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也就是在乱世,他们占据了一块地盘之后,才能勉强打着皇室宗亲的身份来招摇。
当然,如果这些宗亲的父辈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身居高位,就要另当别论。
刨除了皇室宗亲以后,那么第二合适的,就应当是教授皇子读书的师长。
一般能够教皇子读书,本身也会是很有名望的大儒。
但凌寒显然也没有这样的师长。
名义上的师父倒有一个,枪神童渊。
可童渊远在常山。
即便不在常山,由童渊这样的以武艺出名的来为皇子行加冠礼同样难以想象。
完全想不到合适的人。
正在凌寒为此感到烦恼之时,收到了一封来自徐州的书信。
是郭嘉寄来的。
信上说:大儒郑玄已于数日前出发前往庐江,大概这几日就会到了。
郑玄名望巨大,学生遍及天下。
是东汉末年最著名儒家学者,甚至说是第一人也不为过。
此前,郑玄一直隐居在徐州。
凌寒知道此事,但只是托下人送了份礼物,意思一下,聊表敬意,并没有去拜访,也没有招仕。
因为在他心里,这些鸿儒大家,一定是会极重礼仪的。
作为一个现代人,凌寒根本不可能时时刻刻,每个举动都完全符合汉代的礼仪。
寻常的士人,看到他一些小节上的不合礼仪,哪里有胆子指出来。
承载着大汉希望的皇长子,做出了种种近乎奇迹般的壮举。
就算在很多时候不合礼仪,也根本不会有人放在心上。
他们往往在心中这样想:殿下自小体弱养在深宫,想来先帝并没有教授殿下众多礼仪规矩。如今这世道,汉室衰微,当务之急乃是兴复汉室,殿下委实没必要在意这些小节。
当然,这些不合礼仪,仅限于在一些无关痛痒的敌方。
比如先前,凌寒下令让男宠可以拥有一个合法的通房地位,士人们风平浪静地接受了,没有表现出任何异议。
但要是合法的正妻,下面就一定会掀起巨大的反对声。
不过,即使是小节,也只是寻常的士人才不会在意。
或者说,他们不愿意因为这种小事,平白地惹恼凌寒。
可是像郑玄这样的大儒就未必了。
他们本身拥有巨大的声望,即便惹得凌寒不满,凌寒也不可能因为几句忠言对他们怎么样。
那么,一旦大儒对自己提出了礼仪的问题,自己到底改不改呢?
置之不理,无疑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凌寒并不是不能认真地学习古代的礼仪规矩。
而是很多时候,这种规矩与实际效率是相违背的拿最简单的来说,平时若是不束发,那会非常不方便。
凌寒确信,但凡是有可能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礼仪,自己早晚会全部废掉。
他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改变世人的思想之前,很难很难。
但自己起码要表现出一个态度
对于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礼仪,大家没必要完全严格地遵守。
仍然以束发为例。
如今的扬州,年轻一辈的世家子弟,他们当中之所以有许多人,在未加冠前就束起头发,这与凌寒时常束发示人是脱不了干系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当士人发现凌寒不喜欢遵守刻板的礼仪。
那么对于一些不触及根本的礼仪,他们往往也会容易展现出不在意的倾向。
而一旦影响了士人,最终,士人就会慢慢地影响到全部的百姓。
出于这样的考虑,尽管与大儒打好交道有诸多好处,凌寒也从没有去主动拜访。
没想到,郑玄竟然会不远千里,从徐州来到庐江。
郭嘉还真是不负鬼才之名,又一次的神机妙算。
自己才开始为加冠一事烦恼,他就已经将郑玄送到自己面前了。
在父亲、宗亲、师长之后,这样的大儒显然就是最恰当的人选了。
凌寒当即命人去收拾一座宅子出来。
又开始搜集各式古书籍,提前放进书房,等待郑玄的到来。
两日之后,郑玄果然到了。
听到消息以后,凌寒立刻赶过去。
他亲自将郑玄接到了提前准备好的宅子,让对方先好好休息几日。
至于加冠的事情,过几日再议论也无妨。
郑玄年近六旬,一路长途跋涉,身体的确很是疲累。
在长沙王告辞以后,他踱步前往寝房歇息。
身体虽然疲惫,精神上却十分振奋。
青年时,为了钻研经学,郑玄曾四处游学,遍访各地。
先是桓帝,后是灵帝,天下仍属和平,可百姓的日子却过得苦不堪言。
他同情那些百姓,却毫无办法,只能将精力投身于儒家经典,立誓不问世事,将穷尽一生整理古学典籍。
在徐州时,郑玄便听说过长沙王的仁义。
因为长沙王不曾请他出仕,他便也没有主动出仕的打算。
前些日子,颍川的郭奉孝前来拜访,请求他前往扬州庐江郡,为殿下主持加冠之礼。
郑玄想了想,长沙王殿下是有能耐的,又怀有仁爱之心。
自己身为汉臣,也的确应当为汉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他千里迢迢地赶过来了。
而这一路走来,郑玄又一次亲眼看到了诸多郡县的情况。
相比十数年,数十年之前,如今分明处于乱世,可长沙王治下的徐扬两州,却比当年好了太多太多。
郑玄发现,长沙王非但是一位仁义的皇子,才华横溢的皇子。
而且还是一位真正有希望解救全天下百姓的君主。
还在徐州时,他便听说过长沙王殿下下令,使得男子也可以成为另一名男子的通房。
以及学生间谈论的,长沙王殿下如何如何英明,唯一令人感到不解的,殿下身为皇子,却时常不遵循士人间的礼仪。
与凌寒担忧的不同。
这些不合礼仪的事情,郑玄却是完全理解的。
比起其他人,郑玄多位故友久居京城,身处高位。
他对于长沙王的身世,要比所有人了解得都多,哪怕是皇家侍卫杨真也比不上。
出生时便差点夭折。
之后又被一位有神通的疯癫道人断言,此子将来非是大吉,为大汉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便是大凶,有覆灭天下之危机。
若非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自此病弱不得起身,且隐约有痴傻之状。
否则,或许当年宋皇后去世后便会被
如今看来,当时只怕是皇后临终前的叮嘱,又或是殿下早熟。
有意为之,才能活到今日。
自小处在这样的困境里。
得以脱困的时机,竟是父皇去世、整个皇室朝廷为西凉贼首董卓所控制。
殿下不喜皇家的规矩,乃至厌恶世家的所有礼仪。
大概也是理所当然吧。
时至今日,疯癫道人的预言竟应验了大半。
纵观徐扬两州的时景,若是长沙王殿下将来当真能够收复天下,岂不就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在抵达扬州之前,郑玄只打算为殿下行加冠之礼,以表汉臣之责。
此时此刻,他却已决心要做得更多。
作者有话要说: 回到学校了,离开了懒窝,恢复日更!
第81章
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的。
首先要挑选吉日,这一点已经提前卜好了,定在十二月十七日。
加冠的地点为宗庙。
庐江郡自然不会有大汉皇室的宗庙,不过修建宗庙并不难。
早在凌寒从九江返回庐江,并将这里定为势力的大本营,宗庙就已经开始修建了。
十二月十七日的这一天。
郑玄走在前方,引领着凌寒走进宗庙。用提前备好的贡品,祭告天地与大汉的历代皇帝。
其后,郑玄依次为凌寒加冠三次,分别是三顶不同的帽子。
一为缁布冠,黑麻布所制,意为从此以后将能够合法地参政议政;二为皮弁,是白鹿皮所制的帽子,意为从此以后有保卫社稷疆土之责;三为素冠,红中带黑,意为从此以后可主持祭祀之礼。
凌寒最初在了解到三顶帽子的具体含义时,忍不住感到几分滑稽。
因为这些事情,自己早已经做得太多了,也从来没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当郑玄庄重为他行加冠之礼,下面无数文官武将面目肃穆地注视着。
凌寒发觉自己也被这种氛围感染了。
先前的种种所为,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
而从这一刻起,自己才算是真正地被这个封建时代政治上承认的成年皇子。
加冠之后,本应才能取字。
鉴于凌寒早已自取了表字,故而跳过了这一步,郑玄开始朝凌寒宣读祝辞。
所谓的祝辞,无疑就是那么些套话。
来自二十一世纪,凌寒早已听惯了这些,并十分擅长用这类话来鼓舞麾下的士兵。
但此时此刻,他跪坐在蒲垫上,仰头望着大汉历代皇帝的牌位,耳边传来的是与郑玄所念的与汉室种种相关的文字。
凌寒忽然从内心产生了一种错觉。
汉灵帝不再单单是史书页上的一位昏君,同时还是一位父亲。
他仿佛就是大汉的那位皇长子。兴复汉室这件事,不仅是为了自保,也不仅是为了保护百姓,还同时是一件他要为了宗族必须去做到的事情。
这错觉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当郑玄念完贺辞,凌寒突然回过神来。
一个自己先前未曾放在心上的加冠礼,竟有如此奇怪的效用,好似是要给人洗脑一样。
兴汉是自己一定要去努力做到的事情,却不会是为了刘姓的荣耀而兴的。
冠礼之后,需开设酒宴,招待来客。
而皇子加冠,若是皇帝有意立这位皇子为储君,又或是单纯地十分宠爱这个皇子,很可能还会为他大赦天下。
在正式行冠礼之前,郑玄便朝凌寒做了暗示。
凌寒将来肯定是要做皇帝的,那么这次加冠最好就酌情赦免一些人。这样一来,可以向属下们显示自己逐鹿中原、登顶皇位的决心,从龙之功,会增强他们的忠诚与积极;同时,也能向治下的所有百姓显示仁爱之心。
至于要赦免哪一类的人,则没有那么重要,殿下自己决定即可。
凌寒最终决定赦免的,是所有因不敬的罪名,被下狱的犯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几乎称得上封建思想当中最为顽固的。
凌寒现在自然无法消除这样的思想,而且事实上他也不能现在就一步到位消除掉
从科学角度来看,在君主是一位明君的情况下,封建帝制的行政效率其实非常高。
凌寒自认为,有后世两千年的经验,自己在封建时代应该还是能当得起一位明君的。
反之,如果在这样的乱世里,治下的州郡里当真出了民主的思想,那恐怕就要出大乱子。
当然,这本身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即使凌寒顺利地教会了民众学会质疑,民众也不可能会去质疑,教会他们质疑的那位,也就是凌寒本人。
不过,既然早晚要消除这种不平等的观念。
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开始让民众逐渐意识到,犯了大不敬之罪,也并不一定就会被砍头。
听到凌寒的决定之后,众人反应不一。
最多的,是不能理解。
先前,凌寒将赋税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使得开荒而多收获的粮食,等同于全部送给了扬州的百姓。
那时候,就有很多士人感到不解。
从某方面来看,殿下一个人的损失,一点都不比世家的损失小。
他们虽然不像张昭那样清楚地知道具体数字,却也多少能猜出几分。
而此刻的不能理解,显然比当初的还要更深。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世家子弟人人都学习过。对百姓好,自然有着其深远的意义。
如文景二帝,便是出了名的体恤百姓。
可这不敬之罪,则截然不同。
这是所有君王最不能宽恕的罪。
若是饶恕了这样的人,那便是在向天下人传递一件事:帝王的权威是可以被冒犯的。
这是对君权神授的一种挑衅。
最大的利益损失者,正是凌寒本人。
但即便不能理解,在场众多士人也并没有人出言反对。
他们心头浮现的,是从徐州流传来的一句话
若是你能想明白殿下为什么会这么做,那你不就也是殿下了么?
这是从东海校场中传出来的。这句话的受众实在太广,也实在太有魔力。
它很快就随着东海的士兵带到了扬州,又从扬州的军中传向普通百姓,最后是士人。
是啊,殿下自逃出皇宫以外,做了那么多件名动天下的大事。
扪心自问,若是换位而处,有哪一件是他们所能做到的呢?
粮食分给百姓,他们当时不能理解。
可后来,随着殿下卖白砂糖、又举办什么擂台赛,不是逐渐显示出高明之处了么?
此时此刻也是又一桩旧事重演吧。
殿下此举的意图,大概要到很久之后,他们才能领会其中的精妙之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能理解。
像是杨真、赵云、周瑜等人,对于凌寒的赦免名单,就早有所料,没有露出半分的疑惑。
凌寒身侧,郑玄则是若有所思。
他对长沙王的了解,隐隐又多了几分。
冠礼仪式彻底结束后。
凌寒开始寻思,成年事大,除了赦免犯人以外,自己或许还应该做点别的什么。
比方说,攻打隔壁的袁术,这件事可以提上议程了。
如今扬州兵精粮足,上下充满斗志,就算干掉袁术引起北方诸侯的注意,也根本不需要惧怕他们。
只可惜,攻打豫州一事,还没来得及细细斟酌。
北方便传来了一件噩耗:陶谦病逝。
杨真道:据信使说,陶大人其实入秋以后便生了病。但他总说养养就好,不愿将这件事告诉您,怕扰了您的冠礼。
凌寒望着郭嘉传来的汇报此事的书信,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在历史上,陶谦病死于194年,时年六十二岁。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败给了曹操,日暮穷途,忧思成疾所致。
恋耽美
当然,如果这些宗亲的父辈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身居高位,就要另当别论。
刨除了皇室宗亲以后,那么第二合适的,就应当是教授皇子读书的师长。
一般能够教皇子读书,本身也会是很有名望的大儒。
但凌寒显然也没有这样的师长。
名义上的师父倒有一个,枪神童渊。
可童渊远在常山。
即便不在常山,由童渊这样的以武艺出名的来为皇子行加冠礼同样难以想象。
完全想不到合适的人。
正在凌寒为此感到烦恼之时,收到了一封来自徐州的书信。
是郭嘉寄来的。
信上说:大儒郑玄已于数日前出发前往庐江,大概这几日就会到了。
郑玄名望巨大,学生遍及天下。
是东汉末年最著名儒家学者,甚至说是第一人也不为过。
此前,郑玄一直隐居在徐州。
凌寒知道此事,但只是托下人送了份礼物,意思一下,聊表敬意,并没有去拜访,也没有招仕。
因为在他心里,这些鸿儒大家,一定是会极重礼仪的。
作为一个现代人,凌寒根本不可能时时刻刻,每个举动都完全符合汉代的礼仪。
寻常的士人,看到他一些小节上的不合礼仪,哪里有胆子指出来。
承载着大汉希望的皇长子,做出了种种近乎奇迹般的壮举。
就算在很多时候不合礼仪,也根本不会有人放在心上。
他们往往在心中这样想:殿下自小体弱养在深宫,想来先帝并没有教授殿下众多礼仪规矩。如今这世道,汉室衰微,当务之急乃是兴复汉室,殿下委实没必要在意这些小节。
当然,这些不合礼仪,仅限于在一些无关痛痒的敌方。
比如先前,凌寒下令让男宠可以拥有一个合法的通房地位,士人们风平浪静地接受了,没有表现出任何异议。
但要是合法的正妻,下面就一定会掀起巨大的反对声。
不过,即使是小节,也只是寻常的士人才不会在意。
或者说,他们不愿意因为这种小事,平白地惹恼凌寒。
可是像郑玄这样的大儒就未必了。
他们本身拥有巨大的声望,即便惹得凌寒不满,凌寒也不可能因为几句忠言对他们怎么样。
那么,一旦大儒对自己提出了礼仪的问题,自己到底改不改呢?
置之不理,无疑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凌寒并不是不能认真地学习古代的礼仪规矩。
而是很多时候,这种规矩与实际效率是相违背的拿最简单的来说,平时若是不束发,那会非常不方便。
凌寒确信,但凡是有可能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礼仪,自己早晚会全部废掉。
他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改变世人的思想之前,很难很难。
但自己起码要表现出一个态度
对于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礼仪,大家没必要完全严格地遵守。
仍然以束发为例。
如今的扬州,年轻一辈的世家子弟,他们当中之所以有许多人,在未加冠前就束起头发,这与凌寒时常束发示人是脱不了干系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当士人发现凌寒不喜欢遵守刻板的礼仪。
那么对于一些不触及根本的礼仪,他们往往也会容易展现出不在意的倾向。
而一旦影响了士人,最终,士人就会慢慢地影响到全部的百姓。
出于这样的考虑,尽管与大儒打好交道有诸多好处,凌寒也从没有去主动拜访。
没想到,郑玄竟然会不远千里,从徐州来到庐江。
郭嘉还真是不负鬼才之名,又一次的神机妙算。
自己才开始为加冠一事烦恼,他就已经将郑玄送到自己面前了。
在父亲、宗亲、师长之后,这样的大儒显然就是最恰当的人选了。
凌寒当即命人去收拾一座宅子出来。
又开始搜集各式古书籍,提前放进书房,等待郑玄的到来。
两日之后,郑玄果然到了。
听到消息以后,凌寒立刻赶过去。
他亲自将郑玄接到了提前准备好的宅子,让对方先好好休息几日。
至于加冠的事情,过几日再议论也无妨。
郑玄年近六旬,一路长途跋涉,身体的确很是疲累。
在长沙王告辞以后,他踱步前往寝房歇息。
身体虽然疲惫,精神上却十分振奋。
青年时,为了钻研经学,郑玄曾四处游学,遍访各地。
先是桓帝,后是灵帝,天下仍属和平,可百姓的日子却过得苦不堪言。
他同情那些百姓,却毫无办法,只能将精力投身于儒家经典,立誓不问世事,将穷尽一生整理古学典籍。
在徐州时,郑玄便听说过长沙王的仁义。
因为长沙王不曾请他出仕,他便也没有主动出仕的打算。
前些日子,颍川的郭奉孝前来拜访,请求他前往扬州庐江郡,为殿下主持加冠之礼。
郑玄想了想,长沙王殿下是有能耐的,又怀有仁爱之心。
自己身为汉臣,也的确应当为汉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他千里迢迢地赶过来了。
而这一路走来,郑玄又一次亲眼看到了诸多郡县的情况。
相比十数年,数十年之前,如今分明处于乱世,可长沙王治下的徐扬两州,却比当年好了太多太多。
郑玄发现,长沙王非但是一位仁义的皇子,才华横溢的皇子。
而且还是一位真正有希望解救全天下百姓的君主。
还在徐州时,他便听说过长沙王殿下下令,使得男子也可以成为另一名男子的通房。
以及学生间谈论的,长沙王殿下如何如何英明,唯一令人感到不解的,殿下身为皇子,却时常不遵循士人间的礼仪。
与凌寒担忧的不同。
这些不合礼仪的事情,郑玄却是完全理解的。
比起其他人,郑玄多位故友久居京城,身处高位。
他对于长沙王的身世,要比所有人了解得都多,哪怕是皇家侍卫杨真也比不上。
出生时便差点夭折。
之后又被一位有神通的疯癫道人断言,此子将来非是大吉,为大汉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便是大凶,有覆灭天下之危机。
若非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自此病弱不得起身,且隐约有痴傻之状。
否则,或许当年宋皇后去世后便会被
如今看来,当时只怕是皇后临终前的叮嘱,又或是殿下早熟。
有意为之,才能活到今日。
自小处在这样的困境里。
得以脱困的时机,竟是父皇去世、整个皇室朝廷为西凉贼首董卓所控制。
殿下不喜皇家的规矩,乃至厌恶世家的所有礼仪。
大概也是理所当然吧。
时至今日,疯癫道人的预言竟应验了大半。
纵观徐扬两州的时景,若是长沙王殿下将来当真能够收复天下,岂不就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在抵达扬州之前,郑玄只打算为殿下行加冠之礼,以表汉臣之责。
此时此刻,他却已决心要做得更多。
作者有话要说: 回到学校了,离开了懒窝,恢复日更!
第81章
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的。
首先要挑选吉日,这一点已经提前卜好了,定在十二月十七日。
加冠的地点为宗庙。
庐江郡自然不会有大汉皇室的宗庙,不过修建宗庙并不难。
早在凌寒从九江返回庐江,并将这里定为势力的大本营,宗庙就已经开始修建了。
十二月十七日的这一天。
郑玄走在前方,引领着凌寒走进宗庙。用提前备好的贡品,祭告天地与大汉的历代皇帝。
其后,郑玄依次为凌寒加冠三次,分别是三顶不同的帽子。
一为缁布冠,黑麻布所制,意为从此以后将能够合法地参政议政;二为皮弁,是白鹿皮所制的帽子,意为从此以后有保卫社稷疆土之责;三为素冠,红中带黑,意为从此以后可主持祭祀之礼。
凌寒最初在了解到三顶帽子的具体含义时,忍不住感到几分滑稽。
因为这些事情,自己早已经做得太多了,也从来没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当郑玄庄重为他行加冠之礼,下面无数文官武将面目肃穆地注视着。
凌寒发觉自己也被这种氛围感染了。
先前的种种所为,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
而从这一刻起,自己才算是真正地被这个封建时代政治上承认的成年皇子。
加冠之后,本应才能取字。
鉴于凌寒早已自取了表字,故而跳过了这一步,郑玄开始朝凌寒宣读祝辞。
所谓的祝辞,无疑就是那么些套话。
来自二十一世纪,凌寒早已听惯了这些,并十分擅长用这类话来鼓舞麾下的士兵。
但此时此刻,他跪坐在蒲垫上,仰头望着大汉历代皇帝的牌位,耳边传来的是与郑玄所念的与汉室种种相关的文字。
凌寒忽然从内心产生了一种错觉。
汉灵帝不再单单是史书页上的一位昏君,同时还是一位父亲。
他仿佛就是大汉的那位皇长子。兴复汉室这件事,不仅是为了自保,也不仅是为了保护百姓,还同时是一件他要为了宗族必须去做到的事情。
这错觉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当郑玄念完贺辞,凌寒突然回过神来。
一个自己先前未曾放在心上的加冠礼,竟有如此奇怪的效用,好似是要给人洗脑一样。
兴汉是自己一定要去努力做到的事情,却不会是为了刘姓的荣耀而兴的。
冠礼之后,需开设酒宴,招待来客。
而皇子加冠,若是皇帝有意立这位皇子为储君,又或是单纯地十分宠爱这个皇子,很可能还会为他大赦天下。
在正式行冠礼之前,郑玄便朝凌寒做了暗示。
凌寒将来肯定是要做皇帝的,那么这次加冠最好就酌情赦免一些人。这样一来,可以向属下们显示自己逐鹿中原、登顶皇位的决心,从龙之功,会增强他们的忠诚与积极;同时,也能向治下的所有百姓显示仁爱之心。
至于要赦免哪一类的人,则没有那么重要,殿下自己决定即可。
凌寒最终决定赦免的,是所有因不敬的罪名,被下狱的犯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几乎称得上封建思想当中最为顽固的。
凌寒现在自然无法消除这样的思想,而且事实上他也不能现在就一步到位消除掉
从科学角度来看,在君主是一位明君的情况下,封建帝制的行政效率其实非常高。
凌寒自认为,有后世两千年的经验,自己在封建时代应该还是能当得起一位明君的。
反之,如果在这样的乱世里,治下的州郡里当真出了民主的思想,那恐怕就要出大乱子。
当然,这本身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即使凌寒顺利地教会了民众学会质疑,民众也不可能会去质疑,教会他们质疑的那位,也就是凌寒本人。
不过,既然早晚要消除这种不平等的观念。
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开始让民众逐渐意识到,犯了大不敬之罪,也并不一定就会被砍头。
听到凌寒的决定之后,众人反应不一。
最多的,是不能理解。
先前,凌寒将赋税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使得开荒而多收获的粮食,等同于全部送给了扬州的百姓。
那时候,就有很多士人感到不解。
从某方面来看,殿下一个人的损失,一点都不比世家的损失小。
他们虽然不像张昭那样清楚地知道具体数字,却也多少能猜出几分。
而此刻的不能理解,显然比当初的还要更深。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世家子弟人人都学习过。对百姓好,自然有着其深远的意义。
如文景二帝,便是出了名的体恤百姓。
可这不敬之罪,则截然不同。
这是所有君王最不能宽恕的罪。
若是饶恕了这样的人,那便是在向天下人传递一件事:帝王的权威是可以被冒犯的。
这是对君权神授的一种挑衅。
最大的利益损失者,正是凌寒本人。
但即便不能理解,在场众多士人也并没有人出言反对。
他们心头浮现的,是从徐州流传来的一句话
若是你能想明白殿下为什么会这么做,那你不就也是殿下了么?
这是从东海校场中传出来的。这句话的受众实在太广,也实在太有魔力。
它很快就随着东海的士兵带到了扬州,又从扬州的军中传向普通百姓,最后是士人。
是啊,殿下自逃出皇宫以外,做了那么多件名动天下的大事。
扪心自问,若是换位而处,有哪一件是他们所能做到的呢?
粮食分给百姓,他们当时不能理解。
可后来,随着殿下卖白砂糖、又举办什么擂台赛,不是逐渐显示出高明之处了么?
此时此刻也是又一桩旧事重演吧。
殿下此举的意图,大概要到很久之后,他们才能领会其中的精妙之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能理解。
像是杨真、赵云、周瑜等人,对于凌寒的赦免名单,就早有所料,没有露出半分的疑惑。
凌寒身侧,郑玄则是若有所思。
他对长沙王的了解,隐隐又多了几分。
冠礼仪式彻底结束后。
凌寒开始寻思,成年事大,除了赦免犯人以外,自己或许还应该做点别的什么。
比方说,攻打隔壁的袁术,这件事可以提上议程了。
如今扬州兵精粮足,上下充满斗志,就算干掉袁术引起北方诸侯的注意,也根本不需要惧怕他们。
只可惜,攻打豫州一事,还没来得及细细斟酌。
北方便传来了一件噩耗:陶谦病逝。
杨真道:据信使说,陶大人其实入秋以后便生了病。但他总说养养就好,不愿将这件事告诉您,怕扰了您的冠礼。
凌寒望着郭嘉传来的汇报此事的书信,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在历史上,陶谦病死于194年,时年六十二岁。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败给了曹操,日暮穷途,忧思成疾所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