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所以他交代,如果遇上大型猛兽,能活捉就最好活捉。
若是活捉的难度过高,可能会牺牲士兵的性命,那就直接击杀。
这么做虽说有些残酷,但是在人的口粮都无法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如果设身处地去考虑野兽的处境,未免过于荒唐。
至于将大型猛兽从森林里赶走,是凌寒从没考虑过的选项。
这些猛兽一般都有很强的领地意识,现在赶走了,之后很可能还会回来。
那时候,退伍士兵手无寸铁,岂不是遭了殃?
与周瑜谈话间,赵云已将老虎运了过来。
通体雪白色的皮毛,夹杂着灰黑色条纹。眼睛则是深蓝色的,接近于宝石蓝,很是漂亮。
凌寒登时就挪不开眼了。
这森林里竟然还有一只白老虎!
白老虎是孟加拉虎基因突变后的结果,平均一万只老虎中才会有一只。
它们多栖息在东南亚地区,中国的云南地区和东北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白色的皮毛,在森林中异常显眼,导致它们捕食非常困难。
在二十一世纪,全世界只剩下300来头人工培养的白老虎,野生白老虎早已灭绝。
可以说,这是比大熊猫还要珍稀许多的动物。
凌寒走上前,半歪着头瞧了片刻,道:怎么蔫蔫的?
像是生了病,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看起来比家猫还要温顺,他甚至想伸出手去摸一摸。
当然,也就是想想。把手伸进装着老虎的笼子里,除非疯了才会这么干。
赵云并不知凌寒的谨慎,担心他好奇心甚,忙出声提醒道:师弟,这次白虎方才差点咬死一名士兵,切不可大意。
凌寒听了心里一惊。
他派去的对付猛兽的队伍,由赵云带队,是最精锐的士兵。
每一位士兵,皆穿着铁甲,手握铁枪,身负铁箭。
这样的一群士兵,对付一只老虎,还有人差点被咬死。
看这只白老虎的体型也算不上很大,那就只能是非常凶狠了。
负责搬运铁笼的一名士兵道:方才是赵将军将这只白虎捉住的。
想来这只白虎也畏惧赵将军的英武。有赵将军在此,才不敢造次。
还有这种事?
凌寒起了玩心,立刻道:师兄,你先离开这里。
赵云面露无奈,拱手说了一声是,转身退去。
待到赵云的身影被森林遮掩,果不其然。
方才温顺的白虎登时变得嚣张起来。
嗷呜
它一边嚎叫着,一边不断地用利爪,猛烈地拍打铁笼,试图从这小小的囚牢中冲出来。
凌寒后退一步,手却是伸向前方,在距离铁笼很近的地方摆弄,撩拨着里面的白虎。
白虎怒吼,拼命地想要伸出爪子,却怎么也做不到。
这是专门制作的用来装老虎的笼子,莫说是眼前这只,就算它的体重再增加一倍,也根本不可能冲破笼子。
一旁,杨真见状,忍不住龇牙咧嘴。
心想,殿下只有在这种时候,才像是一个未加冠的少年。
周瑜亦是哑然失笑。
凌寒并不在意两人的反应。
他一边与白虎玩耍,一边好奇道:它如此凶悍,怎么会独独害怕师兄?
士兵拱手道:回殿下的话,这白虎几乎咬死一名将士,按殿下先前的命令,理当直接射杀的。
只是赵将军见这白虎皮毛稀罕,认为殿下一定会喜欢。所以便令我们退下,独自上前对战这名白虎,将其给擒拿了。
凌寒逗弄白虎的手忽然滞在空中。
前方,白虎仍在不断地拍打铁笼,发出砰砰砰的声响。
凌寒道:本王的确喜欢这只白虎。但师兄这么做,实在有些不妥。
顿了顿,他道:把它运回九江吧,派人看管起来,每日喂养40斤的生肉。
又转头对周瑜道:麻烦公瑾将捕获白虎的事情,尽快告知九江与庐江的各大世家。只要付了钱粮,谁都可以前来观赏。
周瑜拱手道:瑜领命。
凌寒只在第一天过去了。
因为相对来说,在一片瘴气并不严重的森林中开垦农田,是比较简单的。
但对于南方地区来说,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无疑是水稻。
在难以改善农作物品种的情况下,只有广泛地开拓水田,种植水稻,才有可能让扬州的粮食生产赶超北方。
然而这个时代,在熟悉的水田中,农民都有可能罹患血吸虫病,哪里敢开拓什么新的水田。
想要开拓新的水田,唯一的选择就是这批俘兵。
但这其中还存在另一个难题。
开拓森林,每名士兵提前选择一个范围,然后在该范围内开拓即可。
自己能开拓多少,便能获得多少耕地。
多劳多得,一目了然。
水田却不一样。
想要在一片水田里种植水稻,那就必须先将这片水田中的钉螺全部消灭,才能开始。
这就涉及到了私有制与公有制的问题。
为大家劳作的时候,士兵的热情是肯定比不上为自己劳作的。
另外,血吸虫病的高死亡高传染,也极有可能让许多士兵望而却步。
凌寒并不想隐瞒士兵。
待到七日之后,森林中开垦田地的情况已经彻底稳定。
凌寒传信给陆康,让他开始登记第二批自愿开垦田地的士兵名单。
同时,他告诉陆康,务必要讲清开垦水田的危险性。官府会尽最大努力保护他们的安全,但死亡率可能仍然不低。
这一次,考虑到血吸虫病的传染性,以及士兵的意愿程度。
凌寒选择的是一块比较小的水田,名额也只有一千人。
除了准备铁制农具以外。
凌寒还要制作出一千副皮手套,避免士兵用手直接接触钉螺。
并且,他提前在距离水田不远的地方建造了营地。
在将这片水田开垦完毕之前,所有开垦水田的士兵都要居住在这里。
他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万一不能有效控制住血吸虫病,那也要谨防疾病蔓延到城中。
不过,凌寒对华佗还是有着极大的信心。
虽说在后世,只有抗生素才能治疗血吸虫病,中医无能为力。
但华佗毕竟有着神医之名。
估摸着陆康差不多已经收到书信了,凌寒前往济世堂,拜访华佗。
而在庐江。
陆康接到书信以后,立刻传令张勋,命他在俘兵营里宣传此事。
情况与凌寒预想得并不相同。
俘兵们听到血吸虫病以后,并没有感到畏惧,一个个的全都踊跃报名。
这是因为,九江与庐江相邻,他们之前很容易地就通过书信,了解到了第一批俘兵的情况。
有的同伴已经开垦完了,开始耕种自己的地了。
有的同伴则还在继续开垦,打算一口气开垦上几百亩良田。
得知这样的事,剩下的俘兵自然眼红不已!
农具是从官府那里租的,每个人都能领好几个,普通的小民哪里能有机会使用铁制农具!
虽然将来要还粮食,可是长沙王本来就降低了扬州的赋税,加上租赁农具的钱,也就与原先的赋税相抵罢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并没有听说有哪个同伴,在开垦土地的时候失去性命。
血吸虫病他们自然是知道的,相当可怕。
可问题是,森林中的瘴气与猛兽,不也同样是要人性命的吗?
长沙王殿下千金之躯,信守承诺。既然答应了会尽最大努力保障他们的安全,就一定会做到。
入了军队,本来就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血吸虫病所带来的风险,在所能获得的良籍与田地面前,实在不值一提。
第62章
随着第二批俘兵抵达九江,凌寒认为,是时候开展政治改革了。
从降低赋税开始。
之前,他已经降低了一次扬州的赋税。
但还远远不够。
在历史上,从东汉末开始,到了三国时期,赋税非常沉重。
曹操大力发展屯田制度,农民每亩田地生产出来的粮食产量,有一半要上交官府。
如果租用过官府的牛,则还要额外再上交一成。
至于刘备与孙权,他们明面上规定的赋税,倒是没有那么重。
但经过世家豪族们的剥削之后,农民每亩田地自己所能获得的比例,反而要更小。
重税之下,农民耕种自然没有任何积极性。
留出第二年耕种需要的种子以后,他们每年收获的粮食基本只够勉强糊口。
若遇上打仗的时候,再被强征一波,便连糊口也做不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民宁愿逃进荒山,最后葬身于野兽的腹中。
按理说,官府降低赋税,受到影响的只是官府。
作为扬州之主,凌寒若是想这么做,直接这么做便是了,不需要顾忌什么。
实际上却完全不是如此。
赋税高的时候,农民无法支付繁重税赋,就只有将土地卖掉,从此卖身于世家豪族。
原本需要上交给官府的税赋,转而由世家豪族获得。
这是一个君权衰落,世家强盛的过程。
世家豪族的土地兼并与农民逃户,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汉末至晋初的人口锐减,除了战争与时疫,另一方面便是,很多百姓并没有户籍,也不交税。
在官方的记载中,这些便是不存在的人。
因此,凌寒想要降低赋税,除了短期会面临钱粮减少以外,还要面临政治压力。
先前他趁着自己统一扬州豫章以外的各郡,降低了一成的赋税。
扬州并没有哪个世家搞出什么动作来。
这是因为,两场战争大胜,使得他在扬州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在没有彻底触及世家根本利益的时候,世家当然既不想,也不敢暗中跟他作对。
更何况,世家中也有许多人忠于汉室,视他为大汉的希望。
但这并不意味着凌寒可以肆意发布政令。
如果此刻他下令瓜分世家的土地,分给贫穷的百姓。
即使世家不能推翻凌寒的统治,也没办法鼓动平民掀起叛乱。
但扬州就不可能安稳了。
而他也会基本丧失从世家大族中招揽人才的机会。
要知道,在没有科举制的情况下,封建帝王所能获得的人才几乎全部来源于世家。
比方说周瑜,来自庐江的大族周家。
这些日子以来,凌寒时常与周瑜一同出行。
有时会听他吹笛,有时交代他去做事。
周瑜算得上凌寒在扬州的心腹之一。
但如果凌寒下达这样的政令。
即使周瑜本人能够理解,他的家族也一定不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一种类似于卸磨杀驴的举动。
当然,凌寒也不可能下达那样的政令。
即使是现代社会,类似于世家的剥削也从未间断。更何况是生产力落后的封建时期?
再者,尽管他对这个时代的平民充满同情。
但也还没有大公无私到,完全不顾及自己人的利益。
如糜氏,从一开始就跟随着自己,唯一的期望就是有朝一日能让糜氏壮大。
倘若自己将来完全抹杀掉世家,对这些人来说又何其残忍?
他所希望达到的,只是尽可能地减少这种剥削,起码让治下的百姓不至于挨饿。
所以他将希望寄放在新的土地上。
假若庐江的这批俘兵可以开垦出大量的新耕地,同时没有什么人在开垦荒地的过程中阵亡。
他就会将这样的消息尽快地传遍扬州各郡。
自然会有许多百姓眼红,自发地离开世家豪族,到官府登记,恢复户籍,申请开垦属于自己的土地。
为自己耕种,耕得越卖力,属于他们的收成便越多。
他们自然会更加尽力,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尽管这些粮食并不属于凌寒,但起码扬州会拥有大量的存粮。
这种方式,本质上也是在从世家那里夺取利益。
只是要缓和很多,没有那么直接。
也远远达不到过河拆桥的地步。
扬州地区的世家,势力比起北方来说,要弱许多。
甚至连川蜀的世家也有所不如。
这一点,从历史上三家归晋之后,扬州世家地位最低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势力越小,阻力就越小。
凌寒觉得,凭借自己现在的声望,采取这样的政治行动,应当不至于引起世家的反扑。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他决定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消除他们的敌意。
为此,凌寒将周瑜请到自己的府上。
他并没有直接说明,而是透露道:等到这一批的俘兵开垦完水田,本王打算进一步降低税赋,最终降至十税一。
周瑜是何许人也。
寻常人或许短时间内根本瞧不出什么,他却一眼看出了凌寒的真实意图。
即,从世家那里咬下一大块肉,送给百姓。
或者更合适的说法是,还给百姓。
事实上,早在凌寒决定让俘兵开垦荒地的时候,周瑜就隐隐有过一次这样的猜测。
只不过,这个猜测当时便被他打消了。
因为官府和军队并不能从中直接获取好处,却要得罪于世家。
只要不将百姓压榨太过,百姓是不会起义的;反观世家,每一项不利于他们的政令都会引起他们的敌意。
若在和平时期,轻徭薄赋无可厚非,值得称道。
但在战争时期,即便体恤百姓的不易,这也并非明智之举。
于是,周瑜听完凌寒的话,沉默了片刻。
随后开口道:瑜有一事请教。
凌寒道:公瑾且说无妨。
周瑜问道:赋税如此之低,一旦施行下去,百姓很快便会有大量的存粮。殿下是否打算将他们的存粮据为己有?
凌寒笑道:与其让他们的粮食放在家中发霉,当然不如用来当作打仗的粮草。只有彻底平定了天下,他们才能过上真正和平的生活。
周瑜闻之不语。
若是如此,岂非得不偿失。
恋耽美
若是活捉的难度过高,可能会牺牲士兵的性命,那就直接击杀。
这么做虽说有些残酷,但是在人的口粮都无法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如果设身处地去考虑野兽的处境,未免过于荒唐。
至于将大型猛兽从森林里赶走,是凌寒从没考虑过的选项。
这些猛兽一般都有很强的领地意识,现在赶走了,之后很可能还会回来。
那时候,退伍士兵手无寸铁,岂不是遭了殃?
与周瑜谈话间,赵云已将老虎运了过来。
通体雪白色的皮毛,夹杂着灰黑色条纹。眼睛则是深蓝色的,接近于宝石蓝,很是漂亮。
凌寒登时就挪不开眼了。
这森林里竟然还有一只白老虎!
白老虎是孟加拉虎基因突变后的结果,平均一万只老虎中才会有一只。
它们多栖息在东南亚地区,中国的云南地区和东北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白色的皮毛,在森林中异常显眼,导致它们捕食非常困难。
在二十一世纪,全世界只剩下300来头人工培养的白老虎,野生白老虎早已灭绝。
可以说,这是比大熊猫还要珍稀许多的动物。
凌寒走上前,半歪着头瞧了片刻,道:怎么蔫蔫的?
像是生了病,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看起来比家猫还要温顺,他甚至想伸出手去摸一摸。
当然,也就是想想。把手伸进装着老虎的笼子里,除非疯了才会这么干。
赵云并不知凌寒的谨慎,担心他好奇心甚,忙出声提醒道:师弟,这次白虎方才差点咬死一名士兵,切不可大意。
凌寒听了心里一惊。
他派去的对付猛兽的队伍,由赵云带队,是最精锐的士兵。
每一位士兵,皆穿着铁甲,手握铁枪,身负铁箭。
这样的一群士兵,对付一只老虎,还有人差点被咬死。
看这只白老虎的体型也算不上很大,那就只能是非常凶狠了。
负责搬运铁笼的一名士兵道:方才是赵将军将这只白虎捉住的。
想来这只白虎也畏惧赵将军的英武。有赵将军在此,才不敢造次。
还有这种事?
凌寒起了玩心,立刻道:师兄,你先离开这里。
赵云面露无奈,拱手说了一声是,转身退去。
待到赵云的身影被森林遮掩,果不其然。
方才温顺的白虎登时变得嚣张起来。
嗷呜
它一边嚎叫着,一边不断地用利爪,猛烈地拍打铁笼,试图从这小小的囚牢中冲出来。
凌寒后退一步,手却是伸向前方,在距离铁笼很近的地方摆弄,撩拨着里面的白虎。
白虎怒吼,拼命地想要伸出爪子,却怎么也做不到。
这是专门制作的用来装老虎的笼子,莫说是眼前这只,就算它的体重再增加一倍,也根本不可能冲破笼子。
一旁,杨真见状,忍不住龇牙咧嘴。
心想,殿下只有在这种时候,才像是一个未加冠的少年。
周瑜亦是哑然失笑。
凌寒并不在意两人的反应。
他一边与白虎玩耍,一边好奇道:它如此凶悍,怎么会独独害怕师兄?
士兵拱手道:回殿下的话,这白虎几乎咬死一名将士,按殿下先前的命令,理当直接射杀的。
只是赵将军见这白虎皮毛稀罕,认为殿下一定会喜欢。所以便令我们退下,独自上前对战这名白虎,将其给擒拿了。
凌寒逗弄白虎的手忽然滞在空中。
前方,白虎仍在不断地拍打铁笼,发出砰砰砰的声响。
凌寒道:本王的确喜欢这只白虎。但师兄这么做,实在有些不妥。
顿了顿,他道:把它运回九江吧,派人看管起来,每日喂养40斤的生肉。
又转头对周瑜道:麻烦公瑾将捕获白虎的事情,尽快告知九江与庐江的各大世家。只要付了钱粮,谁都可以前来观赏。
周瑜拱手道:瑜领命。
凌寒只在第一天过去了。
因为相对来说,在一片瘴气并不严重的森林中开垦农田,是比较简单的。
但对于南方地区来说,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无疑是水稻。
在难以改善农作物品种的情况下,只有广泛地开拓水田,种植水稻,才有可能让扬州的粮食生产赶超北方。
然而这个时代,在熟悉的水田中,农民都有可能罹患血吸虫病,哪里敢开拓什么新的水田。
想要开拓新的水田,唯一的选择就是这批俘兵。
但这其中还存在另一个难题。
开拓森林,每名士兵提前选择一个范围,然后在该范围内开拓即可。
自己能开拓多少,便能获得多少耕地。
多劳多得,一目了然。
水田却不一样。
想要在一片水田里种植水稻,那就必须先将这片水田中的钉螺全部消灭,才能开始。
这就涉及到了私有制与公有制的问题。
为大家劳作的时候,士兵的热情是肯定比不上为自己劳作的。
另外,血吸虫病的高死亡高传染,也极有可能让许多士兵望而却步。
凌寒并不想隐瞒士兵。
待到七日之后,森林中开垦田地的情况已经彻底稳定。
凌寒传信给陆康,让他开始登记第二批自愿开垦田地的士兵名单。
同时,他告诉陆康,务必要讲清开垦水田的危险性。官府会尽最大努力保护他们的安全,但死亡率可能仍然不低。
这一次,考虑到血吸虫病的传染性,以及士兵的意愿程度。
凌寒选择的是一块比较小的水田,名额也只有一千人。
除了准备铁制农具以外。
凌寒还要制作出一千副皮手套,避免士兵用手直接接触钉螺。
并且,他提前在距离水田不远的地方建造了营地。
在将这片水田开垦完毕之前,所有开垦水田的士兵都要居住在这里。
他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万一不能有效控制住血吸虫病,那也要谨防疾病蔓延到城中。
不过,凌寒对华佗还是有着极大的信心。
虽说在后世,只有抗生素才能治疗血吸虫病,中医无能为力。
但华佗毕竟有着神医之名。
估摸着陆康差不多已经收到书信了,凌寒前往济世堂,拜访华佗。
而在庐江。
陆康接到书信以后,立刻传令张勋,命他在俘兵营里宣传此事。
情况与凌寒预想得并不相同。
俘兵们听到血吸虫病以后,并没有感到畏惧,一个个的全都踊跃报名。
这是因为,九江与庐江相邻,他们之前很容易地就通过书信,了解到了第一批俘兵的情况。
有的同伴已经开垦完了,开始耕种自己的地了。
有的同伴则还在继续开垦,打算一口气开垦上几百亩良田。
得知这样的事,剩下的俘兵自然眼红不已!
农具是从官府那里租的,每个人都能领好几个,普通的小民哪里能有机会使用铁制农具!
虽然将来要还粮食,可是长沙王本来就降低了扬州的赋税,加上租赁农具的钱,也就与原先的赋税相抵罢了。
最关键的是,他们并没有听说有哪个同伴,在开垦土地的时候失去性命。
血吸虫病他们自然是知道的,相当可怕。
可问题是,森林中的瘴气与猛兽,不也同样是要人性命的吗?
长沙王殿下千金之躯,信守承诺。既然答应了会尽最大努力保障他们的安全,就一定会做到。
入了军队,本来就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血吸虫病所带来的风险,在所能获得的良籍与田地面前,实在不值一提。
第62章
随着第二批俘兵抵达九江,凌寒认为,是时候开展政治改革了。
从降低赋税开始。
之前,他已经降低了一次扬州的赋税。
但还远远不够。
在历史上,从东汉末开始,到了三国时期,赋税非常沉重。
曹操大力发展屯田制度,农民每亩田地生产出来的粮食产量,有一半要上交官府。
如果租用过官府的牛,则还要额外再上交一成。
至于刘备与孙权,他们明面上规定的赋税,倒是没有那么重。
但经过世家豪族们的剥削之后,农民每亩田地自己所能获得的比例,反而要更小。
重税之下,农民耕种自然没有任何积极性。
留出第二年耕种需要的种子以后,他们每年收获的粮食基本只够勉强糊口。
若遇上打仗的时候,再被强征一波,便连糊口也做不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民宁愿逃进荒山,最后葬身于野兽的腹中。
按理说,官府降低赋税,受到影响的只是官府。
作为扬州之主,凌寒若是想这么做,直接这么做便是了,不需要顾忌什么。
实际上却完全不是如此。
赋税高的时候,农民无法支付繁重税赋,就只有将土地卖掉,从此卖身于世家豪族。
原本需要上交给官府的税赋,转而由世家豪族获得。
这是一个君权衰落,世家强盛的过程。
世家豪族的土地兼并与农民逃户,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汉末至晋初的人口锐减,除了战争与时疫,另一方面便是,很多百姓并没有户籍,也不交税。
在官方的记载中,这些便是不存在的人。
因此,凌寒想要降低赋税,除了短期会面临钱粮减少以外,还要面临政治压力。
先前他趁着自己统一扬州豫章以外的各郡,降低了一成的赋税。
扬州并没有哪个世家搞出什么动作来。
这是因为,两场战争大胜,使得他在扬州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在没有彻底触及世家根本利益的时候,世家当然既不想,也不敢暗中跟他作对。
更何况,世家中也有许多人忠于汉室,视他为大汉的希望。
但这并不意味着凌寒可以肆意发布政令。
如果此刻他下令瓜分世家的土地,分给贫穷的百姓。
即使世家不能推翻凌寒的统治,也没办法鼓动平民掀起叛乱。
但扬州就不可能安稳了。
而他也会基本丧失从世家大族中招揽人才的机会。
要知道,在没有科举制的情况下,封建帝王所能获得的人才几乎全部来源于世家。
比方说周瑜,来自庐江的大族周家。
这些日子以来,凌寒时常与周瑜一同出行。
有时会听他吹笛,有时交代他去做事。
周瑜算得上凌寒在扬州的心腹之一。
但如果凌寒下达这样的政令。
即使周瑜本人能够理解,他的家族也一定不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一种类似于卸磨杀驴的举动。
当然,凌寒也不可能下达那样的政令。
即使是现代社会,类似于世家的剥削也从未间断。更何况是生产力落后的封建时期?
再者,尽管他对这个时代的平民充满同情。
但也还没有大公无私到,完全不顾及自己人的利益。
如糜氏,从一开始就跟随着自己,唯一的期望就是有朝一日能让糜氏壮大。
倘若自己将来完全抹杀掉世家,对这些人来说又何其残忍?
他所希望达到的,只是尽可能地减少这种剥削,起码让治下的百姓不至于挨饿。
所以他将希望寄放在新的土地上。
假若庐江的这批俘兵可以开垦出大量的新耕地,同时没有什么人在开垦荒地的过程中阵亡。
他就会将这样的消息尽快地传遍扬州各郡。
自然会有许多百姓眼红,自发地离开世家豪族,到官府登记,恢复户籍,申请开垦属于自己的土地。
为自己耕种,耕得越卖力,属于他们的收成便越多。
他们自然会更加尽力,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尽管这些粮食并不属于凌寒,但起码扬州会拥有大量的存粮。
这种方式,本质上也是在从世家那里夺取利益。
只是要缓和很多,没有那么直接。
也远远达不到过河拆桥的地步。
扬州地区的世家,势力比起北方来说,要弱许多。
甚至连川蜀的世家也有所不如。
这一点,从历史上三家归晋之后,扬州世家地位最低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势力越小,阻力就越小。
凌寒觉得,凭借自己现在的声望,采取这样的政治行动,应当不至于引起世家的反扑。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他决定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消除他们的敌意。
为此,凌寒将周瑜请到自己的府上。
他并没有直接说明,而是透露道:等到这一批的俘兵开垦完水田,本王打算进一步降低税赋,最终降至十税一。
周瑜是何许人也。
寻常人或许短时间内根本瞧不出什么,他却一眼看出了凌寒的真实意图。
即,从世家那里咬下一大块肉,送给百姓。
或者更合适的说法是,还给百姓。
事实上,早在凌寒决定让俘兵开垦荒地的时候,周瑜就隐隐有过一次这样的猜测。
只不过,这个猜测当时便被他打消了。
因为官府和军队并不能从中直接获取好处,却要得罪于世家。
只要不将百姓压榨太过,百姓是不会起义的;反观世家,每一项不利于他们的政令都会引起他们的敌意。
若在和平时期,轻徭薄赋无可厚非,值得称道。
但在战争时期,即便体恤百姓的不易,这也并非明智之举。
于是,周瑜听完凌寒的话,沉默了片刻。
随后开口道:瑜有一事请教。
凌寒道:公瑾且说无妨。
周瑜问道:赋税如此之低,一旦施行下去,百姓很快便会有大量的存粮。殿下是否打算将他们的存粮据为己有?
凌寒笑道:与其让他们的粮食放在家中发霉,当然不如用来当作打仗的粮草。只有彻底平定了天下,他们才能过上真正和平的生活。
周瑜闻之不语。
若是如此,岂非得不偿失。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