验有没有、有多少值得推广到他们地头的可能。
*
将张友士和桂遐学安顿好,贾放就准备回大观园去了。谁知这时田友明匆匆跑来找贾放:贾三爷,有空吗?
贾放见到田友明,先向他贺喜:恭喜啊,听说你已经准备去领证了。
田友明摸着后脑憨厚地笑,说:多谢贾三爷,我已经和鞠家的姑娘扯证了。我家小妹和赵队长扯证了。
近来相亲大会成果丰硕,寨子里的年轻人喜结连理的相当多,他们大多先去户籍档案办公室领个证,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先把名分先定下了,然后再谈其他。
扯证之后的青年男女,便能够大大方方地成双入对,也有经常到对方家里帮一帮忙,搭把手的。纵使亲密,旁人也笑话不得毕竟贾三爷都说过,领了证就是夫妻。
但寨子里这些年轻人都还没有直接一道生活,毕竟婚姻大事,大家都挺重视,谁都想有个值得铭记的仪式。
贾放一拍后脑:你提醒我了,集体婚礼得赶紧办了。
田友明的脸咕嘟一声立刻就红了,努力转移话题,说:今天来是记得贾三爷提过一回,说是等我那制糖作坊搭出一个样子之后,请您过去看一看的。
贾放点点头,说:可是建好了?
田友明欢然点头:最近也收了好些甘蔗,刚好可以开始制糖。
说来也巧,桃源寨附近很多村寨都种甘蔗,平日里这些甘蔗都是销往武元县一带。前些日子太行与王屋山崩,这些村寨便不怎么再敢武元去,听说桃源寨收,就一起都卖到桃源寨来。
贾放便随田友明去看新的糖厂作坊。
两人一面过青坊桥,田友明一面感谢贾放:多谢贾三爷为我们安排的那一口沼气井。
田友明开始建请作坊的时候,贾放就帮他规划了一座沼气池。田友明制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料都可以填充到这沼气池里,产生的沼气则刚好可以作为供制糖作坊熬糖的燃料。
小事一桩!贾放随口答应,反正建沼气池的开支也是从田家申请的创业贷款里扣去的,他一点儿也不肉疼。
俺爹已经试用了那沼气的火力,果然好用,文火武火还能调节。田友明喜滋滋地说,回想以前烧柴那日子,真是辛苦。
贾放登时开起了玩笑:现在不用烧柴了,你那位使柴刀的朋友会不会怪你?
田友明:您说米三刀呀,他才不会,他现在忙着养蜂,根本顾不上砍柴了。再说,将来家家都能用上沼气,谁还要费那事到山里去砍柴呀?
前一阵子米三刀受贾放所托,开始尝试养蜂,他除了当日分蜂分出的两只蜂箱之外,又去野外采了好几只野蜂巢,带回来分蜂群盛入蜂箱中养殖,算来不久就可以收第一茬蜜了。
贾放笑道:我找米三刀也有事,不过,先去看你的,看过你的糖坊再说。
两人越过青坊桥,来到右岸。田家的糖坊已经建起来了,看外头像是一座二进的小院子。走进第一进,贾放就见到一个二十不到,身形瘦弱的姑娘,正在持刀削甘蔗皮。那些以往被当做废弃物丢掉的甘蔗皮,现在也被盛在一个竹筐里,等积攒多了,会被当做填料填到沼气池里去。
贾三爷,这是拙荆。田友明红着脸介绍。
贾放便知这就是鞠三娘了。他点头向对方示意鞠三娘和田友明的故事他当然晓得,正是因为了解了这一家的实际情况,贾放才很干脆地提出了废除高额彩礼之事。
现在看到鞠三娘,贾放唯一的感慨便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鞠三娘低着头站起来,向贾放问好之后,红着脸站在田友明身边一声不吭。田友明则情不自禁地握住了媳妇的小手。
贾放瞅瞅这俩,点点头说:好了,晓得你们这间是糖坊了还是让我看看你们的制糖工艺吧!
田友明赶紧放开鞠三娘,就从这处理甘蔗开始,将主要的工序与流程一项一项地向贾放介绍。
贾放一边听一边想,说:我瞅着你们这工艺,似乎还可以改一改。
田友明便皱起眉头:我爹说过,这是古法工艺,只有遵循古法,制出来的糖,才是顶顶好的糖。
贾放嗤的一声就笑了,望着田友明不说话。鞠三娘依旧红着脸,却小声小声地对田友明说了几句,田友明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忙不迭地向贾放赔罪,贾三爷什么都还没说,我便急着申辩,这真是太不知好歹了罪过罪过,贾三爷请恕罪。
他诚心诚意地道:今日把贾三爷请来,就是请您指点的。您请尽管说。
第116章
这红香糖坊的糖, 是从甘蔗中提取糖汁之后,熬成的黑糖。贾放到时,这田友明袖子里已经装了一小包样品, 先递了给贾放看。
贾放看了看,确认是品质非常优秀的古法黑糖, 送到口中尝了一点点, 入口除了甜味, 还有一股淡淡的焦香, 这证明黑糖熬制的过程中火候非常足, 田家的古法确实很上道。
他再由田友明带着, 看了一遍制作黑糖的工艺。见田家作坊是用畜力驱动的榨汁设备将甘蔗中的蔗糖汁都榨出来, 然后将甘蔗汁倒入一口大锅中加温,待温度加到一定程度,锅中甘蔗汁的杂质便自然而然地形成泡沫, 浮上表面, 这时便用笊篱之类的工具将杂质滤去, 剩下就是纯净的甘蔗糖汁。
这口大锅里的的糖汁便会送到两排并行排列的四联锅跟前,开始熬糖。
这熬糖,其实就是去除糖汁中的水分,让糖汁熬制成为极其粘稠的糖浆的过程。糖坊在灶上放置四个大锅,锅底下有火力不断加热。熬糖人则不断地将糖汁从一口锅移到另一口锅,在这过程中促进水分的持续挥发。
待到糖浆熬制非常粘稠, 这锅里的糖浆便会被舀到一个巨大的木桶里,不断搅动, 让糖浆自然冷却并凝结。在糖浆凝结之前,这木桶里的糖浆会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里,让糖浆凝结成型, 之后再切割成一块一块的,便是贾放手上拿到的古法黑糖了。
按照田友明所说,田家现在熬糖的人是他的父亲,田家爹在熬糖上有足够的经验和对火候的判断。但田家爹年纪大了,这又是体力活,田友明迟早要把这活接过来的。
田友明听贾放说似乎可以改一改,相当不解,毕竟这一套古法已经流传了数百年,恐怕他的祖父出生时,这制糖法已经是这样,从没有人想过竟然要改一改。
好在他有个贤惠的妻子,在鞠三娘的提醒下,田友明才赶紧肃然向贾放行礼,请他明言。
贾放却笑着说:甭管成与不成,我先说出来,咱们慢慢探讨。
头一件,是这榨汁。贾放指着榨汁的机器,我建议你们可以考虑将榨汁之后的甘蔗渣浸水,将浸泡的水一起加入熬糖的糖汁里一并熬制。这样可以提高你们的出糖率。
田友明涨红了脸反驳:我们的古法就是说,这水是一点都不能加的。
贾放望着田友明那张脸,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执拗得可爱。贾放做出这判断的依据是蔗糖可溶于水,而反正那些水分之后也是要蒸发掉的。
但是田友明却摆出了一副兢兢业业的面孔,表示为了质量计,他要坚持古法不能妥协,即便是面对寨子里地位如此之高的贾放,这个家伙也不肯丝毫让步很好!
贾放知道遇上了一个对自己要求极高,半点也不肯放松的年轻人。
他微笑着开口,丝毫也不愿打消对方的坚持与热情:我只是这样一说,究竟是不是能提高出糖率,又或是会不会影响制糖的质量,你其实完全可以试一试再下结论。
比如你可以用同样重量的甘蔗,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糖,一种纯粹榨汁,另一种加入浸泡甘蔗渣的水,熬制之后比较制出黑糖的重量和品质,然后得出你自己的结论。
贾放诱导田友明尝试一下实验的乐趣。田友明觉得这倒可以接受,反正他是想要坚持古法的,但如果新的办法比古法更好那至少改一改也并不是全无依据的嘛!
至于这背后的原理嘛,你可以做完实验之后去请教一下理学院的桂遐学桂教员。
贾放笑着说,然后丢出一记重磅的诱饵:另外就是想问你,你想不想做冰糖?
还没等田友明答话,另外一个声音接口道:冰糖?您是说冰糖?
田家爹迈着大步走了进来,带着满脸的难以置信,大声问贾放:贾三爷,我没听错您的话吧?你是说制冰糖?
贾放点头:对,冰糖!
糖在自然界能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其中以大颗粒结晶的方式存在的,便是冰糖。
贾放很能理解田家爹的激动,毕竟这个时空里工业制糖还没有开始,世面上最常见的就是红糖和黑糖,而冰糖是可以入药的。作为一种药材,可想而知这冰糖的价值有多高。
贾放的这记诱饵抛出来,田友明还不怎么地,先把田家爹给炸了出来。
贾三爷,田家爹先郑重向贾放问好,没有想到您竟然也精通这制糖之术。
贾放连忙谦虚,说他只是看过一些闲书,上面提到了这种技术,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尝试过,属于光说不练,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那种人。
田家爹沉默了片刻,道:小民还记得年纪小的时候,先祖父确实提过咱家的作坊做过冰糖。
贾放颔首:冰糖的制法早有流传,否则冰糖也不会成为一种药物入药。但是田家这样的小糖坊,规模受限、材料受限,再加上制糖的方法都是父祖到儿孙之间的口口相传,传着传着,这做法就丢了。
田友明瞅瞅自己爹,赶紧冲贾放就拜了下去,激动地大声道:请贾三爷赐教。
冰糖的利润,想想就让人心热啊只要他们糖坊能把这技术再找回来。
贾放却郑重提醒:我丑话说在前头,我能够找到文字记述的冰糖制糖法,但是这制糖法究竟如何在桃源寨实现,还需要你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好好研究,不断尝试,甚至可能需要失败百次千次,才能实现形成一套可以用于实际生产的方案。
这里风险甚大,甚至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你们的投入很大,回报却没有预想的那么丰厚,你们可能会等上一季又一季,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这样,你们还愿意尝试吗?
田家爹登时转过头,与田友明相互看了看。父子两人都是有点迟疑。
贾放见状,表示很理解:各位可以商量一回,等到有结论了再说。到时若是我不在寨子里,几位可以去找桂遐学研究员。
说罢贾放就告辞要走,谁知田家爹把贾放叫住了,然后飞快地与田友明和鞠三娘商量了几句,转过身来冲贾放点头道:贾三爷,我们愿意尝试。
真的愿意?再大的风险也不怕?贾放问出口,也觉得自己有点矫情。
不怕!田家爹说了心里话,咱家从余江过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把糖坊再开起来。如今更加不该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的。
再说了,咱家除了试制这冰糖以外,也依旧会按照古法做黑糖,自家营生还是会保留,出产会有一些,至少收支相抵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田家爹刚才已经暗自盘算过了投入糖坊的花费,毕竟贾放给的创业贷款利息极低,他们不用担心利滚利的问题,这贷款便迟早能还上。
再说他也还计算着,除了糖坊以外,自家和即将要嫁出去的小妹家里,房前屋后多种些辣椒、番茄、各种蔬菜,都是能赚钱的,不愁撑不过这最初不怎么赚钱的几年。
非常好!贾放对田家爹的魄力感到非常满意,并且与田家父子媳妇一道约定了时间,讨论制冰糖的技术,然后找了米三刀,去取了他要的东西,便匆匆回大观园去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