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没想到,如今徐州并无战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陶谦也仅仅多活了两年便病逝了。
他按下了攻打豫州的念头。
对杨真道:于情于理,我都应当亲自前往徐州,吊唁陶大人。
当初,从常山去往徐州之后。
若不是陶谦从一开始就鼎力相助,给予凌寒最大的方便,他不可能会将一切进行得那么顺利。
与此同时,陶谦病逝的消息一旦传出,徐州还极有可能会面临北方诸侯的威胁。
徐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先前之所以安稳,是因为诸侯忙着去收服容易获得的土地与兵力,比如黄巾军所占领的地盘。
并且凌寒加陶谦的阵容,也让他们轻易不会生出起兵戈的念头。
如今陶谦去世。
徐州虽有郭嘉、高览等人,但只有自己知道他们的能耐。
等到北方诸侯知道了这件事,在他们眼里,徐州只怕会瞬间成为一块好捏的香饽饽。
因此,凌寒不但要亲自前往徐州吊唁。
他还要带着赵云、杨真、裴元绍,这些陶谦认识的武将,以及五千精骑,一同前去。
同一时间,长安城。
相国府的大堂之上,一名身着灰袍的白面书生匆匆从外面走入。
堂内,所有目光顿时集中到了白面书生的身上。
显然,这一屋子的贵人,无论是董卓吕布,还是李儒郭汜,今日都在等待这位书生的到来。
相国大人。
白面书生躬身抱了抱拳,道:事情已经办妥了。
言罢,在起身之时,他目光悄悄地瞥向了身旁一位高大英武的武将。
这武将不是别人,正是有着天下第一之称的人中吕布。
吕布显然注意到了这个小动作,微微颔首,以示回应。
好!
董卓猛地一拍座椅的把手,笑道:若是事成,杨先生便是头功。
董卓又望向自己的义子:奉先哪,你那里准备得如何?
吕布抱拳道:回义父,大军随时可以出发。
董卓连叫了两声好:也叫袁绍那小子看看,咱西凉军可不是吃素的!
不起眼的位置,贾诩却是眯了眯眼。
此人行事难测,令人难以捉摸。他如此尽心竭力,四处奔走,当真是为了董相国吗?
贾诩的视线在白面书生与吕布之间逡巡了片刻。
随后,他收起所有表情,闭起目来。
从始至终,并未抒发一辞。
董卓会有什么下场,与他又有什么干系呢?
自己只要说该说的话,做到该做的事情,便足够了。
这两人,一个是董卓的义子,另一个眼下也深受董卓看重。
自己又何必去趟这浑水,平白得罪于他们呢?
第82章
数日后,徐州下邳。
从下邳到庐江,一来一回,早已过去了一旬有余。
陶谦的丧礼已经基本结束。
陶谦本是丹阳郡人,死后理应扶灵柩回故乡。
但徐州是他经营的地方,也是他心心念念之地。
故而,陶谦唯一的儿子陶商,依照遗言,将陶谦葬在了下邳。
凌寒没赶上葬礼,便只能到丧家慰问吊唁。
事实上,他本身也不能亲自参加葬礼,否则便是有违礼制君为臣纲。
君上是不能出席臣下的葬礼的,只能委任使臣代替自己。
鲜有例外的,如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曾参加了魏征的葬礼,因为魏征实是功勋卓著。
陶谦固然帮助凌寒许多,却还远没到那个程度。
当然,吊唁则是无妨的。
对于臣子来说,这已经莫大的荣光。
陶氏府邸。
昔日门庭若市的宅子,此时一片素白,极为冷清。
陶谦在徐州很得民心,出殡的当日,有不少百姓在路旁恭送。
在那之后,前来陶府吊唁的士人也有一些。
只是持续了没几日,便无人再来了。
陶谦唯一活着的儿子,自小疾病缠身,且是个白身,日后也不会参政。
如今整个徐州城,都因为刺史的去世而倍加忙碌,官员们自然是抽不出身的。
灵堂中,陶商一身孝服,额间也捆着白布,跪坐在蒲垫上。
头颅低垂,面容哀伤,为亡父守孝。
他的身体原本就不好,此时此刻,脸色更显得苍白无比。
若是旁人见了,只怕一时之间会怀疑他是人还是鬼。
维持着这个姿势已经很久了。
听闻长沙王到来,陶商才像是活了过来,有了反应。
他用手撑着垫子,站起身来。
因为太久没有活动,他站起来时,身子有些不稳,差点摔倒。
幸好旁边的小厮眼疾手快地上前扶住了。
凌寒进来时刚好看到这一幕。
陶商见到凌寒,正要行礼,凌寒制止道:免礼吧。
他望了望灵堂的布置。
随后又瞧见陶商的一脸惨白,劝道:你身子骨弱,切不要因此伤了身体。否则,陶大人地下有知,也不会安心的。
陶商躬了躬身:草民谢殿下关怀。
凌寒又道: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吧,本王想在这里,与陶大人单独说说话。
陶商犹豫了片刻,才俯身告退:是。
快要走出灵堂时,陶商又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长沙王正站在灵堂前,低头凝视着父亲的灵柩,好像是真的有很多话要说。
陶商不由想起长沙王方才的模样。
作为皇子,长沙王殿下的风姿无疑是超出常人的,举手投足间便有难以言说的尊贵。
但今日的殿下,眉眼间却也充满了疲惫之色。
似乎一听到消息之后,便立刻赶过来了,中间没能好好休息过。
自己无暇休息,那是理所应当。可长沙王贵为皇长子,又是为什么呢?
看身上穿着的袍子,抵达下邳以后,殿下大概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便赶过来了。
陶商不由轻叹一口气。
当初,因为替笮融求情,他被父亲狠狠地责罚了。
向来宠溺自己的父亲,竟没有留下丝毫情面,让他足足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他十分不解。明明那么一点小事,父亲为什么非要笮融的性命不可,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
那长沙王分明是走投无路才来到徐州的,哪里还有什么皇室的威严,父亲为何要将他看得那么重。
为此,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他都对长沙王怀着几分怨恨之情。
可当父亲病逝以后。
从前那些个争相巴结的世家子弟,除了最例常的吊唁以外,便再没有别的表示了。唯一的例外,也只有父亲的心腹糜竺先生了。
自小,陶商便知道,因为自己身体孱弱,无法从政,陶氏早晚会有失势的一天。
父亲离世,袁绍曹操等诸侯也许会蠢蠢欲动,徐州众官员无暇分心也在情理之中。
可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时,他还是忍不住感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没想到的是,长沙王贵为皇子,反而做得更多。
陶商不由心道:父亲,您一心为汉室。如今得殿下这般看顾,若是在天有灵,也该感到安息了吧。
而在陶商携带小厮离去以后,灵堂里便只剩凌寒一个人了。
带来的五千精骑,由赵云带去了校场。
裴元绍被派去了东海,杨真则赶去琅琊寻找郭嘉。
陶谦去世以后,郭嘉立刻对整个徐州进行了一次调整。
糜竺返回东海,筹措粮草,以备战时之需。
郭嘉本人则带着一部分士兵赶去了琅琊郡
他一直留意着北方几路诸侯的动静。事实上,早在陶谦去世之前,他们便动作频频。
袁绍与董卓的动作,从目前来看,并不像是想对徐州出手,倒像是要相互交战。
因此,眼下徐州最有可能面临的威胁来自曹操。
而曹操若是来犯,最有可能攻打的便是琅琊。
凌寒带着士兵赶来以后,徐州的压力骤减。
不过,对于眼下的徐州,凌寒只知道大概情况。
之所以派杨真与裴元绍离开,一是第一时间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来到徐州,二是因为他想尽快得知袁绍曹操等人的消息。
这些军事消息,信件里是无法详细说明的。
凌寒望着陶谦的灵柩,久久无言。
身为皇子,他是不能对陶谦行跪坐之礼的,哪怕陶谦去世了也不行。
所以就只能站在那里。
心里好像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陶谦,因为自己是汉室的皇子,所以就毫无条件地忠心于自己。
他希望自己能恢复汉室。
希望自己可以收复天下,回到洛阳,将皇室及朝臣都救出来,然后再造一个繁盛的大汉。
如今,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
但这个距离是可以看得见的。徐州或许还没有那么明显,扬州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时至今日,凌寒有实力与任何一位诸侯正面作战,而不必像先前那样,战争的胜利都建立在奇策之上。
只可惜,这些事,陶谦去世之前未必知道。
想了很久,最终,凌寒只说了一句话:陶州牧,你且安心去吧。
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
至于陶谦的儿子。
陶谦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参与政治,只希望儿子能平平安安地活着。
幸好,自己这回将华佗带了过来,等到过了这一阵,便让华佗好好地替陶商瞧一瞧吧。
两日后,郭嘉抵达下邳。
最危险的时间已经撑了过去。
见到杨真后,郭嘉对驻守琅琊的高览交代了一番,便随杨真骑马赶来琅琊。
殿下。
郭嘉抱了抱拳。
凌寒发觉对方的状态十分不好,与陶商简直相差无几。
想想也是,陶谦去世之后,徐州的大局全靠郭嘉撑着,他自然是无法好好休息的。
凌寒便道:奉孝,你先回去好生歇息一番吧,并不急在这一时。
不妨事。
郭嘉道:大约是过来的时候吹了寒风,等会喝一份热酒便好。
凌寒闻言拧眉:奉孝,酒还是少喝为好。
郭嘉笑了笑,从袖中摸出一副地图,摊开在方桌上。
凌寒心想,算了,眼下先不说这个。到时候也叫华佗好好地替郭嘉看一看。
两人各坐一侧,仿佛桌上摆的不是地图,而是棋局。
郭嘉开始细细说明。
前不久,袁绍击败了公孙瓒,如今领冀州全境,幽州、并州的大部分地区。
曹操则拥兵兖州、青州地区,他从黄巾军中挑选了大量士兵,为了筹措粮草,在治下大行屯田制,显然有所图谋。
董卓则占据着司隶地区,至于凉州,他与马腾的势力几乎各领一半。
荆州的情况并没有变动,除了长沙由孙将军统领,其余各郡皆在刘表的手上。
顿了顿,郭嘉又道:根据这些日子传来的消息,董卓与袁绍的兴兵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他们极有可能会发起战争。
这些消息来自糜氏的几名商户,他们皆是糜竺的心腹。糜竺将他们安排在长安,为的便是探听西凉军的动静。
意思就是消息可靠了。
北方的各路诸侯早晚会发生战斗,这是必然的。
可总得有什么契机,否则在有第三人第四人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未必敢轻易开启战端。
凌寒便问道:董卓与袁绍之间,近来有什么纠葛吗?
郭嘉道:袁绍先前与公孙瓒交战时,董卓暗中援助了公孙瓒。只可惜,公孙瓒仍然一败涂地,袁绍因此实力大增。
袁绍的叔父当初被董卓虐杀。攻打董卓,既是报仇,又能继续扩张实力,倒也不算奇怪。至于董卓
郭嘉分析道:他麾下虽有吕布,总体实力却还是差了袁绍一截。有意起兵戈如果不是被朝中大臣的恭维冲昏了头脑,那便是有另外的倚仗了。
凌寒寻思道:另外的倚仗,莫非是结盟了曹操?
刘表刘璋都没有什么大志,应当不大会参与进来。
至于在历史上同样割据一方的刘备,眼下还没有任何名气。
凌寒甚至怀疑刘备会不会因为蝴蝶效应彻底湮没无闻,毕竟,他那个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头,跟自己相比实在拿不出手来。
董卓识破了离间计,吕布仍是他的义子。
北方各诸侯之间的情况因此变得完全不同,凌寒已经无法根据历史来预测他们的动作。
如今,从纸面实力来看,袁绍无疑是所有诸侯中最为强大的。
凌寒本人虽然拥有皇子之名,也打过几次胜仗。
可他拥有的扬州,在各路诸侯眼里是一块十足的荒瘠之地,而徐州又面积狭小。
相比袁绍,坐拥人口最多最富庶的地方,实在算不得太大的威胁。
从这个角度来看,董卓结盟曹操,对战袁绍不是没有可能。
想了想,凌寒沉吟道:这一切,有没有可能是障眼法?
郭嘉听出了凌寒的意思,指出来道:殿下倒不必忧心这一点。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滑动:董卓根本不可能对徐州兴兵。至于袁绍,他在冀州东南部的兵力并没有动作。况且,袁绍若想对徐州兴兵,必要借路曹操的地盘。他若是当真想对付殿下,还不如前往豫州,与袁术合力攻打扬州。
凌寒点点头,确实如此。
即使做最坏的打算,他们想联手对付自己,那也不会合兵一处。
一个攻打扬州,一个攻打徐州,这倒还有可能。
当初那么多诸侯想要讨伐董卓,都没能讨伐成功。
归其原因,便是诸侯之间本身就不对付,不仅不愿多出力,彼此还要相互提防。
只要不是对付自己。
不管他们彼此之间有什么阴谋算计,都没必要过于在意。
凌寒的心情稍稍轻松了一些。
恋耽美
他按下了攻打豫州的念头。
对杨真道:于情于理,我都应当亲自前往徐州,吊唁陶大人。
当初,从常山去往徐州之后。
若不是陶谦从一开始就鼎力相助,给予凌寒最大的方便,他不可能会将一切进行得那么顺利。
与此同时,陶谦病逝的消息一旦传出,徐州还极有可能会面临北方诸侯的威胁。
徐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先前之所以安稳,是因为诸侯忙着去收服容易获得的土地与兵力,比如黄巾军所占领的地盘。
并且凌寒加陶谦的阵容,也让他们轻易不会生出起兵戈的念头。
如今陶谦去世。
徐州虽有郭嘉、高览等人,但只有自己知道他们的能耐。
等到北方诸侯知道了这件事,在他们眼里,徐州只怕会瞬间成为一块好捏的香饽饽。
因此,凌寒不但要亲自前往徐州吊唁。
他还要带着赵云、杨真、裴元绍,这些陶谦认识的武将,以及五千精骑,一同前去。
同一时间,长安城。
相国府的大堂之上,一名身着灰袍的白面书生匆匆从外面走入。
堂内,所有目光顿时集中到了白面书生的身上。
显然,这一屋子的贵人,无论是董卓吕布,还是李儒郭汜,今日都在等待这位书生的到来。
相国大人。
白面书生躬身抱了抱拳,道:事情已经办妥了。
言罢,在起身之时,他目光悄悄地瞥向了身旁一位高大英武的武将。
这武将不是别人,正是有着天下第一之称的人中吕布。
吕布显然注意到了这个小动作,微微颔首,以示回应。
好!
董卓猛地一拍座椅的把手,笑道:若是事成,杨先生便是头功。
董卓又望向自己的义子:奉先哪,你那里准备得如何?
吕布抱拳道:回义父,大军随时可以出发。
董卓连叫了两声好:也叫袁绍那小子看看,咱西凉军可不是吃素的!
不起眼的位置,贾诩却是眯了眯眼。
此人行事难测,令人难以捉摸。他如此尽心竭力,四处奔走,当真是为了董相国吗?
贾诩的视线在白面书生与吕布之间逡巡了片刻。
随后,他收起所有表情,闭起目来。
从始至终,并未抒发一辞。
董卓会有什么下场,与他又有什么干系呢?
自己只要说该说的话,做到该做的事情,便足够了。
这两人,一个是董卓的义子,另一个眼下也深受董卓看重。
自己又何必去趟这浑水,平白得罪于他们呢?
第82章
数日后,徐州下邳。
从下邳到庐江,一来一回,早已过去了一旬有余。
陶谦的丧礼已经基本结束。
陶谦本是丹阳郡人,死后理应扶灵柩回故乡。
但徐州是他经营的地方,也是他心心念念之地。
故而,陶谦唯一的儿子陶商,依照遗言,将陶谦葬在了下邳。
凌寒没赶上葬礼,便只能到丧家慰问吊唁。
事实上,他本身也不能亲自参加葬礼,否则便是有违礼制君为臣纲。
君上是不能出席臣下的葬礼的,只能委任使臣代替自己。
鲜有例外的,如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曾参加了魏征的葬礼,因为魏征实是功勋卓著。
陶谦固然帮助凌寒许多,却还远没到那个程度。
当然,吊唁则是无妨的。
对于臣子来说,这已经莫大的荣光。
陶氏府邸。
昔日门庭若市的宅子,此时一片素白,极为冷清。
陶谦在徐州很得民心,出殡的当日,有不少百姓在路旁恭送。
在那之后,前来陶府吊唁的士人也有一些。
只是持续了没几日,便无人再来了。
陶谦唯一活着的儿子,自小疾病缠身,且是个白身,日后也不会参政。
如今整个徐州城,都因为刺史的去世而倍加忙碌,官员们自然是抽不出身的。
灵堂中,陶商一身孝服,额间也捆着白布,跪坐在蒲垫上。
头颅低垂,面容哀伤,为亡父守孝。
他的身体原本就不好,此时此刻,脸色更显得苍白无比。
若是旁人见了,只怕一时之间会怀疑他是人还是鬼。
维持着这个姿势已经很久了。
听闻长沙王到来,陶商才像是活了过来,有了反应。
他用手撑着垫子,站起身来。
因为太久没有活动,他站起来时,身子有些不稳,差点摔倒。
幸好旁边的小厮眼疾手快地上前扶住了。
凌寒进来时刚好看到这一幕。
陶商见到凌寒,正要行礼,凌寒制止道:免礼吧。
他望了望灵堂的布置。
随后又瞧见陶商的一脸惨白,劝道:你身子骨弱,切不要因此伤了身体。否则,陶大人地下有知,也不会安心的。
陶商躬了躬身:草民谢殿下关怀。
凌寒又道: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吧,本王想在这里,与陶大人单独说说话。
陶商犹豫了片刻,才俯身告退:是。
快要走出灵堂时,陶商又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长沙王正站在灵堂前,低头凝视着父亲的灵柩,好像是真的有很多话要说。
陶商不由想起长沙王方才的模样。
作为皇子,长沙王殿下的风姿无疑是超出常人的,举手投足间便有难以言说的尊贵。
但今日的殿下,眉眼间却也充满了疲惫之色。
似乎一听到消息之后,便立刻赶过来了,中间没能好好休息过。
自己无暇休息,那是理所应当。可长沙王贵为皇长子,又是为什么呢?
看身上穿着的袍子,抵达下邳以后,殿下大概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便赶过来了。
陶商不由轻叹一口气。
当初,因为替笮融求情,他被父亲狠狠地责罚了。
向来宠溺自己的父亲,竟没有留下丝毫情面,让他足足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他十分不解。明明那么一点小事,父亲为什么非要笮融的性命不可,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
那长沙王分明是走投无路才来到徐州的,哪里还有什么皇室的威严,父亲为何要将他看得那么重。
为此,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他都对长沙王怀着几分怨恨之情。
可当父亲病逝以后。
从前那些个争相巴结的世家子弟,除了最例常的吊唁以外,便再没有别的表示了。唯一的例外,也只有父亲的心腹糜竺先生了。
自小,陶商便知道,因为自己身体孱弱,无法从政,陶氏早晚会有失势的一天。
父亲离世,袁绍曹操等诸侯也许会蠢蠢欲动,徐州众官员无暇分心也在情理之中。
可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时,他还是忍不住感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没想到的是,长沙王贵为皇子,反而做得更多。
陶商不由心道:父亲,您一心为汉室。如今得殿下这般看顾,若是在天有灵,也该感到安息了吧。
而在陶商携带小厮离去以后,灵堂里便只剩凌寒一个人了。
带来的五千精骑,由赵云带去了校场。
裴元绍被派去了东海,杨真则赶去琅琊寻找郭嘉。
陶谦去世以后,郭嘉立刻对整个徐州进行了一次调整。
糜竺返回东海,筹措粮草,以备战时之需。
郭嘉本人则带着一部分士兵赶去了琅琊郡
他一直留意着北方几路诸侯的动静。事实上,早在陶谦去世之前,他们便动作频频。
袁绍与董卓的动作,从目前来看,并不像是想对徐州出手,倒像是要相互交战。
因此,眼下徐州最有可能面临的威胁来自曹操。
而曹操若是来犯,最有可能攻打的便是琅琊。
凌寒带着士兵赶来以后,徐州的压力骤减。
不过,对于眼下的徐州,凌寒只知道大概情况。
之所以派杨真与裴元绍离开,一是第一时间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来到徐州,二是因为他想尽快得知袁绍曹操等人的消息。
这些军事消息,信件里是无法详细说明的。
凌寒望着陶谦的灵柩,久久无言。
身为皇子,他是不能对陶谦行跪坐之礼的,哪怕陶谦去世了也不行。
所以就只能站在那里。
心里好像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陶谦,因为自己是汉室的皇子,所以就毫无条件地忠心于自己。
他希望自己能恢复汉室。
希望自己可以收复天下,回到洛阳,将皇室及朝臣都救出来,然后再造一个繁盛的大汉。
如今,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
但这个距离是可以看得见的。徐州或许还没有那么明显,扬州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时至今日,凌寒有实力与任何一位诸侯正面作战,而不必像先前那样,战争的胜利都建立在奇策之上。
只可惜,这些事,陶谦去世之前未必知道。
想了很久,最终,凌寒只说了一句话:陶州牧,你且安心去吧。
我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
至于陶谦的儿子。
陶谦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参与政治,只希望儿子能平平安安地活着。
幸好,自己这回将华佗带了过来,等到过了这一阵,便让华佗好好地替陶商瞧一瞧吧。
两日后,郭嘉抵达下邳。
最危险的时间已经撑了过去。
见到杨真后,郭嘉对驻守琅琊的高览交代了一番,便随杨真骑马赶来琅琊。
殿下。
郭嘉抱了抱拳。
凌寒发觉对方的状态十分不好,与陶商简直相差无几。
想想也是,陶谦去世之后,徐州的大局全靠郭嘉撑着,他自然是无法好好休息的。
凌寒便道:奉孝,你先回去好生歇息一番吧,并不急在这一时。
不妨事。
郭嘉道:大约是过来的时候吹了寒风,等会喝一份热酒便好。
凌寒闻言拧眉:奉孝,酒还是少喝为好。
郭嘉笑了笑,从袖中摸出一副地图,摊开在方桌上。
凌寒心想,算了,眼下先不说这个。到时候也叫华佗好好地替郭嘉看一看。
两人各坐一侧,仿佛桌上摆的不是地图,而是棋局。
郭嘉开始细细说明。
前不久,袁绍击败了公孙瓒,如今领冀州全境,幽州、并州的大部分地区。
曹操则拥兵兖州、青州地区,他从黄巾军中挑选了大量士兵,为了筹措粮草,在治下大行屯田制,显然有所图谋。
董卓则占据着司隶地区,至于凉州,他与马腾的势力几乎各领一半。
荆州的情况并没有变动,除了长沙由孙将军统领,其余各郡皆在刘表的手上。
顿了顿,郭嘉又道:根据这些日子传来的消息,董卓与袁绍的兴兵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他们极有可能会发起战争。
这些消息来自糜氏的几名商户,他们皆是糜竺的心腹。糜竺将他们安排在长安,为的便是探听西凉军的动静。
意思就是消息可靠了。
北方的各路诸侯早晚会发生战斗,这是必然的。
可总得有什么契机,否则在有第三人第四人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未必敢轻易开启战端。
凌寒便问道:董卓与袁绍之间,近来有什么纠葛吗?
郭嘉道:袁绍先前与公孙瓒交战时,董卓暗中援助了公孙瓒。只可惜,公孙瓒仍然一败涂地,袁绍因此实力大增。
袁绍的叔父当初被董卓虐杀。攻打董卓,既是报仇,又能继续扩张实力,倒也不算奇怪。至于董卓
郭嘉分析道:他麾下虽有吕布,总体实力却还是差了袁绍一截。有意起兵戈如果不是被朝中大臣的恭维冲昏了头脑,那便是有另外的倚仗了。
凌寒寻思道:另外的倚仗,莫非是结盟了曹操?
刘表刘璋都没有什么大志,应当不大会参与进来。
至于在历史上同样割据一方的刘备,眼下还没有任何名气。
凌寒甚至怀疑刘备会不会因为蝴蝶效应彻底湮没无闻,毕竟,他那个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头,跟自己相比实在拿不出手来。
董卓识破了离间计,吕布仍是他的义子。
北方各诸侯之间的情况因此变得完全不同,凌寒已经无法根据历史来预测他们的动作。
如今,从纸面实力来看,袁绍无疑是所有诸侯中最为强大的。
凌寒本人虽然拥有皇子之名,也打过几次胜仗。
可他拥有的扬州,在各路诸侯眼里是一块十足的荒瘠之地,而徐州又面积狭小。
相比袁绍,坐拥人口最多最富庶的地方,实在算不得太大的威胁。
从这个角度来看,董卓结盟曹操,对战袁绍不是没有可能。
想了想,凌寒沉吟道:这一切,有没有可能是障眼法?
郭嘉听出了凌寒的意思,指出来道:殿下倒不必忧心这一点。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滑动:董卓根本不可能对徐州兴兵。至于袁绍,他在冀州东南部的兵力并没有动作。况且,袁绍若想对徐州兴兵,必要借路曹操的地盘。他若是当真想对付殿下,还不如前往豫州,与袁术合力攻打扬州。
凌寒点点头,确实如此。
即使做最坏的打算,他们想联手对付自己,那也不会合兵一处。
一个攻打扬州,一个攻打徐州,这倒还有可能。
当初那么多诸侯想要讨伐董卓,都没能讨伐成功。
归其原因,便是诸侯之间本身就不对付,不仅不愿多出力,彼此还要相互提防。
只要不是对付自己。
不管他们彼此之间有什么阴谋算计,都没必要过于在意。
凌寒的心情稍稍轻松了一些。
恋耽美