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轮回之修魂2——阿豆(6)
柳世安摇了摇头,罚得轻吗?不算轻了。你也说是形同谋反,并不是真的谋反了。陛下并无嫡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原本忠王是最受陛下看重的皇子,也是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皇子。如今忠王的母族妻族和这些年收纳的羽翼都被当今圣上一网打尽了,他如今除了宫里的贵妃娘娘,也只剩下个空壳子的王府。连掌管后宫多年的贵妃娘娘都因此事失宠,失权禁足。原本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皇子,如今却成了诸位皇子中势力最单薄的一个,以后恐怕连自保都艰难。圣上对他已有心结,认为他不走正道,偏爱魑魅魍魉的行事。忠王现在已无可能光明正大的成为太子,甚至继承皇位了。这不就是最大的惩罚吗?
你说的也在理。忠王毕竟是当今圣上的亲儿子,怎么会没有父子之情,总会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忠王如此行事,陛下却宽赦了他。那从此以后,他再做什么忤逆圣上的事,圣上再怎么罚他,天下人也不会说陛下无情了。若是忠王能从此安分下来,陛下也不会记挂旧恶,不给自己的儿子留活路。当今圣上是个明君,不会不教而诛。这一次的惩罚,算是对忠王的警告。下一次就不会轻易放过了。
忠王既然是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皇子,那他为何如此行事?私开铁矿,笼络群臣,这些都是犯忌讳的事。
天性如此吧。忠王虽然因为是长子最受皇帝重视,可是迟迟没有被立为太子,就是因为当今圣上还很重视皇子的才干德行,因此还在观察诸皇子的所作所为。单凭是长子,还是不够的。可惜忠王想的不是如何展现自己的才干德行,而是想笼络群臣为自己造势,想要通过大势逼迫圣上立他为太子,简直是妄想。忠王又在私下圈养死士,笼络武官勋贵,打造兵器,这就是在为造反做准备。想必忠王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力德行都不足,肯定不会被圣上立为太子,所以才有此准备,柳世安略带讽刺的说。
世安兄好像很了解当今圣上?
柳世安摇摇头,我怎敢说了解陛下。我中了探花之后,入翰林院为官,也有在陛下左右侍奉笔墨的时候。多听多看,也能稍微了解一些陛下的性情。知道陛下是有为明君,还是看那些旧年案卷看出来的,看了从陛下登基以来的那些案卷,就差不多能了解当今圣上的行事风格。而且在朝中为官,你看看那些受重用的官员都是什么性情,也能大略了解当今圣上如何用人。今上气量宽宏,朝臣们平日里行事并不战战兢兢的。就是对后宫女子,也不以美色偏颇,而是以子嗣功劳资历来分封位份。在这样的圣上手下为官为臣,大家都可以安心。
可惜忠王不类其父。
是啊。忠王身为皇长子,若是性情类父,那就是最好的太子人选。朝廷也会安稳许多。如今忠王出局,其余诸皇子角逐太子之位。在太子人选定下来之前,皇室之争可能平息不下来。不过这与朝廷,与朝廷官员来说没什么大的关系。如今朝政大事都被陛下牢牢的抓在手中,太子之事也是陛下一言而决。只要陛下不选一个类似忠王这样品性不好的皇子做继承人,那朝廷诸臣也不会太过干涉太子人选。毕竟陛下现在年富力强,朝廷更迭的时间还远着呢。
柳石听到这些信息,也放心了许多。他隐隐猜到铁矿的事是柳世安曝光出去的,也就是说忠王是他拉下马的。他原本还挺担心柳世安参与储位之争的,这种太子之争,是皇室内部的事情。朝臣参与进去多半没有善终的。
如今看来柳世安很清醒,虽然忠王被拉下马,但那是忠王自己行事不当,自作自受。只要柳世安没有明摆着投入哪个皇子的麾下,那他就还能算是当今圣上的纯臣。
像柳世安和柳石这种没有背景的读书人,做官之后想要迅速发达,可以投靠一些权贵。想要稳妥一些,善始善终,那最好还是做个纯臣。
当然纯臣也是相对的,考科举必然有座师,有同年,也就算是有派系。有派系就会有朝臣之间的争权夺利,这是免不了的。
放下了心,他们也不再谈论圣上和忠王这些有些犯上的话题,而是说起了柳世安做官以来的感受,以及柳石在家读书的收获。
柳世安对柳石读书的进度基本表示满意,又列了一些书单给他,我进入翰林院后,抄了不少外面没有的书籍,都摆在书房里。你自己在书房里挑书看,最好都自己抄上一本,这些书以后是能留给子孙后代的。
多谢世安兄。
你先在家读几天书,等到我的休憩日,我带你去镇国公府。我偶然间与老镇国公结了一点交情,就把你推荐给了他,教他的独孙念书。
镇国公是勋贵吧?你这文武相交,不怕外面的物议吗?
柳世安摆了摆手,镇国公府与其他的勋贵不同,首先仙逝的先皇后就出自镇国公府,她就是现在的老镇国公之女。先皇后并无子嗣,镇国公府没有牵扯进储位之争。圣上对先皇后很有些感情,因此他对镇国公府别有一份宽容。其次,镇国公世子前些年在北面战场上牺牲了,如今镇国公府的男丁,就只剩下了一个老迈的镇国公,还有镇国公世子留下的一个儿子,被当今封为了镇国公世孙。老镇国公已不可能上战场,或者进入朝廷掌权。而镇国公世孙要进入军队,执掌军权,恐怕还要等二十年。因此现在的镇国公府恐怕是最不会牵扯进麻烦的人家,偏偏他们家很受皇上的重视,也无人敢欺。你去教镇国公世孙读书,不管能不能结下一份交情,起码不会惹什么麻烦。况且他们家给的束修也丰厚,你攒一点银子,也能尽早接家小进京。
柳石听了之后,心里也很是赞同。要说有钱的还是这些勋贵人家,到这样待遇好又没有麻烦的人家教书,也真是一份好差事。
就此与柳世安约定好,等到他的休憩日,一起去拜访老镇国公。
镇国公世孙主今年5岁,刚刚开始启蒙。不过他以后从武,现在是筋骨没有长好,因此每日练武的时间不长,等他年岁大一些,还是会以练武骑射为主的。你教他读书,不用以科举文章为重,他今后也用不着这些。倒是可以教他作诗词,多读一些史书或者传记,或者琴棋书画之类陶冶情操的东西。
柳石笑道,我懂,因材施教嘛。
柳石做过一辈子的学官大儒,怎么教人读书还是知道的。这种不以科举为重的,那就可以教的更杂更多一些。完全可以没有负担,自由发挥了。
第9章
镇国公府接了拜帖,又回了帖子,约定好柳世安和柳石三日后拜访镇国公府。
到了正日子,柳世安和柳石登门拜访镇国公。
老镇国公也是沙场上的宿将,不过离开战场回家养老,又经历了一番丧子丧女之痛后,身上看起来也没有多少武将的气息了。
他倒是心境平和,非如此不能在经历了那么多人生波折之后,还身体健康的照料教管孙子,庇护着整个镇国公府。
若不是有老镇国公在,家里只剩个几岁男丁的镇国公府眨眼间就会败落。
因为小孩子不能做官,不能从军,一家子老弱妇孺,别的权贵又怎么会放在眼里?就算是有皇帝的情分也没办法,皇帝要操心的国家大事那么多,皇室和宗室子弟也不是省心的,一个去世的先皇后娘家,没有能当家的男丁能加恩,又能怎么照顾呢?难道遇到了委屈为难,镇国公府的寡妇们就进宫去告状吗?现在宫中高位分的妃子,过去都是在先皇后手下过活的。可先皇后毕竟去世了,现在宫里还有谁能把镇国公府放在眼里,说不定心里还有芥蒂呢。
也就是老镇国公在,权贵勋贵都会对镇国公府维持一份敬意。宫中但凡有什么宴会赏赐,皇帝也不会忘了镇国公府的那一份。皇帝为了诸皇子烦心的时候,因为镇国公府这个皇帝的岳家立场中立,皇帝还挺愿意没事的时候到镇国公府说说话散散心的。
想必老镇国公对镇国公府的现状也心知肚明,所以平日里认真养生,恬淡生活,争取长命百岁,能撑到孙子成年掌权,重孙子出世的时候,那镇国公府才算从低潮里重新起来了。
老镇国公一见到柳世安就笑了,柳探花来了,咱们自己人就别多礼了,这就是你的族兄弟柳石,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柳石,嗯,不错,是个人才,柳探花你介绍来的人我是放心的,明儿个就搬来镇国公府,开始授课吧。
柳石哭笑不得,都没有考校一二,打量了几眼就说他是个人才,打量的出来吗?
不过柳石也看明白了,老镇国公与柳世安关系匪浅,他是因为相信柳世安,才这么轻易的决定让柳石给他的独孙当启蒙老师的。不管柳石的学问如何,只要人品可信,一个举人给一个顽童启蒙那是绰绰有余了。现在镇国公府的未来都寄托在镇国公世孙身上,学问和武功都可以慢慢学,唯有性情品行,要是被人教坏了,那就万事皆休!
所以这启蒙老师,重要的倒不是学问如何,而是一定要找一个可信之人。
第二日柳石就搬进了镇国公府里。柳石也是曾经出身勋贵之人,住进镇国公府给他准备的房间,看见那些精致的家具被褥和摆设文玩,也能看出来镇国公府对他这个启蒙老师非常厚待。镇国公府还专门给他派了个小厮照料日常起居,柳石平日里除了上课,剩下的时间就安心读书,也是非常的惬意了。
镇国公世孙李承嗣是个非常认真懂事的孩子。没教他之前,柳石还担心镇国公府的妇孺把这个宝贝独孙宠坏了,要是像贾宝玉那样的性情,就是将来会读书作诗,怕也撑不起一个国公府。
后来才知道,自从镇国公府世子死于北面战场,老镇国公就把这个独孙接到了身边,一起起居坐卧。家里的女人虽然宠溺这个唯一的男丁,奈何相处的时间着实不多,才没有宠坏了他。
老镇国公常年在战场上,年过三十才得了一子,怕他不成材也是亲自教养,等他能独当一面了才上折子回家养老。本以为到了孙子辈家里的男丁就会多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战场上杀戮过重,镇国公世子也是年过三十才得一独子。若是镇国公世子还在,以他的年纪以后也许还会有孩子。可他偏偏在战场上没了。
这下镇国公府就断代了。
每代镇国公都是在战场上获取军功,有这份功劳,那荫庇子孙毫无问题。在战场上和同袍战友结下的交情也能和镇国公府互相扶持。
可现在镇国公世子没了,就算皇帝看在情分上封了李承嗣为世孙,他成年后就可以继承镇国公爵位。可是二十年后现在的皇帝恐怕不在世了,继位的皇帝对镇国公府不会有今上的这份感情,老镇国公早已退休养老,镇国公世子也早就死在了战场上,等到李承嗣承爵的时候,镇国公府对朝廷来说也就没有什么功劳了。就算是成为了新的镇国公,那也只是个空壳子的公爵,没有丝毫权势和军权。
所以老镇国公一方面好好的教养孙子。另一方面,他也不能不思量一下下任皇帝的人选。
哪怕继任的皇帝对镇国公府没有今上的感情,那也不能是对镇国公府心存偏见和不满的人。比如贵妃娘娘和皇长子忠王母子。
先皇后在世的时候,向来贤良淑德,对后宫的妃嫔和子嗣都很和善。她自己又没有诞育子嗣,因此在后宫里着实没结什么仇家。反倒是她去世后,贵妃娘娘想登上皇后之位,被皇帝一巴掌拍下去了。皇帝怀念先皇后,因此看后宫的女人,不觉得她们哪个配得上皇后之尊位,从没有再立继后的意思。
贵妃娘娘不敢恨皇帝,反而把这事记在了先皇后和镇国公府头上,深恨着先皇后死了还要妨碍自己,也恨皇帝对镇国公府的这份看重。忠王受其母的耳濡目染,对先皇后也没什么孝心,对镇国公府也没什么好意。
老镇国公虽然察觉了忠王的恶意,可忠王是皇帝的长子,他也奈何不得。若他攻击忠王,在皇帝那里就失了不参与储位之争的立场,镇国公府更可能早早失了皇上的偏爱。可是若是有朝一日,忠王成为太子,或者继位皇帝,那镇国公府恐怕就没有什么未来可言了。
这次是柳世安主动与老镇国公结交,然后对他提供了忠王的亲信在清河县私开铁矿的消息。
老镇国公不知道柳世安这么做是图什么?
柳世安没有任何权贵的背景,也不是哪个皇子的人。他冷眼瞧着,皇帝还非常看重这个柳世安,眼看着柳世安就是当今圣上下一个重用的重臣。
柳世安若想要权势,他自可以从当今圣上那里得到。镇国公府这样的勋贵人家对文臣也提供不了多少帮助。
若说忠王是柳世安的仇人,可是忠王怎么会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清河县的一个读书人结仇?
那就是为了家乡了!
柳世安毕竟是清河县的人,忠王在那里私开铁矿,将来忠王事发了不知道会牵连多少人?现在早早捅出来,忠王还没有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也不会牵连太广。
老镇国公还是挺欣赏柳世安的。
柳世安没有把这个消息捅给当今圣上,那是因为疏不间亲,若是柳世安对皇帝告密,就算皇帝处置了忠王,对柳世安这个告密的人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感。那柳世安的前程就算是完了。
柳世安没有把这个消息捅给与忠王争储的其他皇子势力,那是他不想投靠谋个皇子,参与争储之事实在是风险太大,得不偿失。看起来柳世安还是想做个皇帝跟前的纯臣。
至于找到镇国公府,就能看出柳世安的聪明。镇国公府没有皇子,根本无所谓争储,哪个皇子继位都对镇国公府没有什么好处,也没有什么坏处。除非这个继位的皇子对镇国公府态度不善。
而忠王就是这个对镇国公府不善的皇子,偏偏忠王在争储中,又站在了有利的位置。
而柳世安发现了这一点,也发现了镇国公府这一代断代的困境。柳世安知道这个消息对镇国公府会非常有用,将这个消息提供给镇国公府对柳世安自己也没有任何害处。
柳世安送来的消息,对镇国公府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
要是忠王真的被立为了太子,那想把他撬下去,使皇帝再废太子,那可比现在对付忠王要难得多了。
老镇国公老奸巨猾,他自有一些像柳世安这样的新任文官没有的办法和渠道。他也没有自己出面,而是用自己的渠道,把这个消息捅给了几个与忠王争斗得很厉害的皇子。
而这一次,这些平时混战的皇子们头一次精诚合作,把势力最大,占据最有利地位的皇长子忠王拉下了马。只要今上还没有立太子,那大家都还有机会。
忠王的落马让镇国公非常满意,他此后还观察了柳世安一段时间,发现他真的是那种正统的文人,忠君爱国,对皇帝没有二心。
而忠王落马之后,柳世安也没有做什么小动作落进下石,说明他对忠王真的不是私仇。
他也许是为了家乡,也许是为了忠君。
把铁矿的消息捅给老镇国公之后,柳世安就没有再刻意和老镇国公交往。毕竟他们一个是老牌勋贵武人,一个是寒门的正统读书人,实在是两不相干,冰炭不能同器。
恋耽美
你说的也在理。忠王毕竟是当今圣上的亲儿子,怎么会没有父子之情,总会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忠王如此行事,陛下却宽赦了他。那从此以后,他再做什么忤逆圣上的事,圣上再怎么罚他,天下人也不会说陛下无情了。若是忠王能从此安分下来,陛下也不会记挂旧恶,不给自己的儿子留活路。当今圣上是个明君,不会不教而诛。这一次的惩罚,算是对忠王的警告。下一次就不会轻易放过了。
忠王既然是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皇子,那他为何如此行事?私开铁矿,笼络群臣,这些都是犯忌讳的事。
天性如此吧。忠王虽然因为是长子最受皇帝重视,可是迟迟没有被立为太子,就是因为当今圣上还很重视皇子的才干德行,因此还在观察诸皇子的所作所为。单凭是长子,还是不够的。可惜忠王想的不是如何展现自己的才干德行,而是想笼络群臣为自己造势,想要通过大势逼迫圣上立他为太子,简直是妄想。忠王又在私下圈养死士,笼络武官勋贵,打造兵器,这就是在为造反做准备。想必忠王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力德行都不足,肯定不会被圣上立为太子,所以才有此准备,柳世安略带讽刺的说。
世安兄好像很了解当今圣上?
柳世安摇摇头,我怎敢说了解陛下。我中了探花之后,入翰林院为官,也有在陛下左右侍奉笔墨的时候。多听多看,也能稍微了解一些陛下的性情。知道陛下是有为明君,还是看那些旧年案卷看出来的,看了从陛下登基以来的那些案卷,就差不多能了解当今圣上的行事风格。而且在朝中为官,你看看那些受重用的官员都是什么性情,也能大略了解当今圣上如何用人。今上气量宽宏,朝臣们平日里行事并不战战兢兢的。就是对后宫女子,也不以美色偏颇,而是以子嗣功劳资历来分封位份。在这样的圣上手下为官为臣,大家都可以安心。
可惜忠王不类其父。
是啊。忠王身为皇长子,若是性情类父,那就是最好的太子人选。朝廷也会安稳许多。如今忠王出局,其余诸皇子角逐太子之位。在太子人选定下来之前,皇室之争可能平息不下来。不过这与朝廷,与朝廷官员来说没什么大的关系。如今朝政大事都被陛下牢牢的抓在手中,太子之事也是陛下一言而决。只要陛下不选一个类似忠王这样品性不好的皇子做继承人,那朝廷诸臣也不会太过干涉太子人选。毕竟陛下现在年富力强,朝廷更迭的时间还远着呢。
柳石听到这些信息,也放心了许多。他隐隐猜到铁矿的事是柳世安曝光出去的,也就是说忠王是他拉下马的。他原本还挺担心柳世安参与储位之争的,这种太子之争,是皇室内部的事情。朝臣参与进去多半没有善终的。
如今看来柳世安很清醒,虽然忠王被拉下马,但那是忠王自己行事不当,自作自受。只要柳世安没有明摆着投入哪个皇子的麾下,那他就还能算是当今圣上的纯臣。
像柳世安和柳石这种没有背景的读书人,做官之后想要迅速发达,可以投靠一些权贵。想要稳妥一些,善始善终,那最好还是做个纯臣。
当然纯臣也是相对的,考科举必然有座师,有同年,也就算是有派系。有派系就会有朝臣之间的争权夺利,这是免不了的。
放下了心,他们也不再谈论圣上和忠王这些有些犯上的话题,而是说起了柳世安做官以来的感受,以及柳石在家读书的收获。
柳世安对柳石读书的进度基本表示满意,又列了一些书单给他,我进入翰林院后,抄了不少外面没有的书籍,都摆在书房里。你自己在书房里挑书看,最好都自己抄上一本,这些书以后是能留给子孙后代的。
多谢世安兄。
你先在家读几天书,等到我的休憩日,我带你去镇国公府。我偶然间与老镇国公结了一点交情,就把你推荐给了他,教他的独孙念书。
镇国公是勋贵吧?你这文武相交,不怕外面的物议吗?
柳世安摆了摆手,镇国公府与其他的勋贵不同,首先仙逝的先皇后就出自镇国公府,她就是现在的老镇国公之女。先皇后并无子嗣,镇国公府没有牵扯进储位之争。圣上对先皇后很有些感情,因此他对镇国公府别有一份宽容。其次,镇国公世子前些年在北面战场上牺牲了,如今镇国公府的男丁,就只剩下了一个老迈的镇国公,还有镇国公世子留下的一个儿子,被当今封为了镇国公世孙。老镇国公已不可能上战场,或者进入朝廷掌权。而镇国公世孙要进入军队,执掌军权,恐怕还要等二十年。因此现在的镇国公府恐怕是最不会牵扯进麻烦的人家,偏偏他们家很受皇上的重视,也无人敢欺。你去教镇国公世孙读书,不管能不能结下一份交情,起码不会惹什么麻烦。况且他们家给的束修也丰厚,你攒一点银子,也能尽早接家小进京。
柳石听了之后,心里也很是赞同。要说有钱的还是这些勋贵人家,到这样待遇好又没有麻烦的人家教书,也真是一份好差事。
就此与柳世安约定好,等到他的休憩日,一起去拜访老镇国公。
镇国公世孙主今年5岁,刚刚开始启蒙。不过他以后从武,现在是筋骨没有长好,因此每日练武的时间不长,等他年岁大一些,还是会以练武骑射为主的。你教他读书,不用以科举文章为重,他今后也用不着这些。倒是可以教他作诗词,多读一些史书或者传记,或者琴棋书画之类陶冶情操的东西。
柳石笑道,我懂,因材施教嘛。
柳石做过一辈子的学官大儒,怎么教人读书还是知道的。这种不以科举为重的,那就可以教的更杂更多一些。完全可以没有负担,自由发挥了。
第9章
镇国公府接了拜帖,又回了帖子,约定好柳世安和柳石三日后拜访镇国公府。
到了正日子,柳世安和柳石登门拜访镇国公。
老镇国公也是沙场上的宿将,不过离开战场回家养老,又经历了一番丧子丧女之痛后,身上看起来也没有多少武将的气息了。
他倒是心境平和,非如此不能在经历了那么多人生波折之后,还身体健康的照料教管孙子,庇护着整个镇国公府。
若不是有老镇国公在,家里只剩个几岁男丁的镇国公府眨眼间就会败落。
因为小孩子不能做官,不能从军,一家子老弱妇孺,别的权贵又怎么会放在眼里?就算是有皇帝的情分也没办法,皇帝要操心的国家大事那么多,皇室和宗室子弟也不是省心的,一个去世的先皇后娘家,没有能当家的男丁能加恩,又能怎么照顾呢?难道遇到了委屈为难,镇国公府的寡妇们就进宫去告状吗?现在宫中高位分的妃子,过去都是在先皇后手下过活的。可先皇后毕竟去世了,现在宫里还有谁能把镇国公府放在眼里,说不定心里还有芥蒂呢。
也就是老镇国公在,权贵勋贵都会对镇国公府维持一份敬意。宫中但凡有什么宴会赏赐,皇帝也不会忘了镇国公府的那一份。皇帝为了诸皇子烦心的时候,因为镇国公府这个皇帝的岳家立场中立,皇帝还挺愿意没事的时候到镇国公府说说话散散心的。
想必老镇国公对镇国公府的现状也心知肚明,所以平日里认真养生,恬淡生活,争取长命百岁,能撑到孙子成年掌权,重孙子出世的时候,那镇国公府才算从低潮里重新起来了。
老镇国公一见到柳世安就笑了,柳探花来了,咱们自己人就别多礼了,这就是你的族兄弟柳石,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柳石,嗯,不错,是个人才,柳探花你介绍来的人我是放心的,明儿个就搬来镇国公府,开始授课吧。
柳石哭笑不得,都没有考校一二,打量了几眼就说他是个人才,打量的出来吗?
不过柳石也看明白了,老镇国公与柳世安关系匪浅,他是因为相信柳世安,才这么轻易的决定让柳石给他的独孙当启蒙老师的。不管柳石的学问如何,只要人品可信,一个举人给一个顽童启蒙那是绰绰有余了。现在镇国公府的未来都寄托在镇国公世孙身上,学问和武功都可以慢慢学,唯有性情品行,要是被人教坏了,那就万事皆休!
所以这启蒙老师,重要的倒不是学问如何,而是一定要找一个可信之人。
第二日柳石就搬进了镇国公府里。柳石也是曾经出身勋贵之人,住进镇国公府给他准备的房间,看见那些精致的家具被褥和摆设文玩,也能看出来镇国公府对他这个启蒙老师非常厚待。镇国公府还专门给他派了个小厮照料日常起居,柳石平日里除了上课,剩下的时间就安心读书,也是非常的惬意了。
镇国公世孙李承嗣是个非常认真懂事的孩子。没教他之前,柳石还担心镇国公府的妇孺把这个宝贝独孙宠坏了,要是像贾宝玉那样的性情,就是将来会读书作诗,怕也撑不起一个国公府。
后来才知道,自从镇国公府世子死于北面战场,老镇国公就把这个独孙接到了身边,一起起居坐卧。家里的女人虽然宠溺这个唯一的男丁,奈何相处的时间着实不多,才没有宠坏了他。
老镇国公常年在战场上,年过三十才得了一子,怕他不成材也是亲自教养,等他能独当一面了才上折子回家养老。本以为到了孙子辈家里的男丁就会多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战场上杀戮过重,镇国公世子也是年过三十才得一独子。若是镇国公世子还在,以他的年纪以后也许还会有孩子。可他偏偏在战场上没了。
这下镇国公府就断代了。
每代镇国公都是在战场上获取军功,有这份功劳,那荫庇子孙毫无问题。在战场上和同袍战友结下的交情也能和镇国公府互相扶持。
可现在镇国公世子没了,就算皇帝看在情分上封了李承嗣为世孙,他成年后就可以继承镇国公爵位。可是二十年后现在的皇帝恐怕不在世了,继位的皇帝对镇国公府不会有今上的这份感情,老镇国公早已退休养老,镇国公世子也早就死在了战场上,等到李承嗣承爵的时候,镇国公府对朝廷来说也就没有什么功劳了。就算是成为了新的镇国公,那也只是个空壳子的公爵,没有丝毫权势和军权。
所以老镇国公一方面好好的教养孙子。另一方面,他也不能不思量一下下任皇帝的人选。
哪怕继任的皇帝对镇国公府没有今上的感情,那也不能是对镇国公府心存偏见和不满的人。比如贵妃娘娘和皇长子忠王母子。
先皇后在世的时候,向来贤良淑德,对后宫的妃嫔和子嗣都很和善。她自己又没有诞育子嗣,因此在后宫里着实没结什么仇家。反倒是她去世后,贵妃娘娘想登上皇后之位,被皇帝一巴掌拍下去了。皇帝怀念先皇后,因此看后宫的女人,不觉得她们哪个配得上皇后之尊位,从没有再立继后的意思。
贵妃娘娘不敢恨皇帝,反而把这事记在了先皇后和镇国公府头上,深恨着先皇后死了还要妨碍自己,也恨皇帝对镇国公府的这份看重。忠王受其母的耳濡目染,对先皇后也没什么孝心,对镇国公府也没什么好意。
老镇国公虽然察觉了忠王的恶意,可忠王是皇帝的长子,他也奈何不得。若他攻击忠王,在皇帝那里就失了不参与储位之争的立场,镇国公府更可能早早失了皇上的偏爱。可是若是有朝一日,忠王成为太子,或者继位皇帝,那镇国公府恐怕就没有什么未来可言了。
这次是柳世安主动与老镇国公结交,然后对他提供了忠王的亲信在清河县私开铁矿的消息。
老镇国公不知道柳世安这么做是图什么?
柳世安没有任何权贵的背景,也不是哪个皇子的人。他冷眼瞧着,皇帝还非常看重这个柳世安,眼看着柳世安就是当今圣上下一个重用的重臣。
柳世安若想要权势,他自可以从当今圣上那里得到。镇国公府这样的勋贵人家对文臣也提供不了多少帮助。
若说忠王是柳世安的仇人,可是忠王怎么会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清河县的一个读书人结仇?
那就是为了家乡了!
柳世安毕竟是清河县的人,忠王在那里私开铁矿,将来忠王事发了不知道会牵连多少人?现在早早捅出来,忠王还没有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也不会牵连太广。
老镇国公还是挺欣赏柳世安的。
柳世安没有把这个消息捅给当今圣上,那是因为疏不间亲,若是柳世安对皇帝告密,就算皇帝处置了忠王,对柳世安这个告密的人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感。那柳世安的前程就算是完了。
柳世安没有把这个消息捅给与忠王争储的其他皇子势力,那是他不想投靠谋个皇子,参与争储之事实在是风险太大,得不偿失。看起来柳世安还是想做个皇帝跟前的纯臣。
至于找到镇国公府,就能看出柳世安的聪明。镇国公府没有皇子,根本无所谓争储,哪个皇子继位都对镇国公府没有什么好处,也没有什么坏处。除非这个继位的皇子对镇国公府态度不善。
而忠王就是这个对镇国公府不善的皇子,偏偏忠王在争储中,又站在了有利的位置。
而柳世安发现了这一点,也发现了镇国公府这一代断代的困境。柳世安知道这个消息对镇国公府会非常有用,将这个消息提供给镇国公府对柳世安自己也没有任何害处。
柳世安送来的消息,对镇国公府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
要是忠王真的被立为了太子,那想把他撬下去,使皇帝再废太子,那可比现在对付忠王要难得多了。
老镇国公老奸巨猾,他自有一些像柳世安这样的新任文官没有的办法和渠道。他也没有自己出面,而是用自己的渠道,把这个消息捅给了几个与忠王争斗得很厉害的皇子。
而这一次,这些平时混战的皇子们头一次精诚合作,把势力最大,占据最有利地位的皇长子忠王拉下了马。只要今上还没有立太子,那大家都还有机会。
忠王的落马让镇国公非常满意,他此后还观察了柳世安一段时间,发现他真的是那种正统的文人,忠君爱国,对皇帝没有二心。
而忠王落马之后,柳世安也没有做什么小动作落进下石,说明他对忠王真的不是私仇。
他也许是为了家乡,也许是为了忠君。
把铁矿的消息捅给老镇国公之后,柳世安就没有再刻意和老镇国公交往。毕竟他们一个是老牌勋贵武人,一个是寒门的正统读书人,实在是两不相干,冰炭不能同器。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